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防疫技术要点.doc_第1页
动物防疫技术要点.doc_第2页
动物防疫技术要点.doc_第3页
动物防疫技术要点.doc_第4页
动物防疫技术要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物防疫技术要点第一章 动物用生物制剂第一节 动物用生物制剂的认识(一) 相关概念兽医微生物制剂:是指用天然的或人工改造的微生物、寄生虫、生物毒素或生物组织及代谢产物为原料,采用生物学、化学、生物化学或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制成的生物活性制剂,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动物疾病。兽医临床上通常称为:动物生物疫(菌)苗.兽医生物制剂的分类:临床上最普遍的分法:即疫苗、菌苗、免疫血清和诊断制剂,广义还包括各种血液制剂、肿瘤免疫、移植免疫及自身免疫病等非传染病的免疫诊断、治疗及预防制剂以及提高动物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的免疫增强剂等生物制品。疫苗:用于人工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品。(二 ) 疫苗的分类1、 常规疫苗 常规疫苗分为菌苗和疫苗,包括灭活苗、活苗(弱毒苗),从制剂上又可以分为干苗(冻干苗)或湿苗(水剂:氢氧化铝)、(油乳剂)等主要类型.(1) 灭活疫苗:又称死疫苗或灭能苗。是指用标准强毒菌种、毒种或免疫原性良好的弱毒株,经人工大量培养后,用物理、化学的方法将其杀死(灭活)而制成的疫苗。如鸡新城疫苗、猪丹毒灭活疫苗等。优点:研制、生产方便,使用安全,易于保存、运输。缺点:接种剂量较大,免疫效力较差,免疫期较短。(2)活疫苗:又称弱毒疫苗。是指应用通过人工诱变获得的弱毒株或者是筛选的自然减弱的天然弱毒株或丧失毒力的无毒株所制成的疫苗。如猪瘟活疫苗、鸡新城域疫低毒力活疫苗等。优点:可用较少的免疫剂量诱导动物机体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免疫期长。缺点:有的可能散毒,贮存和运输要求条件较高。2、其他类型疫苗如:亚单位疫苗、分子生物技术疫苗、多价苗和联合苗1亚单位疫苗 ,利用一种或几种该微生物亚单位或者结构培养制成的疫苗。利用它具有消除抵抗该微生物疫苗的一些副作用的原理,来提高疫苗的安全性。3、分子生物技术疫苗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制备的疫苗。包括:基因工程苗、合成肽苗、抗毒特型苗、核酸苗等。4、多价苗和联合苗(1) 多价疫苗:是指将同种微生物不同血清的病原微生物混合制成的疫苗。例如,仔猪大肠杆菌埃希氏三价活疫苗、鸡马利克氏病双价活疫苗等。(2) 联合疫苗:由两种以上的病原微生物联合培养制成的疫苗,一次接种可达到预防几种疫病的目的。如猪瘟、猪丹毒、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 三联苗、羊“三联”灭活苗。第二节 疫苗的运输疫苗运输要求包装完好,防止运输途中损坏,特别要防止温度忽高忽低或冻结。运送途中应避免日光直射,并尽快运送到保存地点或预防接种场所。活疫苗:应在15条件下运送,大量运送应用冷藏车,少量运送可用装有冰块的保温瓶或保温箱运送,鸡马立克氏病活疫苗应用196的液氮罐进行运输。灭活疫苗:应在28条件下运送,夏季运送应采取冷藏措施,冬季运送应采取保温措施,特别应防止冻结。第三节 疫苗的保存疫苗保存不当就会引起失效。疫苗不能随意放置,要有良好的保存设施,严格按规定的温度保存,并每天检查和记录保存温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活疫苗一般要求15以下贮藏,但鸡马立克氏病活疫苗必须在196的液氮罐中贮藏。灭活疫苗、免疫血清、诊断液等一般要求28贮藏,温度不能过高,也不能低于0,不能冻结。如果超越此限度,温度愈高影响愈大。如鸡新城疫中等毒力活疫苗在-15以下贮藏,有效期为2年;在04贮藏,有效期为8个月;在1015贮藏,有效期为3个月;在2530,有效期为10天。猪瘟活疫苗,在-15贮藏,有效期为12个月;在08贮藏,有效期为6个月;825贮藏,有效期为10天。如已在-15贮藏一段时间后移入8贮藏,其保存时间应减半计算。第二章 免疫接种:是根据免疫学的原理给动物接种疫苗或免疫血清,使机体自身产生或被动获得特异性的抵抗力,以达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一种手段。第一节 免疫接种前的准备1、制定免疫接种计划或免疫接种程序。根据当地动物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和流行特点,制定免疫接种计划,包括接种动物、疫苗种类、接种数目、接种途径和方法、接种日期等;动物养殖场应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按免疫程序有计划地进行免疫接种。2、准备器械和药品。疫苗、稀释液、注射器、针头、镊子、75%酒精、2%5%碘酊、脱脂棉、纱布、剪毛剪、体温计、急救药品、煮沸消毒器、搪瓷盘、疫苗冷藏箱、冰块、免疫接种登记表、免疫证、免疫耳标、耳标钳、保定用具、洗手盆、毛巾、防护服、胶靴、工作帽、护目镜、口罩等。3、器械消毒。耐高温器械,如:注射器、滴管、金属接种针等接种工具先用清水洗干净,玻璃注射器,将注射器针管、针芯分开,用纱布包好;金属注射器,拧松活塞调节螺丝,放松活塞,用纱布包好;针头用清水冲洗干净,成排插在多层纱布的夹层中;镊子、剪子洗净。然后将这些洗净的器械放入蒸煮器皿中煮沸消毒,水加至淹没物2厘米以上,煮沸30分钟或高压灭菌15分钟,待冷却后放入灭菌器皿中备用。如果灭菌后长时间不用,下次使用前应重新消毒灭菌。禁止使用化学药品消毒。4、人员消毒。免疫接种人员剪短手指甲,用消毒液洗手,穿消毒工作服、鞋、帽,戴橡胶手套、口罩、护目镜等。5、检查接种动物健康状况。为了保证免疫接种动物安全及接种效果,接种前应了解预定接种动物的健康状况,必要时可测量体温和进行临床检查。凡精神、食欲、体温不正常的,有病的,体弱的,幼小的,年老的,怀孕后期的等,均应不予接种或暂缓接种(注意登记,以便以后补种)。6、检查疫苗外观质量。接种前应仔细检查疫苗外观质量,凡发现疫苗瓶破损、瓶盖或瓶塞密封不严或无标签或标签不完整(包括疫苗名称、批准文号、生产批号、出厂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家等)、超过有效期、色泽改变、发生沉淀、破乳或超过规定量的分层、有异物、有霉变、有摇不散凝块、有异味、无真空等疫苗质量与说明书不符者,一律不得使用。7、详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其用途、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等。8、预温疫苗。为了便于免疫接种,疫苗在使用前从冰箱中取出,置于室温(22左右)2小时左右。9、稀释疫苗。按疫苗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稀释方法、稀释倍数和稀释剂,稀释疫苗。同时检查是否真空。10、吸取疫苗。轻轻振摇,使疫苗混合均匀;排净注射器、针头内水分;用75%酒精棉球消毒疫苗瓶瓶塞;将注射器针头刺入疫苗瓶液面下,吸取疫苗,吸出的疫苗切不可回注于瓶内。11、注射部位消毒。注射部位消毒要严格,首先剪去注射部位的被毛(剪毛时应向逆毛方向剪,面积不宜过大,直径1厘米左右),再用2%5%碘酊棉球由内向外螺旋式消毒接种部位,最后用挤干的75%酒精棉球脱碘(接种活疫苗时不能用碘酊消毒接种部位,应用75%酒精消毒,待干后再接种)。第二节 免疫接种方法1、肌肉注射。肌肉注射部位,应选择肌肉丰满,血管少,远离神经干的部位。大家畜宜在臀部或颈部;猪:耳后、臀部、颈部;羊、犬、兔 :颈部;鸡:翅膀基部或胸部肌肉。根据畜禽大小和肥瘦程度不同,掌握刺入不同深度,以免刺入太深(瘦小畜禽)而刺伤骨膜、血管、神经,或因刺入太浅(大肥猪)将疫苗注入脂肪而不能吸收。2、皮下注射。皮下注射部位,宜选择皮薄、被毛少、皮肤松弛、皮下血管少的部位。大家畜(牛、马)宜在颈侧中1/3部位,猪:耳根后或股内侧,犬、羊:股内侧,家禽:冀下、颈背部下1/3处,兔:耳后。注射时,左手食指与拇指将皮肤提起呈三角形,右手持注射器,沿三角形基部刺入皮下约2厘米,左手放开皮肤(如果针头刺入皮下,则可较自由地拨动),然后再推动注射器活塞将疫苗徐徐注入即可。3、皮内注射。皮内注射部位,宜选择皮肤致密、被毛少的部位。马、牛宜在颈侧、尾根、肩胛中央,猪;耳根后,羊:颈侧或尾根部,鸡;肉髯部位。注射时,左手绷紧固定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在皮肤上斜着使针头几乎与皮面平行地轻轻刺入皮内约0.5厘米左右,缓慢注入药液。如针头确在皮内,则注射时感觉有较大的阻力,同时注射处形成一个圆丘,突起于皮肤表面。注射完毕,拔出针头,用酒精棉球轻压针孔,以免药液外溢。4、刺种。多用于家禽。5、点眼、滴鼻。多用于家禽、6、饮水免疫。多用于家禽。7、气雾免疫。多用于家禽、羊。第三节 免疫接种操作注意事项1、免疫接种人员要注意个人消毒和防护。免疫接种时,免疫人员的手指甲应剪短,用消毒液洗手,然后穿防护服、鞋、帽、或穿防护服、戴橡胶手套、口罩、护目镜,穿胶靴等,注意无菌操作和个人防护。2、注意选择疫苗。选择疫苗时,应注意预定免疫预防的疫病有无血清型区别,若有血清型的区别,应选择与预定免疫预防的疫病血清型相同的疫苗或多价疫苗。3、疫苗稀释后要立即使用。疫苗稀释后,活疫苗一般应在36小时内用完,灭活疫苗一般应当天用完。但随气温高低和疫苗不同而不同,如猪瘟活疫苗稀释后,气温在16以下时,6小时用完;气温在1527以上时,则应在3小时内用完。鸡马立克氏病活疫苗稀释后,应在1小时内用完。超过规定时间未用完的疫苗,应当废弃。4、防止污染疫苗。一次吸不完的疫苗,疫苗瓶塞上应固定一个消毒针头,专供吸取疫苗,吸取疫苗后不要拔出针头,用干酒精棉球包裹,以便再次吸取疫苗。严禁用给畜禽注射用过的针头吸取疫苗,避免疫苗被污染。5、注射器、针头大小要适宜。应根据接种剂量大小,选择大小适宜的注射器。注射器过大,注射剂量把握不准确;注射器过小,操作麻烦。应根据接种对象的大小和肥瘦,选择适宜的针头。针头过短、过粗注射后拔出针头时,疫苗易顺着针孔流出,或将疫苗注入脂肪层,未能注入肌肉内;针头过长,易伤及骨膜、脏器;针头过细,注射速度过慢。6、严格处理预防注射垃圾,防止污染、散毒。对用过的针头集中清洗消毒二次备用、其他不可二次利用的器具,(如:排除针管内的空气和残存的疫苗时使用的酒精棉球,盛装用过的酒精棉球和残存疫苗的容器),禁止随意乱扔;应集中收集待免疫接种完成后,进行无害化处理。7、注意接种部位消毒。注射接种时,应首先剪毛,再用2%5%碘酊棉球由内向外螺旋消毒接种部位,最后用75%酒精棉球脱碘,待干后接种。8、针头使用,严格实行“每畜一颗针头”;给农村散养家禽注射,实行注射“每户一颗针头”;给畜禽养殖场注射,实行“每圈(每笼)一颗针头”。9、注意接种剂量准确。应严格按疫苗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接种剂量接种,不得随意增减,保证接种剂量准确。10、注意疫苗存放条件。疫苗在使用过程中应始终放在疫苗冷藏箱中,避免日光照射,只有在吸取疫苗时方可取出。11、注意接种前后药物的使用。动物在接种疫苗的前后10天,尤其是接种活疫苗,禁止使用和在饲料中添加抗菌素、磺胺类药物。12、佩带免疫耳标。需佩带免疫耳标的,严格按规定佩带好免疫耳标。13、填制报告(防疫档案).按规定填写报告内容,不得弄虚作假。第四节 免疫接种后的维护工作1、整理接种工具,将注射器、针头、金属接种针、滴管等可再次运用器械集中洗净干净,煮沸消毒后备用。2、处理疫苗。开启和稀释后的疫苗,规定时间内未用完者应做无残留化处理。未开启和稀释的疫苗,按保存标准进行分类保存,在有效期内继续使用。3、填写免疫档案。免疫过程中,按要求及时、准确填写免疫档案。内容包括:畜主姓名、动物种类、品种、性别、年龄、接种日期、接种途径、疫苗名称、疫苗批号、生产厂家、销售商、接种头数、接种剂量、免疫耳标号、防疫员签字等。4、处理废弃物。动物防疫工作结束的当天,应当将用完后的疫(菌)容器和其他一次性耗材,(如:用过的酒精棉球、碘酊棉球、简易包装物)等废弃物应集中焚烧或者消毒后深埋处理。5、观察反应。免疫接种后,在接种反应时间内(特别是在接种后1小时内),要对被接种动物进行反应情况检查,详细观察饮食、精神、大小便等情况,并抽查体温,对有反应的动物予以登记,对接种反应严重或发生过敏反应的应及时抢救、治疗,并应向畜主解释清楚。一般经过710天没有反应时,可以停止观察。6、开展免疫监测。在免疫接种前后应抽取一定比例免疫接种动物,进行免疫抗体监测,掌握免疫效果。第五节 应激反应及处理方法给动物免疫接种后,可能出现以下几种类型的反应。1、正常反应。是指因疫苗本身的特性而引起的反应,其性质与反应强度因疫苗制品不同而异,一般表现为短时间精神不好或食欲稍减等。对此类反应一般可不作任何处理,会很快自行消失。2、严重反应。这和正常反应在本质上没有多大区别,主要临床上表现发生反应的被接种动物数超过正常反应的比例。常见的临床症状有震颤、流涎、流产、瘙痒、皮肤丘疹等。引起严重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某批疫苗质量问题、免疫方法不当、动物敏感性不同等因素,免疫接种后应密切监视,必要时进行适当处理。3、合并症。一是血清病(又叫免疫缺陷病)。是由抗原抗体复合物产生的一种超敏反应、多发生于一次性大剂量注射动物血清制品后,注射部位出现红肿、体温升高、荨麻疹、关节痛等,只要需精心护理和注射肾上腺素等就可以缓解。二是过敏性休克(注射口蹄疫苗),个别动物于注射疫苗后30分钟内出现不安、呼吸困难、四肢发冷、出汗、大小便失禁等,需立即救治。三是全身感染。一般指活疫苗接种后,因机体防御机能不全或遭到破坏时发生的全身感染或诱发潜伏感染,或因免疫接种器具消毒不彻底致使注射部位或全身感染。四是变态反应。多为荨麻疹。第六节 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1、急救措施。一是免疫接种后如产生严重不良反应,应根据不同的反应及时进行救治,常用的急救措施有抗休克、抗过敏、抗炎症、抗感染、强心补液、镇静、解除痉挛等。二是局部处理,常用的措施有消炎、消肿、止痒,对神经、肌肉、血管损伤等病例采用对症治疗。三是对合并感染的病例应用抗生素治疗(一般不提倡)。2、预防措施。一是保持动物舍温度、湿度、光照适宜,通风良好;做好日常消毒工作。二是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选用适宜的毒力或毒株的疫苗。三是注射部位要准确,接种操作方法要正确,接种剂量要适当。四是免疫接种前对动物进行健康检查,了解动物健康状况。凡精神、食欲、体温不正常的,体质瘦弱的,幼小的,年老的,怀孕后期的均应不予接种或暂缓接种。五是对疫苗质量、保存条件、保存期均要认真检查、必要时先做动物接种实验,然后再大群免疫。六是免疫接种前,避免动物受到寒冷、转群、运输、脱水、突然换料、噪音、惊吓等应急反应。七是免疫前后给动物提供营养丰富、全面的饲料,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第七节 免疫失败1、疫苗的质量问题(1) 生产厂家生产的疫苗质量差,如效价不够,油乳剂灭活疫苗乳化程度不高,抗原均匀度不好。(2) 由于运输、保存不当,造成疫苗失效或效力减低。(3) 疫苗毒株的血清型与所预防的疫病病原的血清型不一致,不能达到预防目的,如禽流感H9疫苗不能预防禽流感H5引起的禽流感。2、疫苗使用不当(1) 疫苗稀释不当。没有按规定使用指定稀释液配制。饮水免疫时没有加脱脂乳,饮水免疫中使用了含氯的自来水,使用了金属饮水器或饮水器中有残留的消毒药。气雾免疫中没按规定使用疫苗,疫苗稀释中没按规定使用无离子水或蒸馏水等。(2) 操作不当。如饮水免疫时,饮水器数量过少,畜禽饮水不均匀;饮水免疫前没有断水,因而免疫畜禽饮水时间过长,可造成疫苗效力下降;实施喷雾免疫时未调试好喷雾器,造成雾滴过大或过小等;注射免疫时,注射器定量控制失灵;针头过短、过粗,拔出针头后,疫苗从针孔溢出;有时打“飞针”注射不确实。肌肉注射鸡马立克氏病疫苗时,1小时内没有注射完疫苗,此刻疫苗中的病毒量减少。滴鼻或点眼免疫时,放鸡过快,影响免疫效果。(3) 在使用活疫苗免疫前后7天内使用抗菌药物,影响免疫效果。(4) 免疫程序不合理,接种时、次数的安排不恰当,不同疫苗之间相互干扰;如经气雾、滴鼻、点眼或饮水进行鸡新城域疫免疫后,在7天内以同样方法接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时,其免疫效果受影响;如接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后2周内接种鸡新城疫疫苗,其效果不好;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疫苗接种前后1周内接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或鸡新城域疫苗时,鸡传染性、气管炎免疫效果降低等。3、动物机体因素(1) 母源抗体水平。新生动物可以从母体、初乳或卵黄(禽类)中获得一定量的母源抗体,这些母源抗体对于防止疫病早期感染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如果当母源抗体水平较高时进行免疫接种,进入体内的疫苗就可被高水平的母源抗体中活,可造成免疫失败。因此,在进行免疫接种时,一定要注意母源抗体对免疫效果的影响,通过抗体监测手段获得畜禽群中总体母源抗体的水平,当母源抗体水平下降到接近临界值时再进行免疫接种,就可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2) 疾病因素。免疫抑制性疾病(鸡新城域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炎、鸡传染性贫血、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禽流感、马立克氏病)、中毒病、代谢等疾病都会影响机体对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从而影响免疫效果。(3) 营养、日龄、遗传因素。畜禽发生严重营养不良,维生素A、硒、锌等缺乏,特别是蛋白质营养缺乏时,会影响免疫球蛋白的产生,造成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从而影响免疫效果。幼龄动物,机体免疫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免疫应答能力不完全,过早免疫,免疫效果不好。由于遗传因素,不同品种、不同个体,对疫苗免疫应答能力有差异。4、环境因素环境中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存在时,使用任何一种疫苗,都不能达到最佳的免疫效果。例如,雏鸡接种马立克氏疫苗后,约经2周才能获得良好的免疫力,在此期间如果鸡舍消毒不严格,环境中存在的马立克氏病毒就可以侵入到雏鸡体内,造成马立克氏病早期感染。环境不好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也是其中之一。5、应激因素饲养密度过大、舍内湿度过高、通风透气不良、噪音污染、突然惊吓、换料等因素,均可对畜禽造成不同程度的应激,使其在一段时间内机体抵抗力下降,影响免疫效果。所以免疫接种时应尽量避免产生外界应激因素。第七节 免疫效价评定1、抗体监测。根据监测动物免疫接种后是否产生了抗体以及抗体水平的高低,就可评价免疫接种的效果。血清抗体阳性率(%)= 免疫监测阳性畜禽数监测参与免疫畜禽总数100%2、攻毒保护试验。一般从免疫接种动物中抽取一定数量的动物,用对应于疫苗的强毒的病原微生物进行人工感染,试验动物可以很好地抵抗强毒攻击,则说明免疫效果良好;若部分动物或大部分动物仍然发病,则说明免疫效果不好或免疫失败。此方法存在危险性,只限于科研单位研究疫苗时使用。3、流行病学评价。可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用发病率、病死率、成活率、生长发育与生产性能等指标与免疫接种前的或同期的未免疫接种畜禽的相应指标进行对比,可初步评价免疫接种效果。 第三章 动物保定 动物保定是指用人为的方法使动物易于接受诊断和治疗,保障人、畜安全所采取的保护性措施。动物保定是兽医从业人员(特别是防疫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操作技能之一,良好的保定可保障人畜的安全,并且有利于防疫工作的开展。保定的方法很多,且不同动物的保定方法也不同,保定时应根据条件、动物品种选择合适的保定方法,本章重点介绍几种简便易行的保定方法。第一节 动物的保定方法一、猪的保定(一)提起保定1、正面提起保定(1)适用范围 适用于仔猪的耳根部、颈部作肌肉注射等。(2)操作方法 保定者在正面用两手分别握住猪的两耳,向上提起猪头部,使猪的前肢悬空。2、倒提保定(1)适用范围 适用于仔猪的腹腔注射。(2)操作方法 保定者用两手紧握猪的两后肢胫部,用力提举,使其腹部向前,同时用两腿夹住猪的背部,以防止猪摆动(二)倒卧保定1、侧卧保定(1)适用范围 适用于猪的注射、去势等。(2)操作方法 一人抓住猪的一只后肢,另一人抓住耳朵,使猪侧卧倒下,固定头部,根据需要固定四肢。2、仰卧保定(1)适用范围 适用于前腔静脉采血、灌药等。 (2)操作方法 将猪放倒,使猪体位保持在仰卧的姿势,固定四肢。 二、马的保定(一)马的保定-1 捻子保定1、适用范围适用于一般检查、治疗和颈部肌肉注射等。2、操作方法将鼻捻子的绳套套于一手(左手)上并夹于指间,另一手(右手)抓住笼头,持有绳套的手自鼻梁向下轻轻抚摸至上唇时,迅速有力地抓住马的上唇,此时另手(右手)离开笼头,将绳套套于唇上,并迅速向一方捻转把柄,直至拧紧为止(见图2-2)。 (二)马的保定-2 耳夹子保定1、适用范围 适用于一般检查、治疗和颈部肌肉注射等。 2、操作方法先将一手放于马的耳后颈侧,然后迅速抓住马耳,持夹子的另一只手迅即将夹子放于耳根部并用力夹紧,此时应握紧耳夹,以免因马匹骚动、挣扎而使夹子脱手甩出,甚至伤人等(三)马的保定-3 两后肢保定1、适用范围适于马直肠检查或阴道检查、臀部肌肉注射等。 2、操作方法 用一条长约米的绳子,绳中段对折打一套,套于马颈部,两端通过两前肢和两后肢之间,再分别向左右两侧返回交叉,使绳套落于系部,将绳端引回至颈部套牢固定。(四)马的保定-4 柱栏内保定 1、二柱栏内保定(1)适用范围 适用于临床检查、检蹄、装蹄、臀部肌肉注射等。(2)操作方法 将马牵至柱栏一侧,缰绳系于横梁前端的铁环上,用另一绳将颈部系于前柱上,最后缠绕围绳及吊挂胸、腹绳。2、四柱栏及六柱栏内保定(1)适用范围 适用于一般临床检查、治疗、检疫等。(2)操作方法 保定栏内应备有胸革、臀革(或用扁绳代替)、肩革(带)。先挂好胸革,将马从柱栏后方引进,并把缰绳系于某一前柱上,挂上臀革,最后压上肩革。三、牛的保定(一)牛的保定-1 徒手保定1、适用范围适用于一般检查、灌药、颈部肌肉注射及颈静脉注射。2、操作方法先用一手抓住牛角,然后拉提鼻绳、鼻环或用一手的拇指与食指、中指捏住牛的鼻中隔加以固定。(二)牛的保定-2 鼻钳保定1、适用范围适用于一般检查、灌药、颈部肌肉注射及颈静脉注射、检疫。2、操作方法将鼻钳两端夹住两鼻孔之间的鼻中隔,并迅速夹紧,用一手或双手握持,亦可用绳系紧钳柄将其固定(三)牛的保定-3 柱栏内保定1、适用范围适用于临床检查、检疫、各种注射及颈、腹、蹄等部疾病治疗。2、操作方法单栏、二柱栏、四柱、六柱栏保定方法、步骤与马的柱栏保定基本相同。亦可因地制宜,利用自然树桩进行简易保定(四)牛的保定-4 倒卧保定1、 “一条龙” 保定法(1)适用范围 适用于去势及其他外科手术等。(2)操作方法套牛角:在绳的一端做一个较大的活绳圈,套在牛两个角根部;第一绳套:将绳套沿颈部侧面和躯干上部,向后牵引,在肩胛骨后方 凹陷处环绕胸部一圈 为第一绳套;第二绳套:继而向后引至臀部,再环绕腹部一周(此套应放于乳房前方)为第二绳套;倒牛:由两人慢慢向后拉绳的游离端,由另一人把持牛角,使牛头向下倾斜,牛蜷腿而慢慢倒下。固定:牛倒卧后,要固定好头部,防止牛站起。一般情况下,不需捆绑四肢,必要时再将其固定。2、牛的保定-5 拉前肢保定(1)适用范围 适用于去势及其他外科手术等(2)操作方法保定牛头:由三人倒牛、保定,一人保定头部(握鼻绳或笼头)。保定方法:取约米长的圆绳一条,折成长、短两段,于转折处做一套结并套于左前肢系部;将短绳一端经胸下至右侧并绕过背部再返回左侧,由一人拉绳保定;另将长绳引至左髋结节前方并经腰部返回绕一周、打半结,再引向后方,由二人牵引。固定:令牛向前走一步,在抬举左前肢的瞬间,三人同时用力拉紧绳索,牛即倒卧;迅速固定牛头和牛的后躯,将缠在腰部的绳套使之滑到两后肢的蹄部将其拉紧,后将两后肢与左前肢捆扎在一起。四、羊的保定(一)羊的保定-1 多站立保定1、适用范围 适用于临床检查、治疗和注射疫苗等。2、操作方法两手握住羊的两角或耳朵,操作人员骑跨在羊身上,以大腿内侧夹住羊两侧胸壁即可保定。 (二)倒卧保定 1、适用范围适用于治疗、简单手术和注射疫苗等。 (二) 羊的保定-2 羊倒地保定操作方法及实用范围 操作者从对侧一手抓住两前肢系关节部 或前肢臂部,另一手抓住腹部膝前皱襞处扳倒羊体,然后抓两后肢系关节部,前后一起按住即可。 五、犬的保定(一)犬的保定-1 “口网”保定 1、适用范围适用于一般检查和注射疫苗等。 2、操作方法用皮革、金属丝或棉麻制成“口网”,装着于犬的口部,将其附带结于两耳后方颈部,防止脱落。“口网”有不同规格,根据犬的大小选择使用。 (二)犬的保定-2 扎口保定 1、适用范围适用于一般检查、注射疫苗等。 2、操作方法用绷带或布条,做成猪蹄扣套在鼻面部,使绷带的两端位于下颌处并向后引至项部打结固定,此法较“口网”法简单且牢靠(三)犬的保定-3 犬横卧保定1、适用范围适用于临床检查、治疗、注射疫苗等。 2、操作方法先将犬作“扎口保定”,然后两手分别握住犬的两前肢腕部和两后肢的跖部,将犬提起横卧在平台上,以右臂压住犬的颈部,即可保定。 第二节 动物保定注意事项动物保定注意事项作动物保定时,应当注意人员和动物的安全。因此,应注意以下事项:(1)要了解动物的习性,动物有无恶癖,并应在畜主的协助下完成。(2)对待动物应有爱心,不要粗暴对待动物。(3)保定动物时所选用具如绳索等应结实,粗细适宜,而且所有绳结应为活结,以便在危急时刻可迅速解开。(4)保定动物时应根据动物大小选择适宜场地,地面平整,没有碎石、瓦砾等,以防动物损伤。(5)保定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保定方法,做到可靠和简便易行。(6)无论是接近单个动物或畜群,都应适当限制参与人数,切忌一哄而上,以防惊吓动物。(7)应注意个人安全防护。第四章 动物免疫技术操作规程第一节疫苗的使用和保管 1灭活苗,不要冷冻,但需求冷藏存于摄氏48度条件。 2用前仔细检查,过时、变色、沉淀、瓶口漏气的疫苗均不得使用。 3废弃的疫苗应集中进行处置,活疫苗需经过杀毒进行销毁。 4疫苗应严格执行“专苗专用”,不得混淆使用。 5在免疫注射工作中应配备应激反应解救的药物如肾上腺素注射液。 6为避免穿插感染,必需做到针头每头(只)畜一棵针头,并行深部肌注。 第二节免疫对象的“三不打”原则 免疫对象:参与免疫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