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吉宝沟金矿的发现及其地质特征_第1页
下吉宝沟金矿的发现及其地质特征_第2页
下吉宝沟金矿的发现及其地质特征_第3页
下吉宝沟金矿的发现及其地质特征_第4页
下吉宝沟金矿的发现及其地质特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金属矿床文章编号: 100224182 (2000) 0220065208下吉宝沟金矿的发现及其地质特征祝洪臣, 张炯飞, 权恒(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 辽宁沈阳110032)摘 要: 下吉宝沟金矿产在二长岩中, 它的形成与二长岩关系密切, 二长岩既是容矿岩又是含矿岩. 下吉宝沟二长岩是高碱度的偏碱性同熔型岩体, 其硫同位素和稀土元素表明有一定的壳源物质混入, 是岩浆演化晚期的产物. 二长岩 岩体中北西向和北东向两组裂隙控制了矿体的产状. 下吉宝沟金矿形成于晚侏罗世, 主要与黄铁矿化和毒砂化有关, 硅化微弱, 金矿化产生于二长岩成岩后期, 成矿物质可能来自深部.关键词: 下吉宝沟金矿; 二长岩; 成矿特征文献标识码: A中图分类号: P 618151下吉宝沟金矿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市吉拉林镇东南约15 km , 距中俄界河 额尔古纳河 约10 km , 附近有吉拉林大型砂金矿1 . 该金矿是内蒙古第六勘察院于 1996 年发现的, 其容矿岩主要为二长岩, 主要岩性为似斑状中、 粗粒二长花岗岩.该金矿 点的发现及进一步深入研究, 对于在得尔布干成矿带西北部隆升区 (花岗岩分布区) 的找矿突破将会起到重要作用.乌拉- 查干布勒根铅锌银矿床等大型- 超大型矿床.从而, 该地区良好的区域成矿背景在我国境内也得到了进一步证实.但在该成矿省黑山头以北我国一侧的额尔古纳地区, 仅发现了得尔布耳、 二道河子两个中型铅锌银矿床. 近年来金矿的找矿工作才有所突破, 发 现了下吉宝沟金矿点 (内蒙古第六勘察院, 1996) 和小伊诺盖沟金矿 (内蒙古第十勘察院, 1996).本区北东、 北北东向的额尔古纳河、 哈乌尔、 吉 尔布干、 得尔布干 4 条断裂, 控制了有色、 贵金属矿产的分布. 金矿主要分布于额尔古纳河断裂与哈乌尔断裂之间的恩和隆升区内2 . 该地段主要出露大面积 花岗岩岩基, 其次为多呈残留体产出的前中生代沉积 岩和浅变质岩地层.前人将这些花岗岩基的形成时代主要确定为海西 期.通过近年来的工作, 在海西期花岗岩类中初步划分出印支期燕山早期花岗岩类. 该期花岗岩类可能 分布较广, 主要分布于哈乌尔断裂以西地区, 如下吉宝沟、 小伊诺盖沟、 恩河大岭、 水磨沟、 苏沁、 黑山头等地, 有些呈岩基产出, 少部分呈岩株状产出. 内 蒙古区调一队测得恩河大岭岩体钾长石 K - A r 法年龄为 194 M a; 苏沁岩体 K - A r 法年龄为 230 M a (林世明, 1983) ; 小伊诺盖沟金矿区西南岩体二长花岗岩 全岩 R b - S r 等时年龄为 1851372133 M a. 我们在下吉宝沟金矿点测得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中的钾长石似1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区位于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克鲁 伦- 额尔古纳- 马门拼合地块之上, 为额尔古纳地块的次一级构造单元 额尔古纳隆起的组成部分.额 尔古纳地块南界为得尔布干断裂, 北界为鄂霍次克构造带的西段东南深断裂, 向西应到俄罗斯的外贝加尔 地区, 哈因 (1979) 称之为克鲁伦- 额尔古纳中间地块, 向东可能与大兴安岭东坡的北兴安地块 (王鸿祯等, 1987) 连为一体. 额尔古纳地块与中蒙古地块、布 列 亚 - 佳 木 斯 - 兴 凯 地 块 等 ( 权 恒、 赵 春 荆 等,1996) 具有相似的性质, 它们均属于西伯利亚板块与 华北板块之间的一系列中间地块.额尔古纳地区与相邻的蒙古乔巴山地区和俄罗斯 赤塔地区组成重要的有色、 贵金属成矿省, 目前在该成矿省已发现大型、超大型有色、贵金属矿床近 40 处( 多发现于俄罗斯境内). 80 年代以来, 在我国境内满洲里以南仅20000 km 2 范围内进行了 120 万填图和找矿工作, 相继发现了乌山铜钼矿床、额仁银矿床、甲斑晶 K - A r 法年龄为 19317 M a 3, 内蒙古第十勘查院在该区填制 15 万地质图时也获得了大量这一时期的同位素年龄资料 (李振祥面告, 1999).该地区位于古亚洲洋构造域与滨西太平洋构造域 叠加区域范围内.显然, 古亚洲洋构造演化阶段和滨收稿日期: 2000- 04- 11. 李兰英、 邵晓东编辑.西太平洋构造演化阶段对该地区的构造格架及构造-岩浆活动均起到了一定控制作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 在鄂霍次克洋南侧和太平 洋西北侧俯冲带的联合作用下, 在大兴安岭及邻区形成了地幔隆起带, 在地幔隆起带的上方发生了强烈的构造- 岩浆活动4 .在研究区, 这一时期产生了大面积火山喷溢和广性小侵入体的寻找工作.结果首先在 A P 1、A P 2 两个异常中间部位的山脊上发现了蚀变矿化的二长岩转石. 虽然我们首先发现的是二长岩转石, 但根据地貌 特征, 认为该转石的搬运距离极为有限, 应基本属原 地风化产物. 经进一步工作, 初步圈定了二长岩体的范围 (图 1). 进而, 我们得出 A P 1、A P 2 两个异常属 于由二长岩引起的同一个异常.248 勘探线的植物化探 (采样介质为桦树皮) 剖面(J 3 t)泛的中、 酸性岩浆侵入. 广布的塔木兰沟组中基性火山岩和上库力组 (K 1 s) 中酸性火山岩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同时, 形成了大量中、酸性侵入岩体. 该 期构造- 岩浆活动对本区有色、 贵金属成矿作用起到 了重要作用, 尤其是浅成中、 酸性小侵入体对该地区 有色、贵金属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大量的热源和热液源.如小伊诺盖沟金矿的花岗斑岩5 ; 下吉宝沟金矿的二 长岩; 得耳布尔、 二道河子铅、 锌 (银) 矿; 卡米奴 斯克铜多金属矿点的石英斑岩等2 .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这一时期, 北东北北东 向的额尔古纳、 哈乌尔、 得尔布干、 吉尔布干等断裂(图 1) 两个异常的左起 11 万土壤化探 A P 2、A P 1中间部位, 即近于 二 长 岩 体 的 中 间 部 位, 右 侧 近 于A P 1 异常的浓集中心. 植物化探的测试结果 (图 2 上 图) 表明, 在二长岩体上部和近于二长岩体地段金出现明显的正异常. 高精度磁测的结果 (图 2 下图、 图3) 表明近于二长岩体地段, 出现明显的负磁异常, 认 为主要是由二长岩和由于二长岩体侵入引起的热液-蚀变作用, 致使磁性矿物 (主要为磁铁矿) 减少或转 化为非磁性矿物 (主要为黄铁矿) 的结果. 而土壤化 探异常相对于金矿化有向低处 (右侧) 漂移可能性. 因 此, 植物化探的测量结果和高精度磁测的测量结果进 一步证实了二长岩体及其附近是金成矿的有利地段.磁异常等值线图 (图 3) 进一步显示矿区内的构造线方向应该为NW 、N E 向两组, 根据进一步工程揭露活动强烈,西向为主,显2 .并产生了很多次级断裂和裂隙, 其中以北次为近 南 北 向,它 们 对 矿 产 控 制 作 用 明2 发现经过下吉宝沟金矿是内蒙地勘局第六勘察院于 1996 年在检查 120 万水系化探异常过程中发现的. 他们 首先在 120 万水系化探异常范围内进行了 15 万 水系 (土壤) 化探工作, 在确定该异常存在的同时对 该异常进行了分解, 进而又进行了 11 万大比例尺土壤化探, 进一步缩小了靶区, 并进行了工程揭露.由于整个 120 万水系化探异常范围内皆为 “海 西期花岗岩基”, 未见到其他类型岩石, 所以给工程布 置带来了较大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 将地表工程首先布置在异常范围大、套合好、浓集中心明显的 A P 1 异 常的浓集中心, 并将探槽方向布置为与该异常的长轴方向相垂直.经过 2 年的工作, 仅发现了部分矿化体, 普查工 作的进度不大.我们在该矿点进行初步踏勘研究, 在 对区域成矿条件进行初步总结和研究的基础上, 认为 “海西期花岗岩基”只能是 “矿体赋存的围岩”, 而含矿岩可能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浅成中、 酸性小侵入 体. 在这一理论思想的指导下, 1997 年在该矿点进行 工作时, 加强了在矿 (点) 区及其外围对浅成中、 酸后 NW向主矿体已得到证实,而 N E 向矿体为非主矿体. 同时考虑到额尔古纳地区已知矿体的走向多为NW 向的特点, 我们认为下吉宝沟原生金矿可能主要 产于二长岩体与花岗岩基的接触部位, 或二长岩体内部. 因此, 我们建议勘查单位应将勘查重点移向二长 岩体方向. 这一建议引起了勘查单位的高度重视. 1998 年, 在这一认识的指导下, 对二长岩体进行了进一步 深入的研究, 并围绕二长岩体进行找矿工作, 结果证实 了与我们的推测基本一致的工业矿体的存在 ( 图4). 我们在此叙述下吉宝沟金矿工业矿体发现的经过, 是想强调在该区找矿工作中应确立燕山期侵入 (杂) 岩 成矿理论的重要性, 而不一定过分强调成矿物质来源 等方面的重要性.3赋矿围岩下吉宝沟二长岩的围岩为二长花岗岩- 钾长花岗 岩- 碱长花岗岩系列的花岗岩, 主要岩性为似斑状黑 云母二长花岗岩, 个别矿体产于蚀变的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之中.我们测得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的似斑晶的 K - A r 同位素年龄为 19317 M a 3 .图 1 下吉宝沟金矿地质略图F ig11 Geo lo g ica l sk e tch m ap o f X ia jibao go u go ld depo sit2花岗岩 (g ran ite) ; 3金异常 (go ld anom a ly) ; 4金矿体或矿化体 (go ld o rebo dy o r m ine ra lized bo dy) ;布区 (d ist r ibu t ive p ro v ince o f p lace r go ld)1二长岩 (m o nzo n ite) ;5砂金分图 2 下吉宝沟磁法( T )、 植物化探剖面图F ig12 T h e m agne t ic and p h y to geo ch em ica l sec t io n o f X ia jibao go u215 mm ; 钾长石主要是微斜长石, 少量是条纹长石, 呈它形, 粒径一般为 2 3 mm. 我们测定的二长岩全岩矿区出露的二长岩岩体呈北北东向, 出露面积不足 1 km 2. 二长岩呈灰白色, 二长结构, 块状构造, 主要由含量相近的斜长石和钾长石组成, 石英很少.斜 长石为钠- 更长石, 自形板柱状, 粒径一般为 015K - A r 年龄为 14511418 M a,而钾化、 黄铁矿化似斑状二长花岗岩的钾长石变斑晶 K - A r 年龄为 13713图 3 下吉宝沟金矿磁异常等值线图F ig13 Isop le th m ap o f m agne t ic anom a ly in X ia jibao go u go ld depo sit1磁异常等值线 (nT ) (m agne t ic anom a ly isop le th ) ; 2槽探工程 ( t rench eng inee r ing) ; 3井探工程 (w e ll eng inee r ing) ; 4以大于 l10- 6 圈 定的金矿体 (go ld o rebo dy o f l10- 6 leve l and abo ve)611 M a 3知, 该二长岩与东坪金矿二长岩6 、世界二长岩的化学成分很相近, 从过铝指数 (A N KC ) 看, 它们均为同 熔型, N a2O 与 K 2O 近相等. 当然, 它们之间也有差别.下吉宝沟二长岩与东坪金矿二长岩更近一致, 都是偏, 略小于二长岩年龄, 即矿化蚀变时代略晚于二长岩的形成时代.这表明蚀变矿化发生于二长岩成岩期后.下吉宝沟金矿二长岩的化学成分见表 1. 其中, 1 5 为未矿化二长岩, 6、 7 为矿化二长岩.由表 1 可碱性的,N a2O + K 2O 都很高,达到 10% 左右,N a2O图 4 下吉宝沟金矿 T c14 槽素描图F ig14 Sk e tch m ap o f T c14 t rench in X ia jibao go u go ld depo sit1第四系 (Q ua te rna ry) ; 2花岗岩 (g ran ite) ; 3伟晶岩 (p egm a t ite) ; 4金矿体 ( go ld o rebo dy o r m ine ra lized m o nzo n ite) ;岩 (h yd ro th e rm a l ve in qua r tzite) ; 6破碎带 (f rac tu re zo ne)5脉状热液石英略大于 K 2O ; 而世界二长岩是钙碱性的, N a2O + K 2O为 7179% , 明显小于前两者. 下吉宝沟金矿的矿化二长岩与未矿化二长岩相比, S iO 2 含量明显减少, C aO含量却明显增加, 说明矿化蚀变过程中 S i 带出, C a 带入 (碳酸盐化).下吉宝沟二长岩微量元素成分见表 2.我们仅分析了A u 及与A u 关系密切的A g、C u、P b、Zn 等元素.从表 2 中可见, A u 含量明显高于地壳克拉克值, 而A g、C u、P b、Zn 含量与地壳克拉克值相近甚至多数低于地壳克拉克值, 没有异常,说明下吉宝沟金矿为金表 1 下吉宝沟二长岩化学成分 (% )Table 1 The pe trochem ica l con ten ts of X ia j ibaogou m on zon ite N a2O+ K 2OAK 2O序号样号S iO 2T iO 2A l2O 3F e2O 3F eOM nOM gOC aON a2OK 2OP 2O 5L o sN KCN a2O2 641831 641201 641274 671632 651995916958149014401400140012901340144014201170178181921910918197161681719017160181331619715165211011781187116511990118012721341192017001770163018101952131214511303108010300103601070010300101101061010610105011001260147013711051105119921310135210201440144014401870122217721041141411761005196519841365124513651685141317341504192419241424124411641944162410601077010920111011001200106901092011201251115111711271198113441804123117311691167117311851143114511481131510551585159311331915143712841953110017500182601823110101809017760187001854110910150101881019817891489152101621010371791N 52-1-2N 52-7-3456N 52-N 52- N 52-8-26-13-1- 771- 8东坪金矿二长岩6 世界二长岩363132621601 7 由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实验室分析; 3R 1W 1L e M a it re( 1976) 的二长岩平均化学成分表 2 下吉宝沟二长岩微量元素成分 (10- 6 ) Ta ble 2 The m icroe lem en t con ten ts of X ia j iba ogou m on zon ite 序号样号A uA gC uP bZn0107501015010750121041690100350113111001071120010901075513012124120417981106381401217816061108120123610371023101051217941N 52- N 52- N 52-N 52-1-227-138-1426-45N 52- 13- 2地壳丰度值31 5 由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实验室分析; 3 据黎彤,1976.的独立矿床,尚未发现 A g、C u、P b、Zn 的金属矿物.中也可佐证.我们把下吉宝沟二长岩和东坪金矿二长岩7 、地壳丰度值的稀土元素做对比. 在稀土元素总量( 2R E E ) 上, 本区平均值为 16414810- 6 , 与地壳丰度 值 165137 接 近, 而 明 显 高 于 东 坪 金 矿 二 长 岩 的98160; 在铕异常系数 E u 上, 与地壳丰度值 01595 接近, 都存在一定负铕异常, 而东坪金矿二长岩为 1102,下吉宝沟二长岩稀土元素含量见表 3.由表可以看出, 下 吉 宝 沟 二 长 岩 稀 土 元 素 总 量( 2 ER R )在70102410- 6 22819710- 6 之间, 矿化二长岩 (6、7号样品)的 2R E E 含量明显偏低,说明成矿过程中有稀土元素带出, E u 在 01480 01683 之间, 具有一定负铕异常,而且矿化二长岩的 E u 最小,说明二长岩无异常; 在轻、重稀土元素比(2C e2 Y ) 上, 介于后中矿化二长岩分异较强一些, 即矿化形成最晚. 2C e2 Y 在 4170 7151 之间, 较大, 分馏程度较强, 说明二长岩是岩浆演化晚期的产物, 这从较小的二长岩体两者之间, 即东坪金矿二长岩的稀土元素分馏程度更强.表 3 下吉宝沟二长岩稀土元素成分 (10- 6 )Table 3 The REE con ten ts of the X ia j ibaogou m on zon ite2C e序号样号L aC eP rN dSmE uGdT bD yH oE rTmYbL uY2R EEE u2 Y2 40101 38141 35164 48112 3914251214103414711683167012719581987183311631182810391728131813111727115121610541946135418931602136417701891108019211080187015701350182016311221823184219231753104213021002195117461701420162014601550147013101270144012411121373173217231062169115611632154112741101440171015201580151013501280148012511411041163113211461130019901741121017021701170126012101230122011511261177114311641150019401210129012301270124011501083012101100182121219161417161114141781182021361722281971811901644 715101642 512401683 610201624 712801641 614601567 61161N 52-N 52- N 52-1-27-38-9513 10184N 52-26-751648142613671381475125310371474188517567N 52- 13-1-1-平均789170 11717701091 01576162 701024 01480 4170011901170125113001632171313 1641486122 9816001673 61271102 914201595 2178东坪金矿二长岩7 地壳丰度值325172 371516128 2126394326617241651371 7 由沈阳地矿所实验室分析; 3 据黎彤, 1990.矿石中金含量一般为 210- 6 610- 6 ,下吉宝沟二长岩的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分布型式如图 5. 图中显示, 总体为具有一定负铕异常的右倾斜 的较平滑曲线, 矿化二长岩 (6、 7 号样品) 的曲线在下方且铕亏损更强, 说明形成下吉宝沟二长岩的岩浆 在上升过程中有一定的壳源物质混入, 而矿化时间在二长岩形成后期, 矿化后总稀土含量有丢失.二长岩的发现对于分解花岗岩基以及在其内部找 矿意义重大.世界上与二长岩有关的金矿很少, 但是规模一般却很大, 目前国内只发现东坪大型金矿等为 数不多的该类型金矿.我们在 IT c2- 1 探槽中采了两个金矿石 (矿化二长岩) 化学分析样品, 分析结果是 512510- 6 和 1010- 6. 金矿脉和矿 化脉主要产在二长岩体中, 花岗岩中产有矿化脉.矿石类型主要为蚀变岩型, 偶见脉状热液石英岩型8, 但不具规模. 围岩蚀变主要是绢云母化、黄铁矿化、毒砂化、方铅矿化、叶蜡石化、碳酸岩化、硅化,金矿化主要与黄铁矿化和毒砂化有关, 围岩经蚀变褪 色成灰白色.矿石结构主要是自形粒状结构, 其次是交代晶体结构和交代残余结构.矿石构造为浸染状构造.金属矿物有黄铁矿、 毒砂, 偶见方铅矿, 非金属 矿物有长石、 绢云母、 叶蜡石、 方解石、 石英等.二长岩脉贯入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内 NW走向的张性裂隙中 (图 2) , 在二长岩与花岗岩接触部 位产生一条破碎带, 花岗岩中见有半自形石英, 为二长岩体侵入过程中形成.在某种意义上二长岩本身就 是金矿体, 其内可见花岗岩捕掳体.二长岩内含有较多的黄铁矿和毒砂.黄铁矿呈立方体、 五角十二面体4矿床地质特征二长岩受到后期构造作用,岩体中产生了北西向和北东向两组裂隙, 它们控制了矿体的产状.下吉宝沟金矿脉和矿化脉主要产在下吉宝沟二长 岩体及花岗岩围岩的接触带附近的张性裂隙中, 产状主要为 NW走向,其次为 N E 走向,近于直立. 矿体宽一般为 1 3 m , 由于工程控制不够, 长度不清. 金图 5 下吉宝沟二长岩稀土元素分布型式F ig15 R E E p a t te rn o f th e X ia jibao go u m o nzo n ite样品号同表 3 (T h e sam p le num be r s a re th e sam e a s tho se in T ab le 3. )及它们的聚形, 大小一般为 015 4 mm. 毒砂呈板状、锡白色、 自形和半自形, 大小一般为 1 3 mm , 脉状 热液石英岩8 为后期产物.该金矿的矿物组合为黄铁矿+ 毒砂+ 方铅矿+ 石长岩有关的金矿很少, 只发现有东坪大型金矿. 下吉宝沟金矿与东坪金矿有较多的相似性. 下吉宝沟金矿 是在大花岗岩基中发现的, 这为今后找矿提供了重要线索. 二长岩受到后期构造作用, 岩体中产生了北西 向和北东向两组裂隙, 它们控制了矿体的产状. 下吉宝沟金矿形成于晚侏罗世, 这进一步证明了在额尔古 纳地区晚侏罗世- 早白垩世这一时期为重要的成矿作用时期. 下吉宝沟金矿主要与黄铁矿化和毒砂化有关, 而与硅化关系不明显, 矿石类型主要为蚀变岩型, 金 矿化产生于二长岩成岩后期, 成矿物质可能来自深部.植物化探和磁法测量在下吉宝沟金矿的应用效果较明显, 这对于在额尔古纳地区找矿有指导意义.与 H 1O hm o to 9英+ 方解石,的黄铁矿+ 磁黄铁矿+碳酸岩组合相当, 因此认为 34 SPy 34 S2 S.下吉宝沟金矿黄铁矿 34 SCD T() 为- 512、- 511 和- 512, 毒砂218 和- 314. 由于侏罗纪末期 (二34 SCD T() 为-长岩形成时期) 本区岩浆来源以深源为主, 同时在上升的过程中有部分地壳物质加入.因此, 认为下吉宝 沟金矿 黄 铁 矿 的 34 SCD T 平 均 为 - 5117, 且 相 对 集中, 是因为形成二长岩的岩浆在深部形成以后, 在上升的过程中与富32 S 的围岩 (台区粘土和泥质页岩34 S参考文献内蒙古地质矿产局. 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 M . 北京: 地质出 版社, 1991.祝洪臣, 等. 额尔古纳地区有色、 贵金属成矿特征 J . 贵金属地 质, 1999, 8 ( 4) : 193 198.张炯飞, 等. 小干沟二长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 贵金属地质,1998, 7 ( 1) : 68 70.张炯飞, 等. 东北地区中生代火山岩形成环境 J . 贵金属地质,2000, 9 ( 1) : 33 38.张炯飞, 等. 小伊诺盖沟金矿成矿特征 J . 贵金属地质, 1999,8 ( 3) : 129 135.61平均为- 814, 格里年科,并发生了均一化的结果.1971)发生了相互作用,25结论通过以上论述可知, 下吉宝沟金矿产在二长岩中,它的形成与二长岩关系密切, 二长岩既是容矿岩又是 含矿岩.下吉宝沟二长岩是高碱度的偏碱性同熔型二长岩, 其硫同位素和稀土元素表明有一定的壳源物质 混入, 二长岩是岩浆演化晚期的产物.目前国内与二345张炯飞, 等. 关于热液岩 J . 贵金属地质, 1998, 7 ( 2) : 143148.O hm o to H 1Sy stem a t ic s o f su lfu r and ca rbo n iso top e s in6 宋国瑞, 等. 东坪金矿控矿地质因素及成矿模式 J . 贵金属地质,1992, 1 ( 2 3) : 110 114.87 魏菊英, 等.河北东坪金矿区水泉沟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J .地9质科学, 1994, 29 ( 3) : 256 266.h yd ro th e rm a l o re depo sit s J 1E co n 1Geo l. ,1972, 67: 551.THE GEOLO G ICAL CHA RACTER IST ICS O F X IA J IBAO GO U GOLD D EPO S ITZHU H o n g 2ch en , ZHA N G Jo n g 2fe i, Q U A N H en g(S h eny ang I nstitu te of G eology and M inera l R esou rces, S h eny ang 110032, C h ina )A bstra c t: T h e X ia jib ao go u go ld depo sit is lo ca ted in th e cen t ra l sec t io n o f th e E rgu n b lo ck. It s geo g rap h y lo ca2t io n is abo u t 15 km to th e so u th ea st o f J ila lin tow n , E rgu n c ity, In n e r M o n go lia A u to nom o u s R eg io n. T h e E rgu n R ive r ( th e bo u n da ry r ive r b e tw een C h in a an d R u ssia ) is lo ca ted in it s w e st abo u t 10 km.T h e re is th e J ila lin la rge p lace r go ld depo sit n ea rb y. X ia jib ao go u go ld depo sit o ccu r s in m o n zo n ite an d is c lo se ly re la ted to it. T h e m o n zo n ite is bo th ho st ro ck an d m in e ra lized ro ck. H e rcyn ian g ran ite s a re b ro ad ly d ist r ib u ted a ro u n d th e m o n2 zo n ite. NW 2st r ik in g an d N E 2st r ik in g ten sio n a l f rac tu re s o ccu r in th e m o n zo n ite. T h e o rebo d ie s a re co n t ro lled b y th e ten sio n a l f rac tu re s. X ia jib ao go u go ld depo sit w a s fo rm ed in la te J u ra ssic. It s A u 2m in e ra liza t io n is m a in ly re la ted to p y r it iza t io n an d a r senop y r it iza t io n , o th e r th an silica t io n. A u 2m in e ra liza t io n o ccu r red fo llow in g th e m o n zo n ite. T h e o re2fo rm in g m a t te r p ro b ab ly cam e f rom dep th. T h e 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