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弱生学习问题分析.doc_第1页
高中英语弱生学习问题分析.doc_第2页
高中英语弱生学习问题分析.doc_第3页
高中英语弱生学习问题分析.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英语弱生学习问题分析摘 要: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发现,英语弱生在英语学习中经常出现一些学习策略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学习策略 时间量 词汇策略 作业 文理科学习 一、引言 我国高中英语教育经历了多次变革,伴随着教材的更换,各种教学法也相继推出,英语教学也在一步一步地前进。但是现实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效及考试(包括高考)中他们取得的成绩却不容乐观,尤其是两极分化现象非常明显。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研究教法,对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也至关重要。 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生学习策略结合起来,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是教学改革的根本,任何单纯强调教法或学法的教学都是无用的。本文主要探讨英语弱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措施。 二、理论基础 教育部颁发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把 “学习策略”明确规定为英语课程目标的五个方面之一。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具有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的能力。在英语课程实施中,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的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Mac Whinney(2001)提出了在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之间,人的大脑中有遮蔽单元(hidden unit),所以输入与输出之间是一种非线性联系(nonlinear association)。语言教学的目标应该是通过吸收促进学习者对目标语的内化,从而形成目标语机制。从根本上说,学习者本人,而不是教师或其他人,控制了课堂的语言输入,也就是说,学习者本人控制了对语言输入的吸收(intake)。 Jeremy Harmer(2000:13) 在谈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时提出:Intermediate students: success is not so easy to perceive here. Intermediate students have already achieved a lot. Gone are the days when they could observe their progress almost daily. Sometimes, it may seem to them, they dont improve that much or that fast anymore. We often call this the plateau effect, and the teacher has to make strenuous attempts to show students what they still need to learn without being discouraging. One of the ways of doing this is to make the tasks we give them more challenging and to get them to analyse language more thoroughly. We need to help them to set clear goals for themselves so that they have something to measure their achievement. 三、高中英语弱生学习常见问题及分析 现象一:虽然从小学开始就学习英语,但直到高中一些学生的英语水平仍然很低。 制约学生英语能力的因素很多,但大道至简,引领走出迷宫的忒丘斯的线团就是时间量。国内外很多语言学家经过大量调查发现,不论影响外语学习结果的因素有多少,就整体而言,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时间。 对于每一篇新学习的课文学生都要有从生到熟,从熟到会用的过程(即输入、吸收和输出的过程)。虽然英语教学一直强调高效课堂,但是课堂的时间毕竟有限。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每周4节英语课,每学期实际授课时间大概是18周,那么平均每单元只有7节课的时间,结果是课上大部分时间都是输入知识阶段。如果学生不能在课余时间吸收已学的内容,由生到熟的学习过程都很难办到,更谈不到输出了。 英语学习每天都需要时间的投入。英语弱的学生大多是第一个阶段(从生到熟)的问题。学习完一个单元以后因为每天用在英语上的时间很少从而导致有很多单词不会念,课文也念不成句。日久天长他们跟不上课程,也就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英语中等的学生用时较多,基本上可以念对单词,但是有一部分不会拼写;课文也能读上几遍,但是熟练程度不够。另外他们把英语只是作为语言知识来学习,平时欠缺应用英语的时间和意识,最终英语学习还是一知半解。 再有学英语需要持续的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很多学生都会期望在短时间内英语有一个飞跃。他们有上进心,家长的希望、老师的谈心还有考试成绩的刺激都会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但是五分钟的热度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就像用壶烧热水,加热了一段时间后看到水没有开,就关掉了火。过一段时间后再烧,周而复始,始终也不能把水烧开。 所以尽管每一个学生都用过功,每个老师都教给他们学习方法,但是没有学习时间做保证,学习成效无从谈起。 作为教师,除了给学生以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外,最主要的是要保证新授知识的落实,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消化吸收。 现象二:一些学生抱怨“我每天用了很多时间学习英语,怎么没有成效呢?” 不少英语弱生的学习策略还存在问题: (一)通过调查发现英语弱的学生每天花很多时间按照书后单词表背单词,有一些学生甚至连音标都不会只能通过记字母背单词。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不管这些学生如何努力,英语能力都不会有提高。 这些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出现了问题。或许Hatch 和Brown的学习词汇的五个步骤对我们有所启迪: 1) having sources for encountering new words(了解待记生词的来源); 2) getting the forms of the new words(分析生词的结构); 3) learning the meanings of the words(学习生词的意义); 4) making a strong memory of the words(强记生词); 5) using the words(使用生词)。 根据我国现在学生的情况,笔者认为词汇学习的策略应该在以上五点的基础上加以改变: 1)通过音标记拼写。英语是拼音文字,绝大部分单词符合发音规律,只要会读,就会写。 2)构词法帮助扩大词汇量。学会构词法,所学的单词量就会翻两番、三番,甚至更多。 3)通过课文记词义。每个单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不同。通过汉语记单词的意义,不仅扭曲单词的本意,而且在使用时会出现汉英转换现象,既浪费时间又不准确。 4)强记生词。很多学生的实践证明,即使通过上面三个步骤,还是很难记准单词,很多单词模棱两可。所以在上面三个步骤的基础上再强记单词,效果会更好。5)应用生词。任何记忆力好的人都不能保证学过就永远不忘。重复是记忆之母。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80多岁高龄还能熟练地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以内的数。有人向他请教记忆诀窍,他的回答是:“说起来也很简单:重复!重复!再重复!” 用新学的单词进行练习是重复的一种形式,但是更主要的是大量阅读。在阅读材料中所学到的生词反复出现,记住单词也就不是一件难事。 (二)在学生中还有一种费时多见效小的情况,那就是他们每天花很多时间做练习题。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学生以完成作业为目标,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点灯熬夜,完成了作业以后则轻松自在,无忧无虑。 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如果只是应付差事,不管付出多少时间都会一事无成。曾经有过这样的练习: This great hall can CD#4 over 5000 people in all.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suitable for the sentence? A. contain B. include C. hold D. seat 不少学生选了C。在讲解试题时发现他们根本没有看后面的句子就选出答案,结果造成错误。 类似的情况还很多,像练习册中的答案出现错误,可是在讲解试题时却没有人提出问题;一个知识点练习了多次还是出现相同的错误等等。从这种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做作业没有任何积极性,只是当成任务来完成。作业是巩固所学的知识并且拓展知识的有效手段,要有认真细致的态度和积极的学习热情。如果只是一味的猜题,蒙题,那么花再多的时间也是枉然。 教师要引导这些学生有正确的做作业方法。在留适量作业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分析作业中出现的错误类型以及它们的成因,以消除学生做作业的盲目性。 说到作业,有必要提出另一种情况。很多学生对有形的作业像课本中的练习还有辅导书中的练习青睐有加,尤其是多项选择题;而对无形的作业像读课文,背课文等则是可做可不做。这种急功近利心理也是导致他们费时多见效小的另一个原因。 针对这些现象,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把无形作业放到课堂上来做,通过竞赛,做游戏等形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另外严格控制课下的作业量,给学生以充足的思考时间。 (三)不少理科成绩好的学生文科不行。究其原因除了前面提到的时间量的问题外,他们的学习策略也出现了问题。英语的本质是一种语言。很多学生不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也是学不好英语的重要原因。 首先,文科和理科的特点不一样。理科不需要花大量时间识记,主要是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练习掌握其中的思想,锻炼逻辑推理能力。而英语作为语言,只是停留在理解上而不花大力气识记是不行的。 另外,学习语言需要模仿,形成语感,不能像学习理科一样总是有规律可循。理科好的学生试图把见到的每一种情况都总结出规律,死记硬背一些句型,语法,而不是通过阅读产生语感,结果还是费力不讨好。 再有英语学习中的“高原反应”使他们感觉到学习和不学习差不多,都看不到明显的变化。他们的错误想法导致了对英语学习不重视的倾向。 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扭转学生重理轻文的思想,在教学中不断强化英语记忆的重要性,让他们做到先复习后做题,避免边看书边做题等不良习惯。另外教师对学习成果的考查要有针对性,让他们明显感觉到学与不学的区别。 现象三:一些学生认为自己平时的学习比较认真,可是考试成绩却总是不理想。 对于高中生来讲,英语是什么?英语除了是一门语言外,还是高中的一门学科。在高中教学领域人们一直在强调学生的英语能力,综合素质,闭口不谈成绩这个敏感问题。但是在现行的体制下,高考是学生不可逾越的一个门槛,考试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他们的前途。 英语是一门语言,不能靠做题来学习;但是英语也是一门学科,不做考试模拟练习是不行的。毕竟高考是标准化题型,存在着出题规律和做题技巧,所以受过培训和没受过培训的同等水平的学生考试成绩肯定不同。 如果学生抓住高考试卷中每一个题型的规律,稍加练习,就会在原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就拿短文改错这个题型来说,从考查的内容上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冠词、名词的单复数和所有格、代词的错位及反身代词、动词的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情态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词性及比较级、介词搭配、连词等语法现象,除此之外还有上下文的意思等。从考查的形式上来说一般有一句是对的,两到三个句子是删词和加词,其他六到七个句子是改词。掌握了这些规律后,如果有改不出来的句子,可以逆向思维,这样正确率就大大提高。 所以笔者认为高中英语学习要“水平”和“成绩”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高一和高二要打好基础,高三,尤其是后半年要针对高考考试大纲研究高考题的内容,规律和答题技巧,以求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四、结论 最后,应该指出学生的学习现状是不可回避的,教师不要坐在象牙塔中改进自己的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