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0年度艾滋病防治督导评估指标专项调查方案指.doc_第1页
安徽省2010年度艾滋病防治督导评估指标专项调查方案指.doc_第2页
安徽省2010年度艾滋病防治督导评估指标专项调查方案指.doc_第3页
安徽省2010年度艾滋病防治督导评估指标专项调查方案指.doc_第4页
安徽省2010年度艾滋病防治督导评估指标专项调查方案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2010年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指导手册一、督导与评估的主要内容安徽省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 保障措施的落实这是对投入层次的督导与评估,主要了解艾滋病防治经费的投入、政府和多部门艾滋病防治规划和计划的制订、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的参与等情况。(二) 防治工作的开展这是对防治工作过程和产出层次的督导与评估,主要了解大众宣传教育、咨询检测服务、高危人群干预(安全套使用、美沙酮维持治疗等)、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血液安全、抗病毒治疗、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庭提供关怀和救助等防治活动情况。(三) 知识与行为的改变这是对结果层次的督导与评估,主要了解城市及农村居民、农民工、校内青少年等大众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暗娼、男男性接触者和吸毒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安全套使用率、注射吸毒者共用注射针具率等知识和行为的改变情况。(四) 防治效果这是对防治效果或影响层次的督导与评估,主要了解特定人群艾滋病病毒和梅毒感染率、接受抗病毒治疗病人存活率等情况,这些方面的信息可结合知识与行为指标一起评价防治效果。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通过18个督导与评估指标来测量,这18个指标包括9个核心指标和9个附加指标。见表1。表1 安徽省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指标及其分类层次反映的问题核心指标附加指标投入保障措施的落实H1:市和县级政府本年度艾滋病防治专项经费数F1:市级部门有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和相应经费支持、并按计划开展工作F2: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开展艾滋病防治项目的数量过程和产出防治工作的开展情况H2:在过去12个月中接受过艾滋病检测并知晓检测结果的高危人群比例F3:临床用血来自无偿献血的比例H3:艾滋病预防措施覆盖的高危人群比例F4:阿片类毒品成瘾者接受社区药物维持治疗的比例H4:符合治疗标准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中接受抗病毒治疗或中医治疗的比例F5: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采取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的比例H5: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及其家庭获得关怀、支持和服务的比例F9: 预防措施覆盖娱乐场所的比例结果知识和行为的改变H 6:大众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F6:男性在最近一次与男性性伴发生性行为时使用了安全套的比例H7:暗娼最近一次发生商业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H8:注射吸毒者在最近一个月内未共用注射针具并使用了安全套的比例效果或影响防治效果的评价H9:特定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F7:接受抗病毒治疗或中医治疗12个月后存活的病人比例F8:高危人群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以上指标中除了“F9:预防措施覆盖娱乐场所的比例”外,其它17个指标均为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框架(试行)(以下简称框架)的指标。二、数据收集渠道按数据收集渠道划分,18个指标可以分为3类。第一类有7个指标,其指标信息可以从综合监测或哨点监测系统中直接提取,无监测数据的,从专项调查数据中获取;第二类有9个指标,其指标信息可以从卫生部门和多部门的档案资料及相应的数据库中获取;第三类只有1个指标“大众知晓率”及高危人群知晓率,其指标信息可通过专题调查或综合监测获得。见表2。表2 指标数据收集渠道分类数据收集分类指标名称收集渠道第一类H2:在过去12个月中接受过艾滋病检测并知晓检测结果的高危人群比例从综合监测或哨点监测系统或专项调查中获得H3:艾滋病预防措施覆盖的高危人群比例H7:暗娼最近一次发生商业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H8:注射吸毒者最近一个月内未共用注射针具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H9:特定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F6:男性在最近一次与男性性伴发生性行为时使用了安全套的比例F8:高危人群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第二类H1:市和县级政府本年度艾滋病防治专项经费数根据卫生部门和多部门的报表、文件、工作报告、信息系统等收集整理H4:符合治疗标准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中接受抗病毒治疗或中医治疗的比例H5: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及家庭获得关怀、支持和服务的比例F1:市级多部门有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和相应经费支持、并按计划开展工作F2: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开展艾滋病防治项目的数量F3:临床用血来自无偿献血的比例F4:阿片类毒品成瘾者接受社区药物维持治疗的比例F5: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采取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的比例F9: 预防措施覆盖娱乐场所的比例F7:接受抗病毒治疗12个月后存活的病人比例第三类H6:大众人群及高危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专题调查/综合监测三、数据收集方式与方法(一)数据收集方式1对第一类7个指标的信息,各市可根据附件1提供的测量工具,直接从本辖区的综合监测系统获取数据填报。多数指标信息需要按性别、年龄等分类统计。省级督导与评估组将对这些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行核对。2、对第二类9个指标的信息,各市根据附件1提供的测量方法和测量工具,以各级卫生部门和多部门的报表、文件、工作记录和报告等档案资料或数据库为依据进行逐级填报,但应保留原始记录或档案,以备抽查。省级督导与评估组将对市级上报的数据进行审核和抽查。3、对第三类“大众和高危人群知晓率”指标信息,由各市/县按照附件1提供的调查方法和调查问卷,组织开展专题调查或从综合监测中获得。(二)数据收集方法不同指标的数据收集方法不同。为便于使用,以下逐一给出各指标数据的收集方法,包括指标说明、计算公式、测量方法、收集程序和测量工具。对每一个需要填报的表格,又给出了详细的填表说明,包括填表机构、上报程序、表中内容解释等。具体内容见附件1。四、数据分析与管理 各市建立艾滋病防治督导评估数据库,指定相关部门对18个指标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管理。具体要求如下:(一)数据录入对原始数据应进行电子数据库的录入和统一管理,保存到专用的计算机内并进行备份。对所有原始数据收集表格均要进行统一存档,确保能够随时对原始数据进行核查。各地应指定专人负责录入。数据录入前,需再次对所收集的数据做统一检查,包括数据的填写、合计、填表机构的盖章、填表人的签字等是否完整无误。对有问题的表格或数据进行核实、补充和修正。全部数据应采用双录入方法,以便进行逻辑检查错误,保证录入质量。(二)数据分析对第一类7个直接从综合监测或哨点监测系统获取的指标数据,重点要分析该数据的分子分母是否符合指标说明的要求,并按照性别和年龄等因素分类统计,对满足不了指标要求的数据,应加以说明和解释。对第二类10个从各级、各部门的档案资料中收集整理得到的指标数据,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定量指标的分子分母是否符合指标的说明和计算要求,计算是否有误;数据汇总或数据合成的方法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统计错误和逻辑错误;定性指标的测量依据是否充分,包括多部门与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的界定、开展的预防干预活动的类型和范围、活动数量的统计、资金数量和来源以及佐证资料的验证等。对难以界定和有疑问的数据资料,应通过技术部门和专家进行识别,并在报告中给予解释和说明。对第三类需要专题调查的“大众和高危人群知晓率”指标数据,重点要分析样本量和抽样方法是否满足要求,分类统计是否有误等。对不满足调查要求的,要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或加以说明。如果对同一指标有几个不同来源的数据,要进行相互验证分析。可通过技术部门和专家进行识别,选择最具可靠性、真实性的数据,并附上详细的说明。如果对某些指标有特殊的收集方法,应加以说明,并附上详细的收集方法和测量工具等。(三)数据管理各级各类原始报告记录应由原报告单位进行登记备案。各地应将指标收集的资料,按照有关规定纳入档案管理。纸质数据资料必须保存在专门的文件柜,并加锁。所有电子数据存放于专门的有密码保护的计算机中,该计算机不得与互联网连接,只有经过授权的工作人员才能调用相关数据。附件1:指标的测量方法和测量工具(一)核心指标测量方法和测量工具附表1 核心指标信息来源与填报表格指标名称信息来源测量工具H1市和县级政府本年度艾滋病防治专项经费数及占财政收入的比例市和县级财政部门、艾办表H-1-1H2在过去12个月中接受过艾滋病检测并知晓检测结果的高危人群比例综合监测/专项调查表H-2-1H3艾滋病预防措施覆盖的各类人群比例综合监测/专项调查表H-3-1H4符合治疗标准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中接受抗病毒治疗或中医治疗的比例卫生机构记录、病例报告统计、抗病毒治疗数据库、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管理系统表H-4-1H5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及其家庭获得关怀、支持和服务的人数及比例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年报、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管理系统表H-5-1H6大众和高危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专题调查/综合监测表H-6-1表H-6-2H7暗娼最近一次发生商业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综合监测/专项调查表H-7-1H8注射吸毒者在最近一个月内未共用注射针具并使用了安全套的比例综合监测/专项调查表H-8-1H9特定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综合监测/专项调查表H-9-1H1市、县级政府本年度艾滋病防治专项经费数指标说明 这里的专项经费指本级政府预算安排的艾滋病防治专项经费,包括用于中央和国际项目投入的配套经费,但不包括上级政府和国际项目投入的经费。测量方法 查阅市、县两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经过同级人大批准的部门预算、财政部门下发的年度艾滋病防治专项经费的文件、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有关文件,查看各级财务报表,以下发文件并经费到位为准。收集程序 (1)每个县分别填写表H-1-1,上报市级。(2)市级对县级上报的表H-1-1进行汇总,并填写完成表H-1-1。补充说明 分别计算市级和县级本级政府投入数额及各级政府投入的总额。测量工具 见下面表H-1-1。表H-1-1 政府专项经费统计表 市 县 行政区划代码:层次市/县名称年度本级政府艾滋病防治专项经费(万元)占财政收入比例备注县级市本级全市合计(万元)(表格如果不够,可以自行按格式加行)填表单位名称: (盖章)填表人签字: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审核人签字: 审核日期: 年 月 日填表说明1填表机构:由市及所属的县分别填写。2行政区划代码:按国家标准局制定编码填写。3上报程序:市级将所属的所有县的名称填写在“名称”所在的列,然后以电子表格形式发送给各县;各县将本辖区的数据填写完成后,由主要负责人对表格填报内容进行审核,最后以纸质和电子版两种形式上报至市级。4.注:没有本级财政投入的填“0”。19H2在过去12个月中接受过艾滋病检测并知晓检测结果的高危人群比例指标说明 高危人群指:暗娼、吸毒人群、男男性接触者和性病门诊就诊者。在过去12个月中接受过艾滋病检测并知晓检测结果的高危人群数占被调查的高危人群总数的百分比。计算公式 在过去12个月中接受艾滋病病毒检测并知晓检测结果的高危人群人数 / 被调查的高危人群总数。测量方法 直接从各地综合监测获得数据;必要时,进行专题调查(参见专项调查部分)。在计算该指标时,应按照高危人群的类型分性别和年龄组分类计算。年龄组:15-24岁和25-49岁。收集程序 市级根据综合监测系统等数据,填写表H-2-1,报省级。县级如果没有监测点,开展专题调查(参见专项调查部分)。 测量工具 见下面表H-2-1。表H-2-1 高危人群接受过艾滋病检测并知晓检测结果情况汇总表 市 县(市、区) 行政区划代码:人群类型测量内容年 龄 分 类性 别 分 类合 计备注15-24岁25-49岁男 性女 性(1)(2)(3)(4)(5)=(1)+(2)(6)暗娼调查人数检测并知晓结果人数检测并知晓结果比例吸毒人群调查人数检测并知晓结果人数检测并知晓结果比例男男性接触者调查人数检测并知晓结果人数检测并知晓结果比例性病门诊就诊者调查人数检测并知晓结果人数检测并知晓结果比例四类人群合计调查人数检测并知晓结果人数检测并知晓结果比例填表单位名称: (盖章) 填表人签字: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审核人签字: 审核日期: 年 月 日填表说明1填表机构:本表由市、县级卫生部门相关机构填写。2行政区划代码:按国家标准局制定编码填写。3上报程序:市、县级卫生部门相关机构根据综合监测系统数据填写此表,并由主要负责人对表格填报内容进行审核,加盖印章后报省级。4表中内容解释:1)检测并知晓结果的比例=检测并知晓结果的人数/调查人数。2)合计:(5)=(1)+(2)=(3)+(4)。3)如果得不到按性别和年龄组的分类数据,则只填写(5)列。4)备注:如果有其它不同来源的数据,也可以填上,并附上详细的说明。H3艾滋病预防措施覆盖的高危人群比例指标说明 主要艾滋病预防服务包括:(1)安全套推广;(2)药物维持治疗;(3)清洁针具提供/交换;(4)艾滋病咨询与检测;(5)同伴教育;(6)性病诊疗服务;(7)其它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如开展外展服务等)。在过去12个月中,只要接受七项主要预防服务一项者即可。各类人群指:暗娼、吸毒人群、男男性接触者、性病门诊就诊者计算公式 被调查者在过去12个月中接受过主要艾滋病预防服务的高危人群数 / 被调查的高危人群数。测量方法 直接从各地区综合监测系统获得该指标所需数据,必要时收集专题调查的数据(见专项调查部分)。按照各类人群的类型分性别和年龄组计算。年龄组:15-24岁和25-49岁。收集程序 各级卫生部门相关机构根据行为监测系统数据,填写表H-3-1,报本级艾办。补充说明 符合数据收集要求的高干队的数据也可考虑。测量工具 见下面表H-3-1。表H-3-1 艾滋病预防措施覆盖的高危人群情况汇总表 市 县(市、区) 行政区划代码:人群类型测量内容年 龄 分 类性 别 分 类合 计备注15-24岁25-49岁男 性女 性(1)(2)(3)(4)(5)=(1)+(2)(6)暗娼调查人数接受预防干预服务的人数接受预防干预服务的比例吸毒人群调查人数接受预防干预服务的人数接受预防干预服务的比例男男性接触者调查人数接受预防干预服务的人数接受预防干预服务的比例性病门诊就诊者调查人数接受预防干预服务的人数接受预防干预服务的比例四类人群合计调查人数接受预防干预服务的人数接受预防干预服务的比例填表单位名称: (盖章) 填表人签字: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审核人签字: 审核日期: 年 月 日填表说明1填表机构:本表由市、县级卫生部门相关机构填写。2行政区划代码:按国家标准局制定编码填写。3上报程序:市级卫生部门相关机构根据综合监测系统数据填写此表,并由主要负责人对表格填报内容进行审核,加盖印章后报本省级。县级没有监测点的,可参考国家的监测方案,开展专项调查(参见专项调查部分)。4表中内容解释:1)接受预防干预服务的比例 = 接受预防干预服务的人数/调查人数。2)接受七项服务内容之一者计入分子。3)合计:(5)=(1)+(2)=(3)+(4)。4)如果得不到按性别和年龄组的分类数据,则只填写第(5)列。5)备注:如果有其它不同来源的数据,也可以填上,并附上详细的说明。H4符合治疗标准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中接受抗病毒治疗或中医治疗的比例指标说明 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病人数指:截至报告日期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人数。符合治疗标准的艾滋病病人数指:截至报告日期艾滋病疫情报告的存活的艾滋病病人数。接受中医治疗的人数指:截至报告日期正在接受中医治疗的人数。中医治疗指:参加中医治疗项目。计算公式 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病人数 / 符合治疗标准的艾滋病病人数。测量方法 可以通过卫生机构记录、病例报告统计、抗病毒治疗数据库和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管理系统获得数据。收集程序 市、县级卫生相关机构根据病例报告、抗病毒治疗数据库和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提供的数据填写表H-4-1,并逐级上报。补充说明 1)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开始和结束日期是记录的重要部分,应尽可能避免报告周期的重叠。2)艾滋病疫情报告的存活的艾滋病病人数统计,以现住址为准。3)接受中医治疗的人数单独计算。测量工具 见下面表H-4-1。表H-4-1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中接受抗病毒治疗或中医治疗情况统计表 市 行政区划代码:符合治疗标准的艾滋病病人数接受抗病毒治疗的病人数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比例接受中医治疗的人数(1)(2)(3)=(2)/(1)(4)填表单位名称: (盖章)填表人签字: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审核人签字: 审核日期: 年 月 日填表说明1填表机构:本表由市级卫生部门相关机构填写。2行政区划代码:按国家标准局制定编码填写。3上报程序:市、县级卫生部门相关机构根据病例报告统计、抗病毒治疗数据库和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提供的数据填写此表,并由主要负责人对表格填报内容进行审核,加盖印章后上报。4表中内容解释:没有中医治疗的在第(4)中填“0”。H5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及其家庭获得关怀与支持的比例指标说明 关怀与支持主要指: (1)宣教咨询:发放宣教材料,免费提供安全套,提供咨询和家庭护理培训等。(2)家庭病床:对感染者和病人进行定期随访,建立随访档案。(3)药物提供:对需要抗机会性感染治疗的艾滋病病人免费或部分免费提供药物(包括中药)。(4)关怀救助:1)符合条件的纳入民政部门的低保对象;2)对未纳入民政部门低保对象的感染者、病人及家属(包括儿童、孤儿、孤老)能得到一定的补助;3)接受义务教育的,应当免收杂费和书本费,接受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应当减免学费等相关费用;4)提供开展生产自救、参加互助小组、就业等帮助。满足此四条中的任何一条,均视为提供关怀救助。计算公式 分母为本年度内,登记在册并经最大努力可随访到的感染者和病人人数(包括在本年度内已故的患者,不包括本年度前已故的患者);分子为本年度内,本人及其家庭获得过来自亲戚、朋友以外的其它组织(包括政府和民间组织)或个人两项或以上的关怀与支持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数。分别统计获得每项关怀、支持和服务的比例。测量方法 分母从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年报中获得,分子从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管理系统中获得。收集程序 各县级分别填写表H-5-1,上报市级。市级填写本级情况和汇总所属县(市、区)情况,并上报省级。 测量工具 见下面表H-5-1。表H-5-1 感染者、病人及其家庭获得关怀与支持情况汇总表 市 县 行政区划代码:层次地区名称本年度获得关怀与支持的人数本年度末实际可随访人数本年度末疫情库中的人数获得关怀与支持的比例宣教咨询家庭病床药物提供关怀救助获得两项或以上宣教咨询家庭病床药物提供关怀救助获得两项或以上(1)(2)(3)(4)(5)(6)(7)(8)=(1)/(6)(9)=(2)/(6)(10)=(3)/(6)(11)=(4)/(6)(12)=(5)/(6)县级地市级合计(表格如果不够,可以自行按格式加行)填表单位名称: (盖章) 填表人签字: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审核人签字: 审核日期: 年 月 日填表说明1填表机构:市级和县级分别填写。2行政区划代码:按国家标准局制定编码填写。3上报程序:市级把所属的所有县的名称填写在“地区名称”所在的列,然后以电子表格形式发送给各县;各县将本县的数据填写完成后,由主要负责人对表格填报内容进行审核,上报市级;市级对各县上报的数据进行汇总,并填写本级的情况后,完成此表。4表中内容解释:1)本年度实际可随访人数可从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年报中获得。2)本列数据仅用来与第(6)列数据进行比较,目的是间接评估随访工作量。本年度疫情库中的人数为本年度疫情库现住址存活人数。3)获得宣教咨询的比例(8)=(1)/(6)。4)获得家庭病床的比例(9)=(2)/(6)。5)获得药物提供的比例(10)=(3)/(6)。6)获得关怀救助的比例(11)=(4)/(6)。7)获得两项或以上的比例(12)=(5)/(6)。H6大众和高危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指标说明 这里的大众主要指:城市和农村居民、校内青少年(学生)、农民工。下列8个问题正确回答6个(正确答案:1-3题为否定回答,4-8题为肯定回答)即为知晓: (1)一个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能从外表上看出来吗? (2)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吗?(3)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一起吃饭会感染艾滋病吗?(4)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会得艾滋病吗?(5)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有可能得艾滋病吗?(6)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生下的小孩有可能得艾滋病吗?(7)正确使用避孕套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吗? (8)只与一个性伴发生性行为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吗?计算公式 被调查者中正确回答6个及以上问题的人数 / 被调查者中对8个问题都作了回答(包括对问题回答“不知道”和“从未听说过艾滋病”)的人数。测量方法 专题调查,见下面调查方法。按照人群类型、年龄、性别分类计算。除计算综合结果外,还需计算基于同一分母每个独立问题的比例。收集程序 各地按统一要求组织开展专题调查。通过专题调查获得所需数据填写表H-6-1和表H-6-2。测量工具 见下面表H-6-1,表H-6-2,健康调查问卷。调查方法1调查对象确定1.1 大众人群城市居民:样本量400人。居住在城市,年龄在15-49岁之间的户籍居民(或常住人口)。农村居民:样本量400人。居住在乡镇和农村,年龄在15-49岁之间的户籍居民(或常住人口)。校内青少年:样本量800人,其中初中和高中各400人。农民工:年龄在18-49岁之间,户籍不在调查地区,在调查地区以务工为主要谋生方式的农民工。1.2 高危人群暗娼:样本量400人。暗娼估计数在400人以内的地区进行普查,在400人以上的进行抽样调查。抽样方法采用二阶段按比例抽样方法(见附件),如果无法建立抽样框架,则采用方便样本。吸毒者:样本量400人。估计数在400人以内的地区进行普查,在400人以上的进行抽样调查。采用滚雪球的方法进行抽样,如果在社区中达不到样本量的要求,则可一半样本来自戒毒所,一半来自社区。男男同性恋者:样本量400人。采用滚雪球的方法进行抽样或普查。HIV感染者与艾滋病人:样本量200人,感染者和病人各100人,不足200人的地区则对辖区内所有可随访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人进行普查。2抽样方法城市居民(共400人):各市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划分,分别选取2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按经济发展水平高、低选取2个街道。每个街道(居委会)按15-24岁和25-49岁两个年龄组,抽取的样本量分别为30人和70人,尽量满足男女比例为1:1。根据居委会的户口册随机确定调查的第一户,每户调查1人,然后,按照此原则抽取下一个调查户。在满足性别、年龄的前提下,以此类推抽样,直到达到所需的样本人数。 每个居委会抽100人,共400人每个县抽2个居委会,共4个居委会高低经济水平的2个县(区)各县(市、区)根据城区人口的分布,确定调查点。一般可抽4个居委会,每个居委会抽100人调查。:本量确定:居(村)委会村)委会协助或陪同下开展调查,并项目。?农村居民(共400人)根据各市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划分,分别选取2个县(市)。每个县(市)按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分别选取个2个乡(镇),每个乡(镇)选择一个中等经济发展水平的行政村,每个行政村按15-24岁和25-49岁两个年龄组,抽取的样本量分别为30人和70人,尽量满足男女比例为1:1。根据行政村的户口册随机确定调查的第一户,每户只调查1人,然后,按照此原则抽取下一个调查户。在满足性别、年龄的前提下,以此类推抽样,直到达到所需的样本人数。每个行政村抽居民10人,共400人每乡镇抽1个行政村,共4个行政村每个县抽2个乡(镇),共4个乡镇高低经济水平的2个县 各县(市、区)根据农村人口的分布,确定调查点。一般可抽4个乡镇,每个乡镇抽1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抽100人调查。校内青少年(共800人,初二和高二各400人):(1)在各市府的所在地抽取2所高中(包括中专职高)和2所初中,每所学校各抽1个2年级班级,抽到的班级在校学生全部调查,约为50人(共200人);(2)抽取3个县,每个县抽取2所高中(包括中专职高)和2所初中,每所学校各抽1个2年级班级,抽到的班级在校学生全部调查,约为50人(共600人)。各县(市、区)根据学校的分布情况,确定调查点。一般可在城区抽1个初中和高中,在农村抽3个初中和高中学校。每所学校各抽1个2年级班级,抽到的班级所有学生全部参加调查。 农民工(共400人):(1)在市政府所在地抽取1个大型企业、2个建筑场所和2个农贸市场,每个场所各抽20名(共100人)(2)抽取3个县,每个县抽取3个建筑场所和2个农贸市场,每个场所各抽20名(共300人)。 尽量按15-24岁、25-49岁两个年龄组和男女比例均衡抽取。各县(市、区)根据农民工的分布情况,确定调查点。4调查方式:采用健康调查问卷的方式,通过现场面对面调查收集调查信息。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由调查员根据问卷面对面询问调查,即由调查员读出问卷,受访者回答,调查员填写问卷,每个访问约持续5分钟左右;对校内青少年的调查可由学生自填问卷,调查员给予督导,并当场收卷。注意:各市在调查时可将调查问题转化为容易理解的当地语言来表述。5调查问卷72大众人群知识调查问卷A01调查地点 市 县(市、区) 单位(具体地址)A02所在地行政区划国标码A03 样本来源 初中二年级 高中二年级 社区(县城) 农村 流动人口A04问卷编号-(001999) 一 一般情况 B01 性别:男女 B02 出生年月: 年 月B03 婚姻状况未婚 在婚 同居 离异或丧偶B04文化程度文盲 小学 初中 高中或中专 大专及以上B05 职业 学生 教师 保育员及保姆 餐饮食品业 商业服务 医务人员 工人 民工 农民 牧民 渔(船)民 干部职员 离退人员 家务及待业 其它(请注明) B06户籍所在地 市 区(县);如为外籍,请注明 。B07民族 族二 知识行为情况C01 一个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能从外表上看出来吗? 能不能不知道C02 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吗? 会 不会不知道C03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一起吃饭会感染艾滋病吗? 会不会 不知道C04 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会得艾滋病吗? 会 不会不知道C05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有可能得艾滋病吗? 可能 不可能不知道C06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生下的小孩有可能得艾滋病吗?可能不可能不知道C07 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吗?可以不可以不知道C08 只与一个性伴发生性行为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吗?可以不可以不知道CA1无偿献血是否会传播艾滋病? 是 否 不知道CA2每隔6个月献血一次是否对身体有害? 是 否 不知道CA3目前艾滋病是否能够治愈? 是 否 不知道CA4目前是否有药物能够治疗艾滋病,控制病情? 是 否 不知道CA5本地有没有免费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有没有不知道(选2/3都跳到CA7)CA6在本地哪些地方可以得到免费的自愿咨询检测服务? 医院 疾控中心 妇幼保健院 其它 CA7服用美沙酮是否可以阻止吸毒? 是 否 不知道CA8服用美沙酮是否可以预防艾滋病的传播? 是 否 不知道D01在过去1个月内,你是否获得过有关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或信息是 否(跳到D03)D02你获得艾滋病知识信息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可多选)电视广播报刊书籍文艺演出朋友医生咨询服务免费宣传材料 宣传栏广告栏课堂讲授网络 其它(请注明) D03你希望通过哪种途径获得艾滋病知识信息?(可多选)电视广播报刊书籍文艺演出朋友医生咨询服务免费宣传材料宣传栏广告栏课堂讲授网络 其它(请注明) 调查员签字 督导员签字: 调查日期:年月日暗娼调查问卷(供没有监测点的县级使用)A01调查地点 市 县(市、区) 单位(具体地址)A02人群类型 FSWA03所在地行政区划国标码 A04问卷编号(001999)A05调查日期 年月日A06样本来源桑拿/洗浴中心夜总会 卡拉OK厅/歌舞厅/酒吧宾馆/酒店洗脚屋/发廊路边店/小饭店 街头其它(请注明) B01出生年 年B02婚姻状况未婚 在婚 同居 离异或丧偶B03户籍所在地本省 外省(请注明 省) 外籍(请注明 国)(跳至B05)B04民族 族B05文化程度 文盲 小学 初中 高中或中专 大专及以上B06你本次在本地工作时间:一年或以上 612月 16月 不足一月B07你前一个工作地点 外省 本省外市 本市C01 一个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能从外表上看出来吗? 能不能不知道C02 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吗? 会 不会不知道C03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一起吃饭会感染艾滋病吗? 会不会 不知道C04 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会得艾滋病吗? 会 不会不知道C05 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有可能得艾滋病吗? 可能 不可能不知道C06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生下的小孩有可能得艾滋病吗?可能不可能不知道C07 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吗?可以不可以不知道C08 只与一个性伴发生性行为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吗?可以不可以不知道CA1无偿献血是否会传播艾滋病? 是 否 不知道CA2每隔6个月献血一次是否对身体有害? 是 否 不知道CA3目前艾滋病是否能够治愈? 是 否 不知道CA4目前是否有药物能够治疗艾滋病,控制病情? 是 否 不知道CA5本地有没有免费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有没有不知道(选2/3都跳到CA7)CA6在本地哪些地方可以得到免费的自愿咨询检测服务? 医院 疾控中心 妇幼保健院 其它 CA7服用美沙酮是否可以阻止吸毒? 是 否 不知道CA8服用美沙酮是否可以预防艾滋病的传播? 是 否 不知道D01你最近一次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了吗? 是 否 拒答D02最近一个月,你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频率如何? 未使用有时使用每次都用拒答E01你吸毒吗?(包括海洛因、可卡因、鸦片、大麻、吗啡、冰毒、杜冷丁、K粉(氯氨酮)、摇头丸、麻古) 是 否(跳至F01) 拒答E02你注射过毒品吗? 是 否(跳至F01) 拒答E03你平均每天注射吸毒多少次? 次 拒答E04你与别人共用过针具吗? 是 否(跳至F01) 拒答E05最近六个月注射毒品时,你与别人共用针具的频率如何?从未共用过有时共用每次都共用 拒答F01最近一年,你是否曾被诊断患过性病? 是 否(跳至G01) 拒答F02最近一年,你曾被诊断患过何种性病?淋病 梅毒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 尖锐湿疣 生殖器疱疹 其它(请注明 )拒答最近一年,你是否接受过有关预防艾滋病的下列服务?框架中是七项服务,这里只有五项。G01安全套宣传和发放/艾滋病咨询与检测 是否G02社区药物维持治疗/清洁针具提供/交换是否G03同伴教育 是否H01最近一年,你做过艾滋病检测吗? 是 否(结束)H02你自己知道检测结果吗?(不用告诉我检测结果) 是 否I01在过去1个月内,你是否获得过有关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或信息 是 否(跳至I03)I02你获得艾滋病知识信息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可多选)电视广播报刊书籍文艺演出朋友医生咨询服务免费宣传材料宣传栏广告栏课堂讲授网络 其它(请注明) I03你希望通过哪种途径获得艾滋病知识信息?(可多选)电视广播报刊书籍文艺演出朋友医生咨询服务免费宣传材料宣传栏广告栏课堂讲授网络 其它(请注明) 调查到此结束,谢谢你的合作。调查员签字: 督导员签字: 吸毒者调查问卷(供没有监测点的县级使用)A01调查地点 市 县(市、区) 单位(详细地址)A02人群类型 DUSA03所在地行政区划国标码 A04问卷编号(001999)A05调查日期年月日A06样本来源 强制戒毒所 社区B01性别男女B02出生年 年B03婚姻状况未婚 在婚 同居 离异或丧偶B04户籍所在地本省 外省(请注明 省) 外籍(请注明 国)(跳至B06)B05民族 族B06文化程度 文盲 小学 初中 高中或中专 大专及以上C01 一个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能从外表上看出来吗? 能不能不知道C02 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吗? 会 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