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德课堂中怎样处理错误 改善学生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核心理念,道德课堂要求教师大胆开放,随机应变,不断改革束缚学生情感、认知与能力发展的条条框框。改变教师始终“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讲解,去探索,去创新,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但是,就学生的自主探索,道德课堂教学中往往出现许多的错误,因此我认为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应该坚持以下几条原则:一、犯错有理在一些课堂上,学生由于缺乏经验,产生认知偏差,出现错误后,教师往往以冷漠的表情令其坐下再想想,而不让其陈述理由。有些错误常常被忽略,学生根本没有得到任何关于正确与否的或含蓄、或直接的反馈。久而久之,学生不敢随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表达的也都是在老师的暗示授意下的“标准答案”。教师也无从获得课堂上真实的信息,很多问题在课堂上没有暴露,但课后却错误一片。其实只有主动学习才有机会犯错,学习本身就是不断犯错、知错、改错的过程。没有错误的课堂才是问题最大的课堂。慧是一个瘦小的女孩,上课从来不举手,明亮的眼睛里却总有一丝不安。一次谈话后我了解到她有个哥哥数学特好,而她跟哥哥比差很多,原来这种不安来自她的不自信。此后我便留心找机会帮助她找回信心,一次单元考试后,机会来了,她只考了60多分,我把她叫到办公室,还没开口泪水已在她眼睛里打转,我说:“慧,这次考试我要表扬你。”她不敢相信地抬起头看着我,那眼神仿佛在说:老师你没弄错吧?我接着告诉她:“第一,这次考试是你真实的成绩,这是一些投机取巧的人做不到的。第二,你很想提高成绩对吧?”她点了点头,“你有很多人没有的上进心。第三,你的错题提醒了我,说明老师教学中有一些不足,谢谢你。”慧看着我,我继续说:“这次考试让我们都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愿意和老师一起改正吗?”“愿意!”慧的回答中有坚定的声音。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错误是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的。有时教学中甚至应该感谢学生的错误,如果学生不犯错误,教师就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思维差错、知识缺漏,进而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地去解决问题。二、错为我用课堂上的错误,有些是教师能够预料到的。通过认真钻研教材,根据学生发生错误的规律,凭借教学经验,可以预测学生学习某知识时可能发生哪些错误。让学生在思索、讨论中展现多姿多彩的课堂。出现错误一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低水平的重复性错误,学生的高水平的探索性错误值得我们期待。一次数学课上,在学完面积单位后,练习填写单位时,不仅仅出现“一块手帕大约是400( )”之类的面积单位,还应该出现“教室的门高2( )”等长度单位的习题,以加强对单位意义的理解。对于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错误,教师不要着急解释,讲结果,而要把错误抛给学生,将错就错,把学生的错误作为宝贵的教育资源,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辨别错误,给学生一些研究争论的时间和空间,从而让学生在争论中分析、反驳,在争论中明理,在争论中内化知识。其实,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著名教育家卡尔威特的教育秘诀之一,就是宽容地、理性地看待孩子的一切,包括“错误”。这一点,我每每告诉学生:“老师上课最喜欢发言说错的学生,我要给他发特等奖”其实,这不仅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提出了清晰的教育理念:“错误,也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三、诱错深入音乐界有这样一个故事,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当初参加一次世界性的比赛时,曾连续三次中断了指挥,因为他认定乐谱中出现了“错误”。其实,这正是评委们故意设下的“陷阱”。事实上,对这个“陷阱”的大胆否定,正验证了小泽征尔作为音乐指挥家的真正实力。教师也应善于恰当设置一些这样的“陷阱”,让学生在这种真实、饶有兴趣的考验中摔打,这样,他们的选择、辨析、批判能力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因此,我们要宽容、理性地对待学生的错误。不要轻易否定,要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用鼓励的语言去评判。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毫无顾忌地发表意见,实践设想;师生间就会有认识上的沟通,心灵的对话,才会出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那样一幅生动活泼的教育画卷。“错误”是师生在认知过程中发生的偏差与失误,他伴随教学的始终,是无法避免的,我们不必整天为学生的出错而苦恼,为防错、纠错费尽心机。防微杜渐、亡羊补牢的做法也算不上十分明智,教师在遇到教与学的“错误”时,宽容地对待学生错误,冷静地分析错误原由,有效地挖掘错误中蕴含的创新因素,帮助学生突破思维障碍,引领学生灵活地纠正错误,带领学生从错误中反思,从错误中学习,不断地从“错误”走向“正确”,走向成功学生有了错误,要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他自己去发现、纠正错误。教师则应把它作为教学的真正起点,站在学生的角度,“顺应”他们的认知,掌握其错误思想运行的轨迹,摸清其错误源头,然后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教学时,教师如果从学生出现的错误做法出发,进行引导点拨,不仅能引出正确的想法,还可以“将错就错”,拓宽学生思维。几年前参加韶关市骨干教师培训时,我听了一堂特级教师经过精心准备的课,课堂教学内容精当、层次清楚、语言规范、板书漂亮,问题设计合理,学生回答精妙,这无疑是近乎完美的优质课。然而评课时专家对此却提出质疑:“课堂上老师提出了很多问题,学生们对答如流,既然学生都知道了,这堂课还有必要去上吗?”是啊,我们传统的优质课怎么啦?让专家们惊讶的是:课堂上居然没有问题,没有错误!受制于陈旧的课堂评价标准,我们的“好课”都是教学程序流畅,过渡周密自然,师生配合默契,时间把握恰到好处的。有些课简直是天衣无缝、滴水不漏,让听课者叹服!细细观察,发现课堂成了老师与部分学生合演的“木偶剧”,教学中不断地暗示。究其原因,执教者不敢让普通学生来回答问题,不敢让学困生板演,生怕出错影响教学节奏,最终完成不了教学任务。于是我们的课堂在不同程度地回避错误。教师在教学中究竟是以关注学生为核心,还是更多地关注自己怎样教学更顺利?“”所以,华而不实的、美丽的、虚假的课堂要不得!有一些老师片面理解了新理念,认为只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可以,于是课堂上过于关注学习过程,以至于学生出错都不去指出,甚至认为结果无所谓。还有的为了鼓励学生,不惜用一些美丽的“谎言”来帮助学生掩盖学习中的错误,这难道就是新课堂?课堂教学可以不完美,但一定要追求朴素的真实。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成功的开始。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深入,大家对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学习错误有了更深的认识,无论何时,我们都希望展现真实的课堂,有效是以真实为前提的。于是,提倡公开课、研究课不要试教,不要铺垫,更不要彩排,要听原汁原味的、未经雕琢的家常课,课堂上需要面对全体,关注所有,正视各类错误。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错误是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的。出错是学生的权利,帮助学生改正错误是教师的义务。二、大胆预测展现多姿的课堂课堂上的错误,有些是教师能够预料到的。教师通过认真钻研教材,根据学生发生错误的规律,凭借教学经验,可以预测学生学习某知识时可能发生哪些错误。教学不仅仅组织单向学习正确知识,更能让学生在思索、讨论中展现多姿多彩的课堂。例如:在学完圆锥的体积后,出示判断题:“一个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让学生明白必须要在“等底等高”的前提下才能成立。出示“一个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那这个圆锥和圆柱一定等底等高。”让学生先思考,再用橡皮泥操作验证,使之理解其正命题、逆命题的逻辑关系。在学完面积单位后,练习填写单位时,不仅仅出现“一块手帕大约是400( )”之类的面积单位,还应该出现“教室的门高2( )”等长度单位的习题,以加强对单位意义的理解。这样,控制了可能发生的错误,防患于未然,把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在议错、辨错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教师人为地设置一些“陷阱”,甚至诱导学生“犯错”,再引导学生自我从错误的迷茫中走出来,能唤醒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欲望。例如:学习“能被2、5、3整除的数”,学完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请同学们猜想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学生都认为“个位上是3、6、9的数都能被3整除”。等他们举实例验证时发现错误,探究的积极性更高了,学得也更扎实。再如:“一块长方形铁皮,长是16厘米,宽8厘米,如果用它剪直径2厘米的圆片,最多可以剪多少个?”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往往用大面积去除以每块的小面积,即1683.14(22) 41(片)。思考讨论,得出应该用“去尾法”,即40片。然而,本题却根本不能用这种方法去解答!于是,我让学生画草图,一个个豁然开朗:原来正确的解法是(162)(82)= 32(片),根本不可能剪出40片。进而有学生想到用168(22)=32(片)。可见,经验是一把“双刃剑”,成功因为经验,错误也可能因为经验!若教师在教学中扶得太多,放得太少,学生在学习中小心翼翼,亦步亦趋,经历的挫折少了,解决问题浅尝辄止,也就不会产生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适当地为学生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认认真真地错一回,让学生在摔打中学会对数学问题作深入的思考。例如在五年级总复习中“4.50.9”的意义叙述为“4.5是0.9的几倍”。“几倍?”“5倍。”我在黑板上写下“4.5是0.9的5倍”,紧接着写“4.5能被0.9的整除,4.5是0.9的倍数”。下面有学生窃窃私语,大胆的学生举手表示反对:“不能说4.5是0.9的倍数。”我问“为什么?”“因为倍数和约数一定要在整除的情况下才能出现,这不是整除的算式!”还有补充“被除数、除数和商都是整数而且没有余数时才算整除。”这样的故意出错,引发学生质疑,在对话中相互启发,明白数学中“几倍”和“倍数”并不是同一个概念。三、善于捕捉生成精彩的课堂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的,在师生、生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随时可能发生错误的学情信息。教师要独具慧眼,及时捕捉稍纵即逝的错误并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中,锻炼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促进教学机智。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时,没有必要早早向学生透露解决问题的统一方法,而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主动寻求解题的策略,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功能。例如“计算1/2(1/2 + 1/4 + 1/8)”,大部分学生会这样去解:1/21/2 + 1/21/4 +1/21/8 = 1 + 2 + 4 = 7,而为什么不能这样“简便计算”学生不易理解。我没有批评他们错误的解法,也没有告诉他们只能在“(1/2 + 1/4 + 1/8)1/2”时才可以用“简便方法”,而是让大家去想想,这道题还有其他解法吗?学生很自然地用一般顺序解,即1/27/8 = 4/7,结果居然不同!为什么?回忆乘法分配率,(a+b)c = ac+bc,推导什么时候在除法中也适用?得出(a+b)c = a1/c+b1/c,同样可以简算。但本题是a(b + c)只能等于 a1/(b + c),而1/(b + c)根本不等于1/ b +1/c,所以不能用“简便方法”去做。教师善待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引导他们知其所以然,方能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四、深刻反思促进成长的课堂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反思是指自己思维和学习、工作过程中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反思是一种主动“再认识”的过程,是思维的高级形式。积极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对于巩固和深化教学成果,往往事半功倍,而“学习+反思=专业成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酒店消防合同范本
- 企业订制货箱合同范本
- 卫生小区出租合同范本
- 社区应急知识培训课件报到
- 房屋抵押私人合同范本
- 种植承包土地合同范本
- 租房西安转租合同范本
- 助残居家服务合同范本
- 外包监控安装合同范本
- 德阳安保保洁合同范本
- 借款转为租金合法合同范本
- 麻醉师进修汇报
- 2025年国企融媒体考试题库
- 2025年事业单位笔试-云南-云南药剂学(医疗招聘)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套题【单选100题】)
- 2025年度铝合金门购销及节能技术合同
- 物业公司电瓶车管理制度
- 肺占位性病变护理查房
- 心源性休克的护理个案
- 广告创意与用户体验-第3篇-洞察阐释
- 2024年10月19日北京市下半年事业单位七区联考《公共基本能力测验》笔试试题(海淀-房山-西城-通州-丰台-怀柔)真题及答案
- 幼儿园一日常规安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