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木兰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九台市第三十一中学 付长明 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阅读,理解木兰诗中木兰的形象和意义。2、通过朗读、品味,鉴赏民歌互文、铺排、复沓等修辞手法的艺术效果。教学重点:感受木兰的形象,揣摩木兰形象的意义。教学难点:民歌互文、铺排、复沓等修辞手法的艺术效果。教学方法:比较阅读法、诵读法、语言品味法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疏通了木兰诗的字、词、句,串讲了诗句的大意。也许大家还有一个疑问,今天还有什么好学的呢?木兰诗一直以来是作为经典入选我们中学语文教材的。我想,一篇作品能够成为经典,必定能够穿越历史,经受得住各个时代读者一遍又一遍的解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经典,看看它是不是还能打动21世纪的我们。二、比较阅读,感受木兰形象1、出示木兰从军,请同学们一起把木兰从军读一下,边读边思考,从木兰从军字里行间,你读出了怎样的木兰?或者说你从中感受到木兰是个什么样的人?2、介绍比较阅读法。这是一首叙事诗,叙事就是叙述事情本身的进展或变迁,进展或变迁的过程就由一个个情节构成的。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木兰从军和木兰诗,看看木兰诗比木兰从军多写了哪些情节?并结合具体诗句,说说,从这句诗句或这几句诗句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木兰。3、学生活动:思考ppt上的思考题。4、师生交流,分析木兰形象出示: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板书:停机叹息)明确:平民女子,亲切朴素。如果学生说勤劳善良,勤劳孝顺也予以肯定。(这里注意引导学生想象织布这一平凡生活的场景,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是富家之女、官宦之女,她们会生活中会做什么?她们会忧愁什么?)出示: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板书:叹息缘由)明确:勇敢坚毅,果敢爽利,如果学生说深明大义、忠孝两全也予以肯定。1、木兰从军写出了木兰接到军帖后的焦急的心情和她的心理活动,那么木兰诗又如何表现出木兰的焦急的心情的?(1)“昨夜”写出了什么?“大点兵”写出了什么?“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写出了什么?(“昨夜”,征兵的文告连夜发到应征的人家,这说明军情十万火急,显然是敌人大举进犯。“大点兵”表明征兵面广量大。“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这显然是夸张,但说征兵催促之急,父亲在应征之列,册上有名,也是势不可挡了。这里不着一字焦急,但字字显焦急。从而体会诗歌含蓄的特点。)(2)哪几句诗写出了木兰思想斗争的结果?从中你感受到一个怎样的木兰?(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从此”一词一个果断、爽然的女子形象跃然纸上。)2、请同学们把你们对木兰的感受用朗读表达出来。(朗读指导,“昨夜”到“卷卷有爷名”要读得快一点,读出焦急的心情。“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要读出坚定、义无反顾的语气。)出示: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板书:征前备战)明确:朝气蓬勃,充满活力。1、有这样买马的吗?这样不是很折腾吗?我们把它改成“市场买行装”不是更简洁,更符合诗歌的特点吗?利用采莲曲点评、指导。这里是民歌惯用的铺排,利用铺排的手法来渲染气氛。2、那么在这样紧张忙碌又井然有序的备战活动中,我们感受到的木兰,她对出征的态度是什么样的?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木兰?(木兰对出征的态度不焦急、不害怕,也不倦怠。这样的叙述既不让我们觉得木兰非常高大,也不会让我们感觉到她庸俗又怯弱,一个果敢、爽利、亲切而充满活力的木兰在我们面前生气蓬勃的活动着。)3、请同学们把你们对木兰的感受用朗读表达出来。(朗读指导:要读得轻快,毫无沉滞之感。)出示: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板书:出征思亲)明确:思念亲人,女儿情怀1、这两部分,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出征女战士奔赴战场的飒爽英姿,它们分别是如何表现的?(木兰从军通过四个连续的动词,四个三字句,表现出行军速度之快。木兰诗利用“旦暮”句式,句式相同,变换地点,显示征途的遥远、行军的神速和军情的紧急,大刀阔斧地表现出出征健儿的豪迈气概。)2、相比较而言,木兰诗还写了什么?(“不闻但闻”在写思亲。)3、此时的木兰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奔赴战场,渴望杀敌;另一方面孤独寂寞,思念亲人。她有勇敢的一面,也有女儿家柔弱的一面。请同学们用你们的朗读表达出木兰的这种心理。4、总结,木兰诗两个“旦暮”用五言句式,使我们看到了木兰的英姿飒爽,但作者却将这一统一的过程分别阻抑了一下,用七言写“不闻”,用九言写“但闻”,使原来的速度和节奏变得相对缓慢和柔和了,从而让我们从木兰外部的刚健中感受到了内部的柔情。正是这两种因素的交织,使这一过程的描写没有给木兰从军罩上惊世骇俗的英雄色彩,也不会让我们感到木兰只是一个柔情蜜意的闺阁女子。出示: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板书:辞官还乡)明确:不慕荣华富贵,甘过平凡生活。如果学生说热爱和平、淡泊名利也予以肯定。1、立下累累战功后凯旋,面对再次的人生选择,木兰作了什么样的选择?这样的选择表现出她怎样的性格特征?(“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这次的选择让我们联想到她的第一次选择,替父从军的目的并不是像男儿一样要建功立业,她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父亲。这样的选择让我们看到了木兰不慕荣华富贵,向往平民生活的高贵品格。)2、指明朗读。出示: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1、比较木兰诗和木兰从军,木兰诗还写了什么内容?(亲人迎接的场面)2、读一读,作者为我们描绘了怎样一幅生活场景呢?(热闹的。引导学生明白外部动作的活跃、欢快是因为他们内心的喜悦。3、从这样一个快乐的生活场景中,你读出一一个怎样的木兰。(活泼可爱,机智俏皮。如果学生多聪明谨慎,机敏活泼,幽默风趣也予以肯定。)4、这里作者用了什么手法来描绘这样活泼热闹的场面的呢?(铺排)5、指名朗读。三、鉴赏民歌语言风格(一)出示: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介绍民歌赋、比、兴的修辞。强调“比”,比就是比喻,用彼物言此物,用来作比的事物总比事物本身形象生动,能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和想象。1、从这个比喻中,我们可以看出木兰自鸣得意的是什么?(不是自己立下的功劳和获得的赏赐,而是对自己女性性别长期成功掩盖。)2、作者没有用骏马、苍鹰这些雄健的动物作比,而用了雄兔和雌兔,用意何在?(总结木兰诗创作这样一个木兰形象的目的在于,在作者心目中木兰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年轻女性,而非雄健有力的英雄人物。)3、请同学们用朗读表达你们对木兰的理解。(二)思考探究:木兰诗在写作上很矛盾,百战之苦,十年之艰一笔带过,惜墨如金。另一方面,铺张的地方不惜工本,极尽渲染之能事。你能找出直接写战争的诗句和铺张喧染的诗句吗?诗文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出示: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明确:互文的修辞及其翻译。体会其言简意赅的艺术效果。出示:利用铺排的句子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明确:从语言的音乐性和表达效果上分析铺排的作用。铺排实则是一种排比式的铺张。不仅使形式优美,音韵和谐,还可以渲染气氛。我们读起来并不感到拖沓,反而觉得有一种动人的情调,似给人一种天真朴素的情趣。四、整合明确1、征前叹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熊警察手工活动方案
- 工会创意礼品活动方案
- 小米公司年会策划方案
- 小镇巧妇活动方案
- 小班每月节日活动方案
- 工作五一活动方案
- 工行邀请年会活动方案
- 小班学校晚间活动方案
- 小学登革热活动方案
- 小班鸡蛋活动方案
- 食品供应商协议合同模板
- 扬州市仪征市2024-2025学年三下数学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军种介绍课件
- 2025年上海市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汇编《古诗鉴赏》含答案
- 2025中国台湾薪酬指南
- 口服给药安全警示教育
- 江苏征兵业务培训课件
- 黄金饰品购销合同(2025版)
- 2025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工信委选调试题及答案
- 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真题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