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细胞的基本功能6课时.doc_第1页
第2章细胞的基本功能6课时.doc_第2页
第2章细胞的基本功能6课时.doc_第3页
第2章细胞的基本功能6课时.doc_第4页
第2章细胞的基本功能6课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案 第二章 细 胞 教 案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课 程 名 称 生理学 授 课 对 象 临床医学、视光、口腔、麻醉、 预医、法医、影像等专业(本科) 授 课 教 师 授 课 章 节 第二章 细 胞 学 时 数 10 学时 使 用 教 材 生理学第六版,姚泰主编 温 州 医 学 院2007年5月生 理 学 教 案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教学时数2学时授课方式 多媒体教学目的、要求一、细胞膜的结构概述了解膜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流体镶嵌模型)二、物质的跨膜转运1.掌握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出胞与入胞式物质转运。2.掌握载体、通道和离子泵的概念。3.了解出胞与入胞过程教学重点 物质的跨膜转运教学难点 主动转运授课提纲与时间分配 1.复习 2分钟2.授课内容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1)膜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 8分钟(2)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单纯扩散 10分钟膜蛋白介导的跨膜转运 50分钟出胞入胞 5分钟 3.课堂小结 5分钟自学内容 1.细胞膜的蛋白和细胞膜的糖类 2.吞饮复习题1.名词解释: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离子通道(Ionic channel)、钠钾泵(Sodium-potassium pump)、继发性主动转运(Secondary ative transport)2.简答题1)易化扩散可分为哪两类? 举例说明其特点。2)钠泵活动的有何意义?参考资料1.王琳芳,杨克恭. 蛋白质与核酸.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2.姚泰,罗自强主编. 生理学(七年制规划教材).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左伋. 细胞生理,见:姚泰主编,人体生理学,第三版,第一篇,pp.1-174,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Ashcroft FM. Ion Channels and Disease,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20005.Berne RM, Levy MN. Physiology, 4th Edition, St Louis, Mosby, 19886.Guyton AC, Hall JE.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 10th Edition, Philadelphia, Saunders, 20007.Hille B. Ion Channels of Excitable Cells, 3rd Edition, Sunderland, Sinauer Associates.20018.Katz AM. Physiology of the Heart, 3rd Edition, Philadelphia, Lippincott Williams&Wilkins, 20019.Krauss G.Biochemistry of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Regulation, Weinheim, Wiley-Vch, 200010.Purves D. et al. Neuroscience, 1st Edition, Sunderland, Sinauer Associates, 199711.Sperelakis N. Cell Physiology, 3rd Edition,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2001生 理 学 教 案 教学内容第二节 细胞膜的跨膜信号转导 第三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教学时数2学时授课方式 多媒体教学目的、要求第二节 细胞膜的跨膜信号转导1.掌握跨膜信号转导的概念。2.掌握主要的跨膜信号转导方式。了解由酪氨酸激酶受体完成的跨膜信号转导。第三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一、细胞膜的被动电学特性 了解被动电学特性二、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1. 掌握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跨膜静息电位的概念、特征和产生原理2. 掌握极化、去极化、超极化、复极化的概念教学重点 静息电位教学难点 平衡电位授课提纲与时间分配 1.复习 3分钟2.授课内容第二节 细胞膜的跨膜信号转导 35分钟第三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1)跨膜静息电位: 37分钟 3.课堂小结 5分钟自学内容 1. 细胞膜的被动电学特性2. Cl-平衡电位复习题1.名词解释:去极化(Depolarization)、复极化(Repolarization)、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2.简答题根据离子学说,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参考资料1.王琳芳,杨克恭. 蛋白质与核酸.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2.姚泰,罗自强主编. 生理学(七年制规划教材).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左伋. 细胞生理,见:姚泰主编,人体生理学,第三版,第一篇,pp.1-174,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Ashcroft FM. Ion Channels and Disease,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20005.Berne RM, Levy MN. Physiology, 4th Edition, St Louis, Mosby, 19886.Guyton AC, Hall JE.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 10th Edition, Philadelphia, Saunders, 20007.Hille B. Ion Channels of Excitable Cells, 3rd Edition, Sunderland, Sinauer Associates.20018.Katz AM. Physiology of the Heart, 3rd Edition, Philadelphia, Lippincott Williams&Wilkins, 20019.Krauss G.Biochemistry of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Regulation, Weinheim, Wiley-Vch, 200010.Purves D. et al. Neuroscience, 1st Edition, Sunderland, Sinauer Associates, 199711.Sperelakis N. Cell Physiology, 3rd Edition,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2001生 理 学 教 案 教学内容 第三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教学时数2学时授课方式 多媒体教学目的、要求第三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三、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一)细胞的动作电位掌握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动作电位的概念(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1. 掌握平衡电位,掌握钠通道和钾通道的特性及其在生物电产生中所起的作用。2. 掌握平衡电位和“全或无”现象的概念,掌握阈电位的概念及其与动作电位产生的关系。3. 掌握局部兴奋及其特性。(三)动作电位的传导了解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局部电流、跳跃式传导)。四、组织的兴奋和兴奋性1. 掌握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阈强度、阈刺激、阈上刺激和阈下刺激的概念)。2了解组织兴奋及其恢复过程中兴奋性的变化。教学重点1.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和特点2.动作电位与局部电位的区别3.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教学难点 膜电导变化授课提纲与时间分配 1.复习 3分钟2.授课内容 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30分钟动作电位引起 22分钟动作电位的传导 10分钟组织的兴奋和兴奋性 10分钟 3.课堂小结 5分钟自学内容 1. 膜电导测定的电学中的欧姆定律2. 缝隙连接复习题1.名词解释:全或无(All or none)、阈电位(Threshold potential)、局部反应(Local response)、阈强度(Threshold intensity)2.简答题1)局部电位和动作电位有何区别(列表归纳)?2)解释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传导的原理?无髓神经和有髓神经在传导速度上有何区别?3)刺激引起组织兴奋的条件包括哪些?参考资料1.王琳芳,杨克恭. 蛋白质与核酸.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2.姚泰,罗自强主编. 生理学(七年制规划教材).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左伋. 细胞生理,见:姚泰主编,人体生理学,第三版,第一篇,pp.1-174,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Ashcroft FM. Ion Channels and Disease,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20005.Berne RM, Levy MN. Physiology, 4th Edition, St Louis, Mosby, 19886.Guyton AC, Hall JE.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 10th Edition, Philadelphia, Saunders, 20007.Hille B. Ion Channels of Excitable Cells, 3rd Edition, Sunderland, Sinauer Associates.20018.Katz AM. Physiology of the Heart, 3rd Edition, Philadelphia, Lippincott Williams&Wilkins, 20019.Krauss G.Biochemistry of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Regulation, Weinheim, Wiley-Vch, 200010.Purves D. et al. Neuroscience, 1st Edition, Sunderland, Sinauer Associates, 199711.Sperelakis N. Cell Physiology, 3rd Edition,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2001生 理 学 教 案 教学内容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一)教学时数2学时授课方式 多媒体教学目的、要求一、横纹肌(一)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1.掌握神经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2.了解药物或病理变化对其影响(二)横纹肌的微细结构了解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三)横纹肌的收缩机制掌握肌丝的分子组成、肌丝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调控。教学重点1. 神经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过程2. 肌丝的分子组成、肌丝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调控,教学难点 肌丝间的相互作用引起肌肉收缩过程授课提纲与时间分配 1.复习 4分钟2.授课内容 神经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 28分钟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 15分钟肌丝的分子组成、肌丝间的相互作用 28分钟 3.课堂小结 5分钟自学内容 药物或病理变化对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兴奋传递过程的各环节的影响复习题简答题用肌丝滑行学说,简述肌肉收缩和舒张的基本过程?参考资料1.王琳芳,杨克恭. 蛋白质与核酸.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2.姚泰,罗自强主编. 生理学(七年制规划教材).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左伋. 细胞生理,见:姚泰主编,人体生理学,第三版,第一篇,pp.1-174,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Ashcroft FM. Ion Channels and Disease,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20005.Berne RM, Levy MN. Physiology, 4th Edition, St Louis, Mosby, 19886.Guyton AC, Hall JE.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 10th Edition, Philadelphia, Saunders, 20007.Hille B. Ion Channels of Excitable Cells, 3rd Edition, Sunderland, Sinauer Associates.20018.Katz AM. Physiology of the Heart, 3rd Edition, Philadelphia, Lippincott Williams&Wilkins, 20019.Krauss G.Biochemistry of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Regulation, Weinheim, Wiley-Vch, 200010.Purves D. et al. Neuroscience, 1st Edition, Sunderland, Sinauer Associates, 199711.Sperelakis N. Cell Physiology, 3rd Edition,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2001生 理 学 教 案 教学内容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二)教学时数2学时授课方式 多媒体教学目的、要求(四)横纹肌的兴奋收缩耦联掌握骨骼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和钙离子在收缩舒张过程中的作用。(五)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1.掌握前负荷、后负荷和肌肉收缩能力对肌肉收缩时作功能力或其力学表现的影响。2.了解骨骼肌的收缩形式: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掌握单收缩和复合收缩。3.了解平滑肌的结构和生理特性。教学重点1.骨骼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和钙离子在收缩舒张过程中的作用。2.前负荷、后负荷和肌肉收缩能力对肌肉收缩时作功能力或其力学表现的影响教学难点 前、后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影响授课提纲与时间分配 1.复习 3分钟2.授课内容 兴奋收缩耦联及其过程 20分钟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8分钟骨骼肌的力学分析 39分钟 3.本章小结 10分钟自学内容 平滑肌的结构和生理特性复习题1.名词解释:完全强直收缩(Complete tetanus)、前负荷(Preload)、后负荷(Afterload)2.简答题1)试述兴奋收缩耦联过程2)前负荷、后负荷和肌肉收缩能力对肌肉收缩时力学表现的影响?参考资料1.王琳芳,杨克恭. 蛋白质与核酸.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2.姚泰,罗自强主编. 生理学(七年制规划教材).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左伋. 细胞生理,见:姚泰主编,人体生理学,第三版,第一篇,pp.1-174,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Ashcroft FM. Ion Channels and Disease,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20005.B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