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合理消费.doc_第1页
学会合理消费.doc_第2页
学会合理消费.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理智对待消费,摆脱消费的攀比虚荣心理,适度消费,确立节俭消费观和绿色消费观,2、能力目标:走出消费的误区,提高合理消费的能力。3、知识目标:了解消费方式及消费观念的变化;认识合理消费的途径和方法 学习重难点:理智对待消费,确立节俭消费观和绿色消费观,认识合理消费的途径和方法 学习流程:预习导学:1、俗话说,“吃不穷,喝不穷,打算不到就受穷,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2、我们应该根据哪些因素来选择商品?-。3、在生活中,假如你遇到以下问题,你应该怎么办?没到月底,妈妈给你的零花钱被你花光。下个月,你会-你看中了一件价格比较贵的衣服,但暂时没有支付能力你会-好友的生日就要到了,你却囊中羞涩,你会-班上的一位同学拥有某件名牌商品后,你的几位同学也跟着买了,并怂恿你买,你会-4、根据以上情境,总结合理健康的消费的方法有哪些?5、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做到绿色消费?展示交流:一、材料一:前几年,“打包”现象不太常见,把吃剩的饭菜带回家有点儿让人不好意思,显得太小气。如今,“打包”的风气越来越流行。据调查,有70以上的人表示愿意“打包”。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的乘除观:任何一个小数乘以十三亿就是一个大数;任何一个大数除以十三亿就是一个小数。我国要建设成节约型社会。 材料三:近年来,以参观革命圣地、踏访英雄足迹为特色的红色旅游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欢迎。在韶山,瞻仰伟人故居的人们扶老携幼,络绎不绝;在西柏坡,隆冬的寒意挡不住来自四面八方的参观人流 材料四:美国:学生课本重复使用,一本教科书平均使用5年;韩国:一次性台布、洗刷用品早已绝迹;日本:发明了一次性筷子,但严禁砍伐本国树木制成筷子。 以上材料对你们生活消费有什么启发?二、看问题,想办法:学生消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办法(如何理财、合理消费)1、消费大多用在物质生活方面2、缺乏理财意识3、消费名牌4、受广告影响而消费5、盲目攀比,“你有我也有”6、浪费严重7、一次性物品消费多8、零花钱不到月就花光,成为“月光族”三、理财故事分析比尔盖茨、英国首相布莱尔的妻子谢丽和一个犹太人消费、理财的成功之处。 比尔盖茨 钱要花得值 英国首相布莱尔的妻子谢丽钱要花得精 一个犹太人 钱要花得巧 课堂测评:一、单选题1一项调查表明,近40%的青青少年认为自己有很多用了不久便不再用的东西。这些东西是凭一时冲动后买的,买回来之后,却发现并非自己所需要的,因而闲置一旁,造成浪费。这说明消费应:( )A、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B、发扬艰苦奋斗精神C、提倡适度消费 D、保护环境,绿色消费2,对中学生来说,学会理财( )是青少年必备的生活技能 长大后必修的功课 能帮助青少年更好地参与社会经济生活 与我们倡导的经济增长方式是矛盾的A、 B、 C、 D、3,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 年轻人要注意适度消费 B、 享受物质生活,精神是否富足不重要C、 模仿国外高消费生活方式,超前消费 D、 绿色消费是国家的事,与我无关4,以前人们希望吃得饱,现在人们希望吃得好,提出“有健康才有将来”的口号,这说明( ) A,人们的消费欲望低了 B,人们不会消费 C,人们消费观念在转变 D,人们的消费水平没有得到提高5,“五一”黄金周,小王出游十购买了20元旅游保险,对小王二言,这种购买保险的行为属于( ) A,消费行为 B,理财行为 C,交换行为 D,生产行为二、连线 绿色消费 A,绿色产品 B,心情好就多花钱 C,物资的回收利用合理消费 D,能源的有效利用 E,按预算消费 F,对生存环境的保护 G,父母买的东西不喜欢就扔 H,物种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