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等高线地形图》课件(一)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等高线地形图》课件(一)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等高线地形图》课件(一)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等高线地形图》课件(一)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等高线地形图》课件(一)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1考点3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 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不能相交 因为一般情况下 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 但在陡崖处 等高线可以重合 1 等高线的基本特性 同线等高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 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 等高距全图一致 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例如三条等高线的海拔为500米 600米 700米 则等高距为100米 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 无论怎样迂回曲折 终必环绕成圈 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 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 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有时也叫做降坡线 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 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 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 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时 山脊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 等高线穿过河谷 山谷线或集水线 时 向上游弯曲 成反v字形 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时 为山岳的鞍部 也叫山的垭口 特殊等高线 200米区分平原和丘陵 500米 1000米线显示低山丘陵或高原 2000米 3000米线反映中山和高原 4000米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征 补充 判断5大地形类型 平原 海拔200米以下 等高线稀疏 较为平直丘陵 海拔200米以上 小于500米 等高线弯曲 但比较和缓 相对高度一般小于100米 山地 地形组成与丘陵相似 但海拔在500米以上 相对高度一般大于100米 等高线密集 弯曲 高原 海拔高度大 1000米 相对高度小 等高线在边缘较密集 而内部明显稀疏 盆地 四周等高线较密集 数值高 中间等高线较稀疏 数值低 2 等高线地形图上地形的表达 例1 说出下图表示的地形类型的名称 并说出字母所在地表示的地形名称 山峰 鞍部 山脊 山谷 山谷 请把你手握成拳头 将它看成是一个地形区 右边是该地形区的平面图 左边是它的等高线图 用你的拳头对照着比比看 你会发现什么 400 300 200 100 400 300 200 100 方法1山脊部位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山谷部位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方法2内部等高线海拔高 外围海拔低 即 内高外低 为山脊 外围等高线海拔高 内部海拔低 即 外高内低 为山谷 山脊线与山谷线的判断 a b c d e 3 等高线地图判读中的 五读 1 延伸方向 等高线延伸方向为地形走向 2 疏密程度 密陡疏缓 等高线间隔均匀 表示上下坡度均匀 是均匀坡 等高线上密下疏 为凹形坡 等高线下密上疏 为凸形坡 3 极值 某区域海拔最大或最小情况 显示该区域地势起伏大小 4 弯曲处 等高线向地势低的方向凸 为山脊 相反则为山谷 5 局部小范围闭合等值线 高度不在正常范围内 其特点是 大于大的 或 小于小的 4 不同的等高线图上坡度大小的判读 坡度的大小可分三种情况进行判断 1 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的等高线地形图上 在相同的水平距离上等高线越密集 坡度越大 等高线越稀疏 坡度越小 2 根据等高距大小判断比例尺相同 等高距不同的等高线图上 在相同的水平范围内等高距越大 坡度越大 等高距越小 坡度越小 3 根据比例尺判断在等高线稀疏程度相同 等高距相同的情况下 比例尺越大 坡度越大 反之 比例尺越小 坡度越小 5 高度的判读 1 海拔 地面某个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海平面海拔为 米 相对高度 等高线地形图上海拔的判读 等高线地形图上相对高度的判读 若 两地都在等高线上 两地的相对高度就是两地的海拔差 若 点在等高线上 点不在等高线上 两地的相对高度 点的海拔 点海拔估计值 两地都不在等高线上 两地的相对高度h n 1 d h n 1 d 其中n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 d为等高距 d 陡崖的相对高度h n 1 d h n 1 d 其中n为相交的等高线的条数 d为等高距 e 陡崖顶处海拔高度的取值范围 a h a d a为崖顶重合等高线海拔最大的 f 陡崖底处海拔高度的取值范围 b d h b b为重合等高线海拔最小的 解 读图可知h 100m h 300m故h h 300 100 200m 1 1 100 h 1 1 100故0m h乙 h甲 200m 甲和乙的相对高度 n 1 d h n 1 d 读等高线示意图 已知a b 读图回答1 31 有关p q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 a p为山坡上的洼地b q为山坡上的洼地c p为山坡上的小丘d q为山坡上的小丘2 若b的海拔高度为200米 a的海拔高度为300米 则p q处的海拔高度为 a 200 p 300b 300 p 400c 100 q 200d 200 q 3003 若图中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同为a或同为b 则p q处的地形可能 a 同为洼地b 同为小丘c 同为缓坡d 一处为洼地 一处为小丘 bc bc ab 陡崖的相对高度公式 n 1 d h n 1 d 例4 根据等高线重叠的状况 判断陡崖底部和顶部海拔高度 并估算断崖的相对高度 c 810m p 820m 860m o 870m 3 特殊方法 利用高的更高 低的更低原则 2 内容 如果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高度值相等 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低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 如果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值与两侧等高值线中的较高高度值相等 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高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 洼地 山丘 0m h 100m 300m h 400m 1 适用范围 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 6 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 或地形剖面图 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 地势起伏 坡度陡缓 山脉走向 阴坡 阳坡等特征 综合分析气候 地形对人类生产 生活的影响 1 判断水系 水文特征 水系特征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 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山脊常形成河流分水岭 山谷常有河流发育 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 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 水文特征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 河流流速大 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 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和所处的迎风坡 背风坡有关 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 2 判断气候特征 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变化 山地应考虑迎风坡 背风坡的区别 盆地 谷地不易散热 易出现大气污染事件 盆地有时也容易引起冷空气的滞留等 3 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 常见的综合问题是以地形图为背景 要求在图上设计 选择所需的 点 线 面 以及给与科学的分析评价 选 点 要根据要求考虑所选点的位置 海拔及周围的环境等 如选择气象观测站 就要选择地势适中 地形较开阔 周围没有或很少有其他地理事物屏障的地点 海港码头应选择海水较深且避风的海湾 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 以免造成航道淤积 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 气候适宜 空气清新的地方 选 线 主要有交通线 公路 铁路 引水线和输油管线的选择 a 选择交通路线的基本要求 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 既要考虑距离长短 又要考虑路线平稳 间距 坡度等 一般是在两条等高线间绕行 只有必要时才可穿过一 二条等高线 尽可能少地通过河流 少建桥梁等 以减少施工难度和投资 避免通过断崖 沼泽地 沙漠等地段 通过山顶的公路 往往需建盘山路 一是可以减少修路的工程量 二是道路比较平坦 利于车辆行使 三是不会造成水土流失 在两点间修建缆车索道 在计算其长度时 不仅要根据比例尺算水平距离 还要考虑两点的高差 b 开辟梯田 应选择满足坡度平缓 有灌溉水源及附近地区修建水库后不能被淹没等条件的地区 c 农业生产布局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貌类型 地势起伏 坡度陡缓 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 因地制宜地提出农 林 牧 副 渔业布局方案 例如 平原宜发展种植业 山区宜发展林业 畜牧业 d 工业区 居民区选址 工业区宜建在地势平坦开阔的地形区 且交通便利 水源充足 接近资源 同时 应考虑风向 河流流向等因素 以求最佳区位 居民区最好建在依山傍水 地势开阔平坦的向阳地带 并且要交通便利 远离污染 缓坡 等高线稀疏 陡坡 等高线密集 a点海拔高度的范围 140米 150米 等高距 d 1 1000 若cd图上距离为3厘米 求从c到d的坡度 第二课时 地形剖面图的画法及应用 一 沿水平剖面线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步骤 2 确定比例尺 水平比例尺一般采用原图比例尺 垂直比例尺要视等高线中的高度大小来确定 一般垂直比例尺要大于水平比例尺 1 根据需要 在地形图上选择剖面线ab 3 确定水平基线 一般与剖面线长度一致 并与剖面线平行 4 作基线的平行线 平行线的间隔按垂直比例尺和等高距计算 绘制时使用毫米单位更为方便 并注明高程 最高高度数要比图中最大高程略高一些 最低高度数要比图中最低高程再低一些 5 从剖面线与等等高线的交点向下引垂线 交于剖面图中高程相同的辅助线上 待各交点都画出后 再将这些点连成圆滑的曲线 二 沿倾斜剖面线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方法和步骤 1 根据需要 在地形图上选择剖面线ab 2 确定比例尺 水平比例尺一般采用原图比例尺 垂直比例尺要视等高线中的高度大小来确定 一般垂直比例尺要大于水平比例尺 3 确定水平基线 必须与倾斜的剖面线长度一致 并转为水平状态 4 作基线的平行线 平行线的间隔按垂直比例尺和等高距计算 绘制时使用毫米单位更为方便 并注明高程 最高高度数要比图中最大高程略高一些 最低高度数要比图中最低高程再低一些 5 在等高程的辅助线上量取 用尺子或圆规 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之间的距离 以标出各交点在剖面图上的位置 再将这些点连成圆滑的曲线 三 确定某剖面图所对应的剖面线的一般步骤 1 可粗略地观察剖面线所经过的大的地形部位 如山峰 鞍部 陡崖 所穿过的最高等高线 最低等高线等 看剖面图是否与等高线图相吻合 2 注意观察剖面线与等高线交点中的一些关键点 如起点 中点 终点等 看这些点在等高线图上的高度与剖面图上的高度是否一致 3 注意观察剖面线与最高或最低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 在剖面图上是否得到正确的反映 剖面线与最高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应该小于最高等高线的高度与等高距之和 而与最低等高线相交的两点之间的区域高度应该大于最低等高线的高度与等高距之差 例1 与平面图中自x至y地势变化最符合的剖面图是 知识运用 课本 必修一 p76 要判断地形剖面图是根据哪条剖面线所绘 只要抓住几个重要点位 例如剖面线的起点 终点 经过的最高点和最低点 转折点等 图中剖面线xy穿过三处河谷 在选项中的剖面图必须会有三个河谷 这是解此题的关键 三 地形剖面图的应用 1 地形剖面图的作用 能更直观地表示某条线上地面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2 应用 1 根据地形剖面图 判断观察点的通视情况 a 等高线 上密下疏 为凹形坡 可通视 等高线 下密上疏 为凸形坡 不可通视 2 在平整土地 修筑渠道 修建大堤 建设铁路和公路等时 可作为计算土石方工程量的依据 b 由观察点向目标点划直线 直线没有被任何地物 尤其是山脊和山顶 所切断 表示通视良好 地形剖面图中房屋不可通视 否则就不能通视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等高线上密下疏为凹形坡 1 河流ab段的流向为 a 自西北向东南b 自东南向西北c 自东北向西南d 自西南向东北2 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