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定兴三中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85分钟 共 42 题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对夏朝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认识,正确的是a.部落首领转变为奴隶主的标志 b.生产力提高所促使的社会进步 c.人类社会由文明时代进入野蛮时代 d.公有制被私有制代替的历史倒退2古人认为“王”字三横代表天道、地道、人道,一竖代表能同时通达三者。也就是说,天下的一切都属于王,所以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王,天下所归往也”。下列关于“王”的说法错误的是a夏启开创了王位世袭制b在“皇帝”出现之前,“王”是最高统治者的专称c反映了古人对天人关系的思考d神权对立于王权3西周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而极力推行宗法制。对此,下列有关宗法制的表述正确的是a实行了嫡长子继承制度 b小宗掌握主祭祖先的特权c废除了世卿世禄的特权 d以“授民授疆土”为核心4.春秋时期,楚庄王观兵周郊并向周定王问鼎。这表明a周天子失去了军事力量 b诸侯国向周天子权威和分封制的公开挑战c周天子将权力下放给诸侯 d诸侯帮周天子巩固地位5在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显示,我国男女人口比例为106.30100。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调,这说明重男轻女观念仍然存在。下列关于这种观念形成的历史原因中表述最恰当的是a宗法制 b礼乐制度 c分封制 d郡县制6.分封制在周朝初期巩固了周的统治,发展了周的疆域;在后期则造成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导致这种截然不同结果的最主要因素是a. 诸侯争权夺利 b.生产关系的发展c.生产力的发展 d.井田制的破坏7.费孝通说:“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的圆心波的性质,以自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造成这种状况的制度因素是a宗法制 b中央集权制 c九品中正制 d君主制8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避讳制度,即晚辈对长辈、臣下对皇帝不能直书、直呼其名,在行文时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否则可能犯大不敬之罪。如为避清康熙帝玄烨讳,故宫玄武门改为神武门。此制度旨在a维护皇权独尊 b倡导尊老爱幼c强化尊卑等级 d凝聚血脉亲缘9下列言论不符合中国皇帝制度的是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法令出一”c“别黑白而定一尊” d“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10.刘邦起兵反秦前曾任泗水亭长,当时他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地方治安 兼管公文传递 主持地方行政 掌管地方监察a b c d11.秦始皇在中央设太尉一职,但只是虚设其位,并未任命任何人担任,他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皇帝掌握全国政务,加强中央集权b.皇帝直接控制全国军队,使权力更加集中c.缺乏可以委此重任的优秀人才d.秦朝短命而亡,未及任命12.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 b.开创皇帝制度c.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13.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据此,秦朝实行了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世袭制14.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到帝制是第一次转型。下列表述符合其特征的是a.由“公天下”到“家天下” b.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c.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 d.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15.战国时期官僚制萌生,它的特点是国君可以随时任免官员;官员通常领取实物俸禄;国君定期对官员进行考核。该制度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是分封制度的沿袭c.造成诸侯国政治混乱d.在秦统一后被废除16.在下列机构中,其长官行使的职能与秦朝丞相相近的是a.(唐)门下省 b.(宋)枢密院 c.(元)中书省 d.(宋)通判17.汉书记载:“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材料中的选官制度是a.世卿世禄制b.军功爵制 c.察举制d.科举制18.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19.从社会历史看,魏晋南北朝的社会还是应被称为“世袭社会”,而唐以后的历史则形成了一个稳定的“选举社会”。这“选举社会”是指a.唐朝民主推举官员制度 b.三省六部制c.察举制度d.科举制度20.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是中国古代政治发展趋势之一。汉代中央对地方加强管理突出表现在a.实行郡国并行制度 b.全国分十三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c.地方分设路、府、州、县 d.命令地方大员密折奏事21.宋朝“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悉归于监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说明宋朝a.实现了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 b.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c.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d.削弱了地方自主处置事务的能力22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23元代行省内部实行的是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各官员之间既有所分工、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每个行省官员都不可能独立行使权力,而要受到其他同僚的协助或制约。元代实行这种权力运行机制主要是为了a加强中央集权 b分化地方权力c妥善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d提高行政效率24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注:寒族、小姓属于社会的中下层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25.明朝自宣德以来,中央机构互相倾轧。英宗登基后,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奇等对题奏本章拟出处理意见,交皇帝裁定,明朝票拟走向制度化。这主要反映了()a.内阁地位逐渐提高b.明英宗时期初设内阁c.废丞相后政治腐败d.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26.元世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健全统治机构,在中央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设中书省 b.设置枢密院 c.实行行省制度 d.设宣政院27史料记载,公元1384年9月1428日皇宫收到奏章1 160件,共计3 291件政务。“庶务丛集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于是a立左右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设军机处参与军国要务c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d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共议28“内阁制度始终没有突破它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即始终没有使明朝实现真正的虚君政治。”材料意在提示a内阁制未改变明朝皇权专制的本质 b内阁官员权力弱小,无法助理国政c明朝皇帝与内阁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d内阁内部争权夺利,无法发挥效用29据清养吉斋丛录载:凡军机大臣只准在军机处输本日所奉谕旨军机章京办事处(章京系专职办事官员)不许闲人窥视,王以下及文武大臣不准至军机处与军机大臣谈论。这是说军机处a效率高 b机构干练 c保密性强 d决策权有限30.右图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其撰拟者应是a中书省 b内阁 c礼部 d军机处31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c选才注重知识水平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32晋书段灼传记载:“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注:兄)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上述材料主要说明九品中正制a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b选官任人唯亲 c选官局限在士族、庶族范围内 d容易埋没人才33.清代军机处能够迅速处理各地呈送的各种文书,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行事快捷。这意味着它a.制约了皇权的高度集中b.提高了朝廷的行政效率c.压制了相权的恶性膨胀d.改变了政治制度的本质34英国人杜麦斯在中国札记一书中,以近乎狂热的态度呼吁建立起一种向全体英国臣民开放的竞争性的制度,从而提高英国行政官员的水平,并促进大英帝国的团结。杜麦斯的呼吁是有感于中国a察举制的实行 b内阁大学士的选拔c科举制的推行 d军机处的设置35历史是复杂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看法的是a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 b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c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d隋二世而亡,唐实行科举制度36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37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a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革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d弭除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38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秦朝军功授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a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b考试成绩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c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功绩d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39下列关于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秦朝的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主要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c元朝的行省制度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明朝的内阁始终不是中央一级的法定的决策机构或行政机构40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包括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世界的基础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a bc d二、材料题(41题16分,42题24分,共40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爽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史记周本纪材料二 嬴政统一六国后,自称“始皇帝”(注:古代,人们称祖先或神明为“皇”,“帝”是人们想象中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并规定:“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皇帝之下,有由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三公分掌国家政务,互不相属,互相牵制。材料三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省,中书省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朱子类语材料四回答:(1)材料一所述的是什么制度? 据材料说明在周初能够受封的主要是哪些人?推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5分)(2)据材料二指出,秦朝是怎样强化君权的?(3分)(3)材料三反映了唐初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该制度有什么特点?(3分)(4)材料四展示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政治制度?该制度具有怎样的影响?(5分)4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吕思勉中国制度史材料二 天下之士,什什伍伍,戴破帽,骑蹇驴,未到门百步,辄下马奉币刺,再拜以谒于典客者,投其所为之文,名之曰“求知己”。如是而不问,则再如前所为者,名之曰“温卷”。如是而又不问,则有执贽于马前,自赞曰“某人上谒”者。唐文献通考卷二九选举二材料三 宋代确立了三级考试制度,地方主持的选拔初试称之为“乡试”。全国性的选拔考试,即省试,由皇帝临时任命主考官。皇帝亲自主持的殿廷复试,称之为“殿试”,经殿试而最终录取者,即为“天子门生”。考试之前,被指定的考官全部进入贡院,考试期间不得私自外出或会见亲友。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注:糊名)、“誊录”。据学者统计,唐代290年,共取士6603人。两宋310年,仅正奏名进士即达43000人之多,当时的135位宰相中,90%以上是通过科举以及太学三舍考选等途径获得出身的。(注:宋代科举考试录取时,分“正奏名”与“特奏名”两类。经过中央省试合格的举人,称“正奏名”;因多次落地且年高而在殿试时另立名册、受到特殊照顾者,称“特奏名”。整个宋代特奏名录取数目,大约占全体录取数的45%左右。)摘自中华文明史第三卷和中国科举考试制度材料四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时期的选官制度有哪些?(2分)(2)概括材料二中唐朝科举存在的现象,试说明其不利影响。(6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综合体地下车位使用权转让协议
- 2025版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咨询与培训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回迁安置住房买卖合同范本:城乡融合发展项目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建筑地面土建施工合同
- 2025版特种草籽研发与购销服务合同
- 2025年中级化工操作工考试模拟试题及复习策略解析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景观照明工程施工合同
- 2025版护坡工程生态保护与施工合作合同
- 2025版高效节能供用热力项目实施合同
- 2025年东风技术测评题库及答案
- 外科学教案-腹外疝
- 寺院电路改造方案(3篇)
- 船舶公司维修管理制度
- 监理公司财务管理制度
- 2025届天津市八年级英语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
- 限价商品房购房定金合同书
- 生产环境条件管理制度
- 检测类安全管理制度
- 品管圈在提高住院患者口服药规范服用率中的运用
- 喉炎病人护理课件
- 通信质量员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