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大椿人物解析.doc_第1页
祝大椿人物解析.doc_第2页
祝大椿人物解析.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人物”蜕变记祝大椿生平解析 无锡是著名的工商名城,谈到无锡近代工商业,最为人们所熟知的莫过于荣宗敬、荣德生代表的荣氏家族以及薛福成、薛南溟代表的薛氏家族。毛泽东曾这样评价荣氏家族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红色资本家、中国首富,这些名称是对于荣氏一族最好的概括,也足以看见他们在中国民族工商业以至于在中国社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与荣氏同一时期却有这么一位被人们长久被“埋没”了,他就是祝兰舫(又称祝大椿)旧时上海十大民族工商实业家之首。作为土生土长的无锡人,我从小都未听闻过这一位民族资本家,直至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开始建设时,我才知晓原来在离我家不过几百米的地方居然有一个曾在工商业叱咤风云的民族实业家。我曾试着在网络中搜索有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却发现有关于他的评析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与荣氏兄弟相比,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不过,我还是希望通过这些稀少的资料解析这一位不为人所知的商业巨子。祝大椿生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十一月十二日,无锡南门外伯渎港人。幼年丧父,生活贫苦,家庭无力供其读书。16岁经人介绍,先后至无锡曹三房冶坊、上海大成五金号当学徒。祝大椿在店中一面钻研相关业务,一面补习文化知识。3年满师后,他深谙五金经营业务。祝大椿与荣氏兄弟的幼年经历大不相同,虽然荣氏兄弟幼年家境贫寒,但其父亲却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所以荣氏兄弟在做学徒之前都曾在私塾学校中接受过正规的科学教育,也因此从某些方面也预示了祝大椿与荣氏兄弟截然不同的戏剧一生。光绪十一年(1885年)左右,祝大椿在上海开设源昌商号,专营进口煤、铁、五金,兼营拆卖旧轮船,出售旧机器、旧钢铁。由于精心经营,格守商业信用,赢得不少外商的信赖,获利成倍增长。后又购置多艘轮船,兼营海轮运输业务,往来于新加坡、日本、上海诸港口之间,也因此祝大椿在当时有“钢铁大王”的称号。在参观他的故居时,我开始也疑惑为什么一位清朝时期的住宅铁质工艺品却随处可见,而且精美程度与现代工艺品相比毫不逊色,在了解到这一位“钢铁大王”的事迹后,我不得不佩服祝大椿经商天分和独到的艺术眼光。光绪二十四年,他以独资40万两银,在上海开设第一家华商机器碾米厂源昌机器碾米厂,日产大米二三千石。这时,他通过捐纳得花翎道衔,以亦官亦商的身份周旋于中外商人和官场之间,社会声望日隆。光绪二十六年前后,被英商聘为怡和洋行买办。光绪二十八年,与人合资(40万两,人己各半)创办当时上海最大的华兴机器面粉公司。翌年又向无锡茂新第一面粉厂投资4000两。光绪三十年以独资50万两创建拥有缫丝车335台的源昌机器缫丝厂,并在苏州、扬州、常州、溧阳、南通5座城市分别投资建造了振兴、振明、振生、振亨和振通5个电气公司,人称“电气大王”。茂新第一面粉厂可以说是他与荣氏兄弟的一个交集,也可以说是他的资助使得一度一蹶不振的荣氏兄弟度过了经济的危机,重新开展实业。同年八月,与周舜卿30名绅商发起成立上海商学会。光绪三十一年四月,被推为上海商务总会议董。同时,他还以上海商务总会议董的身份积极参加抗议美国政府迫害华工、逼签新约活动:代表上海铁业、机器业率先签字,保证拒购美货,并同上海商界一道向全国35个商埠发出抵制美货的通电。祝大椿这一份爱国之心,可以说是民族实业家的典范。中国民族工商业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而不被国外企业吞并,与他们热忱的爱国之心是分不开的。这也不禁让我想到了荣氏兄弟,在国外国外的纺织品大量涌入中国,给中国民族产业以巨大的打击时,整个市场上只有荣氏集团还在苦苦支撑,双方竞争到了白热化阶段的时候,荣氏兄弟在上海举行了记者招待会。在招待会上他们郑重地告诉大家:“我们荣氏子孙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就是倾家荡产,我们也要捍卫民族的尊严!”这一句也清楚的表明了所有民族实业家捍卫祖国尊严的决心,我们也应该学习这种不屈服的精神。我们常说无商不奸,的确在现代黑心的商家常常为了私利不惜出卖尊严,坑害消费者。我不得不感叹,随着科技的进步,难道我们的道德之心、爱国之心也在随之沦丧么?祝兰舫还热心地方公益和发展社会教育事业。他与丁仲裕合资创办了两所平民学校,在上海出资创设了无锡旅沪公学,并担任上海租界工部局华童公学校董。将伯渎港故居改为大椿小学堂,获北洋政府所颁的“敬教劝学”匾额,还先后资助建造无锡工运桥、通汇桥、大椿桥(兴隆桥前称)等。可惜的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祝大椿在一次投机股票中,吃进了一批橡皮股,结果损失惨重,亏蚀了大部分资金,晚年,由于那次炒股失败,祝大椿笃信佛教,出资在无锡修葺了龙光塔、保安寺、青山寺,在苏州捐巨资为西园罗汉像塑金身。同时,他在上海苏州河边组织的锡金会所,在苏州河边的货运码头专为到上海拓展事业的家乡人提供免费食宿,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1926年,因车祸在上海去世,终年70岁。从贫苦的小学徒到在上海初露锋芒的“钢铁大王”,再到名震一时的洋行买办、“电气大王”,他的事业版图拓展至碾米、缫丝、面粉、造纸、电气等工业,祝大椿这样一位原来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通过自己一步一步自我奋斗,完成了从蚕蛹到蝴蝶的华丽蜕变。如果把祝大椿的成功归功于他自身的经营实力与坚强意志毫不为过,但他的事迹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却不仅仅只是一个某种精神或意志代表,更包含着一个时代的人们应该如何进步向前的深层意义。如果说荣氏兄弟是使中国近代工商业腾飞的领军人物,那么祝大椿毫无疑问是他们的探路者,亦是开创近代工商业辉煌的奠基者。他从一个买办商人成功转化为早期的中国民族工商实业家,他身着西装,在家装饰铁质工艺品,从这些生活小细节中可以看出他努力适应着时代进步潮流的一面,在祝大椿的身上还残留着封建思想的灰烬,拖着一条未被斩断的封建的买办的尾巴。这些同时也是导致他事业受挫后一蹶不振的元凶,因为残留封建迷信思想他将自己的事业前途寄托于神佛,没有了自己的经营理念,失去了奋斗的自信与激情,对于一个商人来说这都不无法挽回的致命伤。封建观念对于中国人民的消极影响由来已久,但为何对于祝大椿以及荣氏兄弟所产生的影响会有如此大的区别呢?我细细推敲了一番,荣氏兄弟比起祝大椿的确是晚辈,这几十的差距让更多的西方先进科学思想传入了中国。荣氏兄弟接受过正规的学堂教育,在思想上比祝大椿更加的活跃开放。再加上当时的社会背景,祝大椿出生时还处于光绪年间,百姓更习惯于依靠朝廷,依旧延续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创办工厂,发展工商业的想法还只是处于萌芽阶段,所以很多经营理念以及经营方法都不是很恰当。虽然有艰难的条件,祝大椿依然为近代工商业开启了通向春天的大门,他成功使中国的封建经济走向更符合时代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迈出了一大步,这也是我之所以称他是时代前进的奠基者的原因。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也许依然也有着疑惑,我们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中随波逐流,经受着一拨又一拨的金融风暴,那么出路又在哪呢?我们需要发展的又是什么呢?当时代在进步时,我们亦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