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延庆县第三中学高一政治 1.1《人民民主专政 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北京市延庆县第三中学高一政治 1.1《人民民主专政 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北京市延庆县第三中学高一政治 1.1《人民民主专政 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北京市延庆县第三中学高一政治 1.1《人民民主专政 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北京市延庆县第三中学高一政治 1.1《人民民主专政 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民民主专政 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一 人民民主的生动写照 p4探究与共享 问题1答案 广大人民群众由被统治被专政转变为国家的主人 我国国家性质由大地主 大资产阶级专政到人民民主专政 问题2答案 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p5第一段 从起源上看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p5第四段 全体人民 全体公民p6探究第一段 少数服从多数的 多数 不是全国的多数 而是统治阶级的多数 没有全民民主 并非任何国家都有民主 并非任何国家都有专制 但任何国家都有专政 国家就是暴力机器 是一个阶级用来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有组织形式的暴力 马克思主义 一 广泛 真实的民主 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即国体 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地位 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决定着国家性质 一 国家 1 国家的产生 2 国家的本质 3 国家的性质及决定因素 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 剥削阶级国家 无剥削阶级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 少数剥削者对广大劳动者的统治 广大劳动人民对少数敌人的统治 按国家性质对国家分类 表现了新中国的性质 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国徽图案由哪些部分组成 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 整个国徽图案表明了什么 民族精神 工人阶级 农民阶级 党 人 民 大 众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性质 二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 1 我国的国家性质 即我国的国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领导阶级 阶级基础 人民 政治概念 与敌人相对的称谓 公民 凡拥有一国国籍的人 都是一国的公民 包括人民和敌人 2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 1 特点 2 本质 对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 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人民当家作主 材料一 我国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总数2987人 其中 少数民族代表411名 占代表总数的13 76 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 一线的工人和农民代表人数高於上一届 有3名农民工代表 中国人民解放军 268名 香港特别行政区 36名 澳门特别行政区 12名 台湾省 13名 归国华侨代表35名 妇女代表637名 占代表总数21 33 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材料二 宪法 第二章的三十五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 出版 集会 结社 游行 示威的自由 第三十六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第三十七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我国的民主具有真实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层民主制度 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城镇的居民委员会农村的村民委员会 体现了民主权利有制度保障 我国的民主具有真实性 宪法民法通则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环境保护法职业病防治法 体现了民主权利有法律保障 公民选举所需要的经费均由政府开支 在选举期间 国家掌握的报刊 电视 广播等都为选举活动服务 体现了民主权利有物质保障 我国的民主具有真实性 尊重和保障人权也是人民民主真实性的重要表现 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基本观点 人民的生存权 发展权得到保障 公民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权利得到保障 少数民族的权利得到保障 人民民主的特点 广泛性 真实性 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有制度 法律 物质的保障 人民能自己管理国家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人权 3 新型民主 如何理解 专政 专政 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4 新型专政 为什么要专政 在现阶段 国内仍有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危害社会安定的敌人存在 因此对敌人要实行专政 如何专政 依法打击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 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 4 新型专政 以往的民主和专政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 民主主体 剥削阶级 人民 专政对象 广大劳动人民 少数敌对分子敌对势力 民主与专政的范围 享有民主的是少数人 大多数人是被专政的对象 大多数人享有民主 被专政的只是少数人 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的民主和专政 专政 民主 基础 保障 只适用于人民内部 适用于敌对势力 5 我国的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统治阶级 被统治阶级 平等 少数服从多数 依靠暴力 国家强制手段 主要是为了有效地管理国家 主要是为了有效地巩固国家 民主是专政的基础 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民主与专政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p7探究观点一和观点二都是片面的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同其他类型的国家既有相同点 又有不同点 1 相同点 所以类型国家的相同点是专政 民主制国家的相同点都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2 不同点 我国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统一 三 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 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 是我国的立国之本 2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发扬民主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的积极性 坚持专政职能才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必要性 3 人民民主专政新的时代要求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实行依法治国 强化政治的服务职能 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改善民生 推进公平正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1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2 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 保卫国家主权和安全 抵御外来侵略和威胁 3 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治安 打击犯罪 惩治腐败 4 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推进 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局面 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专政 广泛真实的民主 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国家性质 我国的国家性质 新型民主和专政 必要性 新时代的内容 民主和专政的关系 本质根本属性国家性质 b 课堂练习 观点一 国家是人民通过社会契约而结成的 国家维护一切缔约者的自由 平等 生命 财产利益 国家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观点二 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 这一点即使在民主共和制下也丝毫不比君主制差 1 上述观点 都肯定了国家是一个阶级范畴 都指出了国家采取暴力和怀柔两种政策 观点一歪曲了国家的起源 观点二指明了国家的本质 观点一否认了国家的阶级性 观点二肯定了国家的阶级性a b c d 2 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最大的特点是a 广大劳动者对少数剥削者的专政b 它与专制制度不同c 它是我国的国体d 它是广大人民实行民主 对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d 单选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3 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 尊重和保障人权 作为一个重大原则写入宪法 是向全世界宣布 中国是一个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国家 这个保障是国家根本大法的保障 是最高形式和效力的保障 这体现了 a 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b 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法律性c 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d 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代表性 c 4 民主是指一定阶级范围内 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是 a 在劳动人民范围实行的b 在全社会范围内c 在多数人中实行d 在统治阶级内部实行 d 单项选择题 5 对民主与专政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a 任何国家都具有民主与专政的职能 都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b 任何国家都具有专政的职能c 任何民主制国家中 都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d 在民主制国家中 民主与专政没有本质的区别 都是为统治阶级的统治服务的 c abc 6 不定项 我国宪法规定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下列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正确的有 a 生存权 发展权是根本和重要的人权b 实现人权的根本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c 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充分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d 在社会主义国家 人权是绝对的 不受约束的 选择题 7 单项 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 其实质是 a 贯彻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b 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上层建筑c 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专政d 人民的民主 c 课堂巩固 8 我国的国体是 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当家作主 无产阶级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d 课堂巩固 9 决定国家性质的是 国家的法律规定 生产力水平 统治阶级的性质 大多数人的阶级性质10 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 这一点即使在民主共和制下 也丝毫不比君主制下差 这段话说明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民主共和制与君主制没有本质区别 封建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国家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c d 11 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有代表1226名 2003年召开的第十届全国人大有来自不同行业 不同地区 不同民族的2985名代表 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这说明 a 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b 保障人权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根本任务c 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d 社会主义政治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