诗歌赏析 (2).doc_第1页
诗歌赏析 (2).doc_第2页
诗歌赏析 (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邗江区方巷中学 蔡锦红一、导语设计:读诗,如同在倾听古人吟唱情感之歌。大纲要求-正是有了这一颗颗情感的种子,诗人的笔下才会盛开出一朵朵绚丽的诗词之花。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只有把握住了这首诗的情感座标,才算真正贴近了诗的灵魂,才能走入这首诗所构筑的美学殿堂。二、教学流程:1、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情感:(古人也说,“诗言志”、“诗言情”。在我们初中阶段所接触过的古典诗词中,哪些情感主题是诗歌中最为常见的呢?)思乡怀人:“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长亭送别:“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情深意长的勉励),“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依依不舍的留恋)建功立业:“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生活杂感:“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忧国伤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些也正是古往今来人类所共有的情感体验,它们曾孕育出无数脍炙人口的佳句。)让学生举例,齐背或背名句2“披文以入情”揣摩诗歌中的情感(诗人将自己的内心情感化为一个个凝练的词句,那么我们面对一首诗的时候又如何做到“披文以入情”通过这些语句去把握住诗歌内在的情感脉络呢?)先举例:陆游 示儿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知作者,明主题 (知人论世)(每个诗人由于人生经历与情感体验的不同,他们的诗歌往往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中考常考的均是一些名家诗作,因此如果能了解这些诗人写作的主要风格,那么在赏析时就能居高临下地分析了。)辛弃疾:爱国词人,报效国家、收复失地的壮志豪情,报国无门的悲愤(“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陶渊明:向往田园归隐之乐(对作者的风格有初步的了解,能给我们带来一定方便,但这里有一点要强调的是,所谓风格是指诗人写作的主调,并非没有例外,比如婉约词人李清照同样也写出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壮诗篇。因此,在诗歌赏析中要视情况灵活运用。)先练题目: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诗前小序、书下注释看提示,定基调(提示从何而来?就是诗中的标题、背景提示、注释等,这常常会给我们理解诗词情感以重要提示。)品语句,悟感情(前面两点还只是把握情感的辅助手段,体会诗中情感更重要的还是应从诗句本身出发,细加品味。抓住文中直抒胸臆的关键词句来把握诗歌的情感主题。举例古人作诗往往又追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的含蓄美,诗人之情常常是“藏于山,隐于水”。除了直抒胸臆外,诗人通常还会用怎样的方式去传达情感?化景物为情思,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我们做题时就要仔细去品味诗中之景所包含着的情感。举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在古诗词中,还有很多景象身上都含有固定的情感内涵。比如说送别诗中,就常出现哪种景物?(柳:“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就含有惜别之情)大家还能想到哪些景物身上也这样的特点?(月、雁、梅)根据意象例举把握诗歌中常见意象及其所定的情感内涵,有利于解题。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4、真题回放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应扣住前面内容,前后照应提示赏析要点)5、小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