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相关.doc_第1页
植物学相关.doc_第2页
植物学相关.doc_第3页
植物学相关.doc_第4页
植物学相关.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叶通过叶柄与茎相连,叶柄的构造和茎的构造很相似,但叶片是一个较薄的扁平体,在构造上与茎有显著不同之处。(一)双子叶植物叶的一般构造1、叶柄的构造形状横切面半圆形、圆形、三角形等,向茎一面平坦或凹下,背茎一面凸出,构造与茎相似,外为表皮皮层(有厚角组织,或有厚壁组织)维管束木质部居上(腹面),韧皮部居下方(背面),形成层活动短暂维管束合并或分裂变化很大。2、叶片的构造(1)表皮-叶片的表面(演示:取一双面叶,用镊子撕两面表皮,以示范两面的不同,下表皮易剥离,上表皮则难剥离。)分为:上表皮、下表皮:a通常一层生活cell,无细胞间隙,细胞外壁加厚,常有角质层,有的具蜡被,毛茸。可以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也有少数植物的表皮是由多层细胞组成的,称为复表皮如:2-3层,夹竹桃、海桐叶;3-4层,印度橡胶树)b一般无叶绿体,c有气孔(两面均有气孔,多在下面气孔密)(气孔,毛茸的有无,以及其类型是鉴别叶类药材的重要依据)d有些有腺毛叶受光相等称等面叶,多与地表垂直。叶受光两面不等称两面叶,与地表接近平行。(2)叶肉上、下表皮之间通常由两部分组成。栅栏组织(两面叶)位于上表皮下方,A圆柱形薄壁细胞,排列整齐紧密,通常1层,也有2或多层(冬青、枇杷)(各种植物叶肉的栅栏组织层数不一样,可作为叶类药材鉴别的特征)B含大量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场所海绵组织位于栅栏组织与下表皮之间A不规则薄壁细胞,排列疏松,间隙大,(状如海绵)尚有气孔下室(孔下室、气室)B叶绿体也少于栅栏组织。两面叶-上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下表皮等面叶-上下表皮内侧均有栅栏组织(番泻叶、桉叶),或无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分化(禾本科)(3)叶脉分布于叶肉组织中(叶片中的维管束)。主脉和各级侧脉构造有所区别主脉和较大侧脉维管束 :韧皮部(近下表皮)木质部(靠近上表皮)机械组织:在维管束的上下方,常有厚壁或厚角组织包围。无叶肉组织,这些机械组织在叶的背面最为发达,因而叶脉在叶背凸起。起支持作用。侧脉越细小结构越简化是形成层、机械组织逐渐消失然后是韧皮部组成分子减少,木质部也逐渐简单到末端只有1-2个短的螺纹管胞,韧皮部只留下短而狭的筛管分子和增大的伴胞。传递细胞在小叶脉内,常有特化的细胞,具有向内生长的细胞壁,增大壁内表面与质膜表面积。传递细胞能够更有效地从叶肉组织输送光合作用产物到达筛管分子。五、单子叶植物禾本科叶的构造特征单子叶植物叶的结构比较复杂,类型比较多,我们以禾本科植物为例,来说明单子叶植物的一般构造。1、 表皮:主要由三类细胞构成:a硅质细胞(硅质细胞内充满硅质体,所以禾本科植物的叶表面比较粗糙。b栓质细胞c泡状细胞在横切面上呈扇形排列,干旱时失水收缩,使叶子卷曲成筒,可减少水分蒸发,又称运动细胞。气孔分布两面均有,哑铃形保卫细胞2、叶肉:叶片直立,属等面叶,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明显分化。3、叶脉A维管束近平行排列,主脉粗大。(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B主脉维管束的上下两方常有厚壁组织分布,并与表皮层相连,增强了机械支持作用。C维管束鞘维管束外围常有1、2层或多层cell包围,如玉米、甘蔗由1层较大薄壁细胞组成;水稻、小麦则由1层薄壁细胞和1层厚壁细胞组成。(二)、茎的变态地上茎与地下茎均可变态一)地下茎的变态与根相似,但具茎特征。1、根状茎rhizome(根茎)横卧地下,节与节间明显,节下有退化的鳞片叶,具顶芽和腋芽。根状茎短而直立人参、三七根状茎呈团块状姜、苍术、川芎根状茎细长白茅、芦苇根状茎粗肥藕、黄精根状茎有明显茎痕黄精(地上茎枯死留下的痕迹)八角莲。2、块茎tuber肉质肥大呈不规则块状,与块根相似,但有很短的节间,节上具芽及鳞片状退化叶或早期枯萎脱落(天麻、半夏、马铃薯等)马铃薯块茎有许多凹陷(芽眼)相当于节,幼时具退化鳞片,后脱落,整个块茎上芽眼螺旋状排列,芽眼内通常3个芽,仅1个萌发,先端具顶芽)3、球茎corm肉质肥大呈球形或扁球形,具明间的节与缩短的节间;节上有较大的膜质鳞片,顶芽发达,腋芽常生于上半部,基部具不定根,如慈姑、荸荠4、鳞茎bulb球形或扁球形,茎极度缩短称鳞茎盘,被肉质肥厚鳞叶包围;顶端有顶芽,叶腋有腋芽,基部生不定根。无被鳞茎鳞叶狭,呈覆瓦状排列外无被覆盖(百合、贝母)。有被鳞茎鳞叶阔,内层被外层完全覆盖(如洋葱)。药用或食用的鳞茎类是何部分。百合(肉质鳞叶)、大蒜(腋芽)、洋葱(鳞叶)、贝母(鳞叶)。二)地上茎的变态1、叶状茎或叶状枝:茎变成绿色的扁干状或针叶状(仙人掌、竹节蓼、天门冬、木麻黄),天冬叶膜质、竹节蓼有明显节,仙人掌叶针状,假叶树可开花,鳞片状叶,蔓生百部、青荚叶、叶上开花乃叶柄与枝条相并。2、刺状茎(枝刺或棘刺)具保护作用不分枝山楂、酸橙分枝皂角、枸橘枝刺生于叶腋与茎内维管组织相连;皮刺由表皮形成,与茎内维管束无关,生于叶间;叶刺不生叶腋。3、钩状茎:见于攀援植物,钩状、粗短,坚硬无分枝,位于叶腋,由茎的侧轴变态而成,如钩藤。4、茎卷须:茎变成卷须状,柔软卷曲,多生于叶腋(栝楼)葡萄茎卷须由顶芽变成,而后腋芽代替顶芽继续发育,使茎成为合轴式生长,而茎卷须被挤到叶柄对侧。5、小块茎:小鳞茎:繁殖作用腋芽形成小块茎山药零余子、秋海棠、庐山楼梯草、尖叶紫菫。叶柄上的不定芽半夏(小块茎)。叶腋或花序处的腋芽或花芽形成小鳞芽卷丹、洋葱、大蒜、小根蒜。五、叶的变态三、叶的变态苞片bract生花序或花柄下面的变态叶总苞片involucre围于花序基部的1-多层苞片合称总苞片。小苞片bractlet花序中每朵小花的花柄上或花的花萼下较小的苞片称小苞片。颜色通常绿色较小,亦有白色(鱼腥草、玉叶金花、马蹄莲);红色(九重葛)、佛焰苞(花序外一片大形的总苞片)、苍耳总苞片囊状,上生细刺、锦葵科苞片又称副萼。苏门答腊热带雨林中的巨魔芋,茎只有0.5m,佛焰苞连花序高3m,直径1.3m,是草本中最大的花序。鳞叶scale leaf叶特化或退化成鳞片状,称鳞叶。肉质鳞叶肥厚,能贮藏营养物质,如百合、洋葱等鳞茎上的肥厚鳞叶。膜质鳞叶菲薄,一般不呈绿色。麻黄叶、姜、荸荠等根状茎,球茎上的鳞叶,木本植物的冬芽(鳞芽)外的褐色鳞片叶。又可分:芽鳞、地下茎鳞生、旱生植物干膜质叶。刺状叶acicular leaf由叶片或托叶变态成坚硬的刺状。三刺(小檗)、针刺(仙人掌)、叶尖、缘刺(红花、枸骨)、托叶刺(刺槐、酸枣)即叶刺、叶缘刺、托叶刺。叶卷须leaf tendril叶全部或一部分变为卷须。顶端小叶成卷须(豌豆),托叶成卷须(菝葜)捕虫叶insectivorous leaf食虫植物的叶,叶片形状囊状,盘状或瓶状,有许多能分泌消化液的腺毛或腺体,并有感应性,当昆虫触及时,立即自动闭合,将昆虫捕获,而被消化液所消化。如捕蝇草、茅膏菜、猪笼草的叶。根状叶(槐叶草)花的各部分也属叶的变态。第5章 被子植物的生殖器官 繁殖:植物产生新个体的现象植物的繁殖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1营养繁殖:植物通过自身营养体的一部分从母体上分离而形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植物的块根,块茎,马铃署,果树嫁接)2无性繁殖:植物在某一阶段,产生一种具有繁殖能力的特化细胞,称为孢子,孢子从母体上分离而直接形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不经生殖细胞结合的受精过程,由母体的一部分直接产生子代的繁殖方法。3有性繁殖:通过两性细胞的结合形成新个体的一种繁殖方式。也称为种子繁殖法,即利用雌雄受粉相交而结成种子来繁殖后代的繁殖方法,不象无性繁殖法,所产生的新个体完全与母体一样而无变化,通过有性繁殖所产生的后代,具有丰富的遗传性和变异性,所以有性繁殖已经成为植物进化的重要形式。花,果实和种子与植物的有性繁殖有关,因此,花,果实和种子被称为生殖器官。花是种子植物所特有的生殖器官,通过传粉,受精、产生果实和种子,使种族得以延续繁衍。种子植物之外其它植物均不开花,称隐花植物。裸子植物花较简单、原始,而被子植物花则高度进化,构造也较复杂,一般有花植物指被子植物,所述花即被子植物的花。花不仅可供药用,而且是药用植物鉴定分类的重要依据。花的概念德国博物学家、哲学家哥德J.W.Goethe 认为花是适合于繁殖作用的变态枝。节间极缩短,花梗和花托是枝的部分,萼片、花药、雄蕊均是变态叶。从形态、结构来看,花的各部分具有叶的一般性质,如睡莲花从外向内,由花被到雄蕊逐渐变化。由野生引种的花卉,雄蕊往往减少,花被增多,如很多栽培植物均为重瓣(栀子、牡丹、芍药、月季)其雄蕊多退化成花被。花对分类的特殊意义花的形态、构造随植物种类而异,但它的形态构造特征较其它器官稳定,变异较小。同时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也往往从花结构方面反映出来,因此花被作为植物鉴定的主要依据。故而正确认识花,掌握花的特征,对学习植物分类学、药用原植物鉴别及花类药材鉴定有重要意义。采集标本时若少花、果则失去科学价值。花的价值药用(辛夷、金银花、洋金花、槐米、红花、菊花、旋覆花、款冬花、番红花、凌霄花、玫瑰、月季、梅花)、食用(金针菜、锦鸡儿、刺槐、紫藤、珍珠菜、花椰菜)、糕点(桂花、玫瑰)、做茶(茉莉、珠兰)、观赏(芍药、牡丹、梅花、月季、水仙、茶花、君子兰等)花的大小池塘里的浮萍,花朵最小,直径不到1mm,桃花直径2-3cm,玫瑰6-8cm,玉兰花10-18cm,牡丹20-30cm,最大者直径1m左右(1.4m),重6-7kg,是寄生在葡萄科白粉藤根茎上的苏门答腊森林中的火花草(1818年发现)。5.1花的组成花一般是由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等组成。雄蕊与雌蕊是花中最重要部分,具生殖功能;花萼、花冠合称花被,具保护和引诱昆虫传粉的作用;花梗和花托主要起支持作用。(一)花柄(花梗):与茎连接(枝条的一部分),圆柱状,粗细长短各自有别。起从茎向花输送营养物质和支持花的作用。不少花梗上或下部有小形叶状物,称为苞片。(二)花托:花梗顶端,通常稍膨大,形状随种类而异,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均着生其上。花托一般多为平坦或稍凸起的圆顶状。如果仅为简单的顶端膨大,恐怕自然界也就不会有这样绚丽多彩。圆柱状(木兰、厚朴)、圆锥状(草莓)、倒圆锥状(莲)、杯状(金樱子、蔷薇)、顶端形成肉质增厚部分,呈平坦垫状、杯状或裂药状的花盘(枣、卫矛、芸香、葡萄),延伸成柱状体,称雌蕊柄(花生、黄连),雌雄蕊柄(白花菜、西番莲)(三)花被1、花萼是一朵花中所有萼片的总称,是位于花最外层的变态叶,常呈绿色叶片状。离萼各萼片之间完全分离。毛茛、油菜、萼片sepal互相分离。合萼萼片互相连合(曼陀罗、地黄),连合部称萼筒,分离部分称萼齿或萼裂片。距有的萼筒一边向外凸成一管状或囊状突起称距(凤仙花、旱金莲)一般植物在花开放后就会脱落。早落萼开放前即落(虞美人、白屈菜)宿萼花开后萼不脱,随果增大,如柿、辣椒、酸浆、茄瓣状萼萼片较大或具鲜艳颜色,呈花冠状,如八仙花、铁线莲、乌头等副萼有些植物萼下另有一轮类似萼片状的苞片,称为副萼。如棉花,锦葵、草莓、翻白草等。整齐萼、不整齐萼萼片大小相等或不相等。萼变化膜质,半透明(补血草、鸡冠花、牛膝、青葙)、冠毛(菊科、蒲公英、旋覆花)利于果实和种子传播。2、花冠corolla是一朵花中所有花瓣的总称,位于花萼内侧,是花中最显眼的部分。细胞中常含有有色体或在液泡中含有花色素苷,而使花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在含有杂色体时则呈现黄色、橙色或橙红色,如含花青素则会呈现红、蓝、紫色,如两种均有,色彩往往绚丽多彩,两种均无,白色(无色素时,花瓣内充满小气泡,若挤出气泡将变无色透明)。花色与授粉鸟类选择红色无香味、白天开放(昆虫看不见红光,所以自然界中红花不多,人工培育多选红花);蜂媒和许多虫媒花通常有紫外光的反射光谱,这能为多数昆虫视觉所接受;蛾类喜夜间活动,夜间开放的花为白色,便于蛾类识别,如昙花。自然界白花最多,黄、红次之,有人统计4197种,白1193种,黄951,红923,蓝594,紫307,绿153,橙50,茶18,黑8。离瓣花冠(常见的大多数花)、合瓣花冠(牵牛花)距花瓣基部延长成管状或囊状亦称距(延胡索等紫堇属、堇菜属)副花冠花冠或花被上生有的瓣状附属物(萝藦、水仙)花萼与花冠和称为花被,特别是萼、冠形态相似不易区分时,则称为花被,如木兰、百合、黄精等。根据花的数目或有无,可分为三类双被花:花萼和花冠都具有单被花:大部分只有花萼,没有花冠无被花;花萼和花冠都没有,又称为裸花。花被卷迭式花被各片之间排列形式与关系,在花蕾将绽开期最明显。常见类型:镊合状valvate花被各片边缘互相接触排成一圈,如葡萄、桔梗花冠、锦葵花萼。内向镊合花被各片边缘微向内弯,如沙参花冠,臭椿花冠。外向镊合花被各片边缘微向外弯,如蜀葵花萼。旋转状contorte花被各片彼此以一边重迭成回旋形式,称旋转状,如夹竹桃、栀子、酢浆草等花冠,(每片一边在内,一边在外)覆瓦状imbricate花被片边缘彼此覆盖,但有一片完全在外,一片完全在内面,如山茶花萼、紫草、三色堇花冠。重覆瓦状2片在外,两片在内,如野蔷薇、桃、杏。下行覆瓦状蝶形上行覆瓦状假蝶形。花冠类型离瓣花十字形花瓣4枚,分离,上部外展呈十字形(十字花科)蝶形C5,分离,分为旗、翼、龙骨瓣(蝶形花科)合瓣花筒状花冠合生,筒状(菊科管状花)唇形花冠2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下部筒状(唇形科)舌状花冠基部呈一短筒,上部向一侧延伸成扁平舌状。漏斗状花冠筒较长,自下而上逐渐扩大,上部外展呈漏斗状。如牵牛、甘薯、曼陀罗。高脚碟状花冠下部细长管状,上部水平展开呈碟状(水仙、长春花、迎春花)钟状花冠筒宽而较短,上部裂片外展似古代铁钟(党参、沙参、桔梗等)辐状或轮状花冠筒甚短而广展,裂片由基部向四周扩展,形如车轮状(如茄科龙葵、茄、辣椒等)区分:蝶形与假蝶形)排列相反。十字形与高脚碟花冠离生与合生,4瓣与不定数。漏斗状与辐状筒渐粗,另短而广展。(四)雄蕊群:一朵花中全部雄蕊全称。着生一般着生于花托上,花被内侧,合瓣花则生花冠上称贴生或冠生。数目一般是花瓣同数或倍数,超过10枚称雄蕊多数1、组成分为花丝、花药两部分。花丝:是雄蕊基部细长柄状部分,下部着生在花托上,或花被基部,上部支柱着花药,长者如合欢,短者如细辛。花药:花丝顶端膨大的囊状体,常由4个或2个药室或花粉囊组成,分为2半,中间为药隔。2、 雄蕊类型合生雄蕊单体雄蕊多枚,花丝连合成1束呈圆筒状,花药分离(远志科、楝科、锦葵科)二体雄蕊花丝连合成2束,(3)+(3)蝶形花(9)+1多体雄蕊Ax,花丝连合成数束,金丝桃科,5束,酸橙聚药雄蕊花药连合成筒状,花丝分离(菊科)离生雄蕊二强雄蕊4枚,2长2短(唇形科、玄参科、马鞭草科等)四强雄蕊6枚,4枚较长(十字花科)花药着生方式:全着药:全部花药着生在花丝上(莲、油桐、紫玉兰)基着药:基部着生在花丝上(樟、茄、小檗、莎草、唐菖蒲)背着药:背部着生在花丝上(杜鹃、马鞭草)丁字着药:背部中央一足着生在花丝顶端,二者成丁字形(茶、禾本科、百合、石蒜)个字着药:花药上部连合,着生在花丝上,下部分离(泡桐、地黄)广歧着药:药室完全分离,几成一直线着生在花丝顶上(益母草、薄荷)注意:分清背着药与丁字着药花药与花丝角度不同丁字着药与广歧着药花药完整与分开。广歧着药与个字着药角度不同。花药开裂有纵裂(大多数植物)、孔裂(马铃薯、玉米、龙葵)、瓣裂(樟、小檗、淫羊藿)、横裂(木槿、蜀葵)(五)雌蕊群-位于花的中央由变态的叶卷合而成,组成雌蕊的变态叶称为心皮1、 组成:a柱头位于雌蕊的上部,花柱顶端,形状各异,(圆盘状,羽毛状),表面不光滑。(接受花粉的地方)并分泌粘液,有利于花粉固着与萌发。b花柱位于柱头与子房之间,是花粉进入子房的通道。粗细长短不一,玉米长,莲短,罂粟无、基生柱(唇形科)、合蕊柱(兰)c子房膨大部分,着生花托上。最外面的是子房壁,子房壁内是子房室 , 胚珠着生于子房室,受精后,整个子房就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2、类型:雄蕊是由心皮构成的,心皮是为适应生殖的变态叶。边缘相当于叶缘,卷合时的合缝线称腹缝线,背部相当于中脉部分称背缝线,胚珠常着生在腹缝线上。单雌蕊1个雌蕊/朵花,一个心皮/雌蕊1个心皮构成的雌蕊(杏、桃、黄芪)。离生心皮雌蕊多个雌蕊/朵花。一个心皮/雌蕊1朵花中多数彼此离生的单雌蕊。(毛茛、木兰、耧斗 菜、八角、五味子)复雌蕊(合生心皮雌蕊)一个雌蕊/朵花。两个以上心皮/雌蕊由2个以上心皮彼此联合构成的1个雌蕊。2心皮桑、连翘、龙胆;3心皮百合、石斛;4心皮卫矛;5个以上心皮马兜铃、虞美人、柑、橘(尚有退化雌蕊或称不充雌蕊桑雄花)复雌蕊心皮数判断:a、柱头或花柱的分裂数目。b、子房上的主脉;c、子房室数(心皮向内卷入形成与心皮数目相等的子房室数,但也有被假隔膜完全或不完全分隔为2的现象,可由腹缝线来确定)3、子房在花托上的位置子房上位子房基部与花托相连花被、雄蕊生于子房下方的花托上,花托扁平或突起下位花花托圆柱形子房上位下位花花被、雄蕊生于子房周围,花托下陷周位花花托中央凹子房上位周围花子房半下位下房仅下半部与凹陷花托愈合。花被、雄蕊位于子房周围,花托凹陷周位花子房下位子房位于杯状花托中,并与其愈合花被、雄蕊位于子房上方的花筒边缘上位花。花托呈深凹陷的杯状子房下位上位花 子房半下位周围花关于杯状花托,现多认为是花筒,即是花被和雄蕊基部愈合而成的花筒,其本质并非花托。4、子房的室数由心皮数和结合状态而定。单雌蕊子房只1室,称单子房合生心皮雌蕊称复子房。心皮边缘愈合子房只1室心皮向内卷入,在中心连合形成与心皮数相等的子房室复室子房。有的子房室被假隔膜完全或不完全分隔为2(益母草、薄荷、曼陀罗等) 5、胎座胚珠在子房内着生的部位。边缘胎座单心皮构成的单室子房,胚珠生于腹缝线。(豆科荚果,蓇葖果)(黄豆侧面观)侧膜胎座合生心皮、子房1室,胚珠生于各腹缝线边缘(葫芦科、罂粟科、堇菜科、十字花科)(黄瓜)中轴胎座复雌蕊多室,各心皮边缘聚于中央成轴(百合科、桔梗科、锦葵科等)。(金桔)特立中央胎座合生心皮,但子房室隔膜和中轴上部均消失,形成1子房室,胚珠着生于残留的中轴周围(如石竹科、报春花科、马齿苋科、紫金牛科)。基生胎座子房1室,胚珠着生子房室基部,(大黄(三心皮)、向日葵(二心皮)、胡椒、紫茉莉(一心皮)顶生胎座子房1室,胚珠着生于子房室顶部。(1心皮-眼子菜,2心皮-桑、瑞香,3心皮-樟)弄清心皮室、胚珠数、室数与各种胎座关系,可设计表格对比。胎座类型心皮数胚珠数子房室数边缘胎座11侧膜胎座21中轴胎座22特立中央胎座21基生胎座211顶生胎座1116、胚珠生于子房室内,1一多个,受精后发育成种子。结构:珠柄胚珠一端有一短柄,与胎座相连,维管束从此进入胚珠。珠被被子植物大多数2层(外珠被与内珠被),裸子植物1层(胡椒科1层、檀香科、蛇菰科无珠被。)珠心珠被内方称珠心,由薄壁细胞组成,是胚珠重要部分。胚囊珠心中央发育成胚囊,成熟后8个细胞,内有卵细胞。珠孔珠被顶端有1小孔,是受精的花粉管到达珠心的通道。合点珠被、珠心基部和珠柄汇合处,是维管束进入胚囊的通道。珠脊在倒生胚珠中,珠柄很长与珠被愈合,并在珠柄外面形成一条长而明显的纵行隆起。8个细胞分为1个卵细胞、2个助细胞、3个反足细胞、2个极核细胞卵细胞、助细胞位于珠孔处有3个细胞,中间大者为卵细胞、两侧为助细胞反足细胞与珠孔相反一端有3个反足细胞极核细胞胚囊中央,2个,又称原始胚乳细胞。52花的发育与结构521花序花序花在花轴上排列的方式一朵单生时叫花单生。许多植物则按一定方式排列在一起形成花序。在花序上没有典型的营养叶,通常只具较小的苞片总苞片有些苞片密集在一起,称总苞片(菊科)总花梗、花序梗花序下部的梗,无叶总花梗称花葶花序轴花序梗向上延伸的部分。无限花序:在花期内可持续生长;开花顺序:自下而上或自外而内有限花序:在花期内不持续生长;开花顺序:从上而下,从内向外5211无限花序(向心花序)总状花序类开花期、花序轴顶端具一定分生能力,可继续伸长,开花顺序自下而上或自外而内1、单花序-花序轴不是分枝总状花序花序轴细长,周围多数小花,有花梗,小花具长短近相等的小花柄,如十字花科,刺槐等。(117页图12)穗状花序spike与总花序相似,但小花无柄,如车前、牛膝、知母。(与总状区别:小花无柄)葇荑花序花序轴柔软,使整个花序下垂,小花无柄,且一般为单性,单被或无被等不完全者,花后常整个花序脱落,如胡桃雄花序,枫杨、白杨、柳、楮树等。圆锥花序花序轴上生有多个总状花序或穗状花序。也称复总状花序或复穗状花序,如女贞、南天竹、槐)伞房花序小花排列略似总状花序,但小花梗不等长,下部长,向上逐渐缩短,上部近平顶状,如蔷薇科山楂,绣线菊等。伞形花序umbel无伸长的花序轴,在总花梗的顶端生有多数放射状排列的,小花梗近等长的小花,如刺五加、人参等,头状花序无花梗,集生于一平坦或隆起的总花托上,如菊科植物。隐头花序hypanthodium花序轴肉质膨大而下凹,凹陷的内壁上着生许多无柄的单性小花,仅留一小孔与外方相通,为昆虫进出腔内传播花粉的通道。如桑科植物。2、复花序-花序轴有分枝圆锥花序复总状花序,如女贞、南天竹、槐。复穗状花序如禾本科、莎草科等植物复伞形花序如伞形科植物。复伞房花序如花楸属复头状花序合头菊、蓝刺头5212有限花序(离心花序)聚伞花序类花序轴顶端首先开放,不能继续生长,开花顺序从上而下,从内向外。1、单歧聚伞花序主轴先开一支花,然后顶花下一侧又生出一花。主轴为合轴分枝。螺旋状聚伞花序紫草科植物蝎尾状聚伞花序唐菖蒲、射干。2、二歧聚伞花序卫矛科、石竹科主轴先开一枝花,然后顶花下两侧各生一花。3、多歧聚伞花序举大戟属之例 是模糊的。主轴先开一枝花,然后顶花下开三束以上的花。4、轮伞花序聚伞花序生于对生叶腋成轮状排列,如唇形科植物。(三)混合花序包括无限和有限花序聚伞花序圆锥状紫丁香、葡萄、玄参(聚伞圆锥花序)伞形花序圆锥状楤木聚伞花序伞形状葱、蒜(伞形聚伞花序umbelate cyme)二、花的类型1、花的各部分变化花的整体是否完备完全花具K、C、A、G不完全花缺1-3部分(桑科、葫芦科、大戟科、瑞香科)花被完全与否重被花具K、C(又称两被花、双被花)单被花具P,可为1-多轮,虽具颜色呈瓣状,仍称K或P无被花(裸花)缺P,杜仲、胡椒、杨、柳等,常有苞片。重瓣花C数目多于正常,常为多轮,栀子花,碧桃。雌雄蕊完全与否两性花具A、G单性花仅具A或G,称雄花或雌花。雌雄同株(单性同株)同株有雄花,也有雌花(南瓜、蓖麻)雌雄异株(单性异株)在同种不同植株上(银杏、桑)杂性同株单性花与两性花存在于同株植物上(朴树)杂性异株有单性花和两性花,但存在不同植株上(臭椿、葡萄)无性花A、G退化或发育不全,如八仙花花序周围的花。花的形态a、辐射对称花花被(主要指花冠)形状一致,大小相似,有2个以上对称面的花(桃、梨、牡丹)*、又称整齐花 b、两侧对称花(不整齐花)花被形态,大小有较大差异,仅有1个对称面,如豆科、唇形科等植物。c、不对称花通过花的中心不能作出对称面的花,如缬草、美人蕉。花的记载1、花程式用字母、数字、符号写成固定的程式表示花的性别,对称性及花各部分情况。K花萼 C花冠 A雄蕊群 G雌蕊群P花被(指单被花)字母右下角用数字表示数目,1-10,若超过10,或数目不定用“”表示,退化或不存在用“0”表示。()连合 +轮数 、子房位置(2:2:)G右下角有三个数字,分别表示心皮数,子房室数、胚珠(每室)数,互相之间用“:”隔开,合生心皮用括号。*辐射对称 两侧对称两性花 雄花,雌花 表示着生于,或附着于,如 C(4) A2举例:豌豆花 K(5)C5A(9)+1 1:1: 单心皮不存在合生桑 花*P4A4;*P4 (2:1:1)桔梗花 *K(5)C(5)(5:5:) 应为半下位。百合花 *P3+3A3+3(3:3:)石蒜花 *P3+3A3+3(3:3:) 仅为茜草花 *K(5)C(5)A5 (2:2:1)以上举的是几种典型的不同类型花的花程式,根据上课的季节选择花让学生解剖写出花程式及后面的花图式。2、花图式花的横切面投影图,表明花的组成部分,数目、形态、排列方式和相互关系。花图式不能表达子子房与花被相关位置花程式不能表达各轮排列关系、花被卷叠情况二者结合才能较全面表达出花的特征来。53 花的生殖花是开花植物的繁殖器官,主要作用是执行生殖功能,在完成生殖的过程中,要经过传粉和受精作用两个步骤。1、传粉花开放后,花粉囊开裂,散出花粉,通过风、虫、鸟、水等不同媒介传递到雌蕊柱头上,称传粉或授粉。自花传粉花粉粒落在同一花雌蕊柱头上。(棉、大豆、番茄、芝麻)植物具有:1两性花;2常具等高和同时成熟的雌、雄蕊并花药内向;3柱头对本花的花粉萌发无生理阻碍。连续长期自花传粉可使植物后代生活力逐渐衰退。闭花受精有些植物雌雄蕊早熟,在花未开放或根本不开放时即行自花传粉、受精,如花生、豌豆、太子参、火柴头等。在环境条件不适合于开花传粉时,闭花受精弥补了这个不足,且花粉不受雨水淋湿和昆虫吞食。异花传粉一朵花的花粉传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有同株与异株之分,有人只把异株花传粉称为异花传粉)。植物具有:1常为单性花,且雌雄异株;2雌、雄蕊不在同时成熟(玉米、玉簪);3雌雄蕊异长,避免自花授粉机会;4花药外向;5花粉在同花一朵或同一植株上不能萌发或萌发不良(苹果、梨、一些兰科植物)风媒花花较小,多不具备花被及鲜艳的颜色,无蜜腺及芳香气味;花丝多细长,垂于花被之外,或具葇荑花序,可随风摇动;花粉粒体积小而较轻,数量多,表面干燥平滑,易于滑动;柱头多扩展或成柱状,羽状等增加受粉面积;生态常群生。虫媒花大而显眼的花被,具蜜腺及芳香气味;花粉粒数量常较少而体积较大,且表面多粗糙,并具粘性,使花粉易于附着;有的具特殊结构或气味,专门适应某种昆虫传粉。丹参雄蕊先熟,昆虫采蜜,雄蕊的杠杆作用打在昆虫背部,雌蕊成熟时,雄蕊萎缩,柱头下垂擦着来采蜜的昆虫。马兜铃雌蕊先熟,花筒有倒毛,昆虫进去出不来,待到雄蕊成熟后,带一身花粉后,倒毛萎缩,才放出去。夜间开花适合蛾类传粉;兰科花粉块,并传说其形态象雌性昆虫;丝兰与丝兰蛾共同演化;有一种花筒很长的花,发现一种吻卷曲的蛾类替其传粉。水媒花金鱼藻等沉水植物,利用水流进行传粉。鸟媒花蜂鸟等对香蕉、凌霄属植物等传粉。还有蝙蝠、蜗牛等传粉的植物。1、 雄蕊的发育与结构雄蕊的发育 表皮(最外) 花丝:薄壁组织(内)雄蕊: 维管束(中央) 花粉囊(4或2):花粉壁囊花药:药室含花粉粒 基本组织 药隔: 维管束(与花丝的维管束相连3雌蕊的发育与结构 柱头:承受花粉的处所,表面有乳突状细胞,有利于接受更多的花粉结构:花柱:花粉管的延伸通道 子房壁 子房:基部膨大的部分:子房室 胎座 胚珠受精被子植物双受精花粉粒萌发 (2核) 产生 花粉管 生殖cell分裂产生2个精子 与卵cell结合成胚2n 与极核cell结合成胚乳(3n) 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胚珠发育带动了子房发育成果实。花粉的形态花粉粒的形状、大小、表面的纹饰以及萌发孔的数目、形态、结构及位置等,常成为植物科、属甚至种的特征。运用扫描电镜观察花粉粒表面特征获得了许多可贵的资料,澄清了一些分类上的问题。了解花粉形态与结构,对于鉴定植物有重要意义。54 种子种子的大小和形状千差万别,但是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种子的表面有一层种皮,里面是胚。胚实际上就是幼小的生命体,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有的种子还有胚乳。种皮使幼嫩的胚得到保护。子叶或胚乳里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因此种子的生命力比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产生的孢子强得多,寿命也比孢子长。孢子只是一个细胞,只有散落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才能萌发,否则很快就失去生命力。种子则不同,在比较干旱的地方也能萌发;如果遇到过于干燥或寒冷的环境,它可以待到气候适宜时再萌发。一、种子的形态特征珠被种皮2n胚珠 卵细胞胚2n 种子极核细胞胚乳3n种子常呈圆形、椭圆形、肾形、卵形、圆锥形、多角形。种子大小差异悬殊复椰(大实椰子)产非洲东部,直径约50cm,每个重10多斤,最重达30斤。斑叶兰种子无胚乳,200万粒重1g,萌发时须借助于真菌产生的菌根帮助。种子颜色绿色(绿豆)、白色(扁豆)、红紫色(赤小豆)、红棕色(薏苡)、一端红一端黑(相思豆)种子表面平滑而有光泽(红蓼、北五味子),粗糙(长春花、天南星)、具皱褶(乌头、车前)、瘤刺状突起(太子参)、具毛茸(白前、萝藦、络石)、具假种皮(由珠柄或胎座部分组织延伸而成,成肉质的有卫矛、苦瓜、荔枝、龙骨、菲薄膜质如阳春砂、白豆蔻、益智、红豆蔻)、具种阜(在珠孔处由珠被扩展形成海绵状突起物,如蓖麻、巴豆)。种皮结构1、肿脐种子成熟从种柄或胎座上脱落后留下的疤痕,常呈圆形或椭圆形。2、种孔种孔由胚珠上的珠孔发育形成,为种子萌发时吸收水分和胚根伸出的部位。3、种脊种脐至合点之间隆起的脊棱线,内含维管束。倒生胚珠的种子种脊狭长突起(杏、蓖麻),弯生胚珠或横生胚珠则短,直生胚珠无种脊。4、合点种皮上维管束汇合之处。二、种子的类型1、有胚乳种子胚乳常位于胚的周围,呈白色,胚乳细胞内含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物质。胚乳是极核受精形成。如蓖麻、柳、小麦、玉米等。2、无胚乳种子常具发达的子叶,是在胚发育过程中,胚吸收了胚乳的养料,并贮藏于胚的子叶中,故不存在胚乳,子叶肥厚,如大豆、杏仁、南瓜子等。3、外胚乳大多数植物种子,当胚发育和胚乳形成时,胚囊外面的珠心细胞被胚乳吸收而消失,但也有少数植物种子珠心,未被完全吸收而形成营养组织包围在胚乳和胚外部,称外胚乳,如肉豆蔻、槟榔、胡椒、姜、甜菜、石竹等。4、胚的组成胚根位置对着种孔,在种子中,胚根分化较完全,发育成主根。胚轴(胚茎)子叶以上为上胚轴,子叶以下为下胚轴,禾本科有中胚轴。胚芽胚顶端未发育的地上枝子叶单子叶1枚、双子叶2枚,裸子植物多枚。三、种子的组织构造种皮显微特征在种子类药材鉴别上特别重要,胚乳和胚常少具或不具鉴别价值。1、种皮通常具1层种皮(大豆、南瓜),也有2层种皮即外种皮和内种皮(蓖麻、芥菜、芸苔、三色堇)。种皮可是干性的(豆类),也可是肉质的(石榴)。表皮位于种皮最外层,通常1层薄壁cell组成,也有为石细胞。栅状细胞层有的种子,在表皮内侧,有栅栏细胞层,由1或2-3列狭长细胞组成。油cell层有的种子表皮层下方,有数列内贮挥发油的细胞组成,有时常与色素cell相间排列在一起。色素层有的种皮表皮层含色素物质,有的种子在表皮层下方,具有1-数列内含色素的细胞层。厚壁细胞层有的种子表皮内层几乎全为石细胞组成,如栝楼属植物,或内种皮为石细胞层(如姜科植物的白豆蔻、阳春砂、草果等)。2、胚乳由薄壁cell或厚壁性细胞组成。胚乳细胞常含大量的淀粉粒、糊粉粒、脂肪油等营养物质。3、胚是种子内未发育的幼小植物体,子叶细胞为类圆形或多面体,常具细胞间隙,外层表皮细胞具1极薄的角质层,常无气孔分布,有的植物在子叶的组织中还含有分泌腔和草酸钙簇晶。55 果实概述1、被子植物特有受精后,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裸子植物仅有种子而无果实,其它植物既无种子也无果实)。有些植物,花的其它部位如花被、花柱、花序轴等也参与果实形成,称为假果(梨、山楂、无花果、凤梨等),由子房发育的果实称为真果。2、果实颜色往往有鲜艳的颜色和丰富肉质果皮。有人认为这类果实都可以供动物食用,否则不需要如此装扮。果实颜色和肉质有利于传播。3、传播方式有的果实有特殊构造,如沟毛附属(鬼针草等),椰子长海浪漂流,凤仙花可喷射2m,喷瓜则可喷4-5丈高。4、无籽结实现象人工培育的香蕉、葡萄、凤梨、柑橘无籽而结实,利用无性繁殖。经传粉而未经受精发育成的果实(香蕉、无籽葡萄、无籽柑橘)称单性结实;用马铃薯花粉刺激番茄柱头(无籽番茄)称诱导单性结实;也有植物受精后,胚珠发育受阻而形成的无子果实。5、中药的应用枸杞、金樱子、山楂、木瓜、栀子、覆盆子、女贞子、山茱萸、枳壳、枳实、牛蒡子、栝楼等。中药许多称“子”者,均为果实。一、果实发育和特征花柄果柄花托果柄顶部()或假果外围部分()花萼脱落或宿存花冠枯萎脱落雄蕊传粉后枯萎脱落雌蕊柱头与花柱枯萎脱落或残留(如clematis)子房壁(3层)3层果皮胎座各种类型胚珠种子选择和二朵较大的花来说明花与果实的形成关系。二、果实的类型根据果实形成的部分真果与假果根据果实的来源、结构和果皮性质单果、聚合果、聚花果根据果皮质地肉果和干果。(一)单果单心皮或合生心皮雌蕊形成的果实1朵花只结1个果实。依果皮质地分为干果与肉质果。1、肉质果-果实肉质多浆,成熟时不开裂。浆果单心皮或合生心皮雌蕊、上位或下位子房发育形成的果实,外果皮薄,中果皮和内果皮肉质多浆,内有1-多枚种子。葡萄、枸杞、番茄;忍冬柑果合生心皮雌蕊,形成,外果皮较厚,革质,内含有具挥发油的油室,中果皮与外果皮结合,界限不明显,中果皮疏松,白色海绵状,内有多分枝的维管束;内果皮膜质,分隔成若干室,内壁生有许多肉质多汁的囊状毛,即是可食部分。柑果是芸香科柑桔属所特有的。核果典型者由单心皮雌蕊,形成,内果皮坚硬、木质,形成坚硬的果核,每核内含1粒种子。外果皮薄,中果皮肉质(桃、李、梅、杏),非典型者荔枝、桂圆,2-4心皮,通常1胚珠发育。常泛指有坚硬果核的果实,不论其心皮数、果核数、种子数及G位置,如把杨梅、枣、胡桃、苦楝也称为核果。梨果假果,5心皮合生,与花筒一起发育而成,外面肉质可食部分是原来的花筒发育而成。外、中果皮和花筒之间界线不明显,内果皮坚韧故较明显,常分隔为5室,每室常含2粒种子。如苹果、山楂、梨、木瓜等(枇杷内果皮木质)。瓠果假果,葫芦科特有。3心皮侧膜胎座,形成,与花托一起发育。花托与外果皮形成坚韧的果实外层,中、内果皮及胎座肉质部分,成为果实可食部分。如西瓜、冬瓜、栝楼、罗汉果。2、干果-果实成熟时,果皮干燥,开裂或不开裂(1)裂果类成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