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某山区育龄妇女艾滋病认知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doc_第1页
安徽省某山区育龄妇女艾滋病认知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doc_第2页
安徽省某山区育龄妇女艾滋病认知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doc_第3页
安徽省某山区育龄妇女艾滋病认知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doc_第4页
安徽省某山区育龄妇女艾滋病认知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目的 了解安徽省皖南某山区育龄妇女艾滋病及其传播途径知晓情况,为制定以社区为单元的育龄妇女艾滋病相关防治知识促进活动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于2009年3月10日至20日在皖南某山区随机调查1 045户,共计925名育龄妇女。结果 83.9%的育龄妇女听说过艾滋病,89.7%知道艾滋病可经血液传播,72.3%知道艾滋病可经母婴传播,87.5%知道艾滋病可经性传播。不同年龄段、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医保形式的育龄妇女艾滋病及其传播途径知晓情况存在差异。结论 农村育龄妇女听说过艾滋病的比例及其传播途径知晓率显著低于城市;文化程度越高,则艾滋病听说比例及其传播途径知晓率越高;在婚育龄妇女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低于未婚育龄妇女,高年龄组知晓率低于低年龄组等。 【关键词】 山区;育龄妇女;艾滋病;知晓率doi:10.3969/j.issn.1000-0399.2010.09.049 Investigation on situation of AIDS related knowledge in reproductive-agde women in mountainous area in AnHui province Ma Rujun,Wang Fayan,Bi Pumin,et al The College of Health Administration,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 Hefei 23003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ituation of AIDS related knowledge in eproductive-aged women in southern mountainous areas of Anhui ,to provide valuable protocal for establishing AIDS intervention measures.Methods 925 reproductive-aged women were selected from 1045 families by cluster stratify sampling in southern mountainous areas of Anhui from March 10 to 20, 2009, and standard methods were used to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Results The Rate of awareness to the knowledge on AIDS were 83.9%, 89.7% of the participants knew the blood transmitted route and 72.3% of them knew the mother to child transmission route and 87.5% of them knew the sexual transmitted route. Th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age, marital status, education, occupation, and the pattern of medical insurance were important influence factors.Conclusion and the Rate of awareness to the knowledge on AIDS among reproductive-aged women in villag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city; The Rate of awareness to the knowledge on AIDS went higher with a better education; The Rate of awareness to the transmitted route was lower than that in unmarried women, and the rate of awareness in high age group lower than that in low age group. Key words Mountainous area; Reproductive-aged women; AIDS; Rate of awareness 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流行范围不断扩大,传播速度逐年加快,艾滋病的流行呈现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传播,从城市向农村蔓延的趋势1。鉴于妇女,特别是育龄妇女在家庭管理、子女教育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开展育龄妇女艾滋病认知现况调查,探索以社区为单位开展育龄妇女艾滋病相关防治知识的综合干预,促进艾滋病相关防治知识在家庭和社区传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09年3月10日至20日,我们在安徽省皖南某山区3区4县随机调查了925名城乡育龄妇女,了解山区育龄妇女艾滋病及其传播途径知晓情况,为制定以社区为单元的育龄妇女艾滋病相关防治知识促进活动提供循证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育龄妇女指1549周岁的妇女。2009年3月在安徽皖南某山区3区4县各随机抽取150户,调查家庭全部成员,实际调查1 045户,共调查3 288人。其中育龄妇女925人。1.2 调查方法 通过现场问卷调查,收集资料。问卷自行设计,调查员由某山区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抽调1名工作人员组成,调查前对调查员就调查目的、调查项目涵义及现场调查方法进行了培训。1.3 调查内容 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艾滋病及其传播途径知晓情况等。1.4 分析方法 所有资料统一编码后,采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方法、2检验。2 结果2.1 被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被调查的925名育龄妇女中,城市261人(28.2%),农村664人(71.8%);年龄结构:15岁组172人(18.6%)、25岁组262人(28.3%)、35岁组491人(53.1%);婚姻状况:未婚169人(18.2%),在婚745人(80.5%),其他11人(0.3%);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00人(21.6%),初中448人(48.4%),高中或中专171人(18.5%),大专及以上106人(11.5%);职业:务农241人(26.1%),工人216人(23.4%),干部153人(16.5%),商业140(15.1%),学生76人(8.2%),其他99人(10.7%);医保形式:自费69人(7.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New-CMS)610人(65.9%),城镇职工医保143人(15.5%)、城镇居民医保81人(8.8%),其他22人(2.3%)。见表1。2.2 艾滋病知晓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925名育龄妇女中83.9%听说过艾滋病。城乡及不同年龄段、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医保形式育龄妇女听说过艾滋病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市高于农村,25岁组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已婚组高于未婚组,文化程度越低则听说比例越低,干部身份听说比例最高而务农最低,自费及城镇职工医保形式听说比例最高而New-CMS最低。表1 被调查对象一般情况及艾滋病知晓率 人口学特征合计是否听说过“艾滋病” 是(%)否(%)2/P城乡 城市261(28.2)246(94.3)15(5.7)28.884/0.000 农村664(71.8)530(79.8)134(20.2)年龄 15岁172(18.6)137(79.7)35(20.3)7.739/0.021 25岁262(28.3)233(88.9)29(11.1) 35岁491(53.1)406(82.7)85(17.3)婚姻 未婚169(18.2)128(75.7)41(24.3)10.392/0.006 在婚745(80.5)638(85.6)107(14.4) 其他11(0.3)10(90.9)1(9.1)文化程度 小学及以下200(21.6)155(77.5)45(22.5)15.982/0.001 初中448(48.4)371(82.8)77(17.2) 高中或中专171(18.5)151(88.3)20(11.7) 大专及以上106(11.5)99(93.4)7(6.6)职业 务农241(26.1)180(74.7)61(25.3)52.094/0.000 干部153(16.5)151(98.7)2(1.3) 工人(包括农民工)216(23.4)170(78.7)46(21.3) 商业140(15.1)126(90.0)14(10.0) 学生76(8.2)60(78.9)16(21.1) 其他99(10.7)89(89.9)10(10.1)医疗保障形式 自费69(7.5)66(95.7)3(4.3)41.120/0.000 职工医疗保险143(65.9)136(95.1)7(4.9) 居民医疗保险81(15.5)75(92.6)6(7.4) New-CMS610(8.8)480(78.7)130(21.3) 其他22(2.3)19(86.4)3(13.6)合计925(100.0)776(83.9)149(16.1)2.3 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情况 针对776名听说过“艾滋病”的育龄妇女,就艾滋病3种传播途径知晓情况分析发现:血液传播途径知晓率为89.7%,母婴传播途径知晓率为72.3%,性传播途径知晓率为87.5%。育龄妇女艾滋病3种传播途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9.505,P=0.000)。 分析发现:城乡及不同年龄段、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医保形式的育龄妇女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及性传播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农村低于城市,35岁组低于15岁和25岁组,未婚高于在婚,小学及以下显著低于其他文化程度组,务农显著低于其它职业;New-CMS显著低于其他医保形式。见表2。第31卷第9期2010年9期 马茹君等:安徽省某山区育龄妇女艾滋病认知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表2 被调查对象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 人口学特征血液传播知晓率(%)2/P母婴传播知晓率(%)2/P性传播知晓率(%)2/P城乡 城市96.317.230/0.00092.371.804/0.00095.923.430/0.000 农村86.663.083.6年龄 15岁93.411.179/0.00480.314.552/0.00190.59.731/0.008 25岁93.677.791.8 35岁86.266.584.0婚姻 未婚93.86.651/0.03683.614.354/0.00193.811.881/0.003 在婚89.270.586.7 其他70.040.060.0文化程度 小学及以下79.443.489/0.00045.8111.698/0.00075.542.839/0.000 初中88.169.386.0 高中或中专98.790.796.7 大专及以上98.097.098.0职业 务农76.151.280/0.00048.9146.241/0.00073.363.307/0.000 干部98.096.798.0 工人88.854.182.9 商业96.084.196.0 学生91.785.093.3 其他94.487.691.0保障形式 自费95.526.010/0.00089.4107.711/0.00092.429.313/0.000 职工医保97.894.197.1 居民医保96.089.394.7 New-CMS85.660.082.7 其他89.5100.094.7合计89.772.387.53 讨论 作为当前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艾滋病对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的危害,引起WHO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国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女性感染者所占比例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艾滋病流行的女性化趋势成为一个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2。本次选择的安徽皖南某山区为艾滋病非流行区,调查育龄妇女艾滋病及其传播途径知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样本地区育龄妇女艾滋病知晓比例较高,83.9%的育龄妇女听说过艾滋病,高于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 20062010年 要求的 75%的规定;样本地区89.7%的育龄妇女知道艾滋病可经血液传播,72.3%知道艾滋病可经母婴传播,87.5%知道艾滋病可经性传播,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知晓率高于洪航等在安徽皖北艾滋病流行区对农村妇女的调查结果3。但比较而言,样本地区育龄妇女对艾滋病母婴传播知晓率较低,这与国内对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尚未特别关注相一致4。 分析发现:样本地区城乡及不同年龄段、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医保形式的育龄妇女艾滋病及其传播途径知晓情况存在差异。农村育龄妇女听说过艾滋病的比例及其传播途径知晓率显著低于城市;文化程度是影响育龄妇女艾滋病及其传播途径知晓情况的重要因素,文化程度越高,则艾滋病听说比例及其传播途径知晓率越高,调查结果与国内其他调查结果一致4。同时,尽管在婚育龄妇女听说过艾滋病的比例高于未婚育龄妇女,但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显著低于未婚育龄妇女,高年龄组知晓率低于低年龄组,可能的原因是未婚育龄妇女年龄较低,低年龄组文化程度相对较高,接受信息的渠道更多及对信息的理解更深等有关。调查揭示:样本地区针对育龄妇女艾滋病相关防治知识的教育应以已婚、高年龄组及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村育龄妇女为重点人群。 鉴于育龄妇女在家庭成员中所处的角色,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设计以社区为单元的育龄妇女艾滋病相关防治知识促进活动,把专业性较强的知识转为通俗易懂的传播信息,通过她们将艾滋病相关知识在家庭和社区传播,实现艾滋病防治知识在社区人群中传播,提高农村社区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体现了健康促进的社区参与原则5,这可能是农村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的生命力所在6。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是有效的方法7,在社区中针对育龄妇女和孕产妇开展卫生保健和预防艾滋病、性病的健康宣传,设立咨询和检测体系,充分发挥和利用妇幼保健系统,形成全民参与的艾滋病防治体系。【参考文献】1 陈春林, 张随学. 在体女性盆腔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及意义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yxyy/main/index.php.2011(04) 2 徐玉静,欧阳振波,刘萍,陈春林. 磁共振成像在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1(04) 3 方驰华,苏仲和. 数字医学技术在胰腺肿瘤诊断和可切除性评估中的研究J. 实用医学杂志. /xyfm/class/. 2010(10) 4 欧阳振波,刘萍,余艳红. 女性骨盆研究进展及意义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huanmei/class/.2010(02) 5 刘萍,余艳红,陈春林,欧阳振波,宋小磊,王宏琢,昌仁民,王建平. CT扫描计算机三维重建女性骨盆的研究方法和应用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0(01) 6 欧阳振波,张随学,刘萍,陈春林,唐雷,李泽宇,黄睿,钟光明,梁波,全显跃,刘畅,钟世镇. 宫颈癌子宫动脉血管网模型的构建及其三维可视化研究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9(06) 7 吴龙,周义军,高劲松,孙建永,李玉飞,马俊,金科. 女性盆腔的MRI三维重建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qikan/class/. 2009(12) 8 张绍祥. 数字化人体与数字医学的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9(01) 9 高成杰, 张随学,裴强,徐达传. 成人盆腔血管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初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