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崂山导游词讲解 崂山导游词讲解篇一:青岛崂山导游词(终稿) 青岛崂山导游词(终稿) 各位章丘的朋友大家好: 欢迎您来青岛崂山参观游览。青岛地区大小山峰几十座,崂山则为大自然的神来之笔。 崂山风景区总面积446平方公里,其中绕山海崖线长达87.3公里,主峰高1133米,堪称崛地而起,拔海而立。崂山气候清新而湿润,年平均气温为12.6摄氏度,冬季平均气温为-0.2摄氏度,夏季平均气温为23摄氏度。崂山历史悠久,古迹荟萃。远在一亿四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早期,崂山即已形成,五、六千年前,先民们已在此聚居生息,创造了灿烂的龙山文化。 崂山自然景观独具天然特色。山海相连、海天一色、雄伟壮观;每座峰上形象石比比皆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崂山名泉圣水富有特色。神水泉、圣水泉、金液泉、六乙泉等清泉各领风骚;著名的青岛啤酒和崂山矿泉水均依此水酿就而成。 崂山林木苍郁、花繁草茂,区内仅古树名花就有110多株,有的树龄高达2500余年。山深处,春日一片翠绿,夏天浓荫蔽日,秋季满谷金黄,严冬则处处玉树琼花。 崂山以其山海奇观、深邃幽静之胜景,“神仙窟宅”,“洞天福地”之美誉,倍受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名道高僧之推崇。唐代诗人李白在此留下了“我若东海上,崂山餐紫霞”的著名诗句。 总之,清新而湿润的空气,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独具特色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构成了崂山旅游的丰富内涵。 崂山共分为7个风景游览区,分别为巨峰、流清、太清、仰口、棋盘石、北九水、华楼风景游览区;接下来我将按照“崂山一日游”的习惯旅游线路,介绍南线上几处主要主要景观。那未及介绍的留等崂山探胜者们自己去体味。 基本旅游线路(南线) 太清宫明霞洞上清宫龙潭瀑请各位游客往这边看,这座高大上的建筑物就是太清宫了;太清宫亦称下清宫,当地人也称下宫。位于崂山南麓老君峰下,前临黄海,一碧万顷,夏纳清风,冬隔朔气,素称“北国小江南”。 太清宫庙宇共分三个院落,各立山门。三官殿供奉“天官”、“地官”、“水官”三神像;三清殿供奉“道德尊”“元始天尊”、“灵宝天尊”;三皇殿供奉“伏羲”、“神农”、“轩辕”三帝。三官殿外的院中有一泉水叫神水泉,泉水清冽甘美,大旱不涸,大涝不溢,是崂山第一名泉。 请各位旅客继续往前走,现在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明霞洞了, 明霞洞位于昆化山之阳的玄武峰下,系一天然石洞,原为上清宫的一处别院。明霞洞景色幽丽,云雾缭绕,霞光山色变幻无穷,素有“明霞散绮”的美称,为崂山十二景之一。 好了我们欣赏完明霞洞继续往前走,接下来就到了上清宫了,上清宫位于崂山南部丛山峻岭,这里因入山已深,空气清新,清泉飞鸟,不但怡静,而且特别清幽。上清宫属全真道华山派道观,是崂山中别具一格的“丛林”庙宇。道教把“上清”、“下清”、“玉清”三宫称为“三清仙境”。“上清之天在绝霞之外,有八皇老君,运九天之仙,而处上清宫也”,故而得名。又因与太清宫对称,又简称上宫,与太清宫,明霞洞同为崂山东南部的主要道观。 各位游客我们继续往前走,接下来我们看到的这个自然景观就是 龙潭瀑 龙潭瀑又名玉龙潭,水源来自海拔500米的天茶顶和北天门之间的山谷。涧水穿山越岭,聚成一股急流,奔腾而下,在一处高约30米的崖顶平台上,平直地冲出数尺之外;那气势,宛如一条矫健的玉龙,从悬崖之颠,腾云驾雾,呼啸而下,击得潭中水花四溅。人们拟其形,取其声,观其色,叫它“龙潭瀑”,瀑下的深潭取名“龙潭”,大家不妨再看一下瀑布顶端“龙吟”两个隶书大字,直径一米,为当代著名书法家黄苗子1981年游崂山时所书。瀑下长形巨石下尖上平,游人坐在平台下远可眺望四周群峰,近可仰视“龙潭喷雨”的壮丽景色。 好我们这次崂山南线游览到此结束了,如果时间充足各位游客还可以浏览一下崂山其他路线的景观。 谢谢崂山导游词讲解篇二:崂山导游词 一、崂山风景区景点讲解题目 1、崂山风景名胜区概述 崂山风景名胜区位于青岛市区以东的黄海之滨,面积为446平方公里,“三围大海,背负平川”,山海相连,雄伟壮观。最高峰叫“巨峰”,俗称“崂顶”,海拔1132.7米,是我国万里海岸线上的第一峰,被誉为“海上名山第一”。 崂山的山体由岩浆岩构成,属于花岗岩地貌景观,山势峭拔雄伟,奇峰、怪石、象形石随处可见,可谓是“天然雕塑公园”。 崂山年平均气温为12.6,夏季平均气温为24,冬季平均气温为-2,冬暖夏凉,气候温和宜人,是旅游、疗养、度假的理想之地。 山有多高,水有多长。崂山最高的名泉是“天乙泉”,又名“原泉”,位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极为罕见。崂山泉水清澈丰富,水质优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经常饮用,延年益寿。历代崂山道士中,年逾百岁的多有记载。闻名中外的青岛啤酒就是用崂山泉水酿制而成。 崂山植物品种繁多,古树名木葱郁苍劲,更令人称奇的是南北花木盘根共存。据不完全统计,崂山有各种植物1600余种,其中不少亚热带植物长势良好,数百年的耐冬和一二千年的银杏、柏树、黄杨、赤松等枝繁叶茂,挺拔苍翠,为著名的国家森林公园。 崂山还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自古就是道家方士修仙炼丹的风水宝地,鼎盛时期曾有 “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为崂山平添了深邃神秘的色彩。著名道士如唐代的李哲玄,宋代的刘若拙,元代的丘处机、刘处玄、刘志坚,明代的张三丰、徐复阳、孙玄清、齐本守等都曾受到过帝王的敕封。崂山的佛教也是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著名的庙殿古刹有法海寺、潮海院、华严寺等,法显、憨山、慈沾、善和等高僧都曾在此弘扬佛法。为世界佛教所推崇的那罗延窟坐落在崂山东麓棋盘石游览区,华严经记载:“震旦国有一住处,名那罗延窟,从昔已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那罗延窟被佛教界称为“世界第二大窟”。 崂山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奇特的自然景观和厚重的人文景观相映生辉、绮丽无比,尤其以“明霞散绮”、 “棋盘仙弈”、“岩瀑潮音”、 “蔚竹鸣泉”、“太清水月”、“海峤仙墩”、“龙潭喷雨”、“华楼叠石”、“巨峰旭照 ”、“狮岭横云”、“那罗延窟”等崂山著名景点为最。 改革开放以来,崂山的旅游业获得了很快发展。1979年,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来崂山视察,感慨地说:“这里的景色很美?有条件安排开放,发展旅游事业。崂山要把自己的牌子打出去,就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 1989年起,崂山风景区开始全面规划和开发,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景区的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景观品味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成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荣获“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优秀单位”、“最佳资源保护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中国风景名胜区顾客十大满意品牌”、 “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荣誉称号。 崂山风景名胜区共分7个风景游览区,分别是巨峰、流清、太清、仰口、棋盘石、北九水、华楼风景游览区。进入崂山共有4条线路,即南线、北线、中线和一条海上观光游览线。 南线:可分两条线游览。一条从崂山游客服务中心,经盘山公路到巨峰山门,乘索道至自然碑,沿巨峰游览线路环游巨峰;另一条是自崂山游客服务中心出发,经流清河至太清游览区。游完太清游览区,可乘索道前往上清游览区。也可乘车前行至棋盘石游览区,华严寺、那罗延窟座落于此。继续北行,可至仰口游览区。 北线:从仰口景区南行便是棋盘石游览区、太清游览区。 中线:沿滨海大道经北宅街道办事处,直达华楼游览区和北九水游览区。游览结束后可返回滨海大道,继续北行到达仰口游览区。海上线路:起点为青岛奥帆中心,终点为崂山太清湾码头,途经小麦岛、石老人雕塑园、栲栳岛、老公岛等岛屿,整个航程约1个小时。在太清湾码头还可乘船至崂山头,欣赏八仙墩。海上看崂山,为游客提供了新的观光视角,带来全新的旅游感受。 2、巨峰风景游览区 巨峰风景游览区位于崂山中部,以崂山最高峰主峰巨峰而命名。登上崂山极顶,可以居高临下,观赏碧波万顷的滔滔黄海、如珠似玉的礁盘海岛、五彩云霞的美妙变幻、奇峰竞秀的山峦风情。夏季可领略“云海奇观”、“崂山火球”的壮美气势,冬时能观赏到“银峰晶挂”的万千景象。在崂顶观海上日出,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巨峰景区以山海、天象、奇峰、怪石等构成了雄伟壮美、离奇多变的绝顶风光。只有天在上,下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身在虚无缥缈间,山海城岛常依稀。描述的就是崂山极顶巨峰。巨峰是崂山的主峰,也称“崂顶”,海拔1132.7米,是我国万里海岸线上的第一高峰。 齐记赞曰:“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登顶崂山主峰巨峰,才能真正领略“一览众山小”。 崂山植物种类相当丰富,据调查,有维管植物1422种,隶属于160科,734属。经初步勘察,自巨峰景区索道下站始沿步行道至索道上站登山路和循环线两侧,共有针叶、阔叶等植被类型6种,分布着映山红、山樱、百花花楸、水榆、榉树、椴树、三桠乌药、天目琼花、野茉莉、垂丝卫茅、赤松、黑松、日本落叶松等树种100余种,对这些植物进行分类并挂牌,构成游览区植物分类科普长廊,极具观赏性与科普价值。 3、崂山奇石 自然碑 仙境本是道造化,功德无量碑自成。自然碑是巨峰游览区第一石景,这座高高耸起的方形巨大石崮,高约40米,宽约10米,崮顶外凸,下方平削,从南向北看,就像一座巨大的石碑,故取名为“自然碑”。 从正面看,碑身左上侧向外突出的一块石头,就像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猴子,那眼睛、鼻子和嘴,一只前爪,活灵活现,使人深刻感受到大自然神功造化的奇妙。自然碑是崂山众多著名象形山石之一。 棋盘石 明道观以南奇特的孤峰顶上,有一块巨大的岩石,长15米,向西探出了大半部分,崖下悬空,形状很像跳水比赛用的跳台,远远望去又像一株灵芝高插云端,这就是崂山著名的象形石之一棋盘石。 棋盘石为凌空高悬的巨大岩石,高3米,宽8米,长15米,石面平坦 ,能坐几十人,因刻有双线勾勒的“十”字,传说是南极仙翁、北极仙翁当年对弈留下的棋盘,因此取名“棋盘石”石面上的“十”字,据说是道家拜斗修行的方位图。这处景观是崂山名景之一“棋盘仙弈”。 青蛙石 由伏鳌前行,可以看到前方峭壁下的岩礁上有块突出的巨石,像一只似跃不跃、翘首凝望的青蛙,这就是崂山著名的象形石之一青蛙石,也叫“翘首金蟾”。 青蛙石由海浪冲击而成,形态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关于青蛙石的传说有很多,一种传说是,这只青蛙本来住在月宫里(古时候称月亮为“月宫”),因为犯了月宫里的王法,被嫦娥贬下凡界,任由人间取其蟾酥配药治病。无奈中,它只好整天翘首凝望月宫,期盼嫦娥大发慈悲,召它回宫。还有一种传说是:因为当年四海龙王交战,东海龙王打败了南海龙王,并罚其变成青蛙,守卫海疆。南海龙王从此变成了这块青蛙石。 鱼鼓石 华严寺西面有一块巨石,石上有一孔,其深难测,用手拍击巨石,还会发出一种空洞的“嘭嘭”声,石上篆刻“云穴”二字,人们称它为“鱼鼓石”。鱼鼓石对面山峰还有传说中仙女下凡洗浴的“天波池” 等景点。 仙桃石 这块巨石颇像一个巨大的桃子,名为“仙桃石”,是景区著名的象形石之一。 据说当年孙悟空在王母娘娘的蟠桃园里偷吃仙桃时,并未全吃,只是咬一口扔一个,其中有一个不偏不倚落在这里,变成现在的“石桃”,又称“仙桃”。下面缺了一块,是因被孙大圣咬了一口。正是:大圣醉别蟠桃宴,仙桃不意落人间。 绵羊石 太平宫身后右侧的这块巨石很像一只跪伏的绵羊,远看神形兼备,嘴、眼、鼻、头惟妙惟肖,因而被称为“绵羊石”。 砥柱石 位于返岭后村旁的巨石叫“砥柱石”。石上“山海奇观”四个大字为行楷,阴刻,字高近3米,是崂山字径最大的一处古代刻石,为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时任山东巡抚的蒙古族官员惠龄题写。书法苍劲有力,浑厚凝重。 巨石的南侧刻有惠龄到崂山游览砥柱石的题记:“余夙闻崂山之胜,兹阅兵海上,裹粮往登,将至华严庵,见路旁一巨石,延袤七丈余,高五丈余,询之土人,称为砥柱石 ?”这大概就是“砥柱石”的最早文字依据。 4、崂山石刻 “海上名山第一”石刻 “海上名山第一”石刻由我国著名书法家武中奇先生在95岁时为崂山题写,笔力苍劲,犹如游龙飞凤。 有人说石刻富含寓意:“海”字的三点水像一只喜鹊,代表吉祥如意的意思,“每”像只狐狸,富有灵性,意指崂山人杰地灵;”上”字像是一个道士在作揖,体现了崂山道家文化特色;“名”字如同一只孔雀立在石头上,跟右侧的朱雀石正好吻合;“山 ”字像一个人正划着船在海中乘风破浪,体现了崂山的山海特色;“第”字分明是两只鸟同在一棵树上;“一”字像一只元宝,寓意崂山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 道德经石刻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道德经上篇石刻,沿循环路往前走的一处陡直平削的石壁上刻着道德经下篇。 道德经即老子,是道家的主要经典,被道教称为“道德真经”。据有关史料记载,老子晚年因亲眼看到周王朝的衰败,便“去周隐居”,西去流水,以化异俗。到了函谷关的时候,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五千言”,分为81章,前37章为道经,后44章为德经。 康有为诗刻 过逢仙桥上山,迎面可以看到康有为诗刻。康有为自戊戌变法失败后,辗转海外,回国后多次来青岛,并两次专程来崂山太清宫游览。这处雕刻于山崖上的著名石刻是康有为于1923年65岁时游览太清宫写下的一篇游记,是一首五言66句长诗。这首五言体诗,起手便是“天上碧芙蓉,谁掷东海滨”,气势恢宏,立意新颖,把崂山寓意为天上的碧芙蓉。 邓小平同志1979年来崂山视察时,在这里仔细观看了足有1刻钟时间,看完后肯定地说:“这是康有为的真迹”。 李白诗刻 传说李白在崂山面对一望无涯的大海时,看到的景象是:海天相连,波涛汹涌,气吞日月,包容万象。山,拔海而立,在碧波中沉浮。尤其每天清晨,海面上升起的紫气云霞,构成一幅壮美的海山风光。于是他诗兴大发,写了 “我昔东海上,崂山餐紫霞,亲见安期生,食枣大如瓜?”共64字的诗。这里的“太白石”石刻,传说是李白当年游崂山的登临处。 古石刻 沿途石壁上,年代不等的石刻随处可见。仅在华楼,各种石刻就有80多处,约3500字,以元、清两代刻石据多,内容也多是道家修炼的等,具有很高的文学、观赏以及考古价值,不失为一处难得的古代书法、摩崖石刻露天展览馆。 清代山东巡抚崔应阶所写的华楼七言诗:“第一名山海上留,华峰谁到最高头,琼浆已涸玉盆水,仙髻罢妆梳洗楼,烟崮遥连翠屏合,天门中豁白云流,道人何事攀缘上,玉盏徒增墨吏羞。”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华楼风物的赞赏和对道家生活的敬仰之情。 5、走进崂山(任选游览区、游览线路进行讲解) 巨峰风景游览区位于崂山中部,以崂山最高峰主峰巨峰而命名。齐记赞曰:“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登顶崂山主峰巨峰,才能真正领略“一览众山小”。 流清风景游览区地处崂山南部,景区内峰岭高耸,涧谷幽长,气候温暖,成片的黑松林浓密葱郁,海岸线岬角、岩礁、海滩交错分布,沿海岸线游览别有一番景致。太清风景游览区位于崂山风景名胜区的东南部,从青岛市区沿香港路或东海路东行约40公里即可到达。景区以著名庙殿太清宫命名,简称太清景区。 仰口风景游览区位于崂山风景名胜区的东北部,背依奇峰仙山,面朝碧波荡漾的黄海,风光特色以仙山寺院、海湾沙滩为主。棋盘石风景游览区南连太清,北接仰口游览区,东临黄海。景区因有海拔657米的奇峰“棋盘石”而命名,有“华藏世界”、佛教名刹华严寺和那罗延窟等著名景点。 北九水游览区位于崂山中部偏北的白沙河中上游地带。这里自然景观优美,道教历史文化丰富。华楼风景游览区位于崂山西部,毗邻白沙河。主峰海拔348米,周围山势险峻,林密竹秀,是崂山又一处观景胜地。 6、太清风景游览区 太清风景游览区位于崂山风景名胜区的东南部,从青岛市区沿香港路或东海路东行约40公里即可到达。景区以著名庙殿太清宫命名,简称太清景区。 游览区坐落在宝珠山下,宝珠山的7座山峰从东、北、西三面环抱着这一临海谷地,形成了特殊的地理环境。由于被远处巨峰和近处7峰环抱,挡住了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加上从海上送来的暖湿气流,使这里形成了独特的亚热带气候环境,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和湿润,四季常绿,花草飘香,被誉为“小江南”。 2010年5月8日,从青岛奥帆中心到中国“海上名山第一”崂山风景区太清游览区的游艇处女航,经过55分钟的海上航行,顺利抵达崂山风景区太清游览区太清湾码头。这标志着青岛滨海旅游线和海上旅游观光长廊正式贯通,自此,游客可以更加直观地领略青岛“山、海、城、帆”的美妙风景,实现了“帆船之都”和“海上名山第一”的对接,更加凸显了山、海、城相交相融的魅力。 7、太清宫 太清宫,又名“下清宫”,在崂山众多的道教庙殿当中,太清宫是有记载的最早的崂山道教祖庭,是崂山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一处道观,始建于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迄今已有2150多年的历史。 太清宫的创始人是江西人张廉夫,他因做官不顺,弃官修道,在太清湾畔修建了一所茅庵,供奉三官,取名“三官庙”。唐朝末年,道士李哲玄又扩建庙宇供奉三皇,取名“三皇殿”。宋朝时期,道士刘若拙又自修了一所茅庵供奉老子神像。刘若拙武艺高强,宋太祖听说他修道高深,于公元960年(建隆元年)召其入京,想把他留在宫中,但刘若拙坚决要求回崂山,宋太祖就赦封他为“华盖真人”,并给他拨巨款,敕建“上苑”和上清宫,重修太清宫。太清宫是刘若拙的别院。从此太清宫就基本形成了今天的规模。至今其建筑风格还一直保留着宋代建筑的典型风格,这在国内的各宗教建筑中,也是极为少见的。 太清宫主要有“三官殿”、“三清殿”、“三皇殿”等140多所建筑,占地面积近3万平方米。建筑风格为青石灰瓦,古朴无华,体现了道家“清静无为”、“修身养性”的思想境界。 8、太清宫牌坊 太清宫牌坊,高8米,宽16米,白色花岗岩架构,四柱三门式。由底座、立柱、额枋和字板四部分组成,造型别致,庄重大气,自下而上分别雕有“事事如意”、“福禄寿”、“鹤鹿同春”、“十二生肖” 、“龙形”等雕刻,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其中牌坊的龙共有101条,象征着崂山太清宫在山东众多道家庙宇百里挑一;另外在牌坊的侧面用浮雕雕着蝙蝠、金钱和“寿”字,就是民间常说的“福禄寿喜”。 9、银杏树 三官殿门前两侧各有一颗高大繁茂的银杏树。在各地宫观庙寺中,银杏树广泛种植,并不稀奇。这也是我国宗教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来银杏树生长速度慢,是长寿、避邪的象征;二来因为这种树性能比较特殊,尤其是它的汁液有一定的杀虫作用,一般不易受到病虫伤害,佛、道两家都把不杀生作为戒律,无需为了除虫而触犯戒律,因此栽植银杏树是情理之中。实际上,银杏树属古老裸子植物。早在2亿多年前的二迭纪就已存在。到1亿4千万年中生代,银杏树的生长达到极盛时期。到200万年的第四纪,先后出现第四纪冰期,一些植物被灭绝,银杏树只在个别地区保存下来,故被称为“活化石”,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中国不仅是银杏的故乡,而且也是栽培、利用和研究银杏最早、成果最丰富的国家地区之一。 三官殿门前的这两株银杏很有特色。一是种植年代较久,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为太清宫道士刘若拙敕建道场、重修太清宫时所栽植,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仍枝繁叶茂;二是通常情况下银杏树雌雄异株配对,只有雌性树开花结果,而这两株却都是雄性树,这大概是出于全真教不娶妻室、出家修真的考虑吧。 10、耐 冬 三官殿的庭院内有两棵“耐冬”树。耐冬又叫山茶,花期从每年的12月一直延续到第二年的5月,长达半年的时间。因盛开时正值隆冬季节,却能迎风怒放,所以称为“耐冬”。耐冬是青岛市的市花之一。 右边这棵耐冬高近7米,粗约60厘米,树龄600多年,传说是明朝道士张三丰从长门岩岛上移植过来的。国内植物学家对这棵山茶评价极高,认为它是国内最大的山茶树之一,属于国家级古树名木。这棵耐冬开的是单瓣红花,每当花开时,每朵花都贴到了叶面,好像在树上落下一层厚厚的“红雪”。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来到太清宫,恰好看到这棵耐冬花红似火,热烈而庄重,经过构思写就了聊斋志异“香玉篇”,这棵耐冬即是“绛雪”的化身,“绛雪”就是红色的雪;上清宫中花朵硕大,灿烂似锦的白牡丹,成为“香玉”的化身。聊斋志异流传于世,大大提高了这棵耐冬的知名度。 左边的这棵耐冬,开的是重瓣白花,树龄也有400多年了。每到花开之时,院子里红色茶花与重瓣素白的茶花相映生辉、争奇斗艳,实为太清宫隆冬季节的一大奇观。 11、黄杨树 走出三官殿院西门,首先看到的是黄杨树。有句谚语称:“鸟中之王是凤凰,木中之王是黄杨”足见黄杨树的珍贵。这棵高大、枝叶繁茂的黄杨树,又名“小叶黄杨”,高8米多,据有关专家测算,树龄有七八百年,属一级保护的古树名木。 黄杨树的特点是生长很慢,木质坚硬细腻,是雕刻艺术品的上等。1979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崂山太清宫时,曾指着这棵黄杨树说:“这种木头可以刻图章”,并在树下摄影留念,留下了一代伟人的历史瞬间。崂山讲解篇三:青岛崂山导游词 青岛-崂山导游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来青岛崂山参观游览。青岛地区大小山峰几十座,崂山则为大自然的神来之笔。 崂山风景区总面积446平方公里,其中绕山海崖线长达87.3公里,主峰高1133米,堪称崛地而起,拔海而立。崂山历史悠久,古迹荟萃。远在一亿四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早期,崂山即已形成,五、六千年前,先民们已在此聚居生息,创造了灿烂的龙山文化。 总之,清新而湿润的空气,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独具特色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构成了崂山旅游的丰富内涵。 崂山旅游分南线、北线、东线,每条线如同一颗珍珠项链,串连着无数个景观。我将按照“崂山一日游”的习惯旅游线路,介绍南线上几处主要景观。 基本旅游线路(南线):太清宫明霞洞上清宫龙潭瀑。 太清宫亦称下清宫,当地人也称下宫。位于崂山南麓老君峰下,前临黄海,一碧万顷,背依七峰,峰峦竟秀,地势清幽,竹林翁郁,夏纳清风,冬隔朔气,素称“北国小江南”。太清宫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500平方米。庙宇共分三个院落,各立山门。三官殿供奉“天官”、“地官”、“水官”三神像;三清殿供奉“道德尊”“元始天尊”、“灵宝天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厂家电商合作合同范本
- 厂房买卖居间合同范本
- 版权转让协议及样本
- 共同投资居间合同范本
- 卖菜水果配送合同范本
- 协议合同模板制作模板
- 养殖蘑菇出售合同范本
- 厂房土地抵押合同范本
- 化工产品销售合同
- 养鸭出租转让合同范本
- 2025年山东省招聘社区工作者考前冲刺卷(附答案)
- 2024北森图形推理题
- (正式版)HGT 6313-2024 化工园区智慧化评价导则
- 麻精药品培训课件
- 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分级与评价
- GB/T 4688-2020纸、纸板和纸浆纤维组成的分析
- GB/T 19638.1-2014固定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第1部分:技术条件
- 隧道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培训
- 社区营养学-第二章营养调查与监测课件
- 食品加工操作流程图
- 文书档案的收集与整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