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doc_第1页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doc_第2页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doc_第3页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doc_第4页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1776年在德国柯尼斯堡大学开始教授教育学的学者是()。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康德D裴斯泰洛齐2据记载,我国的小学产生于()。A殷周时代B秦代C汉代D宋代3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以德国学者冯特()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为标志的。A1879B1897C1789D17984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A多血质B胆汁质C黏液质D抑郁质5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ASB量表B斯坦福量表C韦克斯勒量表D比纳量表6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A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B热爱学生C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D教师的责任心7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A孔子B荀子C孟子D墨子8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9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属于()。A顺向负迁移B逆向负迁移C逆向正迁移D顺向正迁移10美国教育家杜威要反对的是()。A儿童中心论的观点B教师中心论的观点C活动中心论的观点D经验中心论的观点11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阶段是()。A依从B认同C内化D坚定12试图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凯洛夫13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A讲授法B发现法C掌握学习法D头脑风暴法14()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A科顿B波斯纳C布鲁纳D布鲁巴奇15()是教育最古老、最基本的核心。A教学工作B教学方法C教学组织D教学策略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各是什么?2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3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4简述教学设计的内容和程序。5如何创设问题情境?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下面是一位教师的教育案例:为了让班会开得更成功,我为我们班选了一篇课文改写了剧本。第二天,把我的计划和大家说了说,全班同学都很高兴,这时我听到了一段小声议论:“老师怎么选这篇课文,又长又不好演。”“你管呢,让你演什么你就演什么呗。”“我可不想演。”听到这儿,我的心一沉,原来是王渺。下课,我把她叫到办公室请她谈自己对演课本剧的想法。她说:“老师,我觉得您选的课文不好,而且您每次都是写好了剧本让我们演,您应该让我们自己来试一试。”她的话让我突然意识到他们并不希望老师什么都是“包办代替”,他们长大了。于是,我把导演的任务交给了王渺同学,她高兴地接受了任务,开始和同学商量演哪一课。然后找我做参谋,帮我做道具。课本剧表演得非常成功,我和孩子们一同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问题:这个案例给我们留下的思考是什么?请你结合新课程理念谈谈自己的看法。2李华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学生,他的最大特点就是贪玩,学习不用功。每次考试他都有侥幸心理,希望能够靠运气过关。这次期末考试他考得不理想,他认为这次是自己的运气太差了。请运用维纳的归因理论来分析:(1)他的这种归因是否正确?这种归因对他以后的学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2)如不正确,正确的归因应是怎样的?(3)对教师来讲,正确掌握维纳归因理论有何意义?四、教学设计题(根据以下材料任选其一进行教学设计。本大题20分)材料一:215除以10、100、1000各是多少?用计算器计算,并观察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再任意找几个小数,分别除以10、100、1000,观察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并在小组里交流。一个小数除以10、100、1O00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材料二:珍珠鸟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我把它们养在一个竹条编的笼子里。笼子里有一团干草,那是小鸟又舒适又温暖的巢。有人说,这是一种害怕人的鸟。我把笼子挂在窗前。那儿有一盆茂盛的法国吊兰。我让吊兰的长满绿叶的藤蔓覆盖在鸟笼上,珍珠鸟就像躲进幽深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阳光射进窗来,把吊兰的一串串小叶照得如同碧玉。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三个月后,那一团愈发繁茂的藤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叫声。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睛去惊动它们。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正是它们的雏儿!这个小家伙能轻易地由笼子里钻出身。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又跳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在笼子里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我不管它。就是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渐渐地,它胆子大了,有时落在我的书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低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摸一摸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暗下来,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唤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吓跑它。过了一会儿,扭头看看,这小家伙竞扒在我的肩头上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皮盖住眼睛,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我笔尖一动,写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解析1776年康德在柯尼斯堡大学开始讲授教育学。2A解析我国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3A解析1879年W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研究心理学的实验室,这一事件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4A解析外向且不稳定的气质是多血质类型的气质。5A解析世界上最著名的量表是斯坦福一比纳量表,简称SB量表。6B解析教师的道德是社会对教师提出的一种特殊的道德要求,核心是热爱学生。7C解析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正是内发论的观点。8D解析强化物应当及时出现在被强化行为之后。9D解析“温故而知新”是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促进作用,属于顺向正迁移。10B解析杜威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儿童的发展为目的,反对教师中心论的观点。11C解析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12B解析赫尔巴特首先把心理学做为教育学的基础,解释了教育过程中的很多概念。13B解析发现教学,也称启发式教学,一般经历四个阶段,题干中提到的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是发现教学的第一步。14B解析略。15B解析教学方法是教育最古老、最基本的核心。二、简答题1答案要点班级授课制的优点:(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质量。(2)有利于经济有效、大面积地培养人才。(3)有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4)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班级授课制的缺点:(1)强调系统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2)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2答案要点(1)问题的特征。(2)已有的知识经验。(3)定势与功能固着。3答案要点(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4答案要点一般来说,教学设计包括以下内容和程序:(1)设置教学目标:包括教学目标的分类和表达、教学任务和教学对象分析;(2)组织教学过程:包括确定教学事项、选择教学方法、选用教学媒体和控制教学环境;(3)选择教学策略;(4)实施教学评价。5答案要点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样,才能创设问题的情境。问题情境创设的方式多种多样,应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三、材料分析题1答案要点在教育教学中,要适当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创造、去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发潜能、追求独特。(1)从师生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的发展。(2)新课程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验活动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2答案要点(1)不正确。他将行为的原因归为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这样他就对自己的行为不用负责,因此学习动机不高,学习成绩也不会提高,甚至会越来越差。(2)他应该将其归因为自己的内部的可控制因素如不努力。如果他认为学习失败是不努力造成的,那他就会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学习一定可以获得成功。(3)正确掌握归因理论有助于教师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有助于根据学生行为及其结果推断出个体的稳定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动机,对于改善其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效果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此外,归因训练还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正确归因,对消极的归因进行辅导。如果一个学生长期处于消极的归因心态有碍于人格的成长,如惯于逃避的学生,他们经常将失败归为能力不足,将成功归于运气或任务容易,长此以往,成为一种习惯,就会演变为一种习得无助感。四、教学设计题示例珍珠鸟一、设计理念实践“让语文教学成为有根的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立足打好学生素质基础,让学生在快乐读书中积累语言,形成语感;同时,注重陶冶学生情怀,让多彩而悠久的文化、正义和爱心这些永恒的东西根植于学生心灵深处,发展健康个性,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二、教学目标1了解珍珠鸟的外形特点,活动范围,理解“信赖,不就能刨造出美好的境界吗?”的深刻的含义。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那种和睦、信赖的境界,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那种和睦,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教学难点:体会“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让学生懂得构建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是要以关爱、诚信为基础的,呼唤学生对他人、集体、社会付出更多的爱。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教学过程(一)回忆课文,了解内容1复习词语,概括课文内容出示三组词语:(1)真好舒适温暖躲进(2)繁茂的绿蔓娇嫩的鸣叫蓬松的球儿神气十足地站一点点挨近友好地啄淘气地陪伴(3)信赖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根据所列词句,分层次概括课文内容。(二)精读课文,体会感情1学习第三自然段,了解珍珠鸟外形特点,感受小家伙的可爱与作者的喜爱(1)课件依次出示:鸟声珍珠鸟课文内容。(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悟。(3)学生交流自己读懂的内容,再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外,注重体会情感。(珍珠鸟的活泼、可爱,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4)指导感情朗读。小结:作者不但写了小珍珠鸟的特点,而且运用了比喻句写出了对小珍珠鸟的喜爱之情。2品读课文46自然段,体会小家伙与作者的亲密进程,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境界(1)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过渡:这小家伙挺讨人喜爱的,其实啊,它还很机灵,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第4自然段。学生自由读课文第4自然段,师巡视,引导学生运用读书作记号的方法去读课文。(读书应在书上圈圈、画画,不动笔墨不读书。)让表现较好的同学说一说自己所画的一些词语,并说出自己为什么这样画,老师同时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小珍珠鸟与“我”亲近是有一个过程的。)品读感受课文第4自然段(按“起先渐渐地后来”三个层次进行,引导学生抓住加点的字词体会小珍珠鸟与“我”每靠近一步都是以“我”的呵护为前提的。)。学习第一层次“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a学生自由读。b交流读懂的内容(小珍珠鸟胆子慢慢大了,与“我”近了)。c再读体会小珍珠鸟的变化。学习第二层次“渐渐地它胆子大了,竟然落到了我的小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a师引读。b学生交流(引导学生“竟然”“一点点挨近”让学生明白小珍珠鸟胆子又变大了一些,出乎作者的意料)。c指导感情朗读。学习第三层次“后来,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小红嘴,”嗒嗒“啄着我正在写字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a学生自由读。b交流体会“友好地啄”所表达的情境,让学生明白这时的小珍珠鸟和“我”已经成了朋友。带着自己的感悟再读课文。(2)以读代讲学习第5自然段。出示:“白天;傍晚。”引读。着重理解“再三呼唤”这个词。齐读第5自然段。(3)学习第6自然段。过渡:小家伙每天和“我”朝夕相处、形影不离,与“我”建立了越来越深厚的感情,直到有一天(课件出示课文中小珍珠鸟在作者肩上睡觉的画面)。引导学生说出画面内容,展开想象:小珍珠鸟睡得这样甜,可能在做什么梦?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这幅温馨的画面加个题目。出示课文第6自然段,让学生说出读时应注意什么?然后再读这一自然段。3诵读第7自然段,回味美好境界,理解相互信赖是和谐共处的基础。(1)过渡:同学们,此时此刻看到这美好的画面(小珍珠鸟在作者肩上熟睡),你会不由自主地发出这样的呼唤课件出示: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2)课件出示:一组动物与我和谐相处的画面,并配乐让世界充满爱。师:信赖是一种关爱,是一份宽容,是一片呵护,是彼此间的尊重,只要心中充满爱,只要我们善待身边的每一种生灵,就会看见它们美丽的奔跑和飞翔,看见它们出白天性的自由和快乐(3)课件出示:仿照“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写出自己的格言。(三)总结课文,升华主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在作家冯骥才的书房里,目睹了一幅人鸟相亲的画卷,这是“信赖”创造出的美好的境界!同学们,让我们心中充满爱的情感,让爱与我们相伴而行!一起努力地去追寻世间的种种神奇境界吧!让世界多一些关爱,多一些沟通,多一些信赖!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西方首先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的是()。A赫尔巴特B康德C卢梭D杜威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教学方法B教师C学生D学习过程3由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C直接性动机D志向性动机4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A斯金纳B巴甫洛夫C桑代克D班杜拉5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是()。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沉思型6一般来讲,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A幼儿期B少年期C童年期D青年期7就儿童发展整体而言,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的成熟体现YJ6童身心发展()的特点。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个别差异性D阶段性8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是()。A兴趣B认知内驱力C求知欲D成功感9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提出者是()。A桑代克B贾德C奥苏伯尔D布鲁纳10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A开设哪些科目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11通过准备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交流、对过程及时总结是()运用时应注意的事项。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练习法12教育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制C复式教学D小组教学13目标管理的班级管理方法,是由美国的()提出的。A德鲁克B马卡连柯C杜威D布鲁纳14掌握学习是由()提出的。A布鲁纳B斯金纳C布卢姆D艾里斯15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是()。A班主任B兴趣小组C少先队D班集体二、简答题f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班主任的作用。2简述影响创造性的因素。3简述成败归因理论。4简述课外活动的特点。5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差生”的成绩我是差生行列中的一员,我也曾努力过,刻苦过,但最后却被一盆盆冷水浇得心灰意冷。就拿一次英语考试来说吧,我学英语觉得比上青天还难,每次考试不是个位数就是十几分,一次教师骂我是蠢猪,我一生气下决心下次一定要考好。于是,我加倍努力,真的拿了个英语第一名。心想这次老师一定会表扬我了吧!可是出乎我意料,老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我:“你这次考的这么好,不是抄来的吧?”听了这话,我一下子从头凉到脚,难道我们差生就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了吗?问题:透过这个案例,深切地感受到学生对现行评价制度和评价方法的恐惧,不满与无奈。现行课程评价存在哪些主要问题?2参加工作不久,我被学校推上了班主任的岗位。由于第一次当班主任,我想只有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才能管好学生。于是,我在班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调整班干部,换上我信任得力的助手;二是每天尽可能呆在班上监视学生的行为;三是平时不和学生嘻嘻哈哈,尽量保持严肃的面孔,让学生有一种望而生畏的感觉;四是不论是学校还是学生组织的活动,我都要亲自过问,亲自参加;五是在课堂上我以“严”字当头,对学生批评的多,表扬的少。当班主任一个学期了,我认为我对班主任工作是尽职尽责了;对学生也做到了仁至义尽了,但学生并不喜欢我,学生表面上好像“怕”我,但我在学生中的威信却不高,教育效果也不是很好。上面是一位老师在担任班主任时的感受,请结合实际谈谈班主任该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自由选择一个教学内容,写一个教学设计。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学习过程的互动,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学习的评价,都要按照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落实知识与能力、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目标。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解析杜威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2D解析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如学习的实质、条件、动机、迁移以及不同种类学习的特点等。3A解析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将学习动机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与远景的间接性动机。题干所述正是远景的间接性动机的概念。4A解析略。5B解析略。6C解析对小学阶段的规定,小学生的年龄阶段处于童年期。7B解析略。8B解析略。9C解析略。10A解析教学计划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其中心问题就是开设哪些科目。11C解析略。12A解析个别教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的状况相适应,因而最早出现。13A解析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目标管理。14C解析掌握学习是由布卢姆等人提出的。15D解析教师要充分发挥班集体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班集体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二、简答题1答案要点班主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班主任在学生个体的发展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中,起着导师的作用。第二,班主任是校长、教导主任的有力助手。一方面,班主任执行和落实校长对学生的教育工作目标;另一方面,班主任要将班级情况随时反馈给校长。第三,班主任是各任课教师的协调者。为了充分发挥各科教师的作用,班主任就必须对各任课教师进行协调以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效果。第四,班主任是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者。班主任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起纽带作用,要协调这三者间的关系。2答案要点影响创造性的因素有三个:(1)环境。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环境是影响个体创造性的重要因素。家庭气氛比较民主等有利于孩子创造性的培养。学校气氛越民主,也越有利于创造性的培养。(2)智力。创造性和智力的关系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相关的非线性关系。高智商虽非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但可以说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3)个性。高创造性者一般具有以下一些个性特征:具有幽默感、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喜欢幻想、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有独立性等。3答案要点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同时又把成败原因主要归为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归因理论是从结果来阐述行为动机的。其作用表现在: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的心理特征;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动机。在教学中,运用归因理论了解学习动机,对于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会产生一定的作用。4答案要点课外活动具有如下特点:(1)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课外活动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选择、自愿参加的活动。(2)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从内容和组织形式上来看,课外活动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3)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与课堂教学相比,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具有更大自主性。5答案要点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只有通过班主任的努力,才能使全班学生发展成一个健全的班集体。同时,班主任在学生个体的发展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班主任是校长、教导主任的得力助手。班主任受校长聘任、委托负责组织班集体,一方面班主任执行和落实校长对学生的教育工作目标,另一方面班主任要将班级情况随时反馈给校长,为其正确决策提供依据;(3)班主任是各任课老师的协调者。每班的任课老师在各方面都不同,为发挥各科老师的作用,班主任就必须对各任课老师进行协调以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育效果;(4)班主任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沟通者。教育下一代是全社会的责任,应由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承担,因此就必须协调这三者间的关系,保持信息沟通、保持家庭、社会支持学校的工作。三、材料分析题1答案要点(1)评价功能失调,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激励、发展的功能,表现在学生身上就是学生只关心考试得了多少分,排在第几名,而很少关心考试中反映出来的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过分关注活动的结果(如学生成绩、教师业绩、学校升学率等)。忽视被评价者在活动的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忽视对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忽视对教育活动发展、变化过程的动态评价。(3)评价主体单一,基本上没有形成学生、教师管理者、教育专家、家长等多主体共同积极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忽视了评价主体多源,多向的价值,尤其忽视自我评价的价值。(4)评价标准机械、单一,过于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学生、教师、学校的个性发展和个体间的差异性。(5)评价内容片面,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对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忽视,或者缺乏有效的评价工具和方法。(6)评价方法单调,过于注重传统的纸笔测验,对体现新的评价理念的新质性评价方法不够重视。(7)忽视对评价结果的反映和认同,使评价的激励、调控、发展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8)评价对象基本处于被动地被检查,被评判的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对评价往往持一种冷漠、应付、对立、讨厌、拒斥或者害怕、恐惧、逃避的态度,甚至出现欺骗,弄虚作假的行为。2答案要点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师生关系总是建立在一定社会背景之中的,与师生双方密切相关,受多种因素制约。但就教育内部而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靠双方共同努力。其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作为班主任,要想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1)了解和研究学生。班主任要和学生有共同语言,就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了解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兴趣、需要、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和方法、个性特点、身体状况和班集体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但这种了解应建立在平时点滴的观察中,而不是整天呆在教室监视学生。(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观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看法,它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认识及其态度与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发展。正确的学生观包括: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学生的不成熟性具有成长价值;学生具有主体性,特别是创造性;学生是责权主体,有正当的权利和利益;学生是一个整体的人,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案例中的班主任就没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任何活动都亲自过问,完全不相信学生的能力。(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热爱学生包括热爱所有学生,对学生充满爱心,经常走到学生中,忌讳挖苦、讽刺学生、粗暴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特别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避免师生对立。案例中的班主任经常批评学生却极少表扬学生就是不热爱学生的表现。(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师生关系一般要经历生疏、接触、亲近、依赖、协调、默契阶段。案例中的班主任平时不和学生嘻嘻哈哈,尽量保持严肃的面孔,让学生产生一种望而生畏的感觉。这就是不善于与学生沟通的表现。(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教师的素质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班主任要想使师生关系和谐,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加强学习和研究;经常进行自我反思;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学会自我控制。四、教学设计题提示教案设计要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四个目标。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2时间:2012-10-13 18:03:36来源:作者: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孟子中“夏日校,殷日序,周日庠,学则三代共之”,其中“校、序、庠、学”都是指()。A教师B学校名称C私塾D六艺2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的科学。A心理活动的规律B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C生理与心理活动的规律D行为活动的规律3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属于()。A活动课程B潜在课程C综合课程D学科课程4()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A斯金纳B布鲁纳C苛勒D加涅5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小红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则她的认知方式是()。A场依存型B发散型C冲动型D沉思型6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A孔子B昆体良C赫尔巴特D夸美纽斯7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差异性8()即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来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A直接强化B外部强化C自我强化D替代性强化9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A交往能力B管理能力C学习能力D研究能力10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阶段是()。A依从B认同C内化D坚定11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是()。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B教育目标分类学C教育过程D教学与一般发展12通过准备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交流、对过程及时总结是()运用时应注意的事项。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练习法13布鲁纳在教学上提倡()。A指导法B讨论法C发现法D接受法14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全面了解学生C培养优良的班风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15()是衡量一个测验正确性的重要指标,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2简述小学教学的任务。3教师应如何备课?4简述应当怎样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5根据课堂纪律形成的原因,课堂纪律分成哪四种类型?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曾根据名家传记和其它方面的材料,选取了包括政治家、法官、军官、文学家、画家、音乐家在内的977位名人作为研究对象,他把对这些名人的调查结果同一般人的家庭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这些名人的家属中,出名的父亲有89人,儿子129人,兄弟114人,共332人,而4000名一般人组中出名的亲属只有1人。因此,高尔顿认为人的智能高低是由遗传决定的。高尔顿这一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2桌五年级一女生把一男同学向其表达“爱慕之意”的情书交给了班主任,班主任认为,要严肃处理,“杀一儆百”,于是在班会上把这封“情书”公之于众,结果导致了该男生的休学。请用所学的德育规律、德育原则分析该案例。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请设计教学片断,让学生学会“左”、“右二字。(音、形、义三者结合)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解析略。2B解析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3D解析语文、数学、外语等分别属于不同的学科。4B解析布鲁纳的认知一结构学习论强调教学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5D解析略。6D解析夸美纽斯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了自己的教学理论。7D解析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不能搞“一刀切”。8C解析略。9D解析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一定的研究能力。10C解析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11A解析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12C解析略。13C解析布鲁纳在教学上提倡发现法,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14B解析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全面了解学生,是由班主任工作的性质决定的。15B解析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二、简答题1答案要点(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2答案要点(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创造能力和实践精神。(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基础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3答案要点(1)钻研教材。包括钻研学科课程标准、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2)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与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3)制订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制订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4答案要点学习动机的培养:(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5答案要点(1)教师促成的纪律。刚入学的小学生往往需要教师给予较多的监督和指导,需要教师为他们的学习和工作设置一个有结构的情境,即组织一个良好的集体结构。这样的“结构”就是教师促成的纪律。(2)集体促成的纪律。从入学开始,同辈人的集体在学生社会化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他们开始对同学察言观色,以便决定应该如何思考和如何行事。(3)任务促成的纪律。每一次任务都有其特定的纪律,有时某一项任务会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而对其他诱人的活动置之不理。(4)自我促成的纪律。当外部的纪律控制被个体内化之后成为个体自觉的行为准则时,自律便出现了。三、材料分析题1答案要点这一观点是不全面的。高尔顿的研究揭示了遗传在人的智力发展的影响。遗传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前提或物质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高尔顿的结论是正确的。但是,影响人的智力发展的因素不仅仅是遗传,还包括成熟、环境、教育以及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环境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基础,为人的发展提供对象、手段、资源、机遇等。人的智力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家庭结构、家庭教养模式、大众传媒和教育对人的智力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其中,教育的影响最为重要。不同的自然物理因素也会影响个体心理发展。另外,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也对智力的发展有影响作用。在同样的环境、教育条件下,拥有类似遗传条件的人智力发展水平不一样,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个人主观能动性不同。所以说,高尔顿的结论是片面,不够完整的。2答案要点(1)这一案例中的班主任违背了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违背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