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步诗三国.魏 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作者简介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毫县)人。曹植后期的诗歌实际上是他的痛苦培育出来的,大多是慷慨悲壮之音。现存有曹子建集。词语注释1、 漉:过滤。2、 鼓:豆豉,煮熟的一种豆制品,可用来调味。3、 萁:豆茎。4、 釜:古代一种煮食器。5、 煎:一种烹饪方法。写作背景曹丕在争当太子的过程中战胜了曹植,做了皇帝。有一次,他命令曹植在七步之内作一首诗,如果作不成就要杀头。曹植应声而作七步诗,曹丕听了之后十分尴尬。此诗是对曹丕企图加害同胞兄弟的控诉,曹植没有被兄长的淫威吓倒屈服,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的这首诗,巧妙地运用豆和萁的特殊关径流,无情地嘲讽了曹丕的卑鄙行径。诗中“泣”字,用得十分惨痛,诗人内心的痛苦跃然纸上,感人至深,结尾两句揭示全篇主旨。诗译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赏析 前两句描述了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生活现象。 后一句集中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他显然是在质问曹丕:我与你本是同胞兄弟,为什么要如此苦苦相逼?鸟鸣涧唐 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作者简介王维(701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词语注释1. 涧:夹在两山间的流水。2. 闲:安静。3. 时:时而,偶尔。写作背景这首诗是王维游历江南时,给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题写的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第一首。从鸟鸣涧诗体现的风格和意境分析,此诗应作于唐玄宗“开元盛世”时期,为王维青年时代的作品。诗译春天寂静无声,桂花不知不觉地凋落。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月亮出来了,小鸟竟然被月光惊动。时时发出的鸣叫在山涧中回响。赏析这首诗是王维山水诗中的代表作品之一。主要写春山夜静。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的,作者用的是以动衬静的手法,收到“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最后一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一“惊”一“鸣”,看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则用声音的描述衬托山里的幽静与闲适。芙蓉楼送辛渐唐 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作者简介王昌龄(698年 757年),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他擅长写七言绝句,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词语注释1、 平明:清晨。2、 客:在这指辛渐。3、 冰心:比喻心的纯洁。写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朝开元二十九年之后,诗中提到的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江雨苍茫中,诗人送别了即将回到洛阳的友人,虽然正处于众口毁谤的恶劣处境之中,但他看到的是水天相接的吴江楚山,心中明朗,并无一丝凄风冷雨,他托友人告知洛阳的亲朋们:他有的仍然是一颗纯洁的玉壶冰心。诗译昨天晚上,透着寒意的雨洒落大地,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清晨当我送别友人的时候,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样孤独寂寞。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向你问起我,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一颗珍藏在玉壶中的冰一般晶莹纯洁。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前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江畔独步寻花唐 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作者简介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词语注释1、江畔:江边。 2、蹊(x):小路。3、自在:自由,无拘无束地。4、恰恰: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写作背景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较舒畅。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定下了江畔独步寻花一组七首绝句诗译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旁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蝴蝶在花丛中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在花间不断欢唱。赏析这首诗记叙作者在黄四娘家赏花时的场面和感触,描写草堂周围烂漫的春光,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和适意之怀。春花之美、人与自然的亲切和谐,都跃然纸上。石灰吟明 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作者简介】于谦(1398年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生活俭朴,性格刚直。【词语注释】1、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2、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3、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轻松。4、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写作背景】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人生的追求。【诗译】(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赏析】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竹石清 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作者简介】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是“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词语注释】1、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2、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3、立根:扎根,生根。 4、原:本来,原本。5、破岩:破裂的岩石。 6、磨:折磨,挫折。7、击:打击。 8、坚劲:坚韧、刚劲。9、任:任凭。 10、尔:你。【写作背景】郑燮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他作官期间,做了不少益民利众的好事,深得人民爱戴,但他在荒年为百姓请求赈济,却得罪了知府和地方豪绅。于是他毅然辞官而归,回扬州卖画为生。【诗译】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经受得住,仍然坚韧挺拔,顽强地生存着。【赏析】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 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作者简介】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词语注释】1.闻:听说。 2.官军:指唐王朝的军队。 3.收:收复。4.河南河北:唐代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5.剑外:剑门关以外,这里指四川。当时杜甫流落在四川。6.蓟北:今河北北部一带,是叛军的老巢。7.涕泪:流泪;流涕 8.却看:回过头来看。9.妻子:妻子和孩子。 10.漫卷:胡乱卷起。指高兴得不能读书了。11.喜欲狂:高兴的要发狂。12.青春:明丽的春天的景色。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公元763年春天,作者-杜甫54岁。当时,唐朝的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郑州和汴州。杜甫听到这个消息,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诗译】剑门关以南的四川,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这个消息惊喜得涕泪交流,沾湿了衣裳。回过头来再看妻子和孩子,平日的优愁已不知跑到何处去了;我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几乎要发狂。白日里我要放声歌唱,纵情畅饮;美好的春景正好伴着我返回故乡。我们要立即动身,从巴峡乘船,穿过巫峡,顺流直下到达湖北襄阳,再从襄阳北上,直奔洛阳。【赏析】这首诗感情奔放,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比喜悦的心情。前四句由“忽传”到“初闻”,再到“却看”“漫卷”,几个连续动作把作者惊喜的心情描绘得生龙活现。后四句通过想象,尽力描写“喜欲狂”时的激动心情:他不但要高歌痛饮,而且恨不得乘着大好春光马上回到家乡,这从他一口气列出的四个地名,就能看出他的心早已沿着这一路线飞走了!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作者简介】龚自珍(1792年1841年),字璱(s)人,号定庵(n)。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lng)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词语注释】1、己亥:道光十九年。2、九州:指中国。3、生气:活力,生命力。4、万马齐喑:比喻当时的中国死气沉沉。5、喑:哑。6、究:终究、毕竟。 7、重抖擞:重新振作、奋发起来。8、不拘一格:打破常规,采用多种方式。9、降:赐给、给予。这里有产生、选用的意思。【写作背景】龚自珍生活时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他意识到封建的闭关锁国政策行不通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更加暴露出封建主义衰朽没落的本质。他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辞官南归,在途中写下315首己亥杂诗。这首诗是他在路过镇江时,应道士之请而写的祭神诗。【诗译】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赏析】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观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浣溪沙宋苏轼 游蕲(q)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词语注释】1.蕲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 2.浸:泡在水中。3.子规:布谷鸟。4.唱黄鸡:感慨时光的流逝。因黄鸡可以报晓。表示时光的流逝。【写作背景】这首词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三月作者游蕲水清泉寺时所作,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译文】山脚下兰草嫩芽入小溪,松林间小路清净无泥,傍晚细雨中布谷鸟阵阵啼。谁说人老不可再年少?门前流水还能执著奔向西!不必烦恼叹年老,感慨时光的流逝。【赏析】虽然作者被贬官了,受到了重大的打击,但是这首词却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 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作者简介】王观(10351100年),宋代词人,字通叟,如皋(现属江苏如皋)人。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考中进士。后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词语注释】1、鲍浩然:作者的朋友。2、眼波横:这里的水像流动的眼波。3、眉峰聚:这里的山如蹙起的眉毛。4、眉眼盈盈处:这里指山与水交汇处。 5、欲:想 【写作背景】王观自己家在离长江不远的如皋,是一马平川的长江平原,没有山水相间。而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文具店转让合同协议书范本
- 汽车租赁完美合同范本
- 合伙创业股东合同范本
- 汽车销售订购合同范本
- 饿了吗劳务合同范本
- 融租租赁合同范本
- 家政洗涤服务合同范本
- 车库简装改造合同范本
- 借用集体林地合同范本
- 楼房兴建合同范本
- 合同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通信工程师-初级通信工程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考题)
- 电梯安全教学课件
- 2025-2026学年【秋】第一学期少先队工作计划:青春筑梦扬队旗励志前行绘未来
- 2025年评茶员职业技能鉴定题库(含答案)
- 数学集体备课汇报展示
- 食品生产企业采购管理制度
- 2025年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技师培训试题(含答案)
- 《鸿蒙应用开发项目教程》全套教学课件
- 四川省广安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电缆测试技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