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总体信息.doc_第1页
武汉总体信息.doc_第2页
武汉总体信息.doc_第3页
武汉总体信息.doc_第4页
武汉总体信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汉,简称“汉”,现为湖北省省会,华中地区最大都市及中心城市,中国长江中下游特大城市。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长支流汉江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唐朝诗人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武汉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产业城市和经济中心,中国重要的文化教育中心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全市总面积849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78万人(2010),其中七个中心城区人口共达570万。2010年3月8日,国务院发布国函(2010)24号文件明确指出武汉市是湖北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武汉市现有十三个辖区,其中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洪山区、青山区为城区(七个,皆位于三环线内),东西湖区、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汉南区为郊区(六个,皆位于三环线外),而武昌区、汉阳区及汉口的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为武汉传统老城区。另设有市国家级开发区三个(非行政区划):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俗称沌口开发区,沌:zhun)、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即中国光谷)、武汉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原台商投资区)。城区主要湖泊 江岸区塔子湖、鲩子湖江汉区西湖、北湖、鲩子湖、机器荡子、菱角湖、后襄湖、小南湖硚口区张毕湖、竹叶海汉阳区月湖、南太子湖、北太子湖、莲花湖、墨水湖、龙阳湖、三角湖(跨蔡甸区)武昌区紫阳湖、四美塘、沙湖-外沙湖、沙湖-内沙湖、东湖-水果湖青山区戴家湖、杨春湖洪山区南湖、晒湖、野芷湖、杨春湖、东湖、严西湖、严东湖、汤逊湖(跨江夏区)、野湖、王家湖、竹子湖、青潭湖、青菱湖、北湖、车墩湖、五加湖、黄家湖(跨江夏区)武汉各区现辖150个街道乡镇,其中121个街道办事处、8个乡、14个镇、5个农场办事处、2个管委会,并有群众组织3140个,其中社区居委会1107个,村委会2033个。经济概况武汉是华中地区最大的工业、商业城市,也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拥有钢铁、汽车、光电子、化工、冶金、纺织、造船、制造、医药等完整的工业体系。清末及民国时期,武汉经济位居亚洲前列。新中国成立后,武钢、武重、武锅、武船、肉联等一大批企业陆续建成,极大地提升了武汉的经济地位和城市实力。1959年到改革开放初期,武汉的工业总产值位居中国第四。但自1980年代以来,武汉未能跟上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渐被沿海地区抛在了身后,这种情况在进入21世纪后开始转变。20世纪90年代,武汉建立了位于汉阳沌口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武昌的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位于东西湖的武汉吴家山台商投资区,以及位于新洲阳逻的阳逻开发区。 经济数据武汉市2010年经济总量达到5565.93亿元,比上年的4620亿元同比增长1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23.2亿元,增长19.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06.32元,增长13.2%,居28个省会城市的第13位;农民人均纯收入8294.8元,增长15.8%。 外商投资武汉是中国首批沿江对外开放城市之一,是外商投资中部的首选城市,在武汉所有外商投资中,港资比重最大。目前,武汉是法国在华投资额最高的城市,法国在武汉的最大单个投资项目是法国PSA标致雪铁龙集团与中国东风汽车公司合资的汽车项目,经过追加投资,法国在该项的总投资额已超出在华其他城市单个项目的投资额。截至2006年底,法国在武汉的各类投资总额已近22亿美元,占法国在中国全部投资的三分之一。 金融武汉是湖北的金融中心,总部在武汉的金融机构有汉口银行、武汉农村商业银行、长江证券、合众人寿、交银国际信托、天风证券、湖北银行七家,另有30家中资银行和日本瑞穗实业银行、东亚银行、法国兴业银行、汇丰银行、荷兰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标准渣打银行、三菱东京日联银行七家外资银行在武汉设有营业机构或代表处,其中,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在武汉的营业网点均超过100家,武汉的银行密度居中部第一。武汉还是中国人民银行在中部地区唯一的跨省级分行-武汉分行所在地,负责管辖鄂湘赣三省业务。 商贸武汉拥有商业网点19万余个,有3家商业零售企业跻身全国连锁经营企业30强行列,2009年商品零售总额达2164.09亿人民币。在汉本地商业零售企业有武商集团、中商集团、汉商集团、中百集团(武汉现有中百仓储37家、中百超市350家)还有大洋百货、新世界百货、华联、王府井等国内知名企业及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世界五百强企业及国际独立零售商联盟(IGA)中国总部。2009年宜家在汉建设亚洲最大购物中心,定于2015年投入使用。 武汉的传统商圈主要有中山大道、航空路、江汉路、汉正街、司门口、中南路、钟家村,近年新兴的商圈有:武汉天地、街道口、王家湾、徐东、光谷、广埠屯(最大的IT市场)。知名购物中心有在汉口的武汉国际广场、武汉广场、世贸广场、新佳丽广场、江汉路步行街、汉正街商品市场等,在武昌的群光广场、徐东平价、亚贸广场、中南商场、销品茂、光谷商业中心、万达楚河汉街等,在汉阳的汉阳商场、武汉摩尔城、沌口经开万达等。人口状况2010年末武汉共有常住人口978.54万,户籍人口838万人,是中部六省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在校大学生人数2009年统计为104万,在校大学生人数全国第一,其中农业人口296万人,城镇人口578万人,外来常住人口过百万;人口密度为882人/平方公里。各区中,黄陂区人口最多, 达到111万,汉南区人口最少,仅10.7万人;江汉区人口密度最大,有1.78万人/平方公里,江夏区则最少,仅301人/平方公里。其中,接受大学教育(大专以上)达98.91万人,占12.3%;文盲人口为40.69万人,文盲率为5.05%,男女比例为51.6%和48.4%,汉族比例99.36%,人口出生率7.16,人口死亡率5.01;净迁移率15.99。计划生育率98.80%。65岁以上老年人近300万人比例25%。公路公路总里程达到1.1039万公里(含通村公路)。 国道/省道:316、318、106、107国道以及16条省道在此交汇。 高速公路: G4(京港澳)、G42(沪蓉,包括汉宜高速)、G4201(武汉外环高速188Km,国内最长城市环线高速,有“中华第一环”称号)、G50(沪渝,包括武黄高速)、G70(福银,包括汉十高速)、G45(大广); S1(岱黄)、S2(汉孝)、S3(武麻)、S5(武英)、S7(汉鄂)、S8(关豹)、S11(青郑)、 S12(武嘉)、S13(武监,包括汉洪高速)、S15(汉蔡)、S17(汉孝(在建)、S18(机场高速),S19(机场第二高速(在建); 环线: 除外环外,环线还包括:三环(89Km);四环(在建);二环为快速路,无红绿灯。 铁路武汉是中国铁路枢纽之一,也是四大机车检修基地之一。 高速铁路: 京港高铁(350Km/h)纵贯武汉站,其中武广高铁已于2009年12月26日正式运营,到广州最快只需3小时左右,现已实行公交化运营,车次G开头;石武高铁也将于2012年通车; 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250Km/h)横穿汉口站。到上海最快5小时左右;汉宜段在建,2011年底建成; 武九(江)连接线经过改造,到南昌已开通时速250km/h的动车组; 西武高铁、武福高铁(350km/h)新汉阳站正在规划; 2009年3月23日,武汉至麻城市城际铁路以开通,武汉至孝感、黄石和咸宁的3条城际铁路开建定于2012年通车。 普速铁路: 武汉位于京广铁路、汉丹、长荆、武九、武麻铁路交汇处,京九铁路从市东北角的新洲区穿过。 截止2011年4月1日,在汉始发或经停的动车组可通达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南京、合肥、南昌、石家庄、郑州、长沙、成都等直辖市、省会城市;襄阳、麻城,十堰、孝感、咸宁、黄石等省内城市。 武汉铁路局是中国18个铁路局之一。武昌火车站、汉口火车站和武汉火车站三个特等站构成了武汉铁路客运枢纽。武昌南、武昌东、江岸西、汉阳火车站和市北郊的武汉北编组站(中国面积最大的铁路编组站之一) 构成了武汉铁路货运枢纽。航空武汉是华中地区航空中心,首条航线为1929年开辟。武汉一度拥有三个客运机场:南湖机场(已停用、始建于1936年)、王家墩机场(已停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现运营的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为中部首个4F级机场和国家一级民用机场,可起降空客A380,于1995年4月15日启用,是中国民航总局指定的综合枢纽机场,是华中地区最大最先进的航空港和飞机检修基地及华中地区唯一可办理落地签证的出入境口岸,国航,东航,南航均在此设有基地,目前拥有二十余条国际航线。机场距离市中心约16公里,由机场高速公路相连,目前正在进行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另外,武汉第二机场目前正在筹建中。 港口 阳逻武汉新港位于天兴洲以东70公里的长江岸线上,总投资370亿将崛起总亿吨级大港,问鼎中国最大内河航运港口,这就是规划中的阳逻武汉新港。 武汉新港以26个港区建设为基础,重点规划建设2大集装箱港区、1个新港商务区、5座临港新城、12个临港产业园区,目标是把武汉新港打造成为集现代航运物流、综合保税服务、临港产业开发为一体的现代港、国际港、枢纽港,实现“亿吨大港、千万标箱”:到2020年,武汉新港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500万标箱,到2030年将达1000万标箱;货物吞吐量达3.5亿吨,建成后的武汉新港货物吞吐量仅次于南京,为中国内河航运第二大港。 武汉新港主要码头 1.武汉中石油油码头:总投资3.6亿元,将新建4个5000吨级油品泊位,设计通过能力200万吨。 2.国家稻米交易中心配套码头 3.左岭化学品码头二期工程、鄂钢工业港 4.南顺石油化工码头。新建2个5000吨级石油化工浮式泊位,建设20万立方米液体化工储存基地,设计年通过能力177万吨。投资5600万元。 5.武钢江北基地码头。新建4个5000吨级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433万吨。投资5.3亿元。 6.亚东水泥码头。新建2个5000吨级散货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294万吨。投资1.04亿元。 7.阳逻集装箱二期工程。新建4个5000吨级集装箱泊位,建成后年吞吐能力达到75万标箱。投资10.8亿元。 8.WIT多用途码头。新建1个多用途泊位(兼顾集装箱与重件),设计集装箱年通过能力10万标箱,货物年通过能力20万吨。投资1亿元。 9.阳逻三作业区码头工程。规划建设15个集装箱泊位,年设计通过能力250万标箱。投资37.5亿元 10.林四房配煤中心码头。新建4个3000吨级兼顾5000吨级煤炭泊位(其中3个出口泊位、1个进口泊位),年通过能力1000万吨。投资7.48亿元。 11.80万吨乙烯配套码头。新建6个2000吨级兼顾5000吨级件杂泊位、3个2000吨级兼顾5000吨级液体化工泊位、1个2000吨级固体危险品泊位、 1个3000吨级散货泊位,设计年通过能力650万吨。投资6.5亿元。 12.左岭化学品码头二期工程。新建1个危化品泊位。投资1.9亿元。 13.黄冈禹杰物流综合码头。新建3个1000吨级散货泊位,1个5000吨级件杂泊位。投资1.5亿元。 14.湖北三和管桩综合码头。新建2个800吨级泊位。投资2000万元。 15.鄂州鸿泰钢铁综合码头。 16.新建2个3000吨级矿石、钢铁综合码头泊位,设计年吞吐量180万吨。投资8000万元。 武汉新港江北铁路动工建设武汉新港江北铁路是京广线和京九线两条铁路大动脉的连接线,横跨武汉、黄冈两市,西起京广线滠口站,经五通口、香炉山、阳逻、林四房、团风等站,最后东抵京九线的黄州站,全长76.4公里,预计投资39.12亿元,计划用2年半时间建成。预计到2030年,武汉新港通过铁、公、水路运输的货物总量为69306万吨,江北铁路将承担起其中10.4%货物的转运。除服务武汉新港外,该铁路还将带动黄陂区汉口北市场群和天河机场临港经济带的发展。 武汉新港江北快速路工程开工2009年12月8日,武汉新港江北快速路工程开工。江北快速路按城市双向8车道标准设计,设计车速6080公里/小时。该项目建成后,驱车从武汉主城区出发,20分钟左右可到达阳逻,将促进武汉东部新城组群及阳逻港区的快速发展。 桥梁因地理环境独特,故桥梁众多,三镇现拥有桥梁387座。有“桥都”之称。长江上长江上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有武汉军山长江大桥(四桥)、沌口长江大桥(在建,九桥)、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三桥)、杨泗港长江大桥(拟建,十桥,双层公路桥)、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在建,八桥)、武汉长江大桥(公铁两用桥、万里长江第一桥)、长江二桥、二七长江大桥(七桥)、天兴洲长江大桥(六桥,公铁两用桥)、青山长江大桥(在建、十一桥)、阳逻长江大桥(五桥)共九座公路长江大桥(两座在建,一座拟建)、两座公铁双用长江大桥。汉江上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有武汉蔡甸外环汉水桥、九通桥(在建、七桥)、长丰桥(五桥)、江汉六桥(在建)、知音桥(二桥)、汉水铁路桥、月湖桥(三桥)、江汉桥(一桥)、晴川桥(四桥)共八座公路桥(两座在建)和一座铁路桥。其中武汉长江大桥是我国长江上的第一座桥梁。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毛泽东称之为“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它形象地描述武汉长江大桥的雄伟气势及其在我国南北交通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公共交通武汉最早的公汽是从双墩开往五福路的1路。发展至2010年初,已有公共汽(电)车近七千辆,公汽线路273条,平均线长19.9公里,行程20公里以上线路达114条。其中普线55条(城区34条、电车8条和郊区13条),专线200条(城区166条、远城区12条、郊区22条),包括通宵线路5条及清洁能源线路16条,另有旅游线路6条及中巴线路12条。公交单人票价为普通车1元(刷卡0.8元),空调车2元(刷卡1.6元),双层车1.5元(刷卡1.3元),部分郊区线路实行梯形票价。2002年,武汉的各公交公司合并成立武汉公交集团。自2005年武汉实行城郊公交一体化以来,开辟了通往黄陂、江夏、东西湖等偏远地段的郊区专线22条。2009年,东西湖区开辟了H开头的惠民线路4条,已方便24万人次出行。截至2008年,武汉市中心城区拥有出租车12137辆。 轮渡武汉轮渡的历史长达106年,有粤汉、武汉关、中华路、集家嘴、汉阳门、王家巷、晴川、鲇鱼套等38座码头,48艘机动船舶,往来于三镇间的轮渡线路达18条,其中武汉关中华路、集家嘴汉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