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考试儿科学要点 1.doc_第1页
执业医师考试儿科学要点 1.doc_第2页
执业医师考试儿科学要点 1.doc_第3页
执业医师考试儿科学要点 1.doc_第4页
执业医师考试儿科学要点 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绪 论小儿年龄分期和各期特点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渐进的动态过程。但在实际工作中,常根据小儿的解剖、生理、心理、病理和疾病等特点,人为地将小儿按年龄划分为七个或八个(加上围生期)不同阶段或年龄期。(一)胎儿期从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开始至胎儿出生为止,约40周(280天)。特点:胎儿期完全依赖母体而生存。孕母的健康对胎儿的存活与生长发育有直接影响。母亲的健康状况、情绪、理化因素的刺激,生活工作条件、营养和卫生环境以及疾病、用药等因素都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并可导致死胎、流产、早产或先天畸形的严重后果。最初12周(胚胎期,妊娠早期)是器官原基分化的关键时期,易受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夭折或先天畸形、遗传性疾病。(二)围生期(围产期)指出生前、产时、产后的一个特定时期,我国采用定义为:自胎龄满28周(体重1000g)至出生后7足天内。特点:围生医学属交叉学科,具有跨学科特性。这一时期从妊娠的晚期经分娩过程至新生儿早期,经受了巨大的变化,是生命遭受最危险的时期。围生期小儿发病率与死亡率最高。围生期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医疗卫生水平的重要指标。例题:我国围生期是指A.妊娠第28周到出生后第1月B.妊娠第28周到出生后第2周C.妊娠第28周到出生后第3周D.妊娠第28周到出生后第2月E.妊娠第28周到出生后第1周答疑编号500843010101: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E(三)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开始至生后28天内,此期实际包含在婴儿期之内。特点:是人类独立生活的开始阶段。新生儿机体发育尚未成熟,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较差。发病率及死亡率高,尤以早期新生儿(第一周新生儿)最高。应加强护理,注意保暖,细心喂养,预防各种感染。(四)婴儿期又称为乳儿期,出生后至满1周岁之前,包括新生儿期在内。特点: 是小儿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身长在一年中增长了50%,体重增加了2倍。对营养素和能量的需要量相对较高与消化吸收功能不完善之间存在矛盾,消化紊乱与营养紊乱性疾病多见。应提倡母乳喂养,指导合理喂养方法。免疫功能变化大,婴儿56个月后经胎盘从母体获得的IgG逐渐消失,自身的免疫功能尚未发育成熟,感染性疾病(包括传染病)多见。应按时进行预防接种,积极预防各种感染性疾病和传染病。例题:体格发育最快的时期是A.新生儿期B.婴儿期C.幼儿期D.学龄前期E.学龄期答疑编号500843010102: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婴儿期(从出生后到满1周岁)又称乳儿期,此期生长发育最快,一年中身长增加50%,体重增加3倍。(五)幼儿期1周岁后到满3周岁之前。特点:体格生长速度稍减慢。智能发育较快,语言、思维、应人应物能力及自我意识发展迅速。开始行走,活动范围增大。好奇心强,自我保护能力差。饮食变化大,由乳类向成人饮食过渡。意外事故较多见,营养性疾病及腹泻亦较多见。故应防止意外创伤和中毒,加强断奶后的营养和喂养指导,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工作,还应着手进行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培养和训练。例题:幼儿期年龄的划分应是A.出生到1岁B.出生到2岁C.1岁到3岁D.1岁到4岁E.2岁到4岁答疑编号500843010103: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幼儿期为1岁后至满3周岁,此期动作、语言、认知发展快。(六)学龄前期3周岁后到67周岁入小学前。特点:体格生长较为缓慢,但稳步增长。智能发育增快,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小儿可塑性较大,因此应注意早期教育,注意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及生活卫生习惯。意外事故较多见,其他疾病减少。为做好入学前教育与入学前准备的时期。(七)学龄期又称为小学学龄期,从入小学起(67岁)到进入青春期前(女性12岁,男性13岁)。特点:体格生长稳步增长,但相对较慢。除生殖器官外,各器官外形本期末已接近成人。智能发育更加成熟,是学习的重要时期。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免疫性疾病、近视、龋齿等开始增多,心理、行为问题也开始增多。(八)青春期又称为少年期,中学学龄期,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的时期称为青春期。女孩一般从1112岁开始到1718岁,男孩从1314岁开始到1920岁。特点:是第二个体格生长高峰,身高增长显著加速。第二性征及生殖系统迅速发育并逐渐成熟,性别差异明显。至本期末各系统发育成熟,体格生长停止。青春期发育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及种族差异,可相差达24年。发病率低,但可出现心理、生理、行为问题及神经-内分泌紊乱性疾病。故在这一时期,除供给足够的营养,加强体育锻炼和道德品质教育外,故应重视和加强青春期保健,进行青春期生理卫生和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使他们的心身都能得以健康成长。第二单元生长发育第一节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生长发育是小儿机体各组织、器官形态的增长和功能成熟的动态过程。生长发育是小儿机体的基本特征。(一)生长发育是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生长发育在整个小儿时期不断进行,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但其发育速度又因年龄而异,如体格方面,婴儿期是第一个生长高峰,以后速度减慢,青春期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二)各系统、器官的生长发育不平衡小儿各系统的发育快慢不同,各有先后。 如神经系统发育是先快后慢,生殖系统发育是先慢后快,体格发育是快慢快,淋巴系统发育在儿童期较迅速,青春期达高峰,以后降至成人水平。(三)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生长发育虽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受一些因素(如遗传、性别、环境、教养等)影响存在着相当大的个体差异,个体差异一般随年龄增长而显著,青春期差异更大。儿童的生长发育水平有一定的正常范围,所谓的正常值不是绝对的,必须考虑影响个体的不同因素,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四)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生长发育是形态的增长和功能成熟的过程,是量和质的发展,两者相互联系。一般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第二节体格生长(一)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体格生长是小儿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常用的形态指标有体重、身高(长)、头围、胸围等。1.体重体重为身体各器官、组织和体液的总重量,是反映儿童体格发育与近期营养状况的指标。临床给药、输液也常根据体重计算用量。正常新生儿初生体重平均为3kg。由于哺乳量的不足、不显性失水、排尿及排出胎便,出生后34日内有生理性体重下降,约下降原有体重的3%9%,至710日体重逐渐恢复至出生时的体重。出生后前3个月每月增长700800g,46个月时为500600g月,后半年(712个月)平均每月增加300400g。一般在3个月时体重可达出生时的2倍(6kg),1岁时约达3倍(10kg),2岁时达4倍(12kg),2岁后到12岁前(青春期前)平均每年约增长2kg。为了便于临床应用,可按以下公式粗略估计小儿体重:6个月:体重(kg)=出生时体重+月龄0.7712个月:体重(kg)=6+月龄0.25212岁:体重(kg)=年龄2+812岁以后为青春发育阶段,受内分泌影响,体重增长较快(是体格增长的第二个高峰),且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不再按上述公式计算。2.身高(长)身高指头顶至足底的长度,3岁以下仰卧位测量称身长,3岁以后站立位测量称身高。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时身长约50cm,前半年平均每月增长2.5cm,后半年平均每月增长1.5cm。一般1岁时达75cm,2岁时达87cm,2岁后到12岁前(青春期前)平均每年约增加67cm,青春期身高加速增长。故212岁儿童平均身高可按以下公式粗略推算:212岁:身高(cm)=年龄7+753.头围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为头围,反映脑和颅骨的发育情况。正常新生儿初生时头围约34cm,在生后的前3个月和后9个月头围都增长约6cm,故1岁时达46cm,2岁时48cm,5岁时约50cm,15岁时接近成人头围,约5458cm。头围过大,常见于脑积水;头围过小,可见于头小畸形或脑发育不全。4.胸围沿乳头下缘平绕胸一周的长度,反映胸廓、胸背肌肉、皮下脂肪及肺的发育程度。胸围初生时比头围小12cm,约32cm;1周岁时与头围相等,约46cm;以后则超过头围(约为头围+年龄-1cm)。例题:足月女婴,母乳喂养,吸吮好,哺后安睡,生后4天体重下降7%,查体反应好,面色红润,心肺(),此婴可能的原因是A.进乳量多,进水少B.进水多,进乳量少C.败血症D.呆小病E.生理性体重下降答疑编号500843020101: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出生后由于摄入不足、胎粪排出和水分丢失等可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3%9%),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约在生后34日达最低点,以后逐渐回升,710日应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生后如及时哺乳可减轻或避免生理性体重下降的发生。(二)骨骼发育1.头颅骨发育(1)前囟:出生时约1.02.0cm,11岁半时闭合。前囟闭合过早见于头小畸形,闭合过迟见于佝偻病、甲状腺功能减低和脑积水等。前囟饱满、紧张、隆起,常表示颅内压增高,是婴儿脑膜炎、脑炎或脑积水等重要体征之一。(2)后囟:出生时很小或已经闭合,一般于生后68周时闭合。(3)骨缝:出生时稍分离或重叠,一般于生后34个月时闭合。2.脊柱发育出生后的第一年脊柱增长比下肢快,以后则落后于下肢。出生时脊柱无弯曲,仅轻微后凸。3个月小儿抬头时出现颈椎前凸(第一个生理弯曲),6个月小儿能坐时出现胸椎后凸(第二个生理弯曲),1岁小儿站立行走时出现腰椎前凸(第三个生理弯曲)。至67岁时这3个脊柱自然弯曲才随韧带的发育而固定。3.长骨骨化中心的发育长骨的生长成熟与体格生长有密切的关系,长骨的生长主要由于干骺端软骨骨化,骨膜下成骨。临床上通过X线检查长骨干骺端骨化中心出现的数目及每个骨化中心的出现时间、大小形态和干骺端融合时间,并与标准骨龄图谱进行比较,其骨骼成熟度相当于某一年龄标准图谱时,该年龄即为其骨龄。通常采用左手腕、掌、指骨正位X片来了解和判断小儿的骨骼发育年龄。婴儿早期可采用膝部X片来了解其发育情况。19岁骨龄简易计算法:腕部骨化中心的数目约为小儿的年龄加1。骨龄在临床上有重要的诊断价值。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生长激素缺乏症骨龄明显落后;真性性早熟、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骨龄超前。(三)牙齿发育乳牙总数20个,恒牙32个(或28个,第三磨牙也有终身不出者)。乳牙多于生后410个月开始萌出,如12个月后尚未出牙者可视为异常,2.5岁出齐;2岁内乳牙数约等于其月龄减46。恒牙6岁左右开始萌出(称第一磨牙或六龄齿),612岁按乳牙出牙先后顺序逐个以恒牙换代,12岁左右出第二磨牙,18岁以后出第三磨牙,约2030岁时出齐。出牙是一个生理过程,一般无特殊反应。但有的也可出现暂时性流涎、睡眠不安及低热等症状。佝偻病、营养不良、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及先天愚型等患儿出牙延迟、牙釉质欠佳。第三节运动和语言发育(一)运动的发育运动的发育可分为大运动和细运动两大类。运动功能发育一般规律是:由上而下,由近及远,由不协调到协调,由粗到精细、准确、灵巧。2个月开始抬头;4个月手能握持玩具;5个月扶腋下能站得直,两手各握一玩具;6个月能独坐一会,用手摇玩具;7个月会翻身,独坐很久,将玩具换手;8个月会爬,会拍手及扶栏杆站起;9个月试独站;1011个月推车走几步,用拇、示指对指拿东西,可独站片刻;1周岁左右逐渐会走,弯腰取东西,会将圆圈套在木棍上;1.5岁后会蹲着玩,爬台阶,有目标地扔皮球;2岁左右会双脚跳,会用勺子吃饭;3岁会跑,骑三轮车等。大运动发育口诀:“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经典例题】不符合生长发育一般规律的是A.由下到上B.由近到远C.由粗到细D.由低级到高级E.由简单到复杂答疑编号500843020201:针对该题提问正确答案A(二)语言的发育语言的发育必须具备正常的发音器官、听觉和大脑语言中枢,与周围人的交往促进了语言的发育。语言的发育要经过发音、理解、表达三个阶段。新生儿已会哭叫,2个月发喉音,34个月咿呀发音,56个月会发单音,78个月能无意识发出复音,如“爸爸”、“妈妈”,9个月能听懂“再见”等,1011个月能模仿成人的动作如:再见等,开始说单词,11.5岁能说出物品及自己的名字,认识并指出身体的各部位;2岁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对人、事有喜乐之分;3岁以后词汇增多,说话也逐渐流利。语言发育的阶段性总结:哭叫阶段:12个月,咿呀阶段:34个月,单音阶段:510个月,单词阶段:12岁,成语阶段:3岁以后。表21-1 小儿运动、语言发育进程表月(年)龄粗、细动作语 言1个月无规律、不协调动作;紧握拳能哭叫2个月直立及俯卧位时能抬头发出和谐的喉音3个月仰卧位变为侧卧位;用手摸东西咿呀发音4个月坐位时抬头自由;可在俯卧时用两手支撑抬起胸部;手能握持玩具笑出声5个月扶腋下能站得直;两手能各握一玩具喃喃地发出单词音节6个月能独坐一会;用手摇玩具发单音,听到喊声有反应7个月会翻身;独坐很久;将玩具朋一手换入另一手以有“爸爸”“妈妈”等复音,但无意识8个月会爬;会自己坐起来、躺下去;会扶着栏杆站起来;会拍手能重复大人所发简单音节9个月试独站;会从抽屉中取出玩具能懂几个较复杂的词,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