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三峡》第一课时.doc_第1页
26《三峡》第一课时.doc_第2页
26《三峡》第一课时.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荔城二中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主备人:何伟强 2016 年 11 月 20 日课题 26、三峡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掌握生字词。2、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虚词,翻译课文。3、诵读课文,背诵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教材分析三峡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关于三峡的一段注释,同时也是一篇很好的写景散文。课文通过对三峡的山水和一年四季三峡景色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三峡的美丽风光。文章写景生动,用词精准,有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华大地,引得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歌唱。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为我们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就是其中的一篇。让我们一起走进那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三峡画卷中,领略三峡之美!二、明确学习目标(见教学目标)三、作者及作品简介三峡选自水经注。本文作者是郦道元,字善长,北魏范阳涿鹿人,是我国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散文家。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四、检查前置作业五、朗读课文,正确把握节奏,感受作品的音韵美1、学生初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朗读(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读,把握节奏、韵律及情调。(2)教师提示朗读需要注意的地方:六、指导学生翻译理解课文。(一)学生朗读课文第1段,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初步理解文句。(1)通假字“阙”同“缺”,意思是中断的地方。(2)一词多义自 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3)理解好下列加点字词略无阙处:毫无 自非亭午(正午)夜分(半夜) 不见曦月:太阳(二)学生朗读课文第2段,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初步理解文句。(1)理解下列加点字词至(到)于夏水襄(漫上)陵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阻绝(断)或(有时)王命急宣(传达)虽(即使)乘奔(飞奔的马)御风,不以疾(快)也(2)词类活用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奔”动词作名词,这里指飞奔的马)(三)学生再读课文第3段,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初步理解文句。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则素湍绿潭: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清倒影:回旋着清波,倒映着(景物)的影子。绝巘多生怪柏:极高。 飞漱其间:飞流冲荡。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良多趣味(是在)(四)学生朗读课文第4段,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初步理解文句。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每至晴初霜旦:天刚晴或下霜的早晨。林寒(清凉)涧肃(寂静)属引(接连不断)凄异(异常凄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在空荡的山谷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故渔者歌曰:所以七、小结每自然的的内容,教师根据学生讲述板书。八、学生齐读课文,根据板书所显示的词语提纲,尝试背诵。板书设计作业1.复习理解课文重点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