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出版专业资格考试计算公式汇总(中级).pdf_第1页
全国出版专业资格考试计算公式汇总(中级).pdf_第2页
全国出版专业资格考试计算公式汇总(中级).pdf_第3页
全国出版专业资格考试计算公式汇总(中级).pdf_第4页
全国出版专业资格考试计算公式汇总(中级).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计算公式汇总 中级 2017 年 10 月 北京 2 一 税费计算 出版专业基础 第六章第四节 1 增值税的计算 国家对出版社的出版物销售收入增值税实行优惠政策 除挂历的销售收入适用 17 的税 率外 其他出版物的销售收入采用 13 的低税率 当期不含税销售额 当期含税销售额 1 增值税率 当期增值税销项税额 当期不含税销售额 增值税率 当期含税销售额 1 增值税率 增值税率 当期应纳增值税税额 当期增值税销项税额 当期累计增值税进项税额 当期含税销售额 1 增值税率 增值税率 当期累计增值税进项税额 例如 某出版社 2006 年 10 月图书销售实洋 即含税销售额 为 169 5 万元 当月累计 增值税进项税额共 12 万元 则该月应纳增值税税额为 当期应纳增值税税额 169 5 1 13 13 12 7 5 万元 2 营业税的计算 出版社需要缴纳营业税的项目 主要是书刊销售之外与出版活动相关的一些业务收入 如著作权贸易收入 广告收入 管理费收入 出租房产收入等 税率通常为 5 应纳营业税额 有关营业收入额 税率 3 所得税的计算 1 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 25 以应纳税所得额为纳税基数计征 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2 稿酬的个人所得税 稿酬是指作品发表后交付给作者的稿费 它是出版机构发表作品后给付作者的报酬 我 3 国目前实行的稿酬制度是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制度 基本稿酬 是指使用者按作品的字数 以千字为单位向著作权人支付的报酬 印数稿酬 是指使用者根据图书的印数 以千册为单 位按基本稿酬的一定比例向著作权人支付的报酬 印数稿酬标准和计算方法为 每印一千册 按基本稿酬的 1 支付 不足一千册的 按 一千册计算 作品重印时只支付印数稿酬 不再支付基本稿酬 按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计算 的稿酬公式为 稿酬 基本稿酬标准 字数 基本稿酬标准 字数 印数稿酬标准 国家 1 印数 1000 例如 某部文字作品 200 千字 基本稿酬标准为 80 元 千字 初版印数为 5800 册 则 该书作者应获得的初版稿酬为 稿酬 200 80 200 80 1 6000 1000 16960 元 稿酬的个人所得税 按每个人从每个 品种图书 或报刊发表的每篇文章 所取得的稿 酬总收入为纳税基数计算征收 就是说 某人因某一种图书出版 或某篇文章发表 而取得 的稿酬 无论是一次性获得的还是分几次获得的 都要合并在一起计征个人所得税 国家规定 稿酬收入适用比例税率 以每种作品 指每个品种图书或报刊发表的每篇文 章 的稿酬总收入为纳税基数 税率为 20 并按应纳税额暂减征 30 的税款 具体计算方 式有两种 若个人稿酬总收入不超过 4000 元 扣除 800 元的免税额后 按 20 的税率计征 并 减征税款 30 计算公式为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 稿酬总收入额 800 20 1 30 例如 某作者在一部辞书中撰写了部分条目 可以到 3000 元一次性稿酬 出版社在实 际支付时须代为扣缴的个人所得税额为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 3000 800 20 1 30 308 元 若个人稿酬总收入超过 4000 元 含 4000 元 扣除 20 的免税额后 按 20 的税率 计征 并减征税款 30 计算公式为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 稿酬总收入额 1 20 20 1 30 例如 某作者因一部小说出版可得到 10000 元一次性稿酬 出版社在实际支付时须代为 扣缴的个人所得税额为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 10000 1 20 20 1 30 1120 元 4 附加税费的计算 出版社在缴纳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同时 还必须缴纳相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 城市维护建设税适用差别比例税率 其中 纳税人所在地是城市市区的税率为 7 教育费 附加适用比例税率 税率为 3 这两种附加税费均以当期实际缴纳的增值税额 营业税额作为纳税基数计征 计算公式 均为 4 应纳税额 当期应纳增值税税额 或营业税税额 税率 例如 某出版社 2006 年 11 月份的当期应纳增值税税额为 75000 元 该社适用的城市 维护建设税率为 7 教育费附加率为 3 那么出版社该月须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 费附加分别为 城市维护建设税额 75000 7 5250 元 教育费附加额 75000 3 2250 元 二 预测销售量计算 出版专业基础 第七章第四节 移动平均法是利用最近几期数据的简单平均值来预测下一期的情况 它一种时间序列预 测法 以出版物销售量为例 其计算公式为 预测期销售量 各期实际销售量之和 观察期数量 例如 某期刊 2010 年 1 月 2 月 3 月的销售量分别为 30 万册 25 万册和 32 万册 则其 4 月份的预测销售量为 4 月份预测销售量 30 25 32 3 29 万册 三 版面字数的设计 出版专业实务 第四章第四节 1 每行字数与版心宽度的关系 每行字数 版心宽度 0 35 文字磅数 例如 正文选定适用五号 10 5 磅 字 版心宽度为 95 55 毫米 那么每行可排字数为 每行字数 95 55 0 35 10 5 26 字 反过来 在每行字数既定的情况下要计算版心宽度 只要将字数乘以每字宽度 即将公 式转换为 版心宽度 0 35 文字磅数 每行字数 再以上述数据为例 算式是 5 版心宽度 0 35 10 5 26 95 55 毫米 2 每面行数与版心高度的关系 每面行数 版心高度 0 35 文字磅数 0 35 文字磅数 0 35 行距磅数 1 例如 版心高度为 148 05 毫米 文字选用五号 10 5 磅 字 行距为七号 6 磅 字 则 每面行数 148 05 0 35 10 5 0 35 10 5 0 35 6 1 26 行 在已经确定文字磅数 行距磅数和每面拟排行数的情况下 要计算版心高度就比较简单 其公式为 版心高度 0 35 文字磅数 行数 0 35 行距磅数 行数 1 再以上述数据为例 算式是 版心高度 0 35 10 5 26 0 35 6 26 1 148 05 毫米 印刷汉字尺寸近似对应表 号 数 磅 数 号 数 磅 数 初号 36 小四号 12 小初号 32 五号 10 5 一号 28 小五号 9 小一号 24 六号 8 二号 21 小六号 7 小二号 18 七号 6 三号 16 小七号 5 25 四号 14 3 版面字数与书脊宽度的关系 采用胶版纸印刷的书刊 计算其书脊宽度的参考公式为 胶版纸书脊宽度 0 0006 毫米 纸张定量 总页面数 例如 某图书采用定量为 60 克 米 的胶版纸印刷 总页面数为 376 面 则其书脊宽度 为 胶版纸书脊宽度 0 0006 60 376 13 5 毫米 采用轻质纸印刷的书刊 计算其书脊宽度的参考公式为 6 轻质纸书脊宽度 面数 2 纸张定量 纸张系数 1000 上式中的纸张系数取轻质纸纸张松厚度 厘米 克 的数值 一般为 1 3 2 15 上例中的图书若若采用定量为 60 克 米 系数为 1 5 的轻质纸印刷 则书脊宽度为 轻质纸书脊宽度 376 2 60 1 5 1000 17 毫米 四 印刷费用相关计算 出版专业实务 第六章第一节 1 印张与书页数量的折算 印张是印刷用纸的计量单位 全张纸 1 面印刷后为 1 个印张 所以 1 个印张折合的书 页面书正好等于书刊的开数 一张对开纸两面印刷后为 1 个印张 所以 书页页数为开数的 1 2 为装订方便 一般要根据 使不足一个印张的书页页数为 2 的整数倍数 的原则向上进 位 来减少印制成本 这里需要用到相应开数书页数与印张数的折算系数 折算系数实际上就是开数倒数的 2 倍 例如 就 32 开本来说 16 页 即 32 面 折合 1 印张 所以 1 页就等于 1 16 印张 折合系数便为 0 0625 即 2 32 于是 2 页为 0 125 印张 即 0 0625 2 0 125 4 页为 0 25 印张 即 0 0625 4 0 25 就 16 开本来说 1 印 张只有 8 页书页 所以 1 页书页等于 1 8 印张 折算系数便为 0 125 即 2 16 于是 2 页 书页为 0 25 印张 即 0 125 2 0 25 4 页书页为 0 5 印张 即 0 125 4 0 5 将印张数除以相应开本的折算系数 就可以得出书页数 例如 某 32 开本图书的印张 数为 10 125 其中的 0 125 印张折合的书页数就是 2 页 即 0 125 0 0625 2 某 16 开本 图书的印张数为 6 375 其中的 0 375 印张折合的书页数就是 3 页 即 0 375 0 125 3 如果某书刊的印张数为非整数 而小数部分折合的书页数为奇数 一般应该设法进行处 理 或缩减 1 页 或增加 1 页空白页 2 色令 色令是平版印刷的基本计量单位 常用于计算印刷工价 1 令纸 全张 500 张 单面印 1 次便为 1 色令 如印 2 次就为 2 色令 其余类推 平版 胶印印刷通常以 对开色令 规格为计量标准 1000 张对开纸单面印 1 次为 1 色令 又称 对开色令 或 对开千印 由于 1000 印张是 1000 张对开纸正反两面各印 1 次 总的印 刷量便为 2 色令 所以 1 印张的印刷量为 2 1000 色令 即 0 002 色令 由于印刷机在纸张一面上印刷一次只能印上一种颜色 所以印刷色数就等于纸张一面的 印刷次数 这样就可以得出计算色令的计算公式 色令数 纸张令数 印刷面数 印刷色数 计算书心用纸令数的公式为 7 书心用纸令数 单册印张数 印数 1000 由此可以得出书心色令数的计算公式 书心色令数 单册印张数 印数 1000 印刷面数 印刷色数 封面纸张用纸量与书心用纸量的计算方法不同 其公式为 封面用纸令数 印数 封面纸开数 500 由此可以得出印刷封面时的色令数计算公式 封面色令数 印数 封面纸开数 500 印刷面数 印刷色数 例如 印刷某 32 开图书 30000 册 书心用胶版纸双色印刷 共 8 个印张 封面采用铜 版纸 经计算封面开数为 12 开 其中面封和底封 4 色印刷 封二和封三不印任何图文 计 算该书的印刷量 计算过程和方法如下 书心色令数 单册印张数 印数 1000 印刷面数 印刷色数 8 30000 1000 2 2 960 色令 封面色令数 印数 封面纸开数 500 印刷面数 印刷色数 30000 12 500 1 4 20 色令 全书总色令数 书心色令数 封面色令数 960 20 980 色令 3 令和方 全张纸 500 张为 1 令 不足 1 令的尾数按 方 计算 1 张全张纸为 2 方 1 张对开纸 为 1 方 即 1 令 500 张全张纸 1000 张对开纸 1000 方 方 与 印张 的关系是 数值一致 按印张数可以直接得到用纸方数 如某图书为 16 印张 则该图书用纸就为 16 方 4 定量 令重与吨数 定量俗称克重 是单位面积纸张的质量 以 克 米 表示 印刷纸的定量 最低为 25 克 米 如印辞典用的字典纸 最高达 250 克 米 如印美术画片 挂历用的铸涂纸 定量 8 超过 250 克 米 的称为纸板 计算纸张费用时 书心用纸令数和封面用纸令数都应考虑加放率 其计算公式分别为 书心用纸令数 单册印张数 印数 1000 1 加放率 封面用纸令数 印数 封面纸开数 500 1 加放率 令重是 1 令全张纸的质量 以 千克 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 令重 单张纸面积 500 定量 1000 说明 500 为 1 令全张纸的张数 1000 为千克与克的换算系数 用纸吨数的计算公式为 书心用纸吨数 令重 书心用纸令数 1000 令价与吨价的换算公式为 令价 书心用纸吨价 令重 1000 按吨价计算的纸张费用为 书心用纸费用 书心用纸吨价 书心用纸吨数 书心用纸吨价 令重 书心用纸令数 1000 按令价计算的纸张费用为 书心用纸费用 令价 书心用纸令数 书心用纸吨价 令重 1000 书心用纸令数 例如 一本书书心用 850 毫米 1168 毫米的 60 克 米 胶印书刊纸单色印刷 加放率为 3 需要用 61 8 令 若这种纸吨价为 5600 元 计算纸张费用 计算过程为 令重 单张纸面积 500 定量 1000 0 85 1 168 500 60 1000 29 784 千克 令 书心用纸费用 书心用纸吨价 令重 书心用纸令数 1000 5600 29 784 61 8 1000 10307 65 元 或按下式计算 书心用纸费用 书心用纸吨价 令重 1000 书心用纸令数 5600 29 784 1000 61 8 10307 65 元 9 五 印刷费用计算 出版专业实务 第六章第五节 1 制版费用 制版费用属于书刊印刷的固定成本 包括输入输出费和晒上版费两部分 1 输入输出费 输入输出费主要包括以下费用项目 文字录入排版费 图文输入费 图片处理费 胶片 输出费 打样费等 2 晒上版费 书心晒上版费计算公式为 书心晒上版费 单价 单册印张数 印刷面数 印刷色数 对开印刷机印刷时 0 5 个印张印 1 种颜色就要用 1 块印版 不足 0 5 印张的也要用 1 块印版 所以 不足 0 5 印张的部分应该按 0 5 印张计 超过 0 5 印张不足 1 印张的部分 应该按 1 印张计 另外 须注意书刊的封面印刷一般不以印张计费 而是印一色就需晒 1 块版 故计算书 刊封面的晒上版费时 可视印张数为 1 例如 某 32 开图书 12 25 个印张 书心用 60 克 米 胶版纸 对开单色单张纸印刷机 印刷 封面为 4 开 用 200 克 米 铜版纸 四色单面印刷 封二 封三不印 采用对开四 色单张纸印刷机 共印 8000 册 若单色晒上版费单价为 80 元 块 四色晒上版费单价为 90 元 块 求总的晒上版费 计算过程如下 书心晒上版费 单价 单册印张数 印刷面数 印刷色数 80 12 5 2 1 2000 元 封面晒上版费 单价 单册印张数 印刷面数 印刷色数 90 1 1 4 360 元 全部晒上版费 书心晒上版费 封面晒上版费 2000 360 2360 元 2 印刷费用 1 色令制计价法 将书心部分总色令数和封面总色令数分别乘上相应的单价 就可计算出书心印刷费用和 封面印刷费用 然后把两笔印刷费用相加 便得出总的书刊印刷费 需要说明的是 与计算用纸量不同 计算印刷费用时 纸令数只要取理论用纸量 不必 加上加放率 例如 某 32 开图书 12 25 个印张 书心用 60 克 米 胶版纸 对开单色单张纸印刷方 式印刷 封面为 4 开 用 200 克 米 铜版纸 四色单面印刷 封二 封三不印 采用对开 四色单张纸印刷方式 共印 8000 册 若单色印刷单价为 15 元 色令 四色印刷单价为 35 元 10 色令 每色最低印数为 5 色令 求印刷费用 计算过程如下 求其书心的色令数 书心色令数 单册印张数 印数 1000 印刷面数 印刷色数 12 25 8000 1000 2 1 196 色令 求其封面的色令数 封面每色色令数 印数 封面纸开数 500 印刷面数 8000 4 500 1 4 色令 因为每色的色令数不足最低印数 5 色令的要求 故应按每色令为 5 色令计 四色共 20 色令 求其书心印刷费用 书心印刷费用 15 196 2940 元 求其封面印刷费用 封面印刷费用 35 20 700 元 2 印张制计价法 印张制计价法一般较多用于以卷筒纸印刷机印制书刊时的印刷费用计算 印张制计价法 的印刷费用计算公式为 印刷费用 单价 单册印张数 印数 印刷色数 上式中 单册印张数 不足 0 5 印张的部分 按 0 5 印张计 超过 0 5 印张 不足 1 印 张的部分 按 1 印张计 例如 某 32 开图书的书心部分共 8 个印张 单色印 12500 册 采用 787 毫米 1092 毫 米规格的 60 克 米 双面胶纸印刷 如果适用的印刷费单价为 0 04 元 印张 求书心印刷费 计算过程如下 印刷费用 单价 单册印张数 印数 印刷色数 0 04 8 12500 1 4000 元 3 装订费用 计算书刊装订费用最为简便的方法 是按书帖数量来计价 计算单贴书帖数时 需要分别计算出封面 书心 书名页的帖数 如果还有环衬 衬页 各种插页等其他部件 也需要分别计算它们的帖数 这种书刊装订费计算方法的公式为 装订费 单价 书心帖数 封面帖数 其他部件帖数 印数 采用这种方法计算书刊装订费时 书刊各种部件的帖数计算是 封面一般计作 2 帖 书 心部分是 1 印张折合 1 帖 不足 1 印张的按 1 帖计 书名页随正文一起印刷的 计入书心部 分 书名页不与正文一起印刷的 单独或与用纸种类相同的相邻单页型插页合计作 1 帖 如 11 有前后环衬或衬页 则分别计作 1 帖 其他集合型书页的插页 比照书心部分计算帖数 单 页型插页一般单独计作 1 帖 等等 例如 某 32 开图书 15 5 印张 封面用 200 克 米 铜版纸印刷 书心用 60 克 米 胶版 纸印刷 衬页 1 页与主书名页 1 页相连 用 90 克 米 胶版纸印刷 印数为 10000 册 装订 单价为 0 04 元 帖 求装订费 计算过程如下 总帖数 书心帖数 封面帖数 其他部件帖数 16 2 1 19 帖 装订费 单价 总帖数 印数 0 04 19 10000 7600 元 六 本量利分析 出版专业实务 第十章第二节 1 本量利分析常用术语 1 定价 定价是含增值税的含税价 2 发行折扣率 3 销售数量 本量利分析的原则之一是 假设生产量等同于销售量 所以在利用本量利分析的公式 进行计算时 销售数量即为生产数量 4 单位销售收入 单位销售收入是指每一单位出版物销售后所获得的不含增值税的收入 可用下式表示 单位销售收入 定价 发行折扣率 1 增值税率 5 销售收入总额 销售收入总额 单位销售收入 生产数量 6 单位销售税金 单位销售税金是指每一单位出版物实现销售后以实际缴纳的增值税税额为基数计算缴 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金额 单位销售税金 定价 发行折扣率 1 销项增值税率 销项增值税率 该出版物增值税进项税额总额 生产数量 城市维护建设税率 教育费附加率 7 销售税金总额 销售税金总额 单位销售税金 生产数量 8 变动成本总额 12 变动成本总额是指为生产某一品种出版物而支付的各种变动成本之和 包括版税 或印 数稿酬 租型费用 原材料和辅助材料费用 印装 制作 费用 以及间接费用和期间费 用中应该计入变动成本的费用 9 单位变动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总额 生产数量 2 本量利分析基本公式 利润 销售收入 成本 销售税金 利润 单位销售收入 生产数量 单位销售税金 生产数量 单位变动成本 生产数量 固定成本总额 利润 单位销售收入 单位销售税金 单位变动成本 生产数量 固定成本总额 3 本量利分析基本公式的主要应用 1 保本点测算 保本点实际上就是利润为 0 时的出版物生产数量 保本生产数量 固定成本总额 单位销售收入 单位销售税金 单位变动成本 例如 A 图书预计单位销售收入 11 99 元 单位销售税金 0 15 元 单位变动成本为 3 84 元 固定成本总额为 8000 元 则 A 图书的保本生产数量为 保本生产数量 8000 11 99 0 15 3 84 1000 册 2 预期利润测算 仍以 A 图书为例 若其可全部实现销售的生产数量增加到 2000 册 而单位销售收入 单位销售税金 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总额等项目内容不变 则预期可达到的利润为 利润 11 99 0 15 3 84 2000 8000 8000 元 3 目标销售量测算 生产数量 固定成本总额 利润 单位销售收入 单位销售税金 单位变动成本 仍以 A 图书为例 若目标利润已经定位 20000 元 而单位销售收入 单位销售税金 单 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总额等项目内容不变 则应全部实现销售的生产数量为 13 生产数量 8000 20000 11 99 0 15 3 84 3500 册 七 出版物定价方法 出版专业实务 第十章第三节 1 成本定价法 1 成本定价法的原理 利润 定价 发行折扣率 1 增值税率 单位销售税金 单位变动成本 销售数量 固定成本总额 在核定出版物定价时 销售尚未进行 而在本量利分析中 销售数量又等同于生产数量 所以 该公式可以变换为 定价 固定成本总额 利润 生产数量 单位销售税金 单位变动成本 发行折扣率 1 增值税率 例如 B 图书预计销售数量为 2000 册 发行折扣率为 60 单位变动成本为 3 92 元 单位销售税金为 0 08 元 固定成本总额为 8000 元 目标利润定为 8000 元 应缴增值税的 适用税率为 13 则该书的定价应为 定价 8000 8000 2000 0 08 3 92 60 1 13 22 60 元 在稿酬的支付采用版税方式时 可以将公式改写为 定价 固定成本总额 利润 生产数量 单位销售税金 单位变动成本 发行折扣率 版税率 1 增值税率 1 增值税率 需要说明的是 上式中的两处增值税率应该取相同的值 同时 固定成本总额或单位变 动成本中不包含稿酬费用 在出版工作实践中 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测算出版物的定价通常是在选题策划阶段或者发 稿时进行的 这时候 生产出版物的实际成本数额还没有最终确定 增值税进项税额更是无 从计算 因此 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 常常还采用与本量利分析基本原理有关的一种经验算 式 这个经验算式的特点 主要是假定增值税进项税额为 0 在计算中不予考虑 这个经验 算式是 14 定价 固定成本总额 利润 生产数量 单位变动成本 发行折扣率 1 增值税率 1 城市维护建设税率 教育费附加率 例如 C 图书预计销售数量为 2000 册 发行折扣率为 60 单位变动成本为 3 84 元 固定成本总额为 8000 元 目标利润定为 8000 元 应缴增值税的适用税率是 13 适用的城 市维护建设税率是 7 教育费附加率是 3 单位销售税金未知 则该书的定价应为 定价 8000 8000 2000 3 84 60 1 13 1 7 3 22 56 元 在稿酬支付采取版税法时 可以将经验算式改写为 定价 固定成本总额 利润 生产数量 单位变动成本 发行折扣率 版税率 1 增值税率 1 城市维护建设税率 教育费附加率 1 增值税率 1 城市维护建设税率 教育费附加率 2 印张定价法 印张定价法的计算公式是 定价 正文印张价格标准 正文印张 封面价格 插页 1 价格标准 插页 1 数量 插页 2 价格标准 插页 2 数量 插页 价格标准 插页 数量 例如 D 图书的正文用纸为 19 印张 价格标准为 1 20 元 印张 封面价格为 1 50 元 主书名页 1 页 价格标准为 0 20 元 页 环衬 4 页 价格标准为 0 25 元 页 彩图插页 4 页 价格标准为 0 50 元 页 则该书的定价为 定价 1 20 19 1 50 0 20 1 0 25 4 0 50 4 27 50 元 八 计算真题 2011 年至 2013 年 1 2013 年出版专业基础计算题 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须列出算式 每个问题计算过程中的小数均保留实际位数 计算结果有小数的 只取整数 本题 20 分 由甲主编 甲和乙合作编写的一本书交出版社出版 出版合同约定 出版社以版税方式 支付甲的主编稿酬 版税率为 3 按实际销售数结算 出版社另以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的 方式支付甲和乙的撰稿稿酬 基本稿酬的标准为 100 元 千字 印数稿酬标准和具体计算方 15 式均按国家版权局的有关规定执行 为方便计算 所有稿酬均在年底结付 2011 年 3 月 该书出版 定价 40 元 首印 8000 册 全书应付稿酬的字数为 153800 字 甲和乙各撰稿 50 出版社将该书按六折批发给省新华书店批销中心 5500 册 到 2011 年 12 月 批销中心 实现销售 5000 册 剩余部分未退货 转入下一年继续销售 2012 年 1 月 甲提出自费订购 2000 册 并要求按定价的七折购买 出版社同意 并很 快把书交给甲 考虑到该书尚有市场潜力 出版社决定重新 5500 册 该书印出后 又按六 折批发给批销中心 4500 册 截至 2012 年年底 批销中心退货 500 册 其余实现销售 问题一 该书第 1 次印刷后 甲和乙应得税前稿酬多少元 1 甲的主编稿酬 定价 销售数量 版税率 40 5000 3 6000 元 2 应付酬的字数按 154 千字计 总的基本稿酬 基本稿酬标准 计酬字数 5100 154 15400 元 3 总的印数稿酬 总的基本稿酬 印数稿酬标准 计酬印数 1000 15400 1 8000 1000 1232 元 4 甲应得税前稿酬 6000 15400 1232 50 14316 元 5 乙应得税前稿酬 15400 1232 50 8316 元 问题二 该书第 1 次印刷后 甲和乙应为所得稿酬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应纳税额的小 数部分均略去不计 1 甲应纳个人所得税 14316 1 20 20 1 30 1603 39 元 应纳税 额按 1603 元计 2 乙应纳个人所得税 8316 1 20 20 1 30 931 39 元 应纳税额 按 931 元计 问题三 该书第 2 次印刷后 甲和乙应得税前稿酬多少元 1 甲的主编稿酬 定价 销售数量 版税率 40 5500 4500 2000 500 5000 3 7800 元 2 总的印数稿酬 总的基本稿酬 印数稿酬标准 计酬印数 1000 15400 1 6000 1000 924 元 3 甲应得税前稿酬 7800 924 50 8262 元 4 乙应得税前稿酬 924 50 462 元 问题四 该书第 2 次印刷后 甲和乙应为所得稿酬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应纳税额的小 数部分均略去不计 1 甲应纳个人所得税 8262 1 20 20 1 30 925 34 元 应纳税额 按 925 元计 2 乙应纳个人所得税 462 1 20 20 1 30 51 74 元 应纳税额按 51 元计 问题五 截至 2012 年年底 该书的出版码洋和销售实洋各是多少元 16 1 出版码洋 40 8000 5500 540000 元 2 销售实洋 40 5500 4500 500 60 40 2000 70 228000 56000 284000 元 问题六 截至 2013 年年底 该出版社总共应为该书缴纳销项增值税多少元 应纳税额的 小数部分均略去不计 应纳增值税销项税额 销售收入 1 增值税率 增值税率 284000 1 13 13 32672 57 元 应纳税额按 32672 元计 2 2013 年出版专业实务计算题 根据所给材料计算后回答问题 须列出算式 每个问题计算过程中的小数均保留实际 位数 计算结果中不足 0 01 元的部分进到 0 01 元 某出版社书刊销售收入适用的增值税率为 13 由于位于省会城市 其适用的城市维护 建设税率为 7 教育费附加率为 3 该社拟出版一种 16 开平装图书 共印 8000 册 付印 前要按利润为 40000 元的目标测算其定价 已知的相关数据如下 为避免计算过程过于繁 琐 已对一些数据作了简化处理 其中包括将增值税从费用单价中剔除 适用的印刷费和装 订费单价已考虑纸张规格因素等 与作者商定的版税率为 8 制版总费用为 9600 元 装订费用为 4080 元 封面表面整饰加工费用 含所用材料费 用 2300 元 每册书的书心总面数为 240 面 均用规格为 890 毫米 1240 毫米 定量为 60 克 米 售价为 6000 元 吨的胶版印刷纸印刷 印刷时的纸张加放率为 5 封面纸张费用为 1470 35 元 书心用对开单色单张纸印刷方式印刷 印刷费用单价为 25 元 色令 封面四色印刷的费 用共为 1120 元 用于该书的其他直接费用共 8400 元 间接成本和期间费用均作为变动成本按每册书的 书心印张数分摊 标准为每印张 0 25 元 预计该书的平均发行折扣率为 60 问题一 该书的纸张费用总额是多少 1 书心用纸令数 单册印张数 印数 1000 1 加放率 240 16 8000 1000 1 5 126 令 2 书心用纸令重 单张纸面积 定量 500 1000 0 89 1 24 60 500 1000 33 108 千克 令 3 17 书心用纸费用 吨价 用纸吨数 吨价 令重 令数 1000 6000 33 108 126 1000 25029 65 元 4 纸张费用总额 书心用纸费用 封面用纸费用 25029 65 1470 35 26500 元 问题二 该书的印装费用总额是多少 1 书心色令数 单册印张数 印数 1000 印刷面数 印刷色数 240 16 8000 1000 2 1 240 色令 2 书心印刷费用 单价 书心色令数 25 240 6000 元 3 印装费用总额 书心印刷费用 封面印刷费用 装订费 表面整饰加工费 6000 1120 4080 2300 13500 元 问题三 该书除版税之外的变动成本总额是多少 1 间接成本和期间费用 每印张分摊额 每册印张数 印数 0 25 240 16 8000 30000 元 2 变动成本总额 纸张费用总额 印装费用总额 间接成本和期间费用 26500 13500 30000 70000 元 问题四 该书的固定成本总额是多少 固定成本总额 制版费用 其他直接费用 9600 8400 18000 元 问题五 如果尚不知该书的单位销售税金为多少 而由省级地方政府自行决定的地方教育费附 加 赠送样书的费用和销售损耗可忽略不计 则该书的定价应是多少元 请运用与本量利分 析基本原理有关的经验算式进行测算 定价 固定成本总额 利润 生产数量 单位变动成本 发行折扣率 版税率 1 增值税率 1 城市维护建设税率 教育费附加率 1 增值税率 1 城市维护建设税率 教育费附加率 18000 40000 8000 70000 8000 60 8 1 13 1 7 3 1 13 1 7 3 16 60 8 1 143 1 143 35 97 元 18 3 2012 年出版专业基础计算题 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 需计算后回答的问题须列出算式 计算过程中的小数均保留 实际位数 每个问题最后计算结果有小数的 小数保留 2 位 本题 20 分 三北防护林与沙漠治理 一书由西北某出版社策划 由 A 撰著 并配有由 B 拍摄的图 片 35 幅 全书正文计作 38 6 万字 定价 29 80 元 该书于 2010 年 5 月出版 首印 5500 册 根据出版合同约定 出版社以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的方式支付作者 A 的稿酬 基本稿酬标准 为 60 元 千字 印数稿酬的标准和计算方法按国家版权局的规定 出版社以一次性付酬方式 支付作者 B 的稿酬 付酬标准为 50 元 幅 该书出版之后 作者 A 按合同约定的 7 折优惠购 买该书 120 本 出版社从其稿酬里扣除购书款 2011 年 3 月 出版社重印该书 4000 册 至 2012 年 6 月 该书的销售实洋一共是 113000 元 问题一 出版社从 A 的应得稿酬里扣除购书款 应该怎样操作 出版社须先对所应付的作者稿酬依法履行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义务 然后再从作者的 税后稿酬中扣除购书款 问题二 第一次印刷后 在扣除购书款之后 A 的税后稿酬是多少元 1 基本稿酬 基本稿酬标准 字数 60 386 23160 元 2 印数稿酬 基本稿酬 印数稿酬标准 计酬印数 1000 23160 1 6000 1000 1389 60 元 3 应付稿酬 基本稿酬 印数稿酬 23160 1389 60 24549 60 元 4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 24549 60 1 20 20 1 30 2749 56 元 5 税后稿酬 24549 60 2749 56 21800 04 元 6 需要扣除的购书款 29 80 70 120 2503 20 元 7 扣除购书款之后的税后稿酬 21800 04 2503 20 19296 84 元 问题三 B 的税后稿酬是多少元 1 应付稿酬 50 35 1750 元 2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 1750 800 20 1 30 133 元 3 税后稿酬 1750 133 1617 元 问题四 第二次印刷后 出版社还需要支付多少稿酬 作者 A 的税后稿酬是多少元 1 印数稿酬 基本稿酬 印数稿酬标准 计酬印数 1000 23160 1 4000 1000 926 40 元 2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 926 40 1 20 20 1 30 103 76 元 或 A 的稿酬总收入 24549 60 924 60 25476 元 19 两次合并应纳个人所得税额 25476 1 20 20 1 30 2853 312 元 减去已纳部分后应再缴税额 2853 31 2749 56 103 75 元 3 A 的税后稿酬 926 40 103 75 822 65 元 问题五 出版社为销售该书的收入应缴纳销项增值税多少元 增值税销项税额 销售收入 1 增值税率 增值税率 113000 1 13 13 13000 元 4 2012 年出版专业实务计算题 根据所给材料计算后回答问题 须列出算式 每个问题计算过程中的小数均保留实际 位数 计算结果中不足 0 01 元的部分进到 0 01 元 某出版社书刊销售收入适用的增值税率为 13 由于位于省会城市 其适用的城市维护 建设税率为 7 教育费附加率为 3 该社拟出版一种 16 开平装图书 共印 8000 册 付印 前需要按利润为 30000 元的目标测算其定价 已知的相关数据 为避免计算过程过于繁琐 已对一些数据作了简化处理 其中包括将增值税从费用单价中剔除 适用的印刷费和装订费 单价已考虑纸张规格因素等 如下 与作者商定的版税率为 8 纸张总费用为 24000 元 制版费用共 20000 元 封面表面整饰加工费用 含所用材料费 用 2400 元 每册书的书心总面数为 240 面 用胶印书刊纸单色印制 印刷时的加放率为 3 封面 用某种铜版纸四色印制 每张全开纸可以开切 8 张封面纸 封二 封三均空白 四色印刷的 加放率合计 8 单色印刷费的单价为 0 04 元 印张 彩色印刷费的单价为 40 元 色令 每色印刷不足 5 色令的均按 5 色令计 装订费的单价为 0 03 元 帖 每个封面按 2 帖计 用于该书的其他直接费用共 8000 元 间接成本和期间费用均作为变动成本按每册书的 书心印张数分摊 标准为每印张 0 25 元 此外 图书市场上的平均发行折扣率为 60 问题一 该书的印刷费用共多少元 1 单册印张数 240 16 15 印张 2 书心印刷费用 单价 单册印张数 印数 印刷色数 0 04 15 8000 1 4800 元 3 封面每色色令数 印数 封面纸开数 500 印刷面数 8000 8 500 1 2 色令 应按 5 色令计 封面总色令数 封面每色色令数 印刷色数 5 4 20 色令 封面印刷费用 单价 封面色令数 40 20 800 元 印刷费用总额 书心印刷费用 封面印刷费用 4800 800 5600 元 20 问题二 该书的装订费用共多少元 装订费用 单价 书心帖数 封面帖数 其他部件帖数 印数 0 03 15 2 0 8000 4080 元 问题三 该书除版税之外的变动成本共多少元 1 间接成本和期间费用 0 25 单册印张数 印数 0 25 15 8000 30000 元 除版税之外的变动成本 纸张费用 印刷费用 装订费用 间接成本和期间费用 24000 5600 4080 30000 66080 元 问题四 该书的固定成本总额是多少元 固定成本总额 制版费用 其他直接费用 20000 8000 28000 元 问题五 如果尚不知该书的单位销售税金为多少 而地方教育费附加 赠送样书的费用和销售损 耗可忽略不计 则该书的定价应是多少元 请运用与本量利分析基本原理有关的经验算式进 行测算 定价 固定成本总额 利润 生产数量 单位变动成本 发行折扣率 版税率 1 增值税率 1 城市维护建设税率 教育费附加率 1 增值税率 1 城市维护建设税率 教育费附加率 28000 30000 8000 66080 8000 60 8 1 13 1 7 3 1 13 1 7 3 15 51 60 8 1 143 1 143 34 86 元 5 2011 年出版专业基础计算题 根据所给材料计算后回答问题 须列出算式 计算过程中的小数均保留实际位数 每 个问题最后计算结果有小数的 小数保留 2 位 本题 20 分 郭立新是某大学教授 经过多年的资料收集和研究 撰写了 建筑工地消防手册 一书 于 2010 年 3 月交甲出版社出版 出版合同约定的内容中有 稿酬采用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 的方式 基本稿酬标准为 42 元 千字 印数稿酬标准为 2 具体计算方式按国家版权局的 有关规定执行 2010 年 6 月 建筑工地消防手册 出版 该书为长 32 开本 定价 10 元 首印 5000 册 根据正文实有行数乘以每行字数计算得出的字数为 78848 字 甲出版社将该书按六折批发给省新华书店批销中心 4900 册 到 2010 年 12 月 批销中 心共退货 200 册 其余实现销售 21 2011 年 1 月 某建筑工程集团公司为了提高下属各单位防范建筑工地火灾的能力 向 甲出版社订购 建筑工地消防手册 5000 册 并要求售价打七折 甲出版社表示同意 考虑 到该书尚有市场潜力 甲出版社决定重印 6500 册 该书印出后 除售给建筑工程集团公司 5000 册外 又按六折批发给某民营发行公司 1700 册 截至 2011 年 7 月 民营发行公司退 货 100 册 其余实现销售 问题一 该书第 1 次印刷后 郭立新应得税前稿酬多少元 1 基本稿酬 基本稿酬标准 计酬字数 42 79 3318 元 2 印数稿酬 基本稿酬 印数稿酬标准 计酬印数 1000 3318 2 5000 1000 331 80 元 3 税前稿酬 基本稿酬 印数稿酬 3318 331 80 3649 80 元 问题二 该书第 1 次印刷后 郭立新应为所得稿酬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 3649 80 800 20 1 30 398 97 元 问题三 该书第 2 次印刷后 郭立新应得税前稿酬多少元 印数稿酬 基本稿酬 印数稿酬标准 计酬印数 1000 3318 2 7000 1000 464 52 元 问题四 该书第 2 次印刷后 郭立新应为所得稿酬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1 两次合计税前稿酬 3649 80 464 52 4114 32 元 2 两次合计应纳个人所得税额 4114 32 1 20 20 1 30 460 80 元 3 第二次应纳个人所得税额 两次合计应纳个人所得税额 第一次应纳个人所得税 额 460 80 398 97 61 83 元 问题五 截至 2011 年 7 月 甲出版社销售该书总共可得实洋多少元 1 从省新华书店批销中心所得实洋 10 60 4900 200 28200 元 2 从建筑工程集团公司所得实洋 10 70 5000 35000 元 3 从民营发行公司所得实洋 10 60 1700 100 9600 元 4 总计实洋 28200 35000 9600 72800 元 或 销售实洋 10 60 4900 200 1700 100 10 70 5000 72800 元 问题六 截至 2011 年 7 月 甲出版社销售该书总共应为该书缴纳销项增值税多少元 增值税销项税额 销售收入 1 增值税率 增值税率 72800 1 13 13 8375 22 元 22 6 2011 年出版专业实务计算题 根据所给材料计算后回答问题 须列出算式 每个问题计算过程中的小数均保留实际 位数 计算结果中不足 0 01 元的部分进到 0 01 元 某出版社书刊销售收入适用的增值税率为 13 由于位于省会城市 其适用的城市维护 建设税率为 7 教育费附加率为 3 该社拟出版一种 16 开的纸面平装图书 共印 8000 册 付印前需要按利润为 30000 元的目标测算其定价 已知的相关数据如下 为避免计算过程过 于繁琐 已对一些数据作了简化处理 其中包括将增值税从费用单价中剔除 适用的印刷费 和装订费单价已考虑纸张规格因素等 与作者商定的版税率为 8 全书制版费用共 20000 元 印刷费用共 5800 元 装订费用共 4100 元 表面整饰加工费 用 含所用材料费用 2558 95 元 每册书的书心总面数为 240 面 均用规格为 890 毫米 1240 毫米 定量为 70 克 米 售价为 6000 元 吨的胶印书刊纸印刷 印刷时的加放率为 3 封面用售价可折合为 600 元 令的某种铜版纸印制 每张全开纸可以开切 8 张封面纸 封面四色印刷的加放率合计 8 用于该书的其他直接费用共 8000 元 间接成本和期间费用均作为变动成本按每册书的 书心印张数分摊 标准为每印张 0 25 元 此外 图书市场上的平均发行折扣率为 60 问题一 该书的书心纸张费用是多少元 1 书心用纸令数 单册印张数 印数 1000 1 加放率 240 16 8000 1000 1 3 123 6 令 2 书心用纸令重 单张纸面积 定量 500 1000 0 89 1 24 70 500 1000 38 626 千克 3 书心用纸吨数 书心用纸令重 书心用纸令数 1000 38 626 123 6 1000 4 7741736 吨 4 书心用纸费用 吨价 书心用纸吨数 6000 4 7741736 28645 05 元 问题二 该书的封面纸张费用是多少元 1 封面用纸令数 印数 封面纸开数 500 1 加放率 8000 8 500 1 8 2 16 令 2 封面用纸费用 封面用纸令价 封面用纸令数 600 2 1296 元 问题三 该书除版税之外的变动成本共是多少元 23 1 间接成本和期间费用 费用标准 单册印张数 印数 0 25 240 16 8000 30000 元 2 除版税之外的变动成本 书心用纸费用 封面用纸费用 印刷费 装订费 表面 整饰加工费 间接成本和期间费用 28645 05 1296 5800 4100 2558 95 30000 72400 元 问题四 该书的固定成本总额是多少元 固定成本总额 制版费用 其他直接费用 20000 8000 28000 元 问题五 如果尚不知该书的单位销售税金为多少 而赠送样书的费用和销售损耗可忽略不计 则 该书的定价应是多少元 请运用与本量利分析基本原理有关的经验算式进行测算 定价 固定成本总额 利润 生产数量 单位变动成本 发行折扣率 版税率 1 增值税率 1 城市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