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23古文二则教学案语文版.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23古文二则教学案语文版.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23古文二则教学案语文版.doc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23古文二则教学案语文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3 古文二则【课前寄语】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中华文化在这方面有形象深刻的阐释,“运斤成风”“高山流水”的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郢人和伯牙善鼓琴【学习目标】1读准字音,掌握字词的含义,翻译重点句子。2读懂课文,读出自己的感悟。3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4背诵伯牙善鼓琴,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 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 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骤三中的思考题。(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相传春秋时期有一位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奉晋国国君之命出使楚国,有一天,他乘船来到汉阳江口的时候遇到了一个打柴人钟子期,两人相谈甚欢,彼此视为知音。于是约定,明年的这个时候再相聚于汉阳江畔,畅谈对音乐的理解。可是第二年,当俞伯牙再次来到汉阳江畔时,迎接他的却是钟子期的一座孤坟,俞伯牙在钟子期坟前弹完一曲高山流水后,把三尺瑶琴摔碎,从此不再弹琴。这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两篇有关古人友情的故事。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1作者与作品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现存33篇。列子,名御寇,战国人,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隐居郑国四十年,不求名利,清静修道。主张循名责实,无为而治。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篇篇珠玉,读来妙趣横生,隽永味长,发人深思。2了解作品庄子约成书于先秦时期。全书以“寓言”“重言”“卮言”为主要表现形式,继承老子学说而倡导相对主义,蔑视礼法权贵而倡言逍遥自由。庄子散文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它吸收了神话创作的精神,大量采用寓言故事的形式,想象奇异,形象生动。此外,还善于运用各种譬喻,活泼风趣,睿智深刻。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能开启人们心智,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智慧。列予是列子、列子弟子、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全书八篇,一百四十章,由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组成。而基本以寓言形式来表达精微的哲理。其每篇文字,不长不短,都自成系统,各有主题,反映睿智和哲理,浅显易懂,饶有趣味。3字词积累郢人(yng) 垩() 斫(zhu)峨峨兮() 援琴(yun) 辄穷其趣(zh)卒逢暴雨(c) 舍琴(sh)4词语解释(1)过惠子墓:路过,经过。 (2)顾谓从者:回头看。(3)垩:白色的土,可用来粉饰墙壁。 (4)漫:通“墁(mn)”,涂抹。(5)运斤:挥动锛子。 (6)失容:改变神色。(7)虽然:尽管如此。 (8)质:对象,搭档。(9)伯牙善鼓琴:善,擅长。鼓,弹奏。(10)峨峨:山高。(11)洋洋:盛大的样子。(12)钟子期必得之:体会。(13)卒逢暴雨:通“猝”,突然。(14)吾于何逃声哉:逃避。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1朗读课文,疏通文意a学生自由读,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顺。b指名读,结合学生的朗读情况,老师及时评议并指导朗读,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c齐读。d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翻译课文。e复述课文内容。2郢人这个故事表达了什么意思?【交流点拨】比喻知音难遇之感,“知音”往往终生不遇,因而“匠石运斤”成了千年流传的成语。3从哪里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呢?【交流点拨】当伯牙的琴声响起,子期仿佛看到巍峨的泰山、宽广的江河屹立在眼前。步骤三 深层探究 深入理解1从“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庄子和惠子之间有怎样的感情?你能不能说出一个与此相似的典故?【交流点拨】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庄子与惠子之间的特殊关系和真挚友情,为失去惠子这样的好朋友而产生无尽的悲哀情怀,表达了知音难遇之感。相似的典故如“管鲍之交”。2善鼓琴的伯牙琴声里不仅有高山流水,还有心中的喜怒哀乐,眼中的风花雪月,善听的子期又听懂了什么?他又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帮老师把句子补充完整,看谁的句子最能体现“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句话的。出示补充题: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鼓琴,_,钟子期曰:“_”【交流点拨】伯牙的琴声只有子期能听懂,伯牙的心意只有子期能明白,这就是伯牙所念这就是真正的知音啊!3读了“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你有什么体会?【交流点拨】读了这个句子,我们对“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有了更真切、更形象的了解。伯牙琴技出神入化,钟子期欣赏水平同样高超。更让我们体会到了钟子期发自内心的赞叹以及伯牙遇到知音时欣喜若狂的心情。步骤四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一)总结课文1后人根据伯牙和子期的故事,为了纪念这份知音之情,谱成了一首乐曲高山流水。今天“高山流水”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什么?【交流点拨】高山流水多比喻知音或知己,也比喻乐曲高雅精妙。2庄子一书具有怎样的特点?【交流点拨】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二)拓展延伸生活中,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呢?朋友就是一味地谦让对方,没有原则吗?试讨论一下。【交流点拨】甲:“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是古人对人与人之间交往应该持有的态度的一个形象的描述。可见朋友之间贵在交心,但一定要有原则,做到坦诚相待,不盲从,不纵容,能够真正地做到互相取长补短。乙: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所以真正的友情不会因为时间、距离的变化而改变,也不会有亲疏、高低贵贱之分,而是能够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互相劝勉、激励。板书设计郢人郢人垩漫其鼻端,使匠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