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网络接入侧IP 化的新选择.doc_第1页
移动网络接入侧IP 化的新选择.doc_第2页
移动网络接入侧IP 化的新选择.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移动网络接入侧IP 化的新选择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郭英俊带宽需求、 成本需求、 竞争需求和全业务运营需求促使移动网络向 IP 化快速演进。而移动网络接入侧 IP 化工作则因涉及网元众多,在向移动网络全面 IP 化的演进中举足轻重。基于DM的传统基站传送技术难以支撑网络的深度覆盖和高速数据业务传送需求, 同时也使成本快速增加。DSL 技术因其成本低、 易获得、 布放快、 覆盖广和带宽高的优势,成为移动网络接入侧降低 TCO 的有效手段,并成为近期讨论的热门话题。采用 DSL显著降低成本在以移动语音业务和低速 GPRS业务为主的阶段,移动基站对带宽需求较小,所以移动运营商在基站回传方案上,选择 E1/T1 租用线路或自建微波传送设备的方式基本能够满足业务需求。但随着移动用户数持续增长, 特别是随着 3G 时代的到来, 人们对移动数据和视频业务的需求日益增强,同时用户对于移动宽带的体验也更重视,这些促使移动网络在覆盖和带宽需求上持续增长。然而带宽的增长速度远高于收入的增长速度,给运营商带来增量不增收的矛盾。在运营商的 OPEX 总成本中, 回传租用线约占 45%。对于传统语音业务而言, 2G 基站的传输 1 2 个E1/T1 已基本上可以满足需求, 带宽与收入的矛盾还不突出, 但是对于 3G 基站, 通常需要 4原5 个 E1 接口, 而支持HSDPA 基站就可能需要 816 个 E1/T1,如果租用 E1/T1 或微波等传送传统方式, 其网络的 Opex 将由于带宽需求的增长而不断上升。这就迫使运营商不得不寻找为基站提供易于实现,且有业务安全/质量保证和价格低廉的移动基站承载方式的有效解决办法。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IP 取代TDM/ATM 成为电信网络技术发展的主流,基于 IP 的宽带接入 DSL 技术,一方面可以提供足够的带宽,另一方面能够利用已经广泛分布的铜缆提供宽带接入,进而实现深入扩展 IP 网络的目的。如果我们采用同等带宽的DSL 线路的话, 租用费就能降到 E1 的1/5 到 1/10, 从而显著降低运营成本。DSL 满足移动基站多种需求移动网从 2G 向 3G 演进是个长期的过程, DSL 作为移动基站传送模式,在满足低成本、 高带宽的同时, 还能满足 E1 接口回传、 E1 和 FE 分路回传、纯 FE 接口回传等多种业务应用场景,以及满足基站的时钟同步需求。多线对捆绑技术解决远距离传送目前主流的 DSL 技术有 ADSL2+、VDSL2 和 G.SHDSL 及 由 其 衍生 的ADSL2 + AnnexM、 G.SHDSL.bis、 M-PairBonding 等。这些技术在短距离应用时能提供比较高的速率,随着距离增大,传输速率也会有所下降。对 8-16Mbps 的单基站需求,可以通过 DSL多线对绑定技术来解决远距离传送带宽需求。 目前 G.SHDSL 提供 4-Pairs 绑定、 ADSL2垣和 VDSL2 提供 2-Pairs 绑定都能满足运营商现实的带宽需求。不同线路技术提供分路传送在向 3G 演进过程中, 运营商网络中 GSM/GPRS/EDGE/UMTS 等多种基站设备往往同时存在,接口类型包括E1、 ATM 和 FE 等。针对 2G/3G 网络基站的不同接口, DSL 不同线路技术可以提供基站的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的分路传送。对于 TDM/ATM E1 接口可以采用对称速率的 G.SHDSL、 G.SHD原SL.bis、 M-pair bonded SHDSL.bis、 AD原SL2+ AnnexM 技术承载; 而像 FE 接口(HSDPA 等 数据业务) ,则可以采用非对称的 ADSL2+、 VDSL2 技术承载。PWE3 机制实现统一承载对于专注移动业务的运营商来说,简化传送层面可以大幅降低网络的建设成本和运维费用,网络故障概率也随之下降。IP DSLAM不仅提供多种 DSL 线路技术,而且能利用统一的PWE3 机制很好地实现 TDM/ATM/IP报文在 IP 网络中的统一承载,再通过完善的 MPLS 协议保证业务的 QOS 和安全。例如 MPLS 的 OAM 功能可以实现 50ms 电信级网络接口倒换恢复,降低运营商的 OPEX, 保证了业务安全。时钟同步能力满足网络需求无论 2G 网络还是 3G 网络,都需要时钟同步能力,当前在 DSL 方面有外部时钟和内部时钟两种时钟同步方案。外部时钟方案是通过 SDH、BITS、 GPS 等网络引入外部时钟源到IP DSLAM 或基站,实现基站与 RNC/BSC 的时钟同步,这种方式实现简单且时钟精度高。内部时钟方案则是由IP DSLAM从 IP 网络上获取时钟信息,适用于无法获取外部时钟源的节点,但是时钟精度相对低,受 IP 包交换网络时延抖动影响大, 当前尚不实用。DSL技术地位举足轻重移动领域数据业务需求的高速增长使移动基站的带宽需求也随之快速增长, 传统的 TDM/TM E1 传送方式带来高 TCO 和带宽拓展性不好等问题。DSL 技术具有建设成本低, 布放灵活,易于维护等优点,进一步丰富了移动业务承载的接入手段。在当前移动业务迅速发展, 竞争日趋激烈, 成本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采用宽带接入技术对移动网络接入侧 IP 化工作也是一个合理的选择。当前, DSL 技术在多线路绑定技术、业务承载技术和时钟同步技术方面都已经成熟并达到商用水准。目前,欧洲已经开始规模试验和商用 DSL 用于基站传送。低成本、 高效能和易获得的 DSL 传送方案在降低移动运营商TCO 的同时,也顺应了网络 All IP 转型的需要,受到越来越多的运营商的青睐和认可,并成为移动基站传送的重要方式。2007年全球 DSL 端口出货量同比增长 15%据 市 场 研 究 公司 InfoneticsRe原earch 最新发表的宽带聚合硬件和用户报告称, 2007 年全球宽带聚合硬件市场的 DSL 端口出货量实现了 2003年以来的两位数的增长。 然而, 从 2008年开始, 这个市场的增长将减缓。InfoneticsResearch 宽带网研究分析师 MarkShowalter 称,随着主要市场饱和、服务提供商努力向现有的设备增加用户以及无源光网络、以太网光纤到户和 WiMAX 等其它宽带网技术和架构的日益普及, 2007 年将是 DSL端口出货量两位数增长的最后一年。不过,厂商在这个成熟的市场中还有巨大的机会,特别是在多服务接入平台光纤到户光线路终端市场。这篇报告称, 2007 年多服务接入平台无源光网和以太网光线路终端是宽带聚合硬件市场的亮点。2007 年整个光纤到户光线路终端的端口出货量比 2006 年增长了 767%。这种设备的出货量到 2011 年将一直以三位数和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这篇报告的要点还包括:2007 年全球 DSL 用户数量达到了2.06 亿。2007 年第四季度全球 DSL 端口出货量 (包括数字用户线接入复用器、 下一代数字环路载波和多业务接入平台) 持平, 2007 年全年的 DSL 端口出货量为 1.15 亿个,比 2006 年增长了15%。2007 年整个宽带聚合硬件的销售收入为 58 亿美元,比 2006 年减少了15%。随着全球服务提供商升级网络以提供 VP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