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天然气事故安全防护常识.doc_第1页
预防天然气事故安全防护常识.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防天然气事故安全防护常识在天然气开采过程中,由于地质或操作等原因,偶尔可引发安全事故,事故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主要是硫化氢(H2S)),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危及人身安全。发生了事故并不可怕,人们不要惊慌,只要了解了硫化氢的特性,正确掌握个人安全防护自救基本常识,就会有效地避免或减少对人身的伤害。一、硫化氢的理化性状硫化氢(H2S)为无色有毒气体,比重比空气大,易溶于水,易挥发,具有典型的臭鸡蛋味,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少量吸收硫化氢对人体没有大的危害,而过量吸收则会引起中毒、窒息甚至死亡。二、预防天然气事故常识1、天然气事故的辨别。天然气在开采过程中如发生事故,将在井区连续拉响防空警报,第一次持续时间为10分钟,以后每间隔1分钟拉响5分钟,直至险情结束。在听到警报声后,人们就要明白天然气开采出现了事故,要立即准备撤离。2、在听到警报声后,首先不要惊慌,要沉着冷静,立即停止生产劳动等活动(夜间睡眠要立即起床),并不要改变室内电器开关状态,不要使用明火,要锁好房门,辨清方向,正确选择撤离路线。3、每人准备一条毛巾用饮用水打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向远离井场的上风(逆风)方向和地面高处撤离,不要接触低凹处的水源。在未得到正式通知前,不要返回住处。三、撤离转移注意事项在天然气开采地区,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设置有疏散人员集结地和安置地。当听到井场拉响防空警报或接到干部的通知后,要按照以下要求迅速、有序撤离和转移:1、迅速向当地政府确定的集结地点聚集,服从有关人员安排,统一撤离、转移和安置。不要惊慌,不要擅自离开集结地和安置地。2、在撤离时切记不要搬运笨重物品,更不要牵猪、牛等牲畜。3、从家中撤离时要用浸湿的毛巾、口罩等遮捂口鼻前行。4、如果是夜间撤离和转移,应使用手电筒等照明用具,千万不要用明火照明。5、青壮年人员要带领老弱病残人员和小孩一同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