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三年11考高考指数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 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一 水土流失和区域可持续发展1 主要内容 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2 解决问题生态破坏 主要包括 荒漠化 森林破坏 湿地减少等3 水土流失分布 地带 环境 经济和社会 水土流失 山地 丘陵和高原 二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易侵蚀性 降水集中 森林和草原 过度开垦 开矿 点睛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自古就有 人类社会之前 自然原因是主要原因 人类社会之后 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植被破坏 植被覆盖率降低 成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三 水土流失的危害1 破坏土壤肥力 2 加剧沟壑发展 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3 造成生态环境恶化4 淤积江河湖库 5 影响 合理和有效利用 造成农业减产 加剧洪涝灾情 水资源 四 水土流失的治理1 主要措施 植树种草 打坝淤地 轮作 2 治理模式 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 1 综合治理的意义 便于对小流域内的 进行合理安排和加强统一管理 利用小流域综合治理经验 进行大中流域或以县为单位的大面积治理 2 综合治理的原则 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紧密结合 农 林 牧业用地 人为 生物 工程 水土流失的成因与治理 问题导引 1 怎样的自然环境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现象 2 你知道应该怎样治理水土流失吗 1 形成原因 1 自然因素 是造成水土流失的基础条件 其主要类型及影响如下表所示 气候 与降水的多少和强度有关 降水越多越集中 强度越大且多暴雨 侵蚀作用就越强 水土流失也越严重 与地形的坡度和坡面组成物质有关 地形坡度越大 坡面物质越不稳定 越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 地形 植被 土壤 与植被的覆盖程度有关 植被覆盖率越低 削减径流的能力就越低 水土流失越严重 与土质的疏密程度关系密切 土质越疏松 水土流失越强 2 人为因素 是目前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 主要通过改变自然条件而起作用 如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毁林开荒 乱砍滥伐等 2 主要危害 腐殖质流失 土壤肥力下降 农业减产 崩塌 泥石流等灾害多发 危及工矿交通安全 生态环境恶化 干旱灾害频发 淤积江河湖库 加剧洪涝灾情 水库蓄清排浑 影响水资源合理和有效利用 3 水土流失治理 宜采用工程措施 生物措施 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的方法 误区点拨台 人为原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而人口的过度增长又是导致人地关系紧张的关键 由于人口增长导致经济增长压力增大 为了生存和发展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因此水土流失的治理应以 脱贫 为中心 师生互动 我国有哪些典型的水土流失发生地区 其形成原因分别是什么 拓展延伸 我国两大水土流失的严重地区 1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一方面由于黄土土质疏松 夏季暴雨集中 另一方面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及开矿等导致植被破坏严重 2 南方丘陵山区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当地能源缺乏 农村薪柴匮乏 乱砍滥伐严重 由于该地区人口稠密 经济发达 城市较多 而且这里土层薄 一旦流失 难以治理 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远大于黄土高原 对点演练1 水土流失是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元凶 水土流失导致江河湖库淤积 加剧洪涝灾害 对我国防洪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之所以称水土流失是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元凶 主要是因为 a 水土流失加快流水速度b 水土流失导致洪峰提前到来c 水土流失导致河床抬高d 水土流失导致堤防崩溃 解题指南 材料和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 灾害频发的元凶 即引起其他灾害的原因 河床抬高会引发一系列其他灾害 解析 选c 水土流失将大量泥沙带入河流 湖泊和水库中 削弱河床泄洪和湖库调蓄能力 增加了洪水发生的频率 可能引起泥石流等其他灾害问题 水土流失使河水泥沙含量增加 从而使水流减缓 洪峰到达时间和洪涝灾害关系较小 水土流失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不会导致堤防崩溃 小流域综合治理 问题导引 1 兴建小水库的生态效益是什么 2 可采取哪些措施进行护坡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黄土高原人民总结出来的治理水土流失的宝贵经验 采取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 生物措施 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 1 治理措施 2 图解小流域治理措施 1 图解植被状况与水土流失 2 治理水土流失的农业技术措施及功能 对点演练2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据统计 改革开放30年来 黄土高原地区共开展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7 9万平方千米 平均每年减少入黄泥沙3 5亿至4 5亿吨 对防治水土流失 群众脱贫致富和区域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材料二我国某区域地形图 1 结合材料一 回答黄土高原地区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有哪些 治理水土流失的效益有哪些 2 材料二显示地区水土流失在全国仅次于黄土高原 造成两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 在治理水土流失时 材料二地区能否完全照搬黄土高原地区的经验 为什么 解题指南 解题过程中 主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结合教材分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治理 二是结合南方水土流失的特点 进行适当的知识迁移 解析 第 1 题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得出黄土高原区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 以及所获得的效益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 2 题 仔细观察图示材料可知该区位于江西省 是江南低山丘陵的一部分 该区人口密集 耕地较少 能源不足 导致植被破坏 引起水土流失 根本原因与黄土高原区应是一样的 即人地矛盾突出 人地关系尖锐 第 3 题 治理水土流失要因地制宜 因此南方丘陵区只能借鉴黄土高原区的经验 不能完全照搬 例如 江南丘陵区可通过建小水坝发电 建沼气池等解决当地能源短缺的问题 答案 1 采用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模式 生物措施 工程措施紧密结合 效益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2 人口多耕地少 粮食短缺 人地矛盾突出 3 不能 因为两地区存在很大不同 如气候 地形等 只可有选择地借鉴黄土高原区的成功经验 江南丘陵区又必须依据当地实际寻找措施治理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表格的判读 典例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 相同面积 不同土地覆盖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 据此完成 1 2 题 1 相同降雨强度下 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a 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b 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荒草地c 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荒草地坡耕地d 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 2 下列判断中 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森林树种越丰富 生态效益越优 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a b c d 思路点拨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 1 抓关键信息 横向对比 要抓住设问中关键信息 相同降雨强度 从表中任意选择一个降雨强度 如降雨强度为 弱 横向对比不同土地覆盖下泥沙量的大小 明确设问是 从小到大 根据数值可以判断依次为 混交林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2 找相关数据 具体分析 对比油松幼林地和荒草地的各项数据 可以发现荒草地保持水土的作用强 在相同降雨强度下坡耕地泥沙量最大 生态效益最差 对比混交林地和油松幼林地的各项数据 可以看出混交林地比油松幼林地生态效益好 荒草地生态效益远好于油松幼林地 答案 1 d 2 b 地理表格主要是呈现某类地理统计数据 在地理的命题中是命题者常用的一种考查学生表格分析能力的载体 主要以人文地理的题目设计为主 如人口统计 城市化水平的统计比较 工业 农业结构的变化等 其判读方法如下 1 读名称 明信息阅读表格名称和所注信息 判断该表格反映什么数据 如上面例题中表格反映的是 相同面积 不同土地覆盖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 2 抓核心 定方向统计表格的核心要素往往体现了命题的意图 做题时要抓核心要素 确定解读的主要方向 如上面例题中表格信息反映不同土地覆盖下径流量和泥沙量的大小 不同土地覆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因此该表格的解读方向就是分析泥沙量的大小 3 读数据 找联系阅读表格数据 确定其内在联系 如某市工业产值构成表 单位 表中各类工业部门产值比重之和应是百分之百的 它们之间是属于此消彼长的关系 4 定性和定量分析判读表格重在认识表格统计资料所反映出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 也就是做定性分析 大多数表格可以从中直接观察出地理事象的强弱 多少 大小等变化 如上面例题中表格显示同一降水强度下 坡耕地的径流量最大 泥沙量最大 混交林地径流量最小 泥沙量最小 有时要对表格数据进行定量分析 对表中的数据进行计算才行 5 纵向和横向对比将表格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 可以判断地理事象的发展变化的趋向及特点 从而可以总结地理规律等 如上面例题中横向对比可以得出不同土地覆盖下的径流量和泥沙量的差异 从而推断不同土地覆盖下生态效益的差异 纵向对比可以得出同一土地覆盖下 不同降雨强度下 径流量和泥沙量的差异 下图中阴影地带是表示我国某两种地理事物转变 交错分布的一个地带 回答1 3题 1 图中阴影可能是我国的 a 半湿润 半干旱的过渡地带b 二 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c 是平原向高原的过渡地带d 内流区与外流区的过渡地带2 图中甲地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 荒漠化严重b 水土流失严重c 土壤次生盐碱化严重d 土壤污染严重 3 图中乙处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a 土壤贫瘠b 光热条件差c 地形坡度大d 水资源缺乏 解析 1选a 2选b 3选d 根据图示地理特征可判断该区域为黄河中上游黄土高原 宁夏平原一带 该地带是我国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 甲地在黄土高原上 水土流失是最严重的生态问题 乙地是宁夏平原 这里的气候条件适宜发展种植业 但是水资源缺乏 读黄河三角洲造陆速率与年降水量 实线 和植树种草面积 虚线 的关系图 回答4 5题 4 黄河三角洲侵蚀和堆积平衡的临界值约为 a 年降水量约为320 340毫米 植树种草面积约为1300 1350平方千米b 年降水量约为430 450毫米 植树种草面积约为550 580平方千米c 年降水量约为550 580毫米 植树种草面积约为430 450平方千米d 无法估量 5 黄河三角洲面积的增长主要与下列哪一地区的植树种草的面积有关 a 山东境内b 内蒙古高原c 黄土高原d 太行山区 解析 4选a 5选c 第4题 从图中可知 黄河三角洲的面积增长与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 与植树种草面积呈负相关关系 其侵蚀与堆积平衡的临界值应从图中三角洲的造陆速率为0时读出年降水量和植树种草的面积 第5题 黄河三角洲的形成主要与黄河的泥沙输送密切相关 而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误区警示 正确判读曲线对解题的重要性 从实线和虚线的变化趋势来分析降水量 植被状况和造陆面积的关系 并且应用地理原理进行分析 是解题的关键 6 读我国部分地区图 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 图示地区甲 乙两河流域 水多 水少 水脏 水浑 四大问题日益突出 严重制约地区经济发展 水多 水少 指旱涝灾害频繁 水脏 水浑 则与污染和水土流失密切相关 材料二据统计 图中a省现已有水土流失面积达2 64万平方千米 占该省总面积的19 主要集中在a省西部和南部地区 这些地区由于人多地少 毁林开荒和陡坡种植现象普遍 据不完全统计 a省现有坡耕地814万亩 其中坡度在25 以上的有178万亩 1 a省为我国粮食生产大省 其南部地区主要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属于 简述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 2 甲 乙两河流域是我国旱涝灾害的多发地区 试分析甲 乙两河流域易发生旱涝灾害的主要自然原因 3 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现状多是人多地少 生活贫困 试从地形 降水 植被的角度分析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4 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看 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应如何因地制宜 提高经济效益 带动地区脱贫致富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我国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图中可知 甲河是指长江 乙河是指淮河 两河流域的水污染和水土流失都较严重 与人类的不合理的活动密切相关 图中a省是我国的安徽省 是农业大省 以水稻种植为主 答案 1 水稻种植业小农经营 单位面积产量高 但商品率低 机械化水平低 水利工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锡林郭勒盟辅警招聘考试题库带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4年宣城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4年大庆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4年定西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带答案详解
- 2023年鹤岗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3年荆州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三中2025年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西安一中2025年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重点初中2025年数学高二上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吉林省乾安七中2025-2026学年生物高一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5G通信模块设计项目分析方案
- 汽车维修入股协议合同
- 教育家精神课件
- SolidWorks-全套基础培训教程
- 冰袋包装机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省级)
- 民营医院经营管理民营医院经营年度总结
- 艾默生空调技术手册PEX
- 公务员制度教案
- GB/T 7064-2017隐极同步发电机技术要求
- GB/T 40356-2021厨用刀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