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ppt_第1页
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ppt_第2页
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ppt_第3页
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ppt_第4页
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之答题技巧 一 选文标准 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一通读全文 整体感知 二关注信息 题目注释 三浏览试题 释疑取义 四细读材料 据文正义 五关注细节 完善答案 1 什么人 2 做了什么事 3 结果怎样 4 为什么 注意文段后的注释 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 阅读时应注意 5 对文段中的人名 地名 官名 物名 典章等要尽可能地排除 6 对理解文段起关键作用的词句 要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 标注或划线部分 试题类型 文言实词题分类解析 1 古今异义现象 例如 1 亲戚今义 和自己有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家庭成员古意 内亲外戚 例如 2 妻子今义 爱人 女方 古意 妻和子女 例如 3 中国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古意 中原地区 2 单双音节词现象 文言文中一般一个字就是一个词 单音词居多 不能把双音节词 连绵词 偏义副词 拆开理解 连绵词 憔悴 展转 窈窕 惆怅 参差 仿佛 踯躅 徜徉 逡巡 偏义副词 桃花源记 中的 忘路之远近 这里的 远近 就是距离 远 表词义 近 作陪衬 出师表 中的 危急存亡之秋 存亡 的意思是将灭亡 亡 表词义 不能把相邻的单音节词看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 古之学者必有师 叶徒相似 其实味不同 3 一词多义现象 方法 记忆典型例句 注意积累 培养语感 结合语境 本义 引申义 比喻义 假借义 4 古今通假现象 5 词类活用现象 名词动词数词形容词使动意动为动名词作状语根据语境 固定句式进行判断 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技巧 1 通假字音推断法 本义或引申义解释不通时 根据同音通假推断字义 例如 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 同 背 违背 2 成语推断法 根据成语中的文言词义推断词义 例如 荆卿为计 使速祸嫣 用 不速之客 理解为招致 腥臊并御 芳不得薄兮 用 日薄西山 理解为 迫近 4 整齐句式推断法 对偶 排比 并列句中位置对称的词一般词性相同 意思相近或相对 例如 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有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5 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的含义判断含义 实词多为一词多义 6 代入检验法代入选项中 选择最为准确的 或是用排除法 2 逐字对应翻译 做好换 留 删 补 调 文句翻译题 答题技巧 1 粗知全文大意 把握文意的倾向性 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 一定要直译 一般不允许意译 要字字落实 忠实于原文 先将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落实为现代汉语的解释 翻译个别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把古汉语中常用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节词 人名地名等专用名词不要翻译 无须自作聪明 再将这些字连成句 要求符合现代人说话习惯 3 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 要与上下文对应 这些字词是得分点 4 注意词类活用 倒装 通假 注意句间关系 注意特殊句式 5 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 不拘泥于原文结构 由实到虚 组合成句子 前后通顺 性格表现题 答题技巧 先找不能表现题干中要求的人物性格的选项 用排除法选择 特别注意谁的 什么性格 内容归纳题 答题技巧 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 一一对应 中心 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 总体把握文意 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 主要是顺序的颠倒 无中生有等 全文把握题 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 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 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 注意联系全文 1 所选文章往往是古代贤人良臣的小故事及个人履历表 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 不必着急 放放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