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轻率“改造”荒山荒地.doc_第1页
不要轻率“改造”荒山荒地.doc_第2页
不要轻率“改造”荒山荒地.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要轻率“改造”荒山荒地生态专家于长青谈林业建设近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首届亚太经合组织林业部长级会议上发表致辞时,谈及加强林业建设的建议,指出要“把林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完善林业政策,增加资金投入,推进科技创新,加大资源培育力度,创新管理模式,提升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发展,突出生态建设”。这段话深得生态专家于长青的赞同。于曾任职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项目办公室物种保护项目主任、清华大学生态保护研究中心主任,他对胡锦涛提到的林业要“创新管理模式”、“突出生态建设”感触尤深。管理模式是最大问题于长青认为,管理模式的问题是我国林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之一。他对科学时报记者表示,我国现有的森林资源管理模式,是一种垄断管理:管理者、利用者以及评估者,都是一家。“这是最大问题。”于长青表示。于长青解释说,目前,我国森林管理归口国家林业局,森林及其附属物的利用也由国家林业局说了算;同时,国家为林业发展投入几千亿元,用于诸如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天然林保护等工程,对这些工程进行评估的也是国家林业局。“我做的事情让我自己评价,我当然要说好。”于长青指出,林业部门的项目,应该由中立机构来评估。而且,林业部门既然是管理部门,它就不能利用森林及其附属物。但现实是林业所有部门,包括保护区,都是利用辖区资源自己养自己。“如果这样的体制不打破,对林业发展就是一个很大限制。”生态建设需要“无为而治”胡锦涛还提出要突出生态建设。对此,于长青有不少感触:“过去,与植树造林相联系的就是消灭荒山荒地。”1955年12月,毛泽东在征询对农业十七条的意见中,不仅指出“在七年内基本上消灭老鼠(及其他害兽),麻雀(及其他害鸟),苍蝇,蚊子”(即“除四害”),还提出“在十二年内,基本上消灭荒地荒山”的目标。后来,1958年8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又提出:“要使我们祖国的河山全都绿起来,要达到园林化。”“这使得这场植树造林运动一开始就深刻地打上了大跃进的烙印。”于长青说。于长青告诉科学时报,我们现在反思植树造林,但并不是反对植树造林,“该造的还是要造,但不能扩大化。比如在北方干旱荒漠地区植树造林,明显是弊大于利。”于长青已经辞去清华的教职,转任内蒙古荒漠与草原研究所负责人。“同样在北方,如果以传统的农耕文化来考量,面对大片的土地没有森林、没有庄稼,我们就认定它是荒地,非要消灭它。其实,在牧民看来,可能它是很好的草原、牧场。”于长青说,“这反映了政策的偏颇,也反映了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区别。”即使在农区,于长青也发现,越是所谓的“荒山荒地”,往往越是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也是生态功能最完善的地区。于长青认为,“改造荒山荒地”的提法,其实从生态学上来说是不恰当的。“当然,如果说目的是要种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