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2019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2019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2019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2019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三袋麦子主备人:复备人: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讲述这个故事,知道小猪、小牛、小猴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格。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品析重点词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表演故事内容。教学准备: 课件集体备课部分复备部分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三袋麦子读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二、初读课文自学课文。自由轻声朗读课文,画出不了解、不认识的字词。说说课文讲了什么故事?会读、写生字词。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烙饼发霉麦囤教师检查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学习。检查自学效果。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生字卡片,注意练好平、翘舌音。前、后鼻音,及一字多音。理解词语:烙饼发霉麦囤三、理清脉络默读课文,按“快要过年了”“一年以后”把课文分成两部分,说一说每部分讲了什么?学生自学后讨论:第一部分:(14自然段)讲三个小动物都意外得到了一袋小麦,他们各自作了处理。第二部分:(59自然段)讲向三个小主人公向土地爷爷告知他们怎么处理麦子。四、精读课文内容1.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小猪、小牛、小猴意外地得到了一袋麦子后是怎样做的?他们的做法不同在哪里?画出有关词语,想一想: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讨论并理解关键词语:开心迫不及待捧起慢慢吃全种 2.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读好关键词语。3.指导口述这部分课文。要求学生看板书练说:先分组说一个小动物的做法,再连起来说。有感情的朗读这部分课文,第一自然段全班齐读,第2、3、4自然段分组竞赛读。五、课堂作业用钢笔描红,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的习惯。练习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听写生字词,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练习朗读课文。二、精读课文第二部分理解课文内容。听这部分课文配乐朗读录音,完成练习。土地爷爷夸_(谁)_(怎么样)讨论并理解有关词语:舔了舔嘴唇 仍有半袋 堆得满满的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部分全是人物对话,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每个人说话时是什么语气,说话时心情怎样,该怎样读才正确?同桌可以分角色朗读课文,互相纠正读得不正确得地方。指名分角色读,其他同学听后纠正。教师范读难点:小猪回答土地爷爷的话。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指导口述这部分内容:看板书:自己练读。指名口述:其他学生纠正口述中的毛病。学生练习口述,同桌分角色口述。指名学生口述。三、总结全文:指名学生口述全文。讨论:小猪、小牛、小猴在处理得到的三袋麦子上,谁的做法好?为什么?教师小结。课文给我们见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我们从中明白了什么叫憨厚,什么叫节约,什么叫聪明能干。小猴富有创造性的做法,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对我们启发很大,今后我们要向小猴学习。四、作业( )的麦子 ( )的食品 ( )的麦粒 ( )的小猪 ( )的麦种 ( )的样子教后反思:5.兔子的胡萝卜主备人:复备人: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清新质朴的语言之美。3、想象故事发生的画面和情境,感受故事的温情,体会分享和付出的幸福。教学重难点:理解故事内容,把握主人公性格特点,体会幸福不同的含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集体备课部分复备部分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多媒体出示动画:一只兔子带着厚厚的围巾,手中紧紧抱着胡萝卜在雪地里不断前行,风呼呼地吹着,树林里都是光秃秃的树枝。师:通过这个短短的动画,同学们能说一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主人公是谁,故事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发生在什么地点呢?学生举手发言,点名回答。(小白兔 冬天 树林里)师:接下来,我们就跟着小白兔一起,去到那个冰天雪地的世界,看一看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吧!(板书课题 兔子的胡萝卜)二、自主读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圈点生字,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同桌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检查生字自学情况。(1)课件出示词语: 辣椒 遗憾 弥漫 融化 辛勤 其实 梦想 重要 休息 劳动指名读读,指名领读,齐读。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够准确的字音。(2)小组互动。“我说你找”,小组中一个同学说出课文中含生字的词语,其它成员迅速在文中找出来。指导书写。(1)课件出示: 萝 路 梦 劳 其 卷 离(2)引导学生分析结构,把字写正确,写端正。如“卷”“离”在田字格中的比例要协调。同是上下结构的字,“萝”字是上窄下宽,“梦”字上下差不多,写“梦”字时还需要注意它的上半部分,“林”字左边的木最后一笔是一点。(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个别指导。(4)讲解多音字“卷”“卜”。请同学拿出字典,自己查一查,这两个字分别有哪些读音,写下来。教师指名两名同学分别上台板演。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标上自然段,在读的时候注意思考下面两个问题。(1)用自己的话简要说一说这个故事的内容。(2)想一想故事中写了哪几种人物,你最喜欢哪个人物呢?为什么喜欢他?把相关的语句在文中用笔画下来。 小组自由讨论,互相交流看法。小组派代表回答,全班共同交流。四、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新的字词,了解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同学们一起分享了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并且说明了自己的理由。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都非常活跃,让我们为自己的精彩表现鼓掌。下节课,我们将对这篇课文进行细致的分析,继续漫游在童话的世界里。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检查新字生词。齐读课文,随机选取一名同学说一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师:看来呀,同学们上节课都听得非常认真,这篇课文讲的是小兔子把最心爱的胡萝卜送给雪人做鼻子,而小鸟停留在雪人萝卜做的鼻子上休息,三个人都感受到了幸福的故事。接下来,我们继续对兔子的胡萝卜这篇课文进行详细的分析。二、精读课文师生互动,学生答疑。师:读了这篇课文,老师有一些疑问,想请你们大家一起开动脑筋,帮老师解答解答。 课件出示:他觉得,兔子的幸福生活就应该是这样的。师:有谁能说说,兔子觉得幸福生活应该是哪样的?学生举手,自由回答(学生回答预设:拥有胡萝卜的生活。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更大更多的胡萝卜的生活。能够一直拥有胡萝卜的生活。)师:兔子觉得幸福生活和什么有关?(胡萝卜)那么胡萝卜对兔子来说重不重要啊?(特别重要)学习3-9自然段。 师:那接下来,故事怎么发展了呢?兔子碰见了谁呢?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请同学们默读3-9自然段,然后举手说说你的看法。(答案预设:兔子碰见了没有鼻子的雪人,兔子把胡萝卜送给雪人当鼻子。)课件出示:“他想,或许自己还可以有另外的鼻子,比如树枝鼻、红辣椒鼻、瓶盖鼻、报纸卷的鼻子等等,反正不是胡萝卜鼻子。”“他想,没有鼻子就不能闻到各种气味,这是多么遗憾的事情。”师:这两句话都是什么描写?(心理)分别是谁的心理活动?(雪人和兔子)师: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一下,通过这两句心理描写,你体会到了什么?比如说兔子和雪人具有什么样的品格?(学生小组讨论之后,指名同学发言)师追问:是雪人要求兔子把胡萝卜送给自己的吗?雪人为什么没有说出来自己很想拥有一个胡萝卜的鼻子?从中我们能够看出雪人是一个怎样的性格呢?兔子呢?胡萝卜是兔子最珍贵的东西,他为什么舍得把它送给雪人做鼻子呢?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雪人和兔子都是非常关心别人,处处为别人着想。 ) 接着出示课件:“兔子犹豫了一会儿,把胡萝卜插在了雪人的脸上。” “雪人站在空旷的雪地上,闻到空气中弥漫着胡萝卜的气味,他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雪人。” 师:请同学们根据上下文,或者查查字典,说一说你对“犹豫”和“幸福”两个词语的理解。(学生自主查字典后举手回答。)师:我想请同学先说一说,你在什么时候会感到犹豫,在什么时候感到幸福?然后分别用这两个词语造句。(指名学生回答)师:你们说的都很正确,通过听你们看法,我发现通常在面临选择的时候,会犹豫。而在获得满足的时候,就会感到幸福。那么现在,你们能不能想象一下,把自己当成兔子,当成雪人,想一想,兔子为何会犹豫,雪人又为什么会感到幸福呢?(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犹豫:胡萝卜是兔子最心爱的东西,他很想帮助雪人,让雪人能够闻到各种气味,弥补雪人的遗憾,但是又有些舍不得自己的胡萝卜,所以感到犹豫。这个词生动地描绘出了兔子送胡萝卜的心理挣扎过程。最幸福:雪人拥有了自己最想要的鼻子,能够闻到各种气味,接收到了兔子对他的善意与付出,所以感觉特别幸福。) 情景再现,模拟表演后来,雪人遇见了谁?想一想雪人和小鸟之间会说些什么呢?我想请两位同学上台来表演一下。(想象并表演雪人与小鸟之间的对话。)课件出示第十二自然段的内容:对于雪人同样是非常幸福的。引导学生理解这段话的含义,请学生自己说说对这两个“非常幸福”的理解。三、教师总结,拓展升华1.故事的结局是怎么样的呢?同学们想一想,这个故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续写一小段,作为你们的课后作业。2.读完这个故事,你最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3.故事中的兔子、雪人、小鸟都很幸福。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4.回去之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把这个关于付出与爱的故事传递下去。板书设计: 兔子的胡萝卜兔子 爱胡萝卜 分享给雪人雪人 想要鼻子 没有开口说 非常幸福小鸟 站在雪人的鼻子上休息 学会分享与付出,收获更多的幸福与爱。教后反思:6、“小伞兵”和“小刺猬”主备人:复备人: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 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2. 能够把握事物的特点,了解种子的传播方式。3.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重难点:1. 学会用语言描写事物的特点。2. 了解种子的传播途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蒲公英 苍耳头饰集体备课部分复备部分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请你猜猜“小伞兵”和“小刺猬”是什么植物?2.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认识一下“小伞兵”和“小刺猬”。(板书课题)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读生字1.请同学们小声读文,借助拼音朋友,把课文读正确,并把又生字圈画出来,多读几遍。2.同桌合作:指读生字,读准字音。3.反馈生字的读音。4.游戏中巩固识字。出示生字、词:隔壁羡慕擦过痒(1)读准三拼音“羡”,平舌音“擦、蹭”,后鼻音“痒、蹭”(2)口头给这些字组词,同桌比赛,看谁说得多。三、学习要求会写的生字1.多媒体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挤满飘散落旅软2.认读生字,读准字音。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指名说)4.指导书写生字:挤:左右结构,右边是“齐”;满:左右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飘:左右结构,注意区分形近字“漂、瞟、瓢”;散:左右结构,右边是反文,不要写成折文;落: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旅:左右结构,注意右面的写法;软:左右结构,偏旁是“车”,“车”的笔顺有变化。5.从文中找出带有这些生字的新词。6.多媒体出示新词:挤在一起长满飘呀飘散开降落伞旅行又松又软7.同桌互读、互助,纠正字音。8.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9.把这些词语送回课文中你还认识它们吗?再读课文,读通句子。10.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学习课文,读中感悟1.再读课文,了解大意。2.同桌互相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什么。3.教师指导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蒲公英的种子“小伞兵”靠秋风带他们去旅行,苍耳的种子“小刺猬”通过小鹿带他们去旅行,“小伞兵”和“小刺猬”来到了同一片草地,风伯伯吹起又松又软的土,轻轻地盖在他们的身上来年春天,他们就会从泥土里钻出来,长成一棵真正的蒲公英和一棵真正的苍耳)4.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小组讨论交流。5.把自己不懂的问题写在本子上,小组交流得出答案。五、布置作业1.自由读全文,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课文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回顾课文。2.分段指读课文。3.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二、巩固生字词语1.出示词语卡,读词中巩固。2.出示词语卡,你想到什么?读文中巩固。3.同桌互读生字新词,指出错误并改正。4.课件出示词语:隔壁 羡慕 擦过 痒 蹭 挤在一起 长满 飘呀飘 散开 降落伞 旅行 又松又软5.指名读词语。6.轮读。7.找出文中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读一读。8.把带有生词的句子抄写在小本本上。三、品读课文1.请同学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出问题。2.“小伞兵”是谁的种子?为什么会有这个名字?(蒲公英的种子,因为蒲公英每人头上长着一撮蓬蓬松松的白绒毛,活像一群“小伞兵”)3.“小刺猬”是谁的种子?为什么会有这个名?(苍耳的种子,因为小苍耳身体小小的,像个枣核,全身长满尖尖的刺,所以叫他们“小刺猬”)4.“小伞兵”和“小刺猬”是靠什么办法到远方去的? 5.小组讨论交流6.教师指导。(“小伞兵”是靠秋风把他们带到远方去的,“小的刺猬”是靠小鹿把他们带到远方去的)7.谈论种子的传播:蒲公英是靠什么传播种子的?(风);苍耳是靠什么传播种子的?(动物的皮毛)8.你还知道哪些传播种子的途径?教师指导:(1)利用弹力来传播成熟的果实轻轻一碰,果实就会裂开借着果皮反卷的弹力将种子弹出,例如凤仙花、浆草等等。(2)利用水力来传播生长在水边的植物,一般会借助水力来传播种子,如水黄皮、棋盘脚、海檬果、睡莲等等。9.教师小结:种子的传播是多么有趣呀,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要注意观察,探索动植物的奥秘,大自然中有许多的秘密等着你去发现呢。四、角色表演,深入理解1.同学们,文中出现了哪几个角色?(“小伞兵”“小刺猬”、秋风、小鹿)2.请同学们分别扮演这四个角色,把课文内容演一演吧。3.自由结组,表演课文内容。4.找演得好的组到台上去表演。5.提问:看了表演,请你说一说“小伞兵”和“小刺猬”是怎样旅行的?6.指名回答,五、布置作业1.用自己的话说说蒲公英和苍耳是怎样传播种子的。2.你还知道哪些传播种子的途径?3.给家长讲讲“小伞兵”和“小刺猬”这个故事。教后反思:7伊索寓言三则主备人:复备人: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会写生字和10个会认生字,并理解词语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理解文本。3.理解三则寓言的寓意,能从寓言中获得教益。教学重难点:能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体会寓意。知道这三则寓言的寓意,能从寓意中获得教益。教学准备: 课件集体备课部分复备部分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揭题:大家听过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龟兔赛跑的故事吗?这些有趣的故事都是从伊索寓言里选出来的,今天我么们来学习伊索寓言中的另外三则故事。(板书课题)2.简介寓言及伊索寓言。(对寓言有了解的学生先说,教师作适当的补充)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用拟人等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讽刺和劝诫的性质。简介伊索寓言及其作者:伊索,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寓言家。他知识渊博、机智幽默、聪颖过人。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最古老、影响最大的寓言,形象生动,寓意深刻。伊索寓言里的角色大都由动物担任。这些动物和人一样,会思考,能说话,从本质上说仍是人的成化身,代表着当时社会上的各色人物。二、初读文本,自学字词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有力容内文部2.小组合作借助工具书自学字词。3.反馈交流。(1)字音。学师“掺”字的读音为“chan”,不能读为“shen”或“can”。“伊”字的读音为“y,不能读为“yin”。困(2)字形。“喉”字的右部为“侯”,不能写成“候”。“谎”字的右部中部为“亡”,不能写成“云”。三、感知三则寓言大意1.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读。2.提出初读要求:学生自由读课文,想想这几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注意生字的读音,读通读顺句子。画出不认识的字及不理解的词。3.学生借助拼音或工具书自学生字。4每人选择其中一则故事朗读,思考下列问题:(1)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2)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用简洁的语言给大家讲一讲。(3)每则寓言故事分别揭示了什么道理?5.指名了解学生的朗读思考情况。(1)指名三人有感情地朗读三则寓言。提醒学生注意“狐狸”在一起连读时,“狸”读轻声,“串”“掺”诈”“设”读翘舌音,“错”“灾”读平舌音,“贯”“掺”“训”“粪”读前鼻音(2)指名学生,检查其对故事主人公、主要内容的掌握情况。狐狸和葡萄讲狐狸吃不到葡萄却说葡萄是酸的,不好吃。牧童和狼讲一个牧童屡次大叫“狼来了”欺骗村民,当狼真来了时,谁也没去帮助他。蝉和狐狸讲狐狸想吃蝉,便假装赞美蝉的歌声美妙,但蝉看穿了狐狸的诡计,没有上当。6.有感情地朗读整篇课文,从整体上抓住每则寓言的主要意思。四、作业设计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其中一两则故事的主要内容?二、精读课文1.狐狸和葡萄(1)看课文插图,抓住文中关键词语来体会葡萄的诱人。(2)一只狐狸看到了成熟的葡萄,馋得直流口水,他是怎样做的?你能通过想象说一说吗?(主人公狐狸很喜欢吃葡萄,“馋得直流口水”“想尽了各种办法去够葡萄”。我们来看看当时的情景。看动画片)(3)结果怎样?(4)同学们吃过成熟的葡萄吗?是什么滋味?狐狸为什么说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这些葡萄肯定是酸的,不好吃。”虚荣心强、爱面子、生怕别人笑话;自己无能为力,却又不敢承认,表里不一)一一即狐狸的形象。(5)齐读第一则寓言的第3段。(联系狐狸想吃葡萄的馋祥儿,以及狐狸吃葡萄失败后的言行体会寓意)三苦2.牧童和狼(1)默读第1、2段,边读边想:在狼没来和狼真的来了的过程中,牧童和村民们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一步读懂课文。牧童:几次大叫(说谎) 村民:闻声赶来(上当)不禁哈哈大笑(捉弄村民) 惊慌失措(气愤)狼来了牧童:吓坏大叫(真话) 村民:没人帮忙(不相信)(2)看动画,体会:牧童在狼来了时和狼来了后“大叫”时的不同情感,村民在狼来了时和狼来了后听到“大叫”时的不同情感。(3)生活中你经历过类似的或见过、听过类似的事情吗?(4)读了这则寓言,你想对那些说谎的人说些什么?对自己说些什么?(5)齐读最后一段,说说自己对寓意的理解。3.蝉和狐狸(1)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圈套”是什么意思?在本则寓言中指什么?(使人上当受骗的计策。把蝉从树上骗下来,吃掉他(2)狐狸是怎样骗蝉的?(细读第2段,并画出突出表现狐狸行骗的词语)(3)默读第3、4段,思考:蝉为什么没有上当?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蝉?(细读课文第314段,用线画出最能说明上述问题的内容。拓展思维:想象蝉的思考过程)蝉:“察觉有诈”、“摘下扔下来”(头脑很清醒,保持首警觉,进行试探)狐狸:“以为是蝉”“猛地扑了过去”(露出了真面目)(4)小组之间交流:你想对寓言中的蝉说些什么?对那些中了圈套的蝉说些什么?(5)读第5段,说说自己对寓意的理解。引导学生体会蝉不仅有智慧,更重要的是它能从同伴的灾难中吸取教训。(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例子)三、理解寓意学(对比“蝉和狐狸”与“狐狸和乌鸦”中的主人公形象)幽想想狐狸和乌鸦与蝉和狐狸这两个故事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相似的是狐狸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都在说奉承话。不同之处是乌鸦上当了,而蝉没有上当。(主要把握乌鸦爱听奉承话,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抵不住诱惑,失去戒心。而蝉善于思考,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存有戒心,识破了狐狸花言巧语的险恶用心)四、总结1.启发学生把握文章结构:先讲故事,再揭示寓意。2.本课通过朗读故事、感知大意、分析形象、揭示寓意、拓展想象,使学生不但感受了寓言中的形象,感悟到了其中寄托的道理,还从中吸取了经验教训。五、作业设计用我们学习的阅读方法去读读伊索寓言教后反思:习作2主备人:复备人: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能写出自己喜欢的小精灵的样子。2.能写出小精灵的奇特本领。3.展开想象,把故事写得生动有趣。教学重难点:1.写清楚小精灵的样子2.写出小精灵和奇特本领。展开想象编写故事。教学准备:课件集体备课部分复备部分一、 导入新课你一定读过很多精灵故事吧!你最喜欢的小精灵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说一说)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有关精灵的故事。二、习作指导1.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自己喜欢的精灵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奇特的本领?如果有一天,它突然来到了我们的教室里,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好玩的故事?2.小组推荐代表说一说自己的故事。3.教师指导:大胆想象,说出自己的奇思妙想,让自己的故事生动有趣。注意语句要通顺连贯,故事情节要衔接自然。4.把自己想到的故事写下来。5.教师巡视指导。6.写完后和同学交换读一读,指出不足,再修改。7.指名到台上读读自己写好的作文。8.大家评议,取长补短教后反思:练习2主备人:复备人: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了解种子传播的途径。2.把握左右结构且左右相同的字的特点,写好这一类型的字。3.积累古诗,熟读成诵。4.学会向他人表示感谢,懂得感恩。重点难点重点:教学重难点:积累古诗,写好生字。用通顺、流利、教学准备: 课件集体备课部分复备部分第一课时一、学和用(一)教学第一部分1.师:学了“小伞兵”和“小刺猬”一课,我们知道了蒲公英妈妈靠风把自己的种子宝宝传播出去,苍耳靠动物的皮毛传播种子。自然界中,还有许多植物用有趣的方式传播着种子。瞧(课件出示图片:椰树,学生叫出名字)椰子树传播种子的方式就很特别,自己读读吧! 2.学生自由读短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猜一猜。3.指名读短文,然后集体交流:椰子树传播种子的方式是什么。4.区分“漂流”与“漂浮”的意思差别。A学生找到相应的句子读一读,边读边理解、体会。B指名说。(教师点拨:可从“流”和“浮”的字义上辨析;联系上下文理解:想想椰果原来在什么地方,后来呢?)5.学生小组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重新安家”的意思。6.齐读短文,边读边想象椰树种子旅行的情景。(二)第二部分。1.出示插图,学生观察,说说图上画了哪些植物?(蒲公英、苍耳、豌豆、葡萄)2.学生自由说它们靠什么来传播种子。(知道哪个就说哪个。)3.自主连线,集体交流答案。4.拓展:学生交流自己还知道的其它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三)第三部分。1.学生默读题目,弄清要求。2.练习口头表述。(先在小组内说,再指名说。)3.集体评议:听了同学说的,能否弄清一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他说得通顺吗?听起来有意思吗?4.根据大家的交流、评议,学生练习用几句话介绍一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教师巡视指导)5.反馈写的情况。(指名读自己写的)二、写字有方。1.认读“林、双、羽、朋”。2.指明说四个字结构上的相似点。(左右结构)3.观察字形,想想:怎样才能把它们写好?(左右相同,左小右大。)4.提示学生正确的握笔姿势和书写姿势,学生描写四个字。5.教师范写“林”。6.学生再次写字,体会字形要点。7.说说类似字形的其它字。三、学习古诗1.出示凉州词,自读、指名读,正音、师范读2.学生自由读、想诗意。3.讲解:这首诗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荒凉寂寞的景象。边读边想象。4.练习,自由练背、集体背、指名背。课堂作业新设计:一、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漂流:。漂浮:。二、把故事补充完整。绝句迟日,春风。泥融,睡鸳鸯。三、默写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案:一、漂流:漂在水面随水浮动漂浮:停留在流体表面或悬浮在流体中。二、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三、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第二课时口语交际 学会感谢一、回忆生活经历 1.师: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许多人曾经帮助过我们,还记得吗?你得到过哪些人的帮助呢?举一个例子说给大家听一听吧。 2.师:同学们,当你享受着别人对你的关心、帮助的时候,你的心里是不是荡漾着浓浓的暖意呢?亲人的爱,老师的爱,同学的爱,甚至素不相识的人给予的爱浓浓的爱包围着我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世界里。可是你们知道吗?感谢也是种爱,是对别人的一种爱,我们除了接受别人的帮助与关爱,我们也应该学会感谢,学会给予。 二、探究感谢要领。 1师:同学们,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题目是掌声,还记得课文中的小英吗?她的腿从小残疾,内心很自卑,不敢上讲台演讲,是同学们的一次又一次的掌声,给了她鼓励,使她完成了演讲,从此走出了自卑,微笑着面对生活。小英心中对同学们充满了感激之情。她想向同学们表达她心中深深的谢意,你觉得下面几种 说法哪一种最合适呢,为什么呢?请你们做个参谋。 比一比1.谢谢! 2.同学们,你们太伟大了,你们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3.同学们,是你们的掌声让我走出自卑的阴影,使我鼓起生活的勇气,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我会永远珍惜你们的掌声,谢谢你们!你觉得哪一种说法最合适,为什么呢? 请说说你的看法。 师:同学们,我们不仅要有颗感恩的心,更要学会感谢,学会表达自己的爱。上面的第三种说法不但把小英的心里话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