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doc_第1页
岩土+++工程.doc_第2页
岩土+++工程.doc_第3页
岩土+++工程.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场地岩土工程条件2.1 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拟建场地位于永兴县大布江乡。本场地的原始地貌为缓坡地及河堤岸,原已经在本场地内有一旧加油站,本工程是在源地址处重建新加油站。本建筑场地内原始地形为西高东低,西为缓坡,东为永乐江河堤岸,现在已经堆填整平。2.2地层岩性本场地的底层结构自上而下分为:杂填土、全风化花岗岩、强风化花岗岩和中风化花岗岩。2.2.1杂填土(Q4ml):褐色、灰褐色,以粘性土为主。混10%40%不等的中细砂加砾石,韧性差,干强度低,具有高压缩性。各钻孔遇见该层,层厚1.39.5m,平均厚度为4.9m。2.2.0全风化花岗岩:灰褐色夹白色,原岩的结构全部破坏,大部分 已经粘土化,用手可搓成白色粉末状,干钻可以钻进,水饱和、具有软塑的特征,强度近似于稍密至中密的砂土,各钻孔遇见该层,层厚0.96.2m,平均厚度为4.22m。2.2.1强风化花岗岩:灰褐色夹白色,原岩的结构基本破坏。但仍然可以辨认,花斑状散体结构,残留部分原岩结构强度。除石英以外。长石、粉沫状,干钻可以钻进至不易钻进,随着深度的增加,风化程度逐渐减弱,强度逐渐增加,层厚2.95.3m,平均厚度为4.08m。2.2.2中风化花岗岩:灰褐色,中风化,似花斑状结构,岩芯呈短柱状至长柱状,岩石RQD指标中等,岩块敲击声脆,岩石较完整、坚硬,属较硬岩类。2.3岩土物理力学性质2.3.1杂填土层的强度低,具有高压缩性,未取样及进行测试。2.3.2全风化花岗岩的强度较低,具有中高压缩性,采用重型动力触探试验进行测试,其结果统计如下:表2指标名称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值N63.5(击)5127.32.80.385.72.3.3强风化花岗岩的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测试结果统计如下:表3指标名称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值N63.5(击)143425.36.50.2623.02.3.4中风化花岗岩饱和极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统计如下:表4指标名称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值极限抗压强度(MPa)6.012.79.832.340.238.0 注:上表修正系数,式中正负号按不利组合考虑2.4地下水本场地内杂填土层的透水性弱,全风化花岗岩透水性强,强画风花岗岩透水性强至中等。勘察期间,各钻孔中测到的静止水位埋深为5.16.7m左右。地下水的补给源为大气降水。本场地地下水的环境类别为类。根据本同类场地水质分析结果判定:场地地下水水质类型为HCO3-Ca2+型水,水中的腐蚀性介质甚微,根据本区地下水试料水质分析试验,该场地地下水水质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2.5 地震效应本区的抗震设防烈度少于6度。可不设防。3、岩土工程条件分析与评价3.1 场地稳定性及环境工程条件评价本场地未揭露土洞、溶洞,场地的不良地质作用弱,场地内及附近无大的 断裂构造带通过,场地的稳定性较好,适宜于本工程的建设。3.2 各地层的岩土工程性能评述3.2.1 杂填土:强度低,压缩性高,工程特性差。3.2.2 全风化花岗岩:强度较高,工程特性较好。3.2.3 强风化花岗岩:强度较高,有弱残余结构强度。而且随着深度的增加,其风化作用减弱,强度亦随之增加,工程特性较好。3.2.4 中风化花岗岩:强度高,工程特性良好。3.3 基础方案建议及岩土参数的取值场地内的杂填土层的强度低,全风化花岗岩的强度较低,场地原始地貌坡地,本工程宜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以中风化花岗岩作为桩端持力层,桩端嵌入中风化花岗岩内一定深度内,同时应对东面的护河堤进行加固处理,处理方案考虑支挡,适宜用人工挖孔桩和桩间墙进行支挡,以中风化花岗岩作为桩端持力层,桩端嵌入中风化花岗岩内一定深度内。本场地内地下水埋藏较深,人工挖孔对地下水降深不大,地下水对人工挖有一定影响,但是影响不大,周边无建筑物,人工挖孔对周边环境影响小,所以,人工挖孔桩方案可行。根据原位测试、样品试验结果及本区周边场地的建筑经验有关资料综合确定岩土层的承载力及有关岩土参数如下表:表5指标地层承载力特征值fak(kPa)天然重度(kN/m3)抗剪强度(固快)人工挖孔桩极限端阻力标准(KPa)土对挡土墙基底的摩擦系数内摩擦角(。)凝聚力C(kPa)杂填土/18.884/全风化花岗岩16020.4155/0.25强风化花岗岩32022.51822/0.35中风化花岗岩350025.5308070000.504、结论与建议4.1 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场地复杂程度为二级,地基程度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为二级,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4.2 建议本工程采用人工卡控桩基础。以中风化花岗岩作为桩端持力层,桩端嵌入中风化花岗岩内一定深度内。地下水对人工挖孔桩施工有一定不良影响。4.3 根据本地区地下水试料水质分析试验,综合判定:场地环境类型为类,该场地地下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