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报告格式:商学院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报告实验名称 经济数据分析综合实验 班级 学号 姓名 同组学生姓名 实验时间: 7-18周 得分: 批改时间:2014年01月03日 实验教师(签名): 孙小红 评语:实验一:数据文件的建立一、 实验目的1、 理解并掌握数据类型的概念。2、 掌握一份具体问卷转化为数据文件。3、 掌握正确设置变量及属性,区分处理主观题与客观题、单选题、多选题及表格式题目的不同之处。4、 掌握带标签值数据的录入。二、 实验内容见实验手册。三、 实验步骤本次试验的内容是“数据文件的建立”。以下介绍两种不同的数据文件建立方法。第一种 输入变量和数据建立数据文件,以“温州企业基本情况”数据文件为例1、双击打开SPSS 17.0软件,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输入数据”2、切换到“变量视图”,单击“名称”下的空格,输入“ID”,单击“类型”下的空格,选择“数值,宽度为2,小数为0”,单击“标签”下的空格,输入“问卷编号”,其他各列选择默认值3、同步骤2,在“名称”下输入“企业名称”,在“类型”下选择“字符串,宽度为30,小数为0”,其余默认。4、在“名称”下输入“企业性质”,在“类型”下选择“数值,宽度为1,小数为0”。单击“值”,弹出“值标签”对话框,在“值”栏输入“1”,在“标签”输入“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选择“添加”,同理输入其他的选项,接着按“确定”,其余默认。5、按照步骤4,输入“企业经营情况”和“所属行业”6、切换到“数据视图”,在各个变量下输入数据7、选择“文件”菜单,下拉,按“保存”第二种 导入EXCEL文件建立数据文件,以“学生”数据文件为例1、双击打开SPSS.17.02、选择“文件”菜单,下拉,选择“打开-数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在“文件类型”下拉,选择“EXCEL”,然后再选择“查找范围”,选中所要导入的EXCEL“学生”文件。3、切换到“变量视图”,在“gender”变量的“值”栏,单击添加“1=男生,2=女生”,点击“确认”。4、选择“文件”菜单,下拉,按“另存为”,存在D盘四、 实验结果与分析1 企业基本情况2 态度与认识3 资金投入、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4 土壤降雨侵蚀情况5降压起效效果表6 排污口大肠杆菌数量表7 学生表五、 实验总结本次试验要求我们建立数据文件,在这里我遇到了以下几个问题:1、不能很好地确定变量;2、数据输入错误;3、小数点位数确定。通过总结,我发现可以这样做来避免这样的问题。针对第一个问题,我觉得审题很关键,在大多数的题目中会告诉我们哪些是本次调查的目的,哪些数据是本次调查需要提取的,而这些实验数据正是我们需要的变量,同时要利用“值”,使变量的表达更加清楚简洁。第二个,数据输入错误这个是难以避免不发生,这样核对数据就显得很重要,SPSS有定位到个案,人工核对可以一列列核对。数据多的时候,可以把它拆分为多个个案,进行核对。第三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我觉得可以先看实验数据的情况和联系事实,然后根据数据再来确定有没有小数位,从而使变量小数位数的设定符合本次试验的要求。实验一比较简单,关键就在于要细心、耐心。实验二:数据文件的编辑和SPSS的简单应用一、 实验目的1、掌握如何产生一个新变量方法。2、掌握如何合并数据文件。3、理解数据拆分的概念,并掌握数据拆分的应用。4、掌握SPSS简单应用,如排序、排名次、筛选。二、 实验内容见实验手册。三、 实验步骤1、打开SPSS.17.0软件,打开数据集“资金投入情况、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2、点击“转换计算变量”,系统弹出“计算变量”窗口,在这个窗口的目标变量中输入“YJS”,从左框变量中选取“博士学历职工总数”和“硕士职工总数”两个变量,在数据表达式中形成“博士学历职工总数 + 硕士学历职工总数”的表达式,点击确定3、点击“数据排序个案”,在弹出一个窗口中,从左框中的变量中,选取“投入信息化资金”变量,然后,在窗口的下部选“升序”,点击确定。4、打开数据集“降压起效效果表”,点击“转换个案排秩”,在弹出一个窗口的左边框中选中所要排的“降压起效时间”,用箭头送入右边的框中,点击确定。5、打开数据集“企业基本情况”,复制变量“所属行业”到数据集“资金投入情况、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选择菜单“数据分类汇总”,在对话框中选择“所属行业”作为“分组变量”,再选择“在岗职工总数”作为“变量摘要”。点击函数,选择“汇总函数”中的“总和”,点击“继续”,然后选择保存“创建只包含汇总变量的新数据集”,输入名称“各行业的职工总数”,点击“确定”。6、将“资金投入情况、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中的变量“在岗职工数”复制到“态度与认识”数据集中,打开“企业基本情况”数据集,点击菜单“合并文件添加变量”,选择“打开的数据集”,按“继续”,弹出以下对话框,点击“确定”7、打开“企业基本情况”数据集,点击“数据选择个案”,弹出选择个案的对话框,选择“如果条件满足”,在弹出的对话框的左边框中选择变量“经营情况”,形成数学表达式“经营情况3”,选择输出到“将选定个案复制到新数据集”,输入新数据集名称“1000万以上企业”,点击“确定”8、打开数据集“企业基本情况”,点击菜单“数据拆分文件”,弹出对话框,选择“比较组”,从左框选择“企业性质”,点击“确定”。选择菜单“分析描述统计频率”,弹出对话框,从左框中选择“经营情况”。点击“统计量”,选择离散和集中趋势,如图2所示,点击“确定”。在输出文档中,查看结果。图1 拆分文件对话框图2 频率对话框四、 实验结果与分析1、YJS总和2、投入信息化资金排序3、降压起效时间排名次4、各行业的职工总和5、变量合并6、筛选企业7、拆分分析Statistics经营情况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NValid2Missing0Median5.00Mode5Minimum5Maximum5三资企业NValid1Missing0Median5.00Mode5Minimum5Maximum5集体企业NValid7Missing0Median5.00Mode5Minimum3Maximum5民营企业NValid20Missing1Median5.00Mode5Minimum3Maximum5其他NValid3Missing3Median4.00Mode4Minimum1Maximum4五、 实验总结本次试验的内容是数据文件的编辑和SPSS的简单应用。在这次试验中,我遇到下面的几个问题1、不知道所要的操作在哪个菜单栏;2、不知道用哪个命令来操作;3、命令运用不熟练;4、合并数据文件不太清楚添加个案还是添加变量;5、合并数据文件中变量的删除不清楚;6、拆分文件分析中分析变量不清楚通过各种途径,我基本上掌握SPSS的简单应用。针对上述问题,我也有初步的了解,也有一定的能力去接解决这些问题。针对前三个问题,我觉得复习和总结是很关键的,因为是初步接触SPSS,命令不熟练运用是正常的现象。经过了这次试验,我觉得我可以基本上知道命令在哪个菜单栏,一道实验题需要什么命令,知道该如何操作这个命令。对于合并文件,首先我觉得审题比较重要。如果两个文件有相同的变量名,可以选择添加个案;如果在原来的数据文件上添加新的变量,可以选择增加变量。其次,我知道添加变量的对话框中选择变量主要还是看命题。在原数据文件存在的变量是不允许删除的,否则会出现错误,系统无法识别,命令不成立,需要添加的变量则要看命题的需要。对于拆分文件的分析变量不清楚问题,我觉得还是审题比较重要。只有清楚知道命题需要的东西,才会知道需要分析的变量是什么。经过本次试验,我知道审题的重要性,在选择什么命令的时候,我们应该知道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然后在进行操作,否则就是一直在做无用功。其次,要多操作多熟悉,熟能生巧。实验三:频次分析模块的应用一、 实验目的1、理解并掌握频次和频率的概念。2、理解并掌握集中趋势测量法的各个指标。3、理解并掌握离散趋势测量法的各个指标。4、掌握用SPSS中的频次分析模块来分析各变量的频次、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最大值、最小值、极差、方差、标准差等。5、 能用恰当的统计图来表达各变量的数据结构。二、 实验内容见实验手册。三、 实验步骤1、打开SPSS.17.0,打开数据集“企业基本情况”,点击菜单“分析描述统计频率”,在弹出的频率的对话框的左框选择变量“企业性质”,勾选“显示频率表格”,其余都为默认不选,结果查看输出文件。2、同步骤1,做出变量“经营情况、所属行业、投入信息化资金和降压起效时间”的频率分析表格。将输出文件另命名为“结果”,保存在d盘。3、点击菜单“分析描述统计频率”,在弹出的频率的对话框的左框选择变量“企业性质”,勾选“显示频率表格”,点击“统计量”,在统计量的对话框中选择“众数”,其余为默认不选,点击“继续”,返回频率对话框,其余为默认不选。点击“确定”,结果查看输出文档。题7“准备投入资金”同上述操作。4、点击菜单“分析描述统计频率”,在弹出的频率的对话框的左框选择变量“本科学历职工总数”,勾选“显示频率表格”,点击“统计量”,在统计量的对话框中选择“均值、中位数、众数、极大值、极小值、标准差、四分位数、范围和方差”,其余默认不选,点击“继续”,返回频率对话框,点击“图表”,选择“直方图”,点击“继续”,返回频率对话框,其余为默认,点击“确定”,结果查看输出文档。5、打开数据集“资金投入情况、人力资源与企业文化”,点击菜单“分析多重响应定义变量集”,在弹出的定义变量集的对话框中左边选择八个选项,在“将变量编码为”下面选择“二分法”,并在文本框中填“1”,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企业文化”,按“添加”到“多响应集”。选择“关闭”。点击菜单“分析多重响应频率”,在弹出的频率对话框,将左边的多重响应集的变量添加到表格栏中,其余默认不选,点击“确定”,结果查看输出文件。四、 实验结果与分析1、企业性质众数表格Statistics企业性质NValid37Missing3Mode4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性质的众数是“4”,即“民营企业”,所以在本次调查中民营企业是最多的。2、准备投入资金众数表格Statistics准备投入资金NValid39Missing1Mode50从表格中我们看出众数是“50”,即在本次调查中,企业准备投入的资金累计50万元是最多的情况。3、本科学历职工总数分析表格Statistics本科学历职工总数NValid32Missing8Mean30.69Median18.00Mode0aStd. Deviation44.136Variance1948.028Range231Minimum0Maximum231Percentiles256.505018.007535.25a. Multiple modes exist. The smallest value is shown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本次调查中本科学历职工总数没有众数,中位数是18,平均数是30.69,标准差是44.136,方差是1948.028,极差是231,最小值是0,最大值是231。4、本科学历职工总数频率分布直方图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本科学历职工数在0-25这段是最多的,其次是25-50。5、企业文化选项频次分析表格$企业文化 FrequenciesResponsesPercent of CasesNPercent$企业文化a新产品的设计开发129.2%35.3%生产效能1813.8%52.9%成本控制2015.4%58.8%外向开拓1410.8%41.2%管理效率2216.9%64.7%利润率53.8%14.7%产品销售1713.1%50.0%企业形象与知名度2216.9%64.7%Total130100.0%382.4%a. Dichotomy group tabulated at value 1.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企业信息化工程对于提神企业综合竞争力主要对管理效率和企业形象与知名度影响最大。五、 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要求我们掌握用SPSS中的频次分析模块来分析变量的频次、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最大值、最小值、极差、方差、标准差等等。在本次试验中我遇到以下几个问题:1、一个变量如何选择用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2、如何选择有意义的图形分析。3、多重响应命令的熟练。 针对上述问题,通过翻阅课本和笔记,我发现主要是我的基础知识不扎实。测量指标的确定取决于测度级别,名义级只适合众数,顺序级适合于众数、中位数、极大值和极小值,刻度级适合于众数、中位数、均值、极大值、极小值、极差、离差、方差和标准差。条形图适用于顺序级及以上的数据,适用于重复样本值个数太多的情况,直方图适用于刻度级数据,适用于大量不重复的样本值数据集合。而饼图适用于所有的测度等级的数据,适用于重复的样本值个数太多的情况。实验四:SPSS高级应用相关分析一、实验目的1、理解相关关系的性质(相关强度、相关方向)。2、掌握Pearson系数的在实际应中的意义。3、掌握如何用SPSS进行简单相关分析,并要掌握相关系数异于0的显著性检验的方法(T检验)。二、实验内容见实验手册。三、实验步骤1、打开SPSS 17.0软件,打开数据集“资金投入情况、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点击菜单“分析相关双变量”,在弹出的双变量对话框的左框选择变量“投入信息化资金”和“准备投入资金”两个变量,选择相关系数为Pearson,选择显著性检验为双侧检验,在标记显著性相关一栏打勾。点击确定。结果查看输出文件。2、点击菜单“分析相关双变量”,在弹出的双变量对话框的左框选择变量“投入信息化资金”和“准备投入资金”两个变量,选择相关系数为Spearman,选择显著性检验为双侧检验,在标记显著性相关一栏打勾。点击确定。结果查看输出文件3、点击菜单“分析相关双变量”,在弹出的双变量对话框的左框选择变量“投入信息化资金”和“从事信息技术工作职工人数”两个变量,选择相关系数为Pearson,选择显著性检验为双侧检验,在标记显著性相关一栏打勾。点击确定。结果查看输出文件。4、点击菜单“分析相关双变量”,在弹出的双变量对话框的左框选择变量“从事信息工作职工人数”和“准备投入资金”两个变量,选择相关系数为Pearson,选择显著性检验为双侧检验,在标记显著性相关一栏打勾。点击确定。结果查看输出文件。5、打开数据集“态度和认识”,点击菜单“分析相关双变量”,在弹出的双变量对话框的左框选择变量“企业基础管理水平”和“信息化规划”两个变量,选择相关系数为Spearman,选择显著性检验为双侧检验,在标记显著性相关一栏打勾。点击确定。结果查看输出文件。6、打开数据集“土壤降雨侵蚀表”,点击菜单“分析相关双变量”,在弹出的双变量对话框的左框选择变量“土壤侵蚀量”和“降雨量”两个变量,选择相关系数为Pearson,选择显著性检验为双侧检验,在标记显著性相关一栏打勾。点击确定。结果查看输出文件。7、点击菜单“分析相关双变量”,在弹出的双变量对话框的左框选择变量“土壤侵蚀量”和“降雨强度”两个变量,选择相关系数为Pearson,选择显著性检验为双侧检验,在标记显著性相关一栏打勾。点击确定。结果查看输出文件。四、实验结果与分析第一题Correlations投入信息化资金准备投入资金投入信息化资金Pearson Correlation1.264Sig. (2-tailed).105N4039准备投入资金Pearson Correlation.2641Sig. (2-tailed).105N3939由表格可知,P=0.105 R=0.264,所以t的显著性概率P0.05,说明R相当于零,即“投入信息化资金”和“准备投入资金”变量无关。第二题Correlations投入信息化资金准备投入资金Spearmans rho投入信息化资金Correlation Coefficient1.000.872*Sig. (2-tailed).000N4039准备投入资金Correlation Coefficient.872*1.000Sig. (2-tailed).000.N3939*.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tailed).由表格可知,P=0 R=0.872,t的显著性概率P0.8,所以两个变量强相关。第三题Correlations投入信息化资金从事信息技术工作职工总数投入信息化资金Pearson Correlation1.040Sig. (2-tailed).837N4029从事信息技术工作职工总数Pearson Correlation.0401Sig. (2-tailed).837N2929由表格可知,P=0.837,R=0.04,t的显著性概率P0.05,所以R相当于零,即“投入信息化资金”和“从事信息技术工作职工总数”两变量无关。第四题Correlations从事信息技术工作职工总数准备投入资金从事信息技术工作职工总数Pearson Correlation1.232Sig. (2-tailed).235N2928准备投入资金Pearson Correlation.2321Sig. (2-tailed).235N2839由表格可知,P=0.235,R=0.232,t的显著性概率P0.05,所以R相当于零,即“准备投入资金”和“从事信息技术工作职工总数”两变量无关。第五题Correlations企业基础管理水平信息化规划Spearmans rho企业基础管理水平Correlation Coefficient1.000.306Sig. (2-tailed).070N3636信息化规划Correlation Coefficient.3061.000Sig. (2-tailed).070.N3636由表格可知,P=0.070,R=0.306,t的显著性概率P0.05,所以R相当于零,即“企业基础管理水平”和“信息化规划”两变量无关。第六题Correlations土壤侵蚀量降雨量土壤侵蚀量Pearson Correlation1.953*Sig. (2-tailed).000N99降雨量Pearson Correlation.953*1Sig. (2-tailed).000N99*.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tailed).由表格可知,P=0,R=0.953,t的显著性概率P0.8,所以两变量强相关。第七题Correlations土壤侵蚀量降雨强度土壤侵蚀量Pearson Correlation1.937*Sig. (2-tailed).000N99降雨强度Pearson Correlation.937*1Sig. (2-tailed).000N99*.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tailed).由表格可知,P=0.000,R=0.937,t的显著性概率P0.8,所以两变量强相关。五、实验总结本次试验要求我们进行SPSS的高级应用之相关分析,在这次试验中我遇到下面的问题:1、分不清表格中R和P所对应的量;2、变量P与0.01还是0.05比较;3、判断标准不熟练。4、Spearman相关的判断标准不清楚针对上述问题,经过多次的实验以及询问同学,我大致掌握正确的方法。对于第一个问题,P是T的显著性概率,即P(sig.),而R是Pearson相关系数,在表格中,R位于第一栏,P位于第二栏。对于第二个问题,相关分析都是有提醒的,在表格的最后一栏会提醒我们到底是跟0.01比较还是0.05比较,或者P值那栏,P值上面带一个星号是与0.05,带两个星号是跟0.01比较。针对第三个问题,我觉得复习是必须的。针对于第四个问题,Spearman分析适用于序次级和刻度级数据,分析标准跟Pearson一样的。这次试验让我学到在SPSS分析中重要的一种分析方法,通过这种分析法可以判定分析变量是否相关,为接下来的分析判断奠定基础。实验五:SPSS高级应用之二回归分析一、实验目的1、了解回归分析的实际意义。2、掌握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区别及回归分析的前提,并掌握如何用SPSS进行两变量的回归分析。二、实验内容见实验手册。三、实验步骤1、打开SPSS 17.0软件,打开数据集“资金投入情况、人力资源和企业文化”,点击菜单“分析相关双变量”,在弹出的双变量对话框的左框选择变量“投入信息化资金”和“准备投入资金”两个变量,选择相关系数为Pearson,选择显著性检验为双侧检验,在标记显著性相关一栏打勾。点击确定。结果查看输出文件。点击菜单“图形旧对话框散点/点块”,在弹出的“散点图/点图”对话框中选择“简单分布”。点击“定义”,在弹出的对话框的左框选择X轴为“投入信息化资金”,选择Y轴为“从事信息技术工作职工总数”,点击确定,查看输出文档,确实两个变量没有相关关系。2、打开数据集“土壤降雨侵蚀表”,点击菜单“分析相关双变量”,在弹出的双变量对话框的左框选择变量“土壤侵蚀量”和“降雨量”两个变量,选择相关系数为Pearson,选择显著性检验为双侧检验,在标记显著性相关一栏打勾。点击确定。结果查看输出文件。然后点击菜单“分析回归线性”,在弹出的线性对话框中左框选择因变量为“土壤侵蚀量”,自变量为“降雨量”。选择“方法”为“进入”,其余默认,结果查看输出文档。3、打开数据集“土壤降雨侵蚀表”,点击菜单“分析相关双变量”,在弹出的双变量对话框的左框选择变量“土壤侵蚀量”、“降雨量”和“降雨强度”三个变量,选择相关系数为Pearson,选择显著性检验为双侧检验,在标记显著性相关一栏打勾。点击确定。结果查看输出文件。然后点击菜单“分析回归线性”,在弹出的线性对话框中左框选择因变量为“土壤侵蚀量”,自变量为“降雨量”和“降雨强度”。选择“方法”为“进入”,其余默认,结果查看输出文档。4、打开数据集“证券投资额与依据”,点击菜单“分析相关双变量”,在弹出的双变量对话框的左框选择变量“投资总额”、“券外收入”、“文化程度”和“入市年份”三个变量,选择相关系数为Spearman,选择显著性检验为双侧检验,在标记显著性相关一栏打勾。点击确定。结果查看输出文件。因为是弱相关,所以不需要做回归分析。四、实验结果与分析第一题Correlations投入信息化资金从事信息技术工作职工总数投入信息化资金Pearson Correlation1.040Sig. (2-tailed).837N4029从事信息技术工作职工总数Pearson Correlation.0401Sig. (2-tailed).837N2929由表格可知,P=0.837,R=0.04,t的显著性概率P0.05,所以R相当于零,即“投入信息化资金”和“从事信息技术工作职工总数”两变量无关,所以不能进行回归分析。从散点图可知,“投入信息化资金”和“从事信息技术工作职工总数”是没有相关关系的,所以不能做回归分析。第二题Correlations土壤侵蚀量降雨量土壤侵蚀量Pearson Correlation1.953*Sig. (2-tailed).000N99降雨量Pearson Correlation.953*1Sig. (2-tailed).000N99*.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tailed).由表格可知,P=0,R=0.953,t的显著性概率P0.8,所以两变量强相关。Model SummaryModelRR SquareAdjusted R SquareStd. Error of the Estimate1.953a.909.896749.3000a. Predictors: (Constant), 降雨量表1 拟合度R2CoefficientsaModelUn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tSig.BStd. ErrorBeta1(Constant)-110.830322.042-.344.741降雨量21.5952.585.9538.354.000a. Dependent Variable: 土壤侵蚀量表2 系数a由表2可知,a=-110.830,b=21.595因为P(a)=0.7410.05,所以a相当于零因为P(b)=00.05,所以b显著于零所以未标准化方程为Y=-110.83+0.953X,标准化方程为Y=0.953X由表1可知R2 =0.953,R2 接近于1,所以方程的拟合度很好,误差较小第三题: Correlations土壤侵蚀量降雨量降雨强度土壤侵蚀量Pearson Correlation1.953*.937*Sig. (2-tailed).000.000N999降雨量Pearson Correlation.953*1.822*Sig. (2-tailed).000.007N999降雨强度Pearson Correlation.937*.822*1Sig. (2-tailed).000.007N999*.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tailed).从表格中可以看出 R1=0.953,P1=0,因为P10.8,所以两个变量强相关。从表格中可以看出P2=0.000,R2=0.937,t的显著性概率P20.8,所以两变量强相关。Model SummaryModelRR SquareAdjusted R SquareStd. Error of the Estimate1.991a.981.975368.0235a. Predictors: (Constant), 降雨强度, 降雨量表1 拟合度CoefficientsaModelUn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tSig.BStd. ErrorBeta1(Constant)-1180.246273.322-4.318.005降雨量12.8032.229.5655.743.001降雨强度44.2069.214.4724.798.003a. Dependent Variable: 土壤侵蚀量表2 a系数由表2可知,a=-1180.246,b1=12.803,b2=44.206因为P(a)=0.0050.01,所以a显著异于零因为P(b1)=0.0010.01,所以b1显著异于零因为P(b2)=0.0030.05,所以R1相当于零,即“投入证券市场总资金”和“证券市场以外年收入”两变量无关。P2=0.008,R2=0.133,t的显著性概率P20.01,所以R2显著异于零,即“投入证券市场总资金”和“年龄”两变量有关,又因为R20.5,所以两变量弱相关。P3=0.015,R3=0.125,t的显著性概率P30.05,所以R显著异于零,即“投入证券市场总资金”和“受教育程度”两变量有关,又因为R30.7,又因为巴特利球形检验中P=0=85%,所以选择因子数为3,在确定公共因子数的原则上要求,当变量数Q为偶数时,公共因子个数应小于Q/2,该实验变量数为8,即公共因子数应小于4,34,符合条件。4、旋转成份矩阵图Rotated Component MatrixaComponent123地区生产总值.983.130.021居民消费水平.220.882-.207基本建设投资.968.099.006职工平均工资.084.741-.36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009-.251.915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64-.693.412货物周转量.361.814.170工业总产值.980.146.013Undefined error #11401 - Cannot open text file C:Program FilesSPSSIncStatistics17langenspss.e Undefined error #11408 - Cannot open text file C:Program FilesSPSSIncStatistics17langenspss.ea. Rotation converged in 4 iterations.通过上述图表中第一列,发现大于0.5的是地区生产总值、基本建设投资和工业总产值,在第二列,发现大于0.5的是居民消费水平、职工平均工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货物周转量。在第三列发现大于0.5的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那么命名分为3类分别为生产力水平、收入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5、数据的总分排名 五、实验总结本次实验要求我们掌握因子分析的方法,经过试验我发现因子分析比较复杂,稍微不注意一步就会错。我觉得在做因子分析时下面几个问题需要注意:1、在确定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时,我们无论在用哪种方法,都要记住每种方法的标准。在进行计算相关系数矩阵的时候,相关系数值要大于等于0.3,如果有弱相关因子变量的存在,应该及时的剔除。2、在提取因子的时候,首先应使用特征值为1的,这步不能省略,否则后面的步骤就无法做下去。由于系统软件的原因,在文本框输入1的时候一定要细心,否则就重做。3、确定公公因子的时候,最佳的方法是看碎石图,确定拐点,在提取公共因子时,拐点是否考虑其中,则须根据因子的贡献率和公共因子的数量规则来确定。4、在命名因子的时候,我觉得是整个因子分析中最难的一步。尽量找因子的相同点,提取相同点组成新的变量名。5、计算因子得分的时候,细心是很关键的。第一次试验我在这步上出现错误,原因很简单没有输对数据,导致后面的排名不一样。要仔细看数值,记住贡献率是百分数。实验七:SPSS高级应用之四方差分析一、实验目的1、了解方差分析的实际意义,并掌握如何用SPSS进行单因素的方差分析。二、实验内容见实验手册。三、实验步骤1.打开SPSS 17.0,打开数据集“排污口大肠杆菌数量”,选择菜单“分析比较均值单因素”,在弹出的单因素对话框的左框选择,“因变量列表”为“大肠杆菌数量”,“因子”为“排污口”。选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化学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第4节 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说课稿 鲁科版选修4
- Unit1 Reading 1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译林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
- 2.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一)说课稿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 蔬菜合作社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角、相交线和平行线》专项检测卷(附答案)
- 地产公司工业化建造体系薄砌薄抹应用技术指引
- 综合复习与测试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数学人教B版2019必修第一册-人教B版2019
- 2025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与社会(第2期)原卷版
- 蓄禽养殖小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13.2画轴对称图形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 学校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工作制度
- 工作证明(常见模板10套)
- 考研英语单词的前缀后缀
- 2025年度古董古玩展览策划与买卖合同
- 牢记教师初心不忘育人使命作新时代合格人民教师课件
- 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课件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
- 二年级体育上册 体育与健康室内课教案
- GB 44263-2024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安全要求
- 项目资金融资合同范本
- YDT 4484-2023物联网云平台技术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