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意义:为鱼类创造最有利于繁殖、营养、和越冬的条件。保证鱼类维持生存和种族繁衍的适应行为。两栖纲1. 皮肤 裸露,不具鳞片或其他外骨骼,而且富于 腺体,是现代 两栖纲 的显著特征。2. 脊椎具有 颈椎 和 荐椎 是陆生动物的特征,是 两栖类 适应陆生的产物。3. 四足动物肢骨联结的共同特点是: 肩带 通过肌肉间接地与 头骨 和 脊椎 联结; 腰带 直接与脊椎联结。4. 两栖类不具有 肋骨 和 胸廓,不能对心脏等器官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5. 不完善的双循环 和 体动脉 内含有混合血液,是 两栖类 的特征。6. 蟾酥 是有蟾蜍的耳后腺及皮肤毒腺所分泌的白色汁液加工制成的,具有强心利尿和解毒,消肿作用,主治痛肿,疮毒,小儿劳瘦疳疾等症,是著名的中药。7. 颈椎是从 两栖纲 开始出现的。8. 两栖类由于不具肋骨和胸廓,肺呼吸是采用特殊的 口咽式呼 吸完成。9. 两栖类的血液循环属于:不完善的双循环。10. 两栖类可分为:有尾目、无尾目 和 无足目 3个目。11. 中国林蛙课制成著名的滋补中药“ 哈士蟆油 ”?1. 两栖动物:个体发育中经历幼体水中和成体水陆兼栖生活的变温脊椎动物。2. 动物有水生到陆生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支撑身体并完成运动:鳍型附肢-五趾型附肢呼吸方式:腮呼吸-肺呼吸防止水分散失:体表裸露-角质化繁殖:体外受精发育-体内受精发育3. 体型:蚓螈型、鲵螈型、蛙蟾型分部:头、躯干、尾和四肢四部分。鼓膜后缘是头部和躯干部的分界皮肤: 特点:裸露无鳞,多腺体组成:表皮,包括角质层和生长层真皮:疏松层:腺体、神经、血管 致密层:结缔组织、纤维?具有色素细胞,产生保护色 。 肺皮呼吸4. 骨骼系统: 特点:脊柱分化为颈椎、躯椎、荐椎和尾椎;颈椎一枚,头部不能转动;肋骨发育不良(短小或无,且不与胸骨相连);椎体前凹、后凹或者双凹;开始出现五趾型附肢。五趾型附肢:陆生脊椎动物四肢较强大,一般具有五趾,且具有多支点的杠杆运动的关节,不仅整个附肢可以相对躯体做运动,而且附肢的各部分彼此可做相对的杠杆运动。中轴骨骼1) 脊柱:分化为颈椎、躯椎、荐椎和尾椎;颈椎一枚,称寰椎;椎体:脊椎骨腹部增厚的部分,呈圆柱形。椎体多为前凹型(椎体前端凹入,后端凸出)或者后凹型(椎体前端凸出,后端凹入),增大了椎体间的接触面,提高了支持身体的效能;荐椎:横突特长,椎体双凸形。后有两T形突起。2) 头骨:A.脑颅:包括保护脑髓的脑闸和围绕感觉器官的软骨囊 B.咽颅:包括上下颌,舌器等骨骼 a上颌 :蝌蚪期为腭方软骨构成,称为初生上颌。 变态后发展了一些新生的硬骨构成上颌,称为次生上颌。 b 下颌:蝌蚪期为麦氏软骨构成,称为初生下颌。 变态后发展了一些新生的硬骨构成下颌,为次生下颌。现代两栖类的头骨特点:a. 头骨扁而宽,脑腔狭小,具两个枕髁b. 眼眶周围的膜性硬骨大多消失。c. 颌弓与脑颅为自接式联结(腭方软骨直接与脑颅连接),前颌骨、颌骨和犁骨常有齿。d. 舌颌骨转化为听骨耳柱骨e. 相当于鱼类的鳃弓骨骼消失,残余部分转化为支持喉和气管的软骨。3)附肢骨骼:肩带:肩胛骨、乌喙骨。上乌喙骨、锁骨等,不附着于头上,在胸部正中出现了胸骨,但与躯干椎的横突或肋骨互不连接。前肢骨: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指骨腰带:由 骼骨、坐骨 和 耻骨 构成骨盆,借荐椎与脊柱联结后肢骨:股骨、胫骨、腓骨、跗骨、跖骨、趾骨固胸型:肩带与胸骨组合的一种类型。主要特征是左右上乌喙骨极小,外侧与前喙骨和喙骨相连,内侧左右上喙骨在腹中线紧密相连而不重叠,甚至有的种类愈合成一条狭窄的上喙骨。肩带不能通过上喙骨左右交错活动。蛙科。树蛙科及姬蛙科。弧胸型:肩带与胸骨组合的一种类型。主要特征上乌喙骨极大,外侧与前喙骨和喙骨相连,内侧左右上喙骨不相连,彼此重叠。肩带可通过上喙骨在腹面左右交错活动。雨蛙科、蟾蜍科。5. 肌肉系统:躯干肌肉在水生种类特化不显著。具四肢肌肉。鳃肌退化,咬肌发达。分节现象消失。6. 消化系统:消化管:分为口腔、食道、胃、肠和泄殖腔。口腔:有唾液腺,无消化酶。 肝脏三叶,有胆囊,胰脏位于十二指肠和胃之间。狭长不规则的叶状器官,胰管在胆总管穿过胰脏时通入该管,而不直接入肠。7. 呼吸系统:蝌蚪与水生两栖类成体的主要呼吸器官-鳃和皮肤 蝌蚪:外鳃-内鳃-鳃消失 肺呼吸(水生种类除外)结构简单,壁薄,囊状,内表呈蜂窝状 气管:短,两肺在近喉处形成喉头气管腔 脊椎动物从两栖类开始(即四足类)出现空气发声器官,两栖类的为喉腔内的声带。 未形成胸廓,呼吸空气的运动是靠口腔底部的上下运动来完成,称吞咽式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口咽式呼吸:主要依靠口腔底部的颤动升降来完成,并由口腔粘膜?进行气体交换。A 口底下降,鼻瓣开放。空气入口腔。B 口底抬升,空气呼出,口腔粘膜气体交换C 鼻瓣关闭,口底上举,喉门打开,空气入肺D 腹部肌肉收缩,肺囊收缩,气体排出。蛙的皮肤呼吸:皮肤薄而湿润,皮下分布着由肺皮动脉分出皮动脉及肌皮静脉;获氧相当于肺的2/58. 循环系统:显著特点:1.为不完全的熟双循环 2.体动脉弓仍为混合血 组成:心脏,动脉系统,静脉系统,淋巴系统幼体心脏为一心室一心房,单循环;成体为一心室二心房,不完善双循环。(两栖类虽然既有体循环,又有肺循环,但由于心室不分隔,在心室中多氧血和缺氧血有混合现象,属于不完全的双循环)心脏:包括静脉窦、心房、心室和动脉圆锥4部分。无尾类还有动脉圆锥(内有螺旋瓣)传统观点:具有分流作用 最新研究:混合血与分流无关双循环:不完善的双循环。四足类的肺动脉出心后入肺,经气体交换后,又经肺静脉回心,这是肺循环;肺循环提供的含氧血液又经体动脉出心,流经全身微血管网后,经静脉回心,为体循环。血液循环一个周期要经过心脏两次,这样的循环类型称为双循环。由于肺动脉弓还分出皮肤动脉参与体循环,加之心室仅一室,致使含氧血和缺氧血的混合在一起,所以两栖类的双循环是不完善的。淋巴系统:包括淋巴管、淋巴窦和淋巴心等结构。但不具淋巴结。淋巴管是血液循环的一个辅助系统。在某些部位,淋巴管膨大为淋巴窦。两栖类还具肌质?且能搏动的淋巴心。辅助循环。脾脏为最大淋巴器官。9. 泌尿生殖:排泄系统: 肾(中肾)-输尿管-膀胱-泄殖腔 生殖系统: 雄:精巢(1对)-输精小管-肾-输尿管-储精囊-泄殖腔 雌:卵巢(1对)-输卵管-泄殖腔。 特点:多数体外受精,均有幼体阶段,发育需变态,不能离开水。幼体:水生成体:陆生1)以鳃呼吸以肺呼吸2)具侧线器官侧线器官退化3) 无五趾型附肢有五趾型附肢4)一心房一心室二心房 一心室单循环不完全双循环 10. 神经系统:a 与鱼类相比,大脑顶部有神经细胞,分布零散,只与嗅觉有关,称原脑皮。b. 小脑小,与运动方式简单相联系。c 由于出现四肢 ,脊神经形成臂神经丛和腰荐神经丛d 有发达的交感神经干,首次出现了发自脊髓荐部的副交感神经神经系统、感官特点:脑分五部分:端脑(大脑,主司嗅觉)、间脑(丘脑区)、中脑(视叶区)、后脑(小脑)和髓脑(延脑)。大脑半球分化比鱼类明显,出现原脑皮。小脑不发达。原脑皮:大脑顶壁出现了一些分散的神经细胞,形成最原初的脑皮。感官:幼体具有侧线,成体除了部分水栖种类外侧线消失,嗅觉、视觉、听觉器官成为主要的感觉器官。嗅黏膜?位于鼻腔的背面,出现犁鼻器,位于口腔顶部,司味觉;视觉在水中为远视,在陆上为近视;无尾类具有中耳:?鼓室,外有鼓膜,与耳柱骨相连。11. 两栖纲的主要特征:两栖纲虽然已经具备登陆的身体结构,但繁殖和幼体发育仍在水中进行。受精和幼体发育需在水中进行,幼体用腮呼吸,似鱼,具侧线,依靠尾进行运动,发育中需要变态,成体用肺呼吸,皮肤具有辅助呼吸的作用。主要特征不完善性1.具五趾型附肢支持力弱,位体侧2.成体为肺呼吸幼体鳃呼吸,皮肤辅助3.皮肤初步角质化角质化不够,怕旱,怕言4成体为不完全双循环幼体单循环5.体外受精,发育经变态水中繁殖爬行纲1. 爬行纲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产生 羊膜卵 、 绒毛膜和 尿囊 等胎膜,使胚胎有可能脱离水而在干燥的陆地环境下进行发育,这与高等的 鸟类 和 哺乳 类所共有的特点,因而 爬行纲、鸟纲 和 哺乳纲 3纲动物总称为羊膜卵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信资源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广西医生人文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专科生政治考试题及答案
- 肝炎护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 锅炉水气化验考试试题及答案
- 吕梁焊工实操考试题库及答案
- 绿色园区品牌价值构建-洞察与解读
- 感控试题及答案2025年
- 2025年信息系统监理师考试冲刺阶段试题及答案
- 国际海事赔偿责任限额新发展及对我国航运法律体系的多维影响与应对策略研究
- 跌落机操作规程
- (高清版)DBJ33∕T 1319-2024 住宅小区供配电工程技术标准
- 中国人口研究专题报告-中国2025-2100年人口预测与政策建议
- 2025年家居服行业市场趋势分析报告
- 酒店餐饮服务礼仪培训课件
- 《中韩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分析》15000字(论文)
- 重庆红色之旅心得体会
- 2024年北京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卷
- 心内科人文关怀护理
- 医院培训课件:《预灌式抗凝剂皮下注射》
- 退耕还林转包合同模板(2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