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名医医德名言 篇一:古代医德名言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黄帝内经 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候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东汉张仲景伤寒论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北宋范仲淹能改斋漫录卷十三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已有之,深心凄枪,勿避险峻,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工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黄帝内经 受病有浅深,使药有重轻。度其浅深,分毫不可差;明其轻重,锱铢不可偏。浅深轻重之间,医者之精粗,病者之性命,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得失之间,死生性命之所系,医之道不得不为之难也宋史堪史载之方 夫用药如用刑误即便隔死生。盖人命一死不可复生,故须如此详谨,用药亦然。庸下之流,孟浪乱施汤剂,逡巡便至危殆,如此杀人,何太容易?清年希尧本草类方人身疾苦,与我无异,凡来召请,急去无迟,可止求药,宜即发付,勿问贵贱,勿择贫富,专以救人为心。 宋张杲医说 欲救人而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清费伯雄医方论 医以苏人之困,拯人之危,性命为重,功利为轻,而可稍存嫉妒哉?奈何今之医者,气量狭窄,道不求精,见有一神其技者则妒之。妒心一起,害不胜言,或谣言百出,或背地道破道,或前用凉药,不分寒热而改热,前用热药,不别寒热而改凉,不顾他人之性命,惟逞自己之私心,总欲使有道者道晦,道行者不行,以遂其嫉妒之意。清雷丰时病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 晋杨泉物理论 凡有请召,不以昼夜寒暑远近亲疏,富贵贫贱,闻命即赴。视彼之疾,举切吾身,药必用真,财无过望,推诚拯救,勿惮其劳,冥冥之中,自有神佑。 元曾世荣活幼心书凡为医者,遇有请召,不择高下远近必赴。宋小儿卫生总微方论凡病家请看,当以病势缓急,为赴诊之先后。病势急者,先赴诊之;病势缓者,后赴诊之。勿以富贵贫贱,而诊视便有先后之分。清冯兆张冯氏娜囊秘录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说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虽余曰病易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而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育也。所以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于冥运道中,自感多福者耳。又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自炫功能,谅非忠恕之道。志存救济,故亦曲碎论之,学者不可耻言之鄙俚也。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夫医道者,以济世为良,以愈疾为善。盖济世者凭乎术,愈疾者仗乎法,故法之与术,悉出内经之玄机,此经固不可力而求,智而得也。金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医者诊脉,不识寸关,放手妄言虚实。不问得病之由,今经几日,是表是里,曾无传染,只据所见,便言某证。证且未的,不顾汗下次第,或病人劳复,便毁前医为误,甚至子谈父过者有之,弟掩兄长者有之。及其治疗,本无所长,原其所以,则志在于利。医人乘急取财者,甚于盗贼。 元王珪泰定养生主论 仁人君子,必笃于情,笃于情,则视人犹己,问其所苦,自无不到之处。清喻嘉言医门法律 医道,古称仙道也,原为活人,今世之医,多不知此义,每于富者用心,贫者忽略,此故世者之恒情,殆非仁术也。以余论之,医乃生死所寄,责任匪轻,岂可因其贫富而我之厚薄?告我同志者当以太上好生之德为心,慎勿论贫富,均是活人,亦是阴功。明龚廷贤万病回春 不可过取重索,但当听其所酬。如病家赤贫,一毫不取,尤见其仁且廉也。 明李梃医学入门 医为人命所关。人之所系,莫大乎生死。王公大人,圣贤豪杰,可以旋转乾坤,而不能保无疾病之患。一有疾病,不得不听之医者,而生杀唯命矣。夫一人系天下之重,而天下所系之人,其命又悬于医者,下而一国一家所系之人更无论矣,其任不亦重乎。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 “良医处世,不矜名,不计利,此其立德也;挽回造化,立起沉疴,此其立功也;阐发蕴奥,聿著方书,此其立言也。一艺而三善咸备,医道之有关于世,岂不重且大耶!”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华序 夫医为仁道,况授受相传,原系一体同道,虽有毫末之差,彼此亦当护庇,慎勿訾毁。斯不失忠厚之心也。明龚廷贤万病回春 “盖医之为道,所以续斯人之命,而与天地生生之德不可一朝泯也。”元王好古此事难知序 “医道微也,非绝欲无私,通神于微妙之乡,穷理尽性,研几于幽明之极者,不足以传也。”清王士雄潜斋医话医鉴 “凡作医师,宜先虚怀,灵知空洞,本无一物;苟执我见,便与物对;我见坚固,势必轻人,我是人非,与境角立,一灵空窍,动为所塞,虽日亲近人,终不获益,白首故吾,良可悲矣。”明缪希雍本草经疏祝医五则 “凡作医师,宜先虚怀,灵知空洞,本无一物;苟执我见,便与物对;我见坚固,势必轻人,我是人非,与境角立,一灵空窍,动为所塞,虽日亲近人,终不获益,白首故吾,良可悲矣。”明缪希雍本草经疏祝医五则 “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医,故神圣之业,非后世读书未成,生计未就,择术而居之具也。是必慧有夙因,念有专习,穷致天人之理,精思竭虑于古今之书,而后可言医。”明裴一中言医序“世徒知通三才者为儒,而不知不通三才之理者,更不可言医。医也者,非从经史百家探其源流,则勿能广其识;非参老庄之要,则勿能神其用;非彻三藏真谛,则勿能究其奥。”清柯琴伤寒来苏集季序 凡乡井同道之士,不可轻侮傲慢。与人切要谦和谨慎,年尊者恭敬之,有学者师事之,骄傲者逊让之,不及者荐拔之。如此自无谤怨,信和为贵也。 明陈实功外科正宗行医之要,惟存心救人,小心敬慎 若欺世询人,止知求利,乱投重剂,一或有误,无从挽回。病者纵不知,我心何忍?清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 明医箴:今之明医,心存仁义;博览群书,精通道艺。洞晓阴阳,明知运气药辨温凉,脉分表里。治用补泻,病审虚实;因病制方,对症投剂。妙法在心,活变不滞;不炫虚名,惟期博济。不计其功,不谋其利;不论贫富,药施一例。起死回生,恩同天地;如此明医,芳垂万世。 明龚信古今医鉴篇二:中国古代名医名言 华佗 华佗(约145208),东汉末医学家,字元化 著中藏经 阴阳平则天地和而人气宁, 阴阳逆则天地否而人气厥。 陽不足則先寒後熱, 陰不足則先熱後寒 皮寒而燥者陽不足,皮熱而燥者陰不足;皮寒而寒者為陰盛,皮熱而熱者為陽盛 张介宾 (1563-1640年) 明代医学家,字会卿,号景岳 著有类经、景岳全书,质疑录 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凡阳气不充,则生意不广, 故阳惟畏其衰,阴惟畏其盛,非阴能自盛也,阳衰则阴盛矣。凡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非阳能死万物,阳来则生,阳去则死矣 二、 盖人之始生,本乎精血之原;人之既生,由乎水谷之养。非精血无以成形体之基,非水谷无以成形体之壮。精血之司在命门,水谷之司在脾胃。故命门得先天之气,脾胃得后天之气也。是以水谷之海,本赖先天为之主,而精血之海,又必赖后天为之资。 张介宾 (1563-1640年) 明代医学家,字会卿,号景岳 著有类经、景岳全书,质疑录 三、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阴不可以无阳,非气无以生形也;阳可以无阴,非形无以载气也。故物之生也,生于阳, 物之成也,成于阴, 盖有形之血不能即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医风先医血,血行风自灭。 李杲 (公元1180年-1251年) 字明之,晚年自号东垣老人,金代医学家,金元四家之一。 撰脾胃论、兰室秘藏、内外伤辨惑论等。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 形体劳役则脾病,脾病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大便泄泻。 食入则困倦,精神昏冒而欲睡者,脾亏弱也。 .大抵脾胃虚弱,阳气不能生长,是春夏之令不行,五脏之气不生 朱震亨, 字彦修,号称丹溪翁,金元四家之一。生活于公元12311351年。 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金匮钩玄、本草衍义补遗等 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此圣人不已病治未病之意也。 实火可泻。芩连之属。虚火可补。参之属。 肥人气虚生寒,寒生湿,湿生痰;瘦人血虚生热,热生火,火生燥 凡久喘之证,未发以扶正气为要,已发以攻邪为主。 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李时珍 (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濒湖,“药圣” 著有濒湖脉学、本草纲目等书 壅者。塞也。布也。散也。郁塞之病。不升不降。传化失常。或郁久生病,或病久生 郁,必药以宣布敷散之,如承流宣化之意,不独涌越为宣也。是以气郁有余,则香附、抚芎之属以开之; 不足,则补中益气以运之。火郁,微则山栀、青黛以散之;甚则升阳、解肌以发之。湿郁,微则苍术、白芷之属以燥之;甚则风药以胜之。痰郁,微则南星、橘皮之属以化之;甚则瓜蒂、藜芦之属以涌之。血郁, 微则桃仁、红花以行之; 甚则或吐或利以逐之。食郁,微则山楂、神曲以消之;甚则上涌下利以去之,皆宣剂也。 张从正 公元11561228 字子和,号戴人,金元四大家之一,又称为“攻下派”的代表。著有儒门事亲。 夫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邪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揽而留之何也? 今予论汗吐下三法,先论攻其邪,邪去而元气自复也。 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 张仲景 (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 名机,字仲景,中国东汉伟大的医学家、世界医史伟人。中医辨证论治之先河,著伤寒杂病论。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病疾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夫治未病者, 见肝之病, 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 即勿补之;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 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孙思邈 (541或581682)现陕西耀县人,为唐代著名道士,医药学家。被人称为“药王”。 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 医者,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李中梓 (15881655年)。李中梓,字士材,号念莪,著有内经知要、医宗必读、本草通玄 因气病而及血者,先治其气;因血病而及气者,先治其血。气实则宜降宜清,气虚则宜温宜补。 土旺而金生,勿拘拘于保肺,木旺而火熄,毋汲汲于清心。 血者,人之所赖以生者也,气血充盈, 则有邪外御,病安从来?气血虚损,则诸 邪辐辏 辐辏,百病丛集。 世未有正气复而邪不退者,亦未有正气竭而命不倾者。篇三:医德名言 中医医德名言 导读 医德医风代表着医院的形象,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医德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在医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人类自有医药开始,历代名家无一不是把医德修为放在首要。在我国医德伴随着中医学的形成、发展而产生和发展,即是祖国医药学伟大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中医发展起着重要影响,是中医学能够健康发展并得以流传至今的重要因素。 1. 顾医之难也,非读书识字则不能医,非格物穷理则不能医,非通权达 变更不能医。(清唐容川医学见能原序) 2. 世徒知通三才者为儒,而不知不同三才之理者,更不可言医,医也者, 非从经史百家探其源流,则勿能广其识;非参老庄之要,则勿能神其用;非彻三臧真谛,则勿能究其奥。(清柯琴伤寒来苏集季序) 3. 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素问五 藏别论) 4. 今之医者,或记醜而不精审脉,或审脉而不善于处方,或泥古而不化, 或师心而自用,或临证不多,或狃于偏见,不能巳疾而转以益疾,又乌可以言医哉?(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嵇序) 5. 良医处世,不矜名,不计利,此其立德也;挽回造化,立起沉疴,此 其立功也;阐发蕴臭,聿著方书,此其立言也。一艺而三善咸备,医道之有关于世,岂不重且大耶? 清叶天士临证指 南医案华序6. 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清吴瑭温病条辨序) 7. 凡书里有未贯彻者,则昼夜追思,恍然有悟,即援笔而识之。历今三十载,殊觉此道精微。思贵专一,不容浅尝者问津,学贵沉潜,不容浮躁者涉猎。(清程国彭医学心悟自序) 8. 望闻问切宜详,补泻寒温须辨,当思人命至重,冥极难逃,一旦差讹,永劫莫忏,乌容不慎,如是者谓之小心。(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行方智圆心小胆大论) 9. 补即补而泻即泻,热斯热而寒斯寒,抵挡承气,时用回春,姜附理中,恒投起死,析理详明,勿持两可,如是者谓之胆大。(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行方智圆心小胆大论) 10. 宅心醇谨,举动安和,言无轻吐,目无乱观,忌心勿起,贪念罔生,毋乎贫贱,毋惮疲劳,检医典而精求,对疾苦而悲悯,如是者谓之行方。(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行方智圆心小胆大论) 11. 禀赋有厚薄,年岁有老少,身形有肥瘦,性情有缓急,境地有贵 贱,风气有柔强,天时有寒热,昼夜有重轻,气色有吉凶,声音有高下,受病有久新,运气有太过不及,知常知变,能神能明,如是者谓之智圆。(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行方智圆心小胆大论) 12夫医者,非仁爱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 可信也。(晋杨泉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隧道检测与维护技术方案
- 水的篆书课件模板
- 水电开关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云计算合股合作协议书
- 2025版绿色建筑节能改造FIDIC、A类施工合同实施
- 二零二五年度离婚房产分割与房产增值收益分配协议
- 2025版花卉电商平台花卉供货与物流配送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咖啡机租赁与品牌推广合同
- 二零二五年型材门窗制作与施工一体化劳务合同
- 2025版轻质混凝土浇筑劳务合作合同
- 益阳市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试真题2024
-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 痔疮的健康教育课件
- 优甲乐(左甲状腺素钠片)健康教育
- 肝脏弥漫性病变超声诊断与检查规范
- 2025年长沙市中考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
- 建筑工地驻场人员管理办法及流程
- 2025年全国工会系统经审业务技能大赛知识总题库(1800题)-中部分
- 心脏骤停的急救及处理
- 红十字急救包扎技术培训课件
- 狂犬处置门诊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