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课件2 北师大版.ppt_第1页
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课件2 北师大版.ppt_第2页
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课件2 北师大版.ppt_第3页
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课件2 北师大版.ppt_第4页
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课件2 北师大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香港地区 香港问题的由来 香港问题的实质就是国家主权问题 澳门问题的由来 19世纪五六十年代 葡萄牙人先后侵占了氹仔岛和路环岛 台湾的历史沿革 先秦 尚书 称之为 岛夷 三国卫温到达夷洲隋唐 隋书 称为 流求 元朝设澎湖巡检司明代划归福建省管理清朝设台湾府 后设台湾省 台湾问题的由来 1949年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前夕 国民党政府逃亡台湾 在祖国大陆基本解放的情况下 解放军准备渡海攻台 台湾当时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中 可是 朝鲜战争爆发 美国太平洋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 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 由于当时解放军主力投入朝鲜战场 解放台湾就被搁置下来 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由来有何不同 合作探究 台湾 中国内政问题港澳 主权与殖民历史遗留问题 余光中 祖籍福建永春 1928年10月21日生于江苏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 后转入厦门大学 1948年随父母迁香港 次年赴台 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2年毕业后赴美进修 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 返台后任师大 政大 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第一次回家 1992年余光中以访问学者的身份 第一次回到了祖国大陆 当踏上这片熟悉土地的时候 他忍不住的哭了起来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到祖籍福建永春扫墓 接下来先后访问了浙江大学 厦门大学 他的成行得益于 政策提出 这一政策是邓小平从民族与国家的利益为出发点 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做出的大胆构想 一国两制 构想 理论 形成过程 结合课本内容进行归纳 1 萌芽 1979年元旦 告台湾同胞书 宣布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建议两岸实行 三通 2 酝酿 1981年叶剑英发表谈话 叶九条 阐明了统一后对台湾的基本政策 3 形成 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 一国两制 的构想 4 确立 1982年通过的新宪法第31条规定 国家的必要时设立特别行政区 这使 一国两制 有了宪法保证 1984年 一国两制 构想在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 正式成为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含义 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 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台湾 香港 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一国两制 内涵 一国两制的前提基础是什么 一国两制的前提基础是一个中国 一国两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一国两制的核心问题是祖国统一的问题 两制分别指什么 它们的关系如何 两种制度长期并存 共同发展 两制的主体是什么 一国两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 一国两制在台湾与港澳地区政策是否一样 不一样 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一国两制 构想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1 创造性的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于解决国家统一问题 2 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3 体现了既坚持祖国统一 又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 4 构想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 5 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大江东去 五十年的浪头不回头浪子北归 回头已不是青丝 是白首常青藤攀满了北大楼是藤呢还是浪子的离愁是对北大楼绸缪的思念整整 纠缠了五十年铁塔铜钟 听 母校的钟声深沉像是母亲的呼声呼迟归的浪子海外归来缺课已太久 2002 5 20余光中南京 余光中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 1992年那个时候回到大陆 要得益于 一国两制 但当时对 一国两制 依然不了解 而且还持怀疑态度 但是几年后的两件事情使我更明确和理解了这一政策 第二次回家 第二次回家 香港回归历程 一国两制首先被运用与解决香港问题 1982年1984年1997年 澳门回归历程 1987年1999年 分析 香港 澳门回归的意义 对中国 对世界 分析 香港 澳门回归的意义 对中国 1 香港 澳门回归祖国 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 开创了香港 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是 一国两制 的成功实践 2 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 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对世界 香港 澳门回归祖国 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中国国力增强 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一国两制 构想和各项具体方针政策的日渐完善 合作探究 香港 澳门为何能够顺利回归呢 2008年夏 已经80岁高龄的余光中做客新浪网 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 其中有一位赤子情深的网友问 余老师 作为海峡两岸关系的见证者与经历者 在两岸关系发展的历程中 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余光中及其夫人第三次回家 19791980199219952005年 1979年元旦 两岸实现真正停火 1980后 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被打破 对 三通 的限制逐渐放松 1992 大陆 海协会 与台湾 海基会 达成 九二共识 1995 江泽民发表 为促进祖国的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的讲话 纲领性文件2005年 全国人大通过 反分裂国家法 从此抵制分裂 维护祖国统一有了立法保障 结合材料和课本请同学们回答 1 目前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 2005年胡锦涛分别会见连战和宋楚瑜 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四点意见 第一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第二 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第三 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第四 反对 台独 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台儿庄 大陆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古老的京杭大运河流经台儿庄古城 河水缓缓地在城边流淌 高大的城楼上 悬挂着清代乾隆皇帝题写的 天下第一庄 匾额 眼前的台儿庄古城是重建的 这座城市原本有两张靓丽的名片 运河古城和抗战名城 现在 它又新添了第三张名片 大陆首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比较两幅图片 台湾 厦门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祖国统一大业的未来展望 1 推动两岸交流加强的因素有哪些 促进统一的有利因素 2 解决台湾问题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合作探究 推动两岸交流加强的因素有哪些 促进统一的有利因素 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一国两制 方针的提出 一国两制 在香港 澳门的成功运用 推动两岸交流加强的因素有哪些 促进统一的有利因素 两岸经济共同发展的需要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两岸有共同的文化传统 同文同种 解决台湾问题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解决台湾问题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某些反华势力的干涉 余光中回家 港 澳 台问题的由来 一国两制 构想的提出 第一次回家 统一台湾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展望台湾问题 小结 知识构建 为什么回家 香港 澳门回归 成功实践 第二次回家 第三次回家 练一练 1 2009年上海 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 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 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a 邓小平提出 一国两制 b 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 联合声明 c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的颁布d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d 2 2010 3月苏州 香港特别行政区与深圳 珠海等经济特区最大的区别在于a 法律制度b 经济政策c 社会性质d 政治体制 c 3 2010 东北师大附中 中国在对待台湾问题上一贯奉行决不妥协的政策 决不妥协 是指 坚持 一个中国 原则决不动摇 必须坚持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凡是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必须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 坚决反对 台独 分裂活动a b c d b 4 2009 广东 2005年4月一7月国民党主席连战 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和新民党主席郁慕民先后访问大陆 三位均表示赞同 一个中国 原则 反对 台独 这表明 祖国和平统一符台中华民族的心愿 一个中国 原则符合两岸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 台独 缺乏政治基础 国民党 亲民党 新民党官员访问大陆为两岸搁置某些政治争议 平等对话树立了典范a b c d a 5 2009 辽宁 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在海峡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今天 实现台湾与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仍然是a 海峡两岸直接通邮 通航 通商b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c 海协会和海基会领导人定期互访d 海峡两岸经济交流 互补互利 b 延伸学习 讨论 祖国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对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