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质的评价.doc_第1页
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质的评价.doc_第2页
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质的评价.doc_第3页
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质的评价.doc_第4页
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质的评价.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质的评价目录1 徐熙泽 新自由主义的本质界定及其发展历程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32 吴涛 透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阶段观察与思考2006.113 李克勤、齐兰 马克思主义垄断资本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年第5期4 李其庆 新自由主义本质辨析经济学家2004.55 齐兰 垄断资本全球化问题理论探讨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8期6 倪先敏 试析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与趋势求实2004.37 罗文东 论经济全球化与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发展国际论坛2006.38 伍静 知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的新形式齐鲁学刊2004年第3期9 梅学霞、吴宇 国家资本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由之路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1210韦定广 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是“全球自由资本主义”社会科学2005年第9期11吴友军 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论资本主义的反市场本质理论探索2006年第4期12顾海良 关于“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进程”问题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6期13沈东华 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再认识集团经济研究2006年10月14罗文东 超垄断国家资本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的一种理论分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15朱婷 “中纺公司”国家垄断资本企业的特征、作用及影响上海经济研究1999年第4期16王陈军、慈悦 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调整学术交流2001年9月第5期17刘宁扬、赵宗博 论当代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1年第6期18【美】约翰B.福斯特著 云南师范大学马可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译 垄断资本的新发展:垄断金融资本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第3期19宁光杰 垄断仍是现代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中国高等教育半月刊2000年第19期20费利群 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论析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第9期21刘青建 试析发展中国家与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兼论殖民体系瓦解的经济根源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2期22叶卫平 世纪之交看列宁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的论断高校理论战线2000年6月23庞仁芝 如何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99年第4期24刘明松 浅析全球垄断资本的形成过程与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5期25刘力永 普兰查斯论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功能哲学研究2007年第2期26【美】迈克尔赫德森著 查林 林贤剑摘译 美国金融霸权与新自由主义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第7期27杨国亮 论资本扩张的历史演变及其在当代的发展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第11期观点摘录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所谓垄断资本就是由资本集中而形成的具有独霸权势的资本。这种资本的特性表现在:首先,它是大资本,是一种由资本高度集中而形成的大规模或特大规模的资本集合,而非一般的分散的中小资本。其次,它是一种强势资本,是经过资本之间的激烈竞争弱肉强食所形成的具有强大优势和实力的资本,而非一般的不具明显优势乃至是弱势的资本。再次,它是一种独占资本,具有显著的排他性,并由排他性发展为独占性,它凭借自身的垄断地位而阻止和妨碍其他资本参与竞争。最后,它是一种权力资本,具有强烈的霸权倾向和霸权本性。这种倾向和本性甚至还会超越经济领域扩展到非经济领域之中。齐兰 垄断资本全球化问题理论探讨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8期国家垄断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的影响,突出地表现为“社会化形式的变化”上。英国学者本法因把这种“社会化形式的变化”概括为三个主要方面:第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再生产的社会化”的变化。法因认为:“国家在经济再生产中占据统治地位。这是国家垄断资本的显著特点”。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前的发展阶段相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一个“生产关系社会化程度更高的阶段”,是以“一种控制生产过程的新的更高的社会化机制为特征的”。这时,控制生产过程的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化机制是国家干预,不再是市场交换和信用制度这些强制的力量。现在,国家对社会经济再生产中的“过程管理”、“核算管理”和“金融管理”实现了完全的控制,国家(通过与市场结合的方式)在经济再生产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第一在经济再生产的社会化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占有和控制剩余价值的方式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剩余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国家征税的方式被占有的。当然,国家通过征税方式集中的剩余价值的大部分,仍然以资本积累的形式重新投入资本循环。占有和控制剩余价值方式的变化,使剩余价值的分配和交换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导致“资本各部分之间在利息或企业利润形式上占有剩余价值的争斗性的斗争,也由于国家的作用逐步地社会化”。第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必然出现“政治上的转化”,即“原先体现政治关系的国家不可避免地直接卷入一切形式的经济斗争”。例如,在工资斗争中,工人阶级的直接对立而就是管理并决定收入和税收政策的国家机构。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可避免地成了“意识形态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关系的具体体现”。与资本主义发展早期阶段正相反,那时,资产阶级国家是建立在这三方面关系相分离基础之上的。(参见本法因等:重读,英文版,第105 -109 ,121-125页,伦敦,麦克米兰出版公司,1979 。)显然.“社会化形式”的这些变化,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顾海良 关于“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进程”问题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6期在不同性质的国家有不同的国家资本主义。在资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国家资本主义就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由国家政权直接控制某些资本主义企业的一种资本主义。”在这种资产阶级的国有企业里,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丝毫没有改变,所不同的是:这些企业的工人不是受个别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而是直接受以资产阶级国家为代表的整个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国家资本主义发展为由垄断资产阶级直接控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即国家政权同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在现代资木主义条件下,表现为国家机器从属于垄断资本,垄断资本集团利用国家权利,全面干预国民经济以保证垄断组织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巩固金融寡头的统治。梅学霞、吴宇 国家资本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由之路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12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历程“从17世纪40年代到18世纪60年代的第一个120年,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初阶段。”“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80年代的第二个120年,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也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转向垄断资本主义的阶段。”“从19世纪80年代到现在的第三个120年,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阶段。”“20世纪下半期,借助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成果,也借鉴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发展的一些成功之处,包括计划经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些做法,资本主义逐渐找到了调整自身关系的一些手段。这一时期,几乎所有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经历了把垄断组织的力量同资产阶级国家的力量结合为一体的过程。国家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已有原先在战争和严重的经济危机中运用的一种临时性的非常措施,转变为一种经常性的、日常经济运行的必要机制,这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一个更高阶段的标志。”顾海良 关于“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进程”问题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6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从一般垄断资本主义演化而来的,因此,它不仅具有一般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而且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其有别于一般垄断资本主义“最基本的特征是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并以其巨大力量,对全部社会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具体表现在:国家参与、支持和帮助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使资本社会化达到了新的高度;国家促进生产和资本大规模跨越国界,使国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跨国公司大发展;国家直接参与和建立一批国际经济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和运行进行调节和规范;国家直接出面缔结各种经济合作协议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通过各种手段扩大自己的剥削和势力范围。 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的结合是资本主义国家为进行争夺殖民地的战争和解决资本主义内在经济危机的结果。帝国主义“战争异常地加速了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在两次大战的备战和战争期间,帝国主义各国政府普遍建立战时经济管理机构,对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各个领域实行国家的直接控制,以动员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战争”。为进行战争,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了生产国家化原则,国家开始调节经济、监督生产,资本家不是为市场而是为国家、为战争而工作,国家机器空前加强乃至在一些国家实行军国主义。为解决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对全球资本主义的沉重打击,在美国出现了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美国定型,是从私人垄断调整至国家垄断的典型”。同时,也使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中实力最强的国家。刘青建 试析发展中国家与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兼论殖民体系瓦解的经济根源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2期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表现及发展趋势垄断的存在并不排斥竞争,垄断企业之间以及垄断企业与非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仍然存在,并且竞争会更激烈。如果说现阶段的垄断发生了变化,那就是金融垄断资本以及国际垄断资本实力的增强,成为控制资本主义经济的重要力量。一些银行、保险公司以及共同基金通过参股控制了大量的巨型公司,形成了列宁所说的“银行和工业的溶合或混合生长”的“金融资本”。这种垄断组织具有更大的势力,也就能够获得更多的稳定的利润。另外,资本主义通过跨国公司,加强了对国外企业的兼并和控制,从而形成国际垄断资本,各大寡头垄断企业为争夺全球霸主地位,在世界市场上展开全面角逐,说明垄断资本主义采取新殖民主义的手法,加强了对世界的统治,继续剥削、掠夺发展中国家。宁光杰 垄断仍是现代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中国高等教育半月刊2000年第19期如果说马克思列宁经历了早期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中期的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那么处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当代资本主义即世界资本主义体系逐渐进入一个以经济增长、生活水平提高和各种联系合作普遍发展为标志的,相对稳定发展状态。已经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现代资本主义形态,正如德里克所指出的:“随着东欧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和中国这样社会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的开放,除了几个微不足道的例外,今天的地球上几乎没有一个角落资本活动不曾渗透到。”总之,当代资本主义进入全球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是以一系列客观经济社会条件为依据的,反映了全球化进程的深刻变化和本质内容,揭示了由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演进到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运行轨迹。当然,全球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目前还仅仅是一个发展趋势,其实现尚须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费利群 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论析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第9期马克思恩格斯曾深刻地指出:“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资本主义只有不断地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自我改良和调节,才能保持其生命力。特别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促使资本主义产生新的发展变化。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以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新型材料、宇航工程、海洋工程等尖端技术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新科技革命的到来,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资本的社会化由国内扩展到全球,当代资本主义已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倪先敏 试析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与趋势求实2004.3总之,垄断仍然存在并且有新的发展,但在全球化的推动下,整个资本主义经济越来越在更大程度上超越民族国家的控制、转向以世界市场为主导,同时如美国学者罗伯特吉尔平所分析,国际范围内对自由的市场缺乏有效的干预和控制机制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自由”是相对的。如果说历史上的“自由竞争”主要局限于民族国家范围,那么当下则在更大程度上展现于全球,并且由竞争所必然导致的后果(诸如作为生产集中表现的并购与组建战略联盟、贫富两极分化等)同样在全球范围获得充分体现。与历史上19世纪的自由资本主义、20世纪的垄断资本主义的提法相一致,或许“全球自由资本主义”能够成为对当下资本主义较为确切的概括。韦定广 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是“全球自由资本主义”社会科学2005年第9期由于“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出现和知识所具有的“公有特性”,有人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已经是“没有资本的资本主义”了。但在事实上,当代资本主义依然是“有资本的”资本主义,只不过是当代资本主义的资本具有了知识化的特征,由此所决定,资本主义的国家垄断演变为知识垄断。知识垄断已经成为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的新形式。伍静 知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的新形式齐鲁学刊2004年第3期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评价“分析资本主义的现状,首先应该肯定,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特别是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普遍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政府通过各种政策和手段,加强了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调节和千预,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生产无政府状态,协调了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关系,从而缓和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也缓解了经济危机的波动幅度,使得资本主义经济能够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得以较快的发展。”“同时,也必须指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并不能最终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因此,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的命运。”王陈军、慈悦 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调整学术交流2001年9月第5期笔者基本同意以上观点,同时认为当今垄断资本主义所处的历史条件与当时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资本主义的基本情况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外。其中最明显的不同点就是,当今资本主义包括垄断资本主义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与自身调节,已成为一种混合性质(即生产的社会化、全球化与资本占有的一定程度的社会化、全球化相结合)的资本主义。这种新型的垄断资本主义在相当长时期内具有自身增长机能。齐兰 垄断资本全球化问题理论探讨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8期当代资本主义的主要矛盾不仅依然存在,而且通过新特点新趋势而更加深化。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可以通过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机制把生产过剩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由于金融衍生工具在推动发展中国家进入一体化机制特别是金融市场一体化机制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90年代中期开始的这场金融危机不是以美国为起点,而是以墨西哥为起;危机的进程不是从日本到泰国,而相反是从泰国到日本;危机的地区分布主要集中在各新兴区域市场内;危机具有多发性和长期性,持续时间要比70、80年代的危机长得多;生产过剩的内容也与70, 80年代的结构性过剩有所不同,具有比较全面的生产过剩特点;危机的主要表现形式虽然也是诸种危机的交织并发,但金融危机的色彩尤其强烈,对发展中国家的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打击特别沉重。金融危机激化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矛盾,例如韩国人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为外国占领,反对美国通用公司和福特公司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