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同安龙眼发展现状与对策1. 龙眼的简介桂圆即龙眼(无患子科龙眼属植物)。 龙眼,又称桂圆,常绿大乔木,树体高大。78月果实成熟呈黄褐色时采摘。为无患子科植物,果供生食或加工成干制品,肉、核、皮及根均可作药用。原产于中国南部及西南部,世界上有多个国家和地区栽培龙眼,如:中国,泰国、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美国的夏威夷州和佛罗里达州等。2.同安龙眼的由来同安龙眼是传统的名优果品,具有四百多年栽种历史,系亚热带长寿果树之一。据同安县志记载,“龙眼”广东、兴化、漳州皆有之,而以本邑所出者为佳。因它是八月成熟,农历八月称桂月,且龙眼果实形圆,故名桂圆。亦因熟于荔枝之后,也称亚荔枝或荔枝奴。又有比目、骊珠、燕卵等别名,在同安一带都称龙眼。桂元(龙眼干)自古以来被视为滋补强壮良药。明代李时珍说:“龙眼大补”“资益以龙眼为良”。它具有开胃益脾,补血安神的功效,是治理贫血瘘黄、健忘怔忡、产后血亏、神经衰弱的珍贵补品3.同安龙眼的特点龙眼系无患子科龙眼属,南亚热带常绿乔木,著名的长寿果树。它的果实是果中珍品,含有多量维生素,矿物质和果糖等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份。即可供鲜果,且可供焙干制罐或加工龙眼膏,是医药上的珍贵补品。李时珍说:“龙眼大补”,“资益以龙眼为良”。鲜果有开胃建脾,补益安神功效。其加工制品是治疗病后体虚,贫血痿黄,神经衰弱,产后血亏的理想补品。民间常以龙眼干配党参煎服,用于治气血亏损症,产妇分娩后服此汤剂可补气血、恢复元气,老弱病者在冬季常服此汤可补气血,抵卸风寒。此外,其果核可制酒、酒精及高级活性炭等工业品。龙眼花是优良蜜源。木材可雕刻精致工艺品。树株茂盛苍绿,又是优良的绿化树种。由此可见,栽培龙眼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4.同安龙眼的品种同安龙眼品种资源丰富,有记载近50个品种品系,有以原产地命名的,有以成熟期迟早命名的,也有以果实形态颜色和风味命名的。传统主栽品种有适于焙干制罐的赤壳水涨两种。次为具有不同成熟期,风味独特的品种,简述如下: 赤壳:亦称有种,店仔种。树冠较矮化,百年老树主干多呈卷曲状,果惠长而紧密。果大型(平均粒重16克),魁粒率达85-90%。果壳厚,赤褐色,肉厚味清甜,焙干果壳不易凹陷破裂,制罐后果肉完美,为烤干制罐的好原料。其变异品系有白壳早种,后壁埔种,如按果穗形态分又有硬枝赤壳和软枝赤壳两种。在立地条件好,肥水充足气候适宜情况下,赤壳龙眼较易达到丰产稳产,否则较易出现大小年及果实大小不齐(谓公孙粒)现象。 水涨:又名有种,分为白壳有与红壳有两种。树型高大开张,果穗长大,果粒平均重15克,魁级率85%以上。果肉厚脆,味淡甜;适宜制罐,焙干也可,但果皮薄容易凹陷。水涨的特点是比较丰产稳产,适应性强,容易栽培,为我市近年扩种的热门品种。总面积已超过赤壳种。 早熟龙眼:在立秋前后成熟的龙眼品种有十多个。(比一般种龙眼早成熟约15-20天)。其中较有价值的有两种:一是“八一早”,于八月1日前后成熟。其果中大(约11克),肉厚质脆,味清甜适口,丰产性好,唯大小年明显,管理水平和气象条件要求较高;二是白壳早种,又名乌龙种,早白等。于八月上中旬成熟,果较大(达14克),肉厚质脆味甜,可食率高,抗病力强,丰产性好。早熟龙眼因具有市场竞争力,近年来倍受果农欢迎,使之得到迅速推广,这对合理调整我市龙眼品种结构、延长鲜果上市供应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凤梨穗:为同安县祥桥乡特有的鲜食品种。其树形类似水涨,果穗长达半米,果粒中大,均匀美观,果皮薄,果肉厚而脆,味甜适口,鲜食最好。该种适应性广,丰产稳产,实为众龙眼品种中一枝独秀,今后可作为鲜食龙眼进一步推广。 特殊风味品种:首推凤梨味品种,其果实成熟后富有菠萝香甜味道,而且果大肉脆,可食率高。其他还有冰糖味,桂花味等不同风味品种,但消费者嫌果小肉薄。 龙眼生产上一般采用高压或小苗嫁接繁殖,用实生繁殖因易劣变,多不采用。龙眼根深叶茂,病虫害少,着果率相对较高,栽培比较容易。但要获得丰产稳产高效率,则必须掌握选育良种,水土保持,改土扩穴,增施有机肥,适时追肥,整形修剪,疏花疏果及防治病虫害等技术环节。5.同安龙眼的发展现状。一棵龙眼树养活一个大学生”,曾经是厦门同安龙眼的辉煌写照。据厦门市农业局有关人士介绍,厦门同安龙眼曾经为厦门同安经济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然而时至今天,厦门同安却陷入一个低谷:价格低迷,进而果农砍树。曾经“一棵龙眼树培养一个大学生”、“种龙眼防老”,这些是上个世纪80年代流传于厦门同安的说法,它们印证着当时龙眼在厦门同安的据厦门市东锦果林场介绍,龙眼市厦门同安的主要经济作物,龙眼的产量甚至在全国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据了解,“厦门同安的地理、气候条件都很优越,是适合龙眼生长的最适宜区。”,厦门同安龙眼种植面积占非常大的比重,一旦它真正发挥产业优势,对拉动经济增长、增加果农的收入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据了解,厦门的龙眼种植基地主要集中在集美后溪、同安莲花和324国道两侧龙眼带,去年厦门同安龙眼少收12万吨,近几年的龙眼产量和销售却已不如以前。据了解,同安是厦门龙眼的主要产区,种植面积占全市的47.9。据一份报告称,2003年,厦门同安龙眼产量约为7700吨,不足2002年产量的63。2004年,同安龙眼产量估计可达1.7万吨,但有近30以上的龙眼树失管或弃管,到采摘时实际产量只剩下1.3万吨。6.同安龙眼衰败的原因(1)只做内销导致价格持续走低,上个世纪90年代,龙眼一直被市民视为“珍贵补品”、“高档次的馈赠礼品”,但是近些年,龙眼价格持续走低,龙眼已变成了人人可买可吃的普通水果据介绍,自1998年以来,同安市场的龙眼价格持续走低,从当时的每公斤16元一直下跌,到去年9月,市场上的龙眼收购价格1公斤仅四五毛钱,有罐头厂收购时更是开出了1公斤0.20元的低价。为何曾经被视为“珍品”的龙眼会遭遇如此境地?厦门市东锦果林场认为,恶性循环导致了“果贱伤农”结局,龙眼产业链中的缺失制约了龙眼的发展。 厦门每年的龙眼产量约14万多吨,成熟季节相对集中。同时,本地龙眼的外销渠道非常窄,大部分都是内销。而龙眼离树后,新鲜期只有20天,由于现在全市保鲜技术有限,龙眼很难像苹果、梨一般,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销售。“20多天内要消化掉这么多的龙眼,价格肯定会被迫降下来。” 厦门市东锦果林场认为,大量的内销不仅会抑制龙眼产量的提高,也会让销售价格降低。让同安的龙眼走出厦门,将给同安的龙眼销售带来一个巨大空间,“我们应该加大宣传,把尽可能多的龙眼转到外地,因为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现在我国的龙眼是供不应求,而不是剩余(2)传统种植难应对市场竞争,据了解,现在同安大部分种植龙眼的果农还是沿袭传统的种植方法,科技含量低。这些导致同安龙眼品种单一,主要集中在福眼,且成熟期集中,市场竞争力很低。虽然同安从1996年开始,有关部门就开始推广“高节换种”技术,但因为技术科技含量高,成本大,果农只注重眼前利益不愿接受,过了六七年了,现在同安采取这项种植技术的只有上万亩果园(3)盲目发展,没有适地适栽,品种结构也不合理。从1990年开始,同安的荔枝龙眼面积每年以1万亩的速度递增,至2000年左右翻了两番。快速盲目发展的同时也留下了后遗症:过度开发,没有适地适栽;种苗质量差,品种结构不合理,产品不适合市场需求。龙眼在这方面尤其突出。(4)培技术没有很好的推广。抽冬梢和冲梢等问题依然是困扰果农的突出难题。经过科技人员的多年努力,这两个生产问题已得到很好的控制和解决,但没能很好的总结、推广和普及,导致龙眼的大小年现象严重,产量很不稳定,直接影响了经济效益(5)保鲜技术尚未实现根本突破,市场开拓意识弱。长期以来,龙眼的保鲜一直是制约整个产业发展的瓶颈。虽然龙眼的保鲜技术已有较大的提高,但仍然需要在冷链系统下,这势必影响到龙眼市场的拓展。龙眼的保鲜技术还需进一步攻关和完善。保鲜技术的落后与整体产销脱节及区域性零散化经营的模式,导致严重的浪费与损失,制约了产业的发展。(6)深加工技术严重落后。龙眼果实除鲜食外,还可制成干果、果汁、糖水罐头和酿酒。但是,同安乃至全国的龙眼加工业严重滞后,特别是缺乏大的加工企业,致使鲜果销售压力很大,基本上处于鲜销和内销,很难将果价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自然就出现了丰年果贱的现象。比重很小的加工业也是以粗加工为主,最常规的方式是对龙眼进行烘干。加工产品单一,市场竞争力弱。(7) 出口举步维艰。由于产品标准不一,缺乏指导性,直接影响了水果出口过程中的竞争能力与市场价格优势。加上国外对进口水果的检验检疫非常严格,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冲击。因此,龙眼的出口难度很大。(8)缺乏主导品牌,市场竞争力弱。同安的龙眼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个能够与国际市场相接轨的品牌,整体产业化尚停留在量化出口或是价格竞争阶段,使得内部价格竞争出现恶性循环。7.同安龙眼今后的发展道路据了解,目前厦门市光同安区的龙眼种植面积就有10万亩左右,年产量约3万吨,但由于销路和价钱的问题,很多都成了果农口中的“野果”。现在这种情况有望得到改变,最近同安的一家企业和厦门大学生命科学院联合研发,用龙眼干果做原料,加入甘草、陈皮、夏枯草等药材做成桂圆茶饮料,让这种传统水果走上了产业化道路。据悉,目前这家企业已经跟同安的不少龙眼种植户签订收购协议,而且价格还不错,像凤梨穗这类品种比较好的龙眼生果,每斤能达到2块钱左右。厦门德福生物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汉宁告诉记者:目前我们企业跟同安龙眼种植户签订了六万亩的种植包销协议,以我们这样的消化水平,一年可以收购龙眼接近1.5万吨,占了同安龙眼总产量的二分之一左右。(1)政府出面对外推介龙眼,对各自产区的龙眼生产状况做了详细的报告,并对本地区发展龙眼的优势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大力宣传厦门龙眼,通过各种渠道如举办龙眼节、龙眼订货会、宣传推介会等,拓宽龙眼销售网络,开拓国内外市场.(2)错开收成时间赢取市场,据了解,厦门对龙眼品种结构进行调整,推广高接换种技术,从2005年开始,开始推广龙眼优良品种“凤梨穗”高接换种3万亩,使厦门龙眼早、晚熟龙眼品种的比例达到20,逐步接近龙眼品种结构的目标(早熟中熟晚熟206020)。近几年来从市场反应来看,晚熟的龙眼价格都还可以,果农增收的可能性较大。.(3)改种其他果树:对于那些坡度比较缓的地,可以退出来,然后种上其他的亚热带水果。”农业局的老陈说。的确,随着台湾农业经济的不断渗入,一些亚热带水果如芒果、杨桃、番石榴等都可以成为新的种植品种。有些水果不像龙眼一年一熟,而是常年熟,再加上尚好的价格行情,也不失为龙眼的优质替代果树。现在也有小部分的村民尝试这一方法,经济效益非常明显,也正在处于大力推广当中。不过,初期投入的成本较高,需要一定的经济能力才行。(4)发展观光果园:将一部分龙眼园精心护理,开发成为旅游观光的好去处,到了每年龙眼成熟的季节,除去正常采摘销售外,还可以尝试吸引游客前来亲手采摘品尝,当做一种农闲旅游,还可以发展附带的住宿、餐饮等经济,目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