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育英国际实验学校高中地理 第三节 季风环流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浙江省温州市育英国际实验学校高中地理 第三节 季风环流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浙江省温州市育英国际实验学校高中地理 第三节 季风环流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浙江省温州市育英国际实验学校高中地理 第三节 季风环流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 大气环境 季风环流学习目标:基本要求:知道大气活动中心的形成原因 能说出季风环流的原因以及能判断季风的风向 发展要求:理解季风环流下形成的季风气候的特点温故知新:(默写)1、图中由热力因素形成的气压带是 动力因素形成的气压带是 2、 近地面的低气压带是图 和 ,其上空盛行垂直 (上升/下沉)气流,因此该两地带在气候上的共性特点是 。3、近地面的高气压带是图中的 和 ,其上空盛行垂直 (上升/下沉)气流,因此该两地带在气候上的共性特点是 。 4、在图中画出气压带之间近地面的风向并写出名称 。 合作探究一 :季风环流的表现副极地 低压带 1月份 7月份副 热 带 高 压 带1、由于海陆分布不均,存在海陆热力差异,所以会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观察上图:1月份,北半球冬季,陆地比海洋降温 ,陆地上形成 气压; 7月份,北半球夏季,陆地比海洋增温 ,陆地上形成 气压。2、 若上图表示欧亚大陆,它则与东侧太平洋形成明显海陆热力差异,1月份, 欧亚大陆的北部形成强烈的 压,在图 标出名称,其切断了 气压带。此时,亚洲东部的风向是 ,亚洲南部的风向是 。在图中用铅笔画出。 3、若上图表示欧亚大陆,7月份,欧亚大陆的南部形成强烈的 压,在图 标出名称,其切断了 气压带。此时,亚洲东部的风向 是 ,亚洲南部的风向是 。在图中用铅笔画出。 合作探究二:季风环流的成因材料一 2015年4月15日,京城被沙尘染黄。此次大范围沙尘暴是近13年来北京遭遇的 最强沙尘天气材料二 甲 乙1、 沙尘暴的动力是 ,对应的时间是材料二的图 (甲/乙),形成我国 季风的原因是 。2、 与我国不同,位于南亚的印度夏季风势力远强于冬季风,观察图一探讨南亚 夏季风的原因。课堂总结:课内检测:1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其主要原因是()。 a亚洲的山区最高大 b东亚位于最大的大陆和大洋之间 c亚洲的气压带、风带最完整 d东亚的海洋最深 2形成东亚和南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多选)( ) a海陆热力性质 b亚洲地形状况 c气压带、风带的移动d地面反射率不同 3读北半球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 根据图中气压中心的分布判断,本图为 季的形势图。图中气压中心a的具体名称是 ,它切断了 气压带。图中气压中心b的具体名称是 。此时,我国东部地区盛行 ,气候特点是 。课后拓展读“亚洲季风示意图”(图219),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澳大利亚西北部和c处两地风的异同点:相同点: 不同点:2、 如图时间再过半年,澳大利亚的西北部风向可能是 ,形成原因是 答案温故知新: 1、ag ce 2.c g 上升 多雨 3、a e 下沉 干燥(少雨)合作探究一:1、快 高 快 低 2、高 副极地低气压带 西北风 东北风 3、低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南风 西南风合作探究二 1、风 甲 海陆热力差异 2、南亚离赤道较近,夏半年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 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