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一章对象和方法.ppt_第1页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对象和方法.ppt_第2页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对象和方法.ppt_第3页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对象和方法.ppt_第4页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对象和方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 主讲人 吴军海电子邮箱 wujunhai2004 教材及学习要求 教材 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 梁小民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1 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平时占40 抽查提问完成作业案例分析考勤 期末闭卷考试占60 推荐书目 美 格里高利 曼昆 经济学原理 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 美 保罗 萨缪尔森 威廉 诺德豪斯 经济学 第16版 华夏出版社 什么是经济学呢 经济学是使有限的资源被用于最合理的方面以便增加社会总的财富 使社会变得越来越富裕 经济学是经世济民的致用之学 生活中的经济学 2 经济是一个古老的话题 在西方可以追溯到亚里斯多德时代 在我国则可追溯到孔夫子那里 但如果以亚当 斯密1776年 国富论 的发表作为经济学诞生的标志 则经济学至今也不过只有200多年的历史 基本认识 经济主体有哪些 家庭企业政府 政府 企业 家庭 要素 产品和服务 工资转移支付 税收人员 政府购买 税收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 注意 明辨可用的 有价值的成果 要适合具体国情 作为基本理论 是各经济专业学科的基础课程 有助于我们培养新的思维方式 用理性的 边际的 实证的思维方式观察和分析人类行为 理解各种社会制度和组织的性质 对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各种社会现象从经济学的角度做出科学的解释 使辨证思维 发散思维 求异思维 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的一条最重要的理由是 在你的一生中 从摇篮到坟墓 你都会碰到无情的经济学真理 作为一个选民 你要对政府赤字 税收 自由贸易 通货膨胀以及失业等问题作出判断 而对这些问题只有在你掌握了经济学基本原理之后 才能够得以理解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美 保罗 萨缪尔森 经济学 第一章 西方经济学的对象与方法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西方 经济学 研究稀缺资源的配置与利用 在有限资源的各种可供利用组合中 进行选择的科学 1 西方经济学的内涵 一般来说 通常所说的西方经济学指 1930年代以来 特别是二战后 在西方经济理论界有重要影响的 主流的 经济学说或基本理论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1 重商主义 代表 英国托马斯 孟 法国柯尔贝尔 把金银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式 认为对外贸易是获得货币财富的真正源泉 只有在贸易中多卖少买 才能给国家带来货币财富 1 西方经济学说简史 3 2 古典经济学 法国重农学派F 魁奈 1758年 经济表 1776年英国亚当 斯密 国富论 1817年英国D 李嘉图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经济学之父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1776年 简称 国富论 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诞生 1723 1790年 每个人都力图利用好他的资本 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和所得 但在他这样做的时候 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他去帮助实现另一种目的 这种目标并非是他本意所要追求的东西 通过追逐个人利益 他经常增进社会利益 其效果比他真的想促成社会利益时所能够得到的那一种要更好 亚当 斯密 国富论 3 新古典经济学 剑桥学派 20世纪初由英国马歇尔创建 lfredMarshll 1842 1924 马歇尔的门生A C 庇古 D H 罗伯逊 1890 1963 等长期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 边际革命 边际三杰 1870年代 英国杰文斯 法国瓦尔拉斯 奥地利门格尔几乎同时提出边际效用价值论 马歇尔 经济学原理 1890年第一版 马歇尔综合了边际三杰的成果 提出系统的微观经济理论 广泛流行于西方 运用数学方法 从供求角度分析市场价格 以解决资源配置 资源报酬等问题 主张市场自发调节 马歇尔微观经济学的多次补充 20世纪初垄断的形成 使原来以完全竞争为条件的微观理论受到挑战 在1933年 英国的罗宾逊 美国的张伯伦提出了不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理论 1930年代以后希克斯 瓦尔拉斯 帕累托等提出的一般均衡理论 序数效用论 福利经济学等 之后关于市场失灵与微观政策调节的研究可以说是对微观经济学的总结 博弈论以及与企业产权分析相联系的制度经济学是微观经济研究的最新发展 一般均衡理论简介 一般均衡理论是1874年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在他的 纯粹经济学要义 中创立的 瓦尔拉斯认为 整个经济体系处于均衡状态时 所有消费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将有一个确定的均衡值 它们的产出和供给 将有一个确定的均衡量 他还认为在 完全竞争 的均衡条件下 出售一切生产要素的总收入和出售一切消费品的总收入必将相等 该理论的实质是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可以处于稳定的均衡状态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 消费者可以获得最大效用 企业家可以获得最大利润 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可以得到最大报酬 序数效用论 序数效用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 希克斯提出 是消费者行为理论中两个重要的理论之一 序数效用论是为了弥补基数效用论的缺点而提出来的另一种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理论 序数效用论的基本观点是 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 也不能加总求和 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 因此 效用只能用序数 第一 第二 第三 来表示 例如 消费者消费了巧克力与唱片 他从中得到的效用是无法衡量 也无法加总求和的 更不能用基数来表示 但他可以比较从消费这两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效用 如果他认为消费l块巧克力所带来的效用大于消费唱片所带来的效用 那么就叫一块巧克力的效用是第一 唱片的效用是第二 福利经济学 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帕累托 美国的勒纳 霍特林 萨缪尔森以及英国的卡尔多等人 他们提出了假想的 补偿原理 建立了效用序数论 并编造了 社会福利函数 福利经济学的主要特点是 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 也就是根据已确定的社会目标 建立理论体系 以边际效用基数论或边际效用序数论为基础 建立福利概念 以社会目标和福利理论为依据 制定经济政策方案 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这样一种状态 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得更好而不使别人的境况变坏 按照这一规定 一项改变如果使每个人的福利都增进了 或者一些人福利增进而其他的人福利不减少 这种改变就有利 如果使每个人的福利都减少了 或者一些人福利增加而另一些人福利减少 这种改变就不利 博弈论与纳什平衡 博弈论 gametheory 对人的基本假定是 人是理性的 rational 或者说自私的 理性的人是指他在具体策略选择时的目的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博弈论研究的是理性的人之间如何进行策略选择的 囚徒的困境 有两个囚犯合谋犯罪 被警察抓住 由于警察没有确凿的证据 因此对两个囚犯进行了单独审问 如果两个囚犯都坦白 将依法被定罪10个月 如果都沉默 将因为无法被定罪而各判刑1个月 而如果有一个人坦白 而另一个人沉默 坦白的一方将马上获释 而沉默的一方将会入狱1年 在这样的情形下 作为一个囚犯 无法跟同伙沟通的情况下 最佳选择只能是坦白 虽然最后得到的结果对于两个人来说必然是最差的 可是每个人都无法改变自己的策略来达到更好 在完全自由的局面中 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利益做出选择 得到的结果 却有可能是整体最差的 这便是 囚徒困境 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汽车厂商和消费者 4 宏观经济学 英国凯恩斯JohnMaynardKeynes 1883 1946 3 1930年代大危机使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受到挑战 1936年凯恩斯发表 就业 利息和货币通论 提出国家干预经济思想 标志着宏观经济学产生 对宏观理论的抨击 弗里德曼货币主义和芝加哥学派拉弗供给学派罗宾逊夫人新剑桥学派卢卡斯的理性预期学派F von哈耶克新奥地利学派等 2 现代经济学 新古典综合派 美国萨缪尔森 把微观和宏观理论综合在一起 构成新古典综合派 现代流行的西方经济学主流体系 马歇尔创立的微观理论凯恩斯创立的宏观理论 萨谬尔森PaulAnthonySamuelson 1915 芝加哥大学文学学士 哈佛大学文学硕士 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 现代经济学 直接来源于 197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从1940年起 萨谬尔森一直执教于麻省理工学院 萨谬尔森在经济学领域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进入大学一开始学习经济学便遇到萨谬尔森的 经济学 教科书 经济学的精髓在于承认稀缺的现实存在 并研究一个社会如何进行组织 以便最有效地利用资源 这一点是经济学独特的贡献 美 保罗 萨缪尔森 第一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 稀缺性 经济学的出发点人的欲望是无穷的 用于满足欲望的资源是稀缺的 欲望无限性与资源有限性的矛盾引起了经济活动 举例 原子弹与粮食生产组合粮食原子弹方式亿吨个A015B114C212D39E45F50 0 3 6 9 12 15 1 2 3 4 5 A B C D E F 1 生产可能线 生产可能性边界或生产转换线 PPF ProductionPossibilityFrontier 资源既定 所能达到的两种产品的最大组合 原子弹 粮食 1 资源配置问题 经济学研究的两大基本问题 2 资源与要素 Resources 资源 用来生产那些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 劳务 的手段或者物品 自由资源经济资源 除了时间与信息两种资源外 经济学讨论的资源基本上有三种 人力资源humanresources自然资源naturalresources资本资源capitalresources 当资源被投入生产过程用以满足人们欲望的最终产品与劳务时 被称为生产要素 简称要素 生产四要素人力 劳动L财力 资本K物力 土地N 自然资源 一切自然资源智力 企业家才能E 管理 3 资源的稀缺 有限 性 Scarcity 问题 1 如何理解稀缺性这个概念 稀缺性是经济物品 economicgoods 的显著特征之一 稀缺性并不意味着稀少 而主要指不可以免费得到 要得到经济物品 必须用其他经济物品来交换 稀缺规律lawofScarcity 商品一般是稀缺的 只能得到有限供应 必须通过价格或其他形式进行分配 稀缺的原因 一定时期内物品本身是有限的 利用物品进行生产的技术条件是有限的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稀缺 指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 资源是稀少短缺的 思考两个问题 假定一个不存在稀缺的社会 物品多到像沙漠的沙子和海滩边的海水一样 人 企业 政府会作出什么样的行为 美国是世界最富裕的国家 其物品能否满足人们的欲望 多生产些面包还是多生产些坦克 4 人欲望 需要 的无限性 清人胡澹庵编辑的 解人颐 一书中收录了一首 不知足 诗 终日奔波只为饥 方才一饱便思衣 衣食两般皆具足 又想娇容美貌妻 娶得美妻生下子 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得田园多广阔 出入无船少马骑 槽头拴了骡和马 叹无官职被人欺 县丞主薄还嫌小 又要朝中挂紫衣 若要世人心里足 除是南柯一梦西 5 经济学是选择的科学 4 选择Choices 稀缺的资源如何进行合理配置 包括以下五个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A 生产什么 产品 what B 如何生产 生产要素组合 how用什么方法 C 为谁生产 分配 forwhom如何分配 此外 还有生产多少 数量 howmany何时生产 时间 when 案例 人生离不开选择 有一句谚语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为了得到我们喜爱的一件东西 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我们喜爱的东西 作出决策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有所取舍 我们考虑一个学生必须决定如何配置她的最宝贵的资源 时间 她可以把所有的时间用于学习经济学 她可以把所有的时间用于学习心理学 她也可以把时间分配在这两个学科上 她把某一个小时用于学习一门课时 她就必须放弃本来可以学习另一门课的一小时 而且 对于她用于学习一门课的每一个小时 她都要放弃本来可用于睡眠 骑车 看电视或打工赚点零花钱的时间 社会面临各种不同的交替关系 一种交替关系是效率与平等之间的交替 效率是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 平等是指这些资源的成果公平地分配给社会成员 换句话说 效率是指经济蛋糕的大小 而平等是指如何分割这块蛋糕 在设计政府政策的时候 这两个目标往往是不一致的 例如 我们来考虑目的在于实现更平等地分配经济福利的政策 某些这类政策 例如 福利制度或失业保障是要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 另一些政策 例如 个人所得税 是要求经济上成功的人士对政府的支持比其他人更多 虽然这些政策对实现更大平等有好处 但它以降低效率为代价 当政府把富人的收人再分配给穷人时 就减少了对辛勤工作的奖励 结果 人们工作少了 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也少了 换句话说 当政府想要把经济蛋糕切为更均等的小块时 这块蛋糕也就变小了 认识到人们面临交替关系本身并没有告诉我们 人们将会或应该作出什么决策 一个学生不应该仅仅由于要增加用于学习经济学的时间而放弃心理学的学习 社会不应该仅仅由于环境控制降低了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不再保护环境 也不应该仅仅由于帮助穷人扭曲了工作激励而忽视了他们 然而 认识到生活中的交替关系是重要的 因为人们只有了解他们可以得到的选择 才能作出良好的决策 6 选择中的机会成本 OpportunityCosts 机会成本 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后 所放弃的其他用途的最大利益 第5章内容 问题 2 如何正确理解机会成本这个概念 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分析 0 3 6 9 12 15 1 2 3 4 5 A B C D E F 原子弹 粮食 ABCDEF各点的组合怎样 理论上 机会成本是资源改作它用的各种可能中最优的选择 但由于信息不完全 只能是其它使用中能够获得的比较满意的选择 2 资源利用问题 资源的浪费可能很严重 比如你身边的事情 稀缺的资源如何进行充分利用 生产可能线以内的任何一点表示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既存在资源稀缺 又存在资源浪费 0 3 6 9 12 15 1 2 3 4 5 A B C D E F G 原子弹 粮食 如何突破生产可能性边界 经济制度的变革 EconomicInstitutions 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两种基本经济制度 市场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制度 0 3 6 9 12 15 1 2 3 4 5 A B C D E F H 原子弹 粮食 二 选择与资源配置 欲望无穷 资源有限 生产什么物品与生产多少 如何生产 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分配 三大基本经济问题生产什么 Whatistobeproduced 如何生产 Howistobeproduced 为谁生产 Whodoesgettheoutput 三 资源利用P4第一 为什么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第二 产量为什么不能始终保持在生产可能性线上 第三 为什么会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四 经济制度 谁做决策 计划经济 通过中央政府的计划及相应的行政命令来解决三大基本经济问题 市场经济 通过市场上的价格调节来解决三大基本经济问题 一种主要由个人和私人企业决定生产和消费的经济制度 现实中的经济制度 混合经济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混合 或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的混合 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前提下 国家干预经济活动 或政府宏观调控 市场如何解决三大经济问题 生产什么取决于消费者的货币选票 如何生产取决于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竞争 为谁生产取决于生产要素市场上的供给与需求 价格决定 第二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一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 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 第一 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 单个经济单位 居民户又称家庭 在经济活动中既是消费者又是要素的提供者 厂商又称企业 在经济活动中既是生产者又是生产要素的消费者 它们的行为目标 在约束条件下利益最大化 居民户 厂商 产品与劳务 生产要素 经济主体与市场的关系 要素市场 产品市场 产品与劳务支出 支付要素报酬 第二 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最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 称为最优化或经济化 第三 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第四 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2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微观经济政策 二 宏观经济学定义 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 通过研究社会经济中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如何从整个社会角度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第一 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第二 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第三 中心理论问题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四 研究的方法是总量分析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两者互相补充 资源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是经济学的两个方面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两者都是实证分析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 市场不完善 政府有能力 微观经济学的本质 市场有效 市场万能 联系 区别 第三节经济学的方法 一 实证与规范实证经济学 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 回答 是什么 规范经济学 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分析处理经济问题 回答 应该是什么 实证分析和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