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主隔堤意杨林木的生产与管理.doc_第1页
浅谈主隔堤意杨林木的生产与管理.doc_第2页
浅谈主隔堤意杨林木的生产与管理.doc_第3页
浅谈主隔堤意杨林木的生产与管理.doc_第4页
浅谈主隔堤意杨林木的生产与管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主隔堤意杨林木的生产与管理主讲黄丝南管理段吴方林近几年,洪工局党委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推进堤防林业产业化发展为方向,以“建绿色银行、创财源基地、奠生存基础、争发展空间”为目标,加大造林投入,改善宜林条件,创新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形成了集防洪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景观效益为一体的堤防林木管理新格局。洪工局主隔堤内外平台总面积为571.6公顷,林木总数420726株。其中池杉60120株,占14%;水杉27355株,占6%;青杨3735株,占2%;意杨329563株,占78%。通过一系列数字对比,我们不难看出,意杨已成为主隔堤防浪林木的主要树种。因此,对意杨的经营与管理进行再认识、再完善、再提升十分实际,十分必要。下面,本人结合在基层管理段十几年的工作经历,与在座的各位交流一下认识和体会。一、明确培育目的,适时调整栽植密度。我们现在林木栽植的规格普遍为3米4米、2米6米、1.2米8米。前两种模式导致林分提前郁闭,三年之内郁闭度达到2。后一种在三年内也是丛对丛、枝搭枝。郁闭过早不利于林木生长,阻碍了林木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吸收光能。高密度规格使使生长受到了限制,林木胸径平均减小,降低了效益,那么我们就要根据培育林木径材选择不同栽植规格,或对现今栽植的林木有步骤的实施间伐,通过间伐来增加林分的透光度,促进大径材的培育。下面,我就两处实例进行对比。在主隔堤9+60012+480处迎水面意杨,栽植时间为2000年元月、2月,栽植规格为3米4米。现已生长9年,但普遍树木胸径只有19厘米,最小的仅10厘米左右,边际上少有的几株大树,其胸径也只有34厘米。在主隔堤9+75010+000背水面,我们采用4米5米的栽植模式,只有5年的生长时间,其树木胸径可与上述地段的林木相媲美。林分郁闭以后不同的栽植密度在单位面积内的林木总产量是基本差不多的,高刻度栽植并不能增加材积产量,相反,林分的平均胸径减少,难以达到大径材的培育。在主隔堤25+20026+500处迎水处亩存活林木只有32株,产出效率为14立米/亩。在主隔堤15+40015+800迎水面,亩存活林木为43株,产出效率为13.5立米/亩。两处林木是现一年栽植,同一年出售,亩植株不一,但产出效率基本相同。根据目前情况,不可能主伐后重新定植,但可以采取间伐来改变林分结构,调整林木个体主间的疏密度。在间伐的过程中,要注意间伐的对象,要有针对性的伐,对于已形成的“霸王”树、弱视树是间伐的主要对象。其次是株间相伐。只有通过伐又一次确实合理的密度,促进物树的生物学特性,林木个体之间的关系,保证林木群体能量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充分吸收光能,也调整了土壤的肥力程度。通过对比,充分说明了树木的栽植密度不宜过大。我们在后期的栽植过程中,可以尝试适当调整栽植密度,试行4米4米、4米5米的栽植模式。二、坚持栽植标准,确保造林质量。按照“改造老烂稀,消灭空白地,更新劣质树,补齐损缺苗”的造林要求,把好植树造林的几大环节,做到适地适树。由于堤防平台高低不一,形成了几级平台,低矮平台上地下水位不足一米。根据时间因素又分为富水期和枯水期。在七个月的枯水期,地下水位12米,时间为10月至次年的五月,这个时期也是林木生长的缓慢期。富水期的地下水位有的只有3公寸左右,恰逢林木的生长旺盛期。土壤受水份的浸泡,林木的根系难透气,制约了林木的生长。1、造林选地与准备。选择地下水位在11.5m PH值78,及时清除场地残留树枝、灌木,保证林地平坦、通畅、向阳,整地后按培育苗木规格入好样。2、栽植密度。3m4m、4m4m、4m5m。3、选苗栽植。应选用、级苗木,苗木规格3cm4m以上,应无病虫、枯梢、火烧、多年苗木。4、苗木浸泡。将应栽苗木削去侧枝,留一健壮顶芽浸泡水中,深为1.52m,时间为7天。5、苗木栽植。用T字钢扦打孔80cm,栽植浸泡好的苗木,灌足水分及时紧杠、培土(应高出地面2030cm)。6、栽植时间。元月下旬至2月底。元月份也是开春时节,当气温高于0摄氏度时,树体内液体开始流动,易于树木生根发芽。根据实验,于2004年在某地作了测根观察,元月栽植的苗林生长根有3级根为15根,而元月份以后栽植的根系只有2级生长根,也就是说元月份是我们栽植的最佳时间。三、加强抚育措施,实行精细化管理。为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做到精细化管理,就必须注重施肥、灌溉、除草、松土和修枝以及日常的细节管理,确保树木的良性生长。在造林的过程中,有了对现有的空白地栽上了苗木,虽说立了苗,投入子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我们存活率不尽人意。在主隔堤在栽植的理论上有个误区,认为意杨是个易存活的林种,只要栽了它就能生存,有一种盲目性乐观思想,没有考虑到品种的适应性,栽植的时间差,有的还忽略了栽植程序,导致成活率不高。有的还认为次年再进行补植,没有考虑到林木生长过程,补植的林木在先植的生长时间恰似一个轮回,补植林木要发芽、分蘖、生根、展枝要经过一个时期,原植的苗木利用先前的根、茎强占了土壤空间,展叶后也遮盖了补植苗,使苗木难以吸收光合作用,形成了矮苗和弱苗,也没有考虑到适地适树、适树适地,认为都是一个无性系的品种,同样可以生长。要知甲地的优良品种到了乙地的环境下,不一定能发挥它原先的优势,容易形成“小老头”林。我们目前将林木栽植后,前二年靠间作户套种作物时施的肥料外,真正定向施肥为零。2003年在主隔堤11+30012+480处的5000余株3年生意杨、2006年对洪湖围堤10000余株1年生意杨进行施肥。一年后,施肥林木比自然生长林木胸径生长速度高出1.6%,也就是说我们对宜林地的林木要有针对性的施肥,根据土壤的肥力来确定施肥的种类,并要求掌握施肥的方法。一般在树冠垂直头投影距外缘内1米施肥,施肥分为条状和穴状。翻耕除草,可以改善土壤物性和化学性质,破坏虫害的适生环境。据调查,在行间每年松土除草2次,深度在1520厘米。不但对植物生长量的提高有了帮助,还可以斩断林木3级以上的生长根,促进营养根的再生。从长远的利益考虑,利用翻耕将腐质物埋压土壤层中,使土壤团粒结构分化,对土壤的营养自给也是十分有利。适时修枝也是最重要的抚育措施。修枝遵循及时、适度、循序渐进三条基本原则。修枝的目的:一是保证树杆通直、无节,尖削度小;二是及时修去霸王营养枝,有利保证其他营养枝的生长,保证树杆营养成份,便于树杆及时吸收更多营养达到增粗目的;三是将已危害的病虫枝修去,防止病虫害的扩展与蔓延。修枝时间安排:12年去蘖芽,修竞争枝和虫枝;35年修掉底部第一轮侧枝,保证树枝占2/3;5年以上可以适当修去前三年侧枝,可修到树高的1/2至2/3处。通过观察叶面的叶绿素,学会识叶判断缺肥发病的能力,根据叶绿肥素的表现,结合实际情况,加大追肥与防治的力度。大致有以下几种:叶面发黄,就是林木缺铁;叶面有黑斑点,就是林木发生锈病或黑斑病;叶面打蔫,就是林木缺氮肥或钾肥。四、增加林木品种,阻断虫害食物链。近几年,为了追求一个“最好”的无性系,由于集中连片,纯林面积大,林分结构单一,稳定性差,生物多样性程度低,生态系统脆弱,对苗林品种质量要求不严格,没有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育林方针,为营林埋下隐患。我们在宜林地段大面积栽植意杨,其他林木根本没有栽植。这样,让转主寄生的虫害有了较大的食物链。一旦发生了病虫害,就会造成整片林木全部侵染,给防治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影响了林木生长,浪费人力财力。为了阻断虫害的食物链,我们一是可以实行池杉、水杉与意杨间隔栽植;二是用速生树泡桐、桉树、桤木、喜树与意杨间隔栽植;三是轮伐后,采用不同品种的树木实行交替栽植;四是更换同品种、能抗病虫的新品种,如丹红杨、巨霸杨等树种;五是加强虫情测报,确定责任人,做到奖罚分明,并且还要有一个专门机制进行巡查与落实。五、走出病源盲区,采取多样化的治虫方法。现在,我们将意杨蛀杆害虫和食叶害虫两类虫害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但对意杨其他病害却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平时的管理中,虫害有碍于林木的生长,也降低了林木的等级,还能让林木不能良性发育,在生长初期容易被风吹折断,降低了林木的保存。在新植苗林中,林木感染了溃疡病,可以让林木整株死亡。烂皮病让林木干腐和枯梢。病源它具有传染性,如不能及时厄制传染源,可以造成整片林木死亡,也给今后重新栽植留下隐患。针对这一状况,主要是专业技术人员的缺匮,对病源认识不够,缺少判断能力,不能及时剔除病苗。即使发现了病苗也没有加强防止措施和防治方法,就形成了栽在那里长在那里,让病源生存在那里。在速生意杨林的营造中,不同病害种类对寄主危害程度不一样,特别是同一林分多种病害交互感染或多种病害并存现象越来越普遍。由于对主要树种的病害尚缺乏系统的调查研究,只有等在发生时造成严重危害,甚至成片枯死时才被重视。在单一无性系的林分中,病源时常侵蚀林木的存活与生长,造林时,感染溃疡病的苗木不能成活,也易于传染其他林木,导致死亡。成片林木在生长中,感染黑斑病,炭疽病使叶面枯萎,不能让树木更多地吸收养分,延缓了树木生长。还有其他一些病害可以让树木整株死亡。在主隔堤31+20032+000背水面,于2007年死亡了200余株水杉,其死亡原因是根腐病。在主隔堤6+0506+100处迎水面、14+05015+300处背水面外滩、31+40032+900处迎水面,于2007年时感染了叶绣病,使叶面提早枯萎,不能产生光合作用,养份也不能传送到生长区,延缓了林木的正常生长。虽说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但是没有引起我们真正的重视。我们没有更多地关注,也没有预防,任其自由发展。(一)常见的病害及其防治方法:叶部病害:叶锈病、黑班病、白粉病、炭疽病;枝杆病害:烂皮病、溃疡病、干腐病;根部病害:根癌病、腐烂病。防治方法:1、加强植物检疫。2、采取修枝截杆方法,集中烧毁减少传播途径。3、选择适宜的化学药剂进行喷施,达到控制与根治目的。(二)常见的虫害1、食叶害虫的种类:杨扇舟蛾、杨小舟蛾、白杨透翅蛾、分月杨扇舟蛾、杨黄卷叶螟、杨毒蛾、杨梢叶甲、杨尺蛾、柳兰叶甲等。(科、属、形态、生物特征略)2、蛀杆害虫的种类:桑天牛、云斑天牛、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杨十斑吉丁虫、杨干象虫、大灰象甲、锹型虫、铜绿丽金龟虫等。(科、属、形态、生物特征略)3、虫害的口器:咀嚼式口器。是具有坚硬的上颚,能够取食固体食物,症状是构成各种形式的机械损伤,有的叶片食成缺刻,穿也或啃叶肉,吃光叶片留叶脉,有的钻入叶中潜食叶肉,有的吐丝缀叶、卷叶,有的树杆内钻孔危害,有的咬断幼苗根部或啃食皮层使幼苗萎蔫枯死,有的咬断幼苗根颈部后将其拖走。刺吸式口器。昆虫的上、下颚口针交替刺入植物的汁液,使植物的呈现褪色的斑点卷曲、皱缩、枯萎或变为畸形。锉吸式口器。以上颚口针锉破寄主表皮,然后以喙端密接伤口,靠唧筒的抽吸作用吸取植物汁液。4、虫害习性:趋光性。白天蜇伏,夜晚活动。假死性。受震动和触摸,在着落点假装死亡,逃避再攻击。(三)意杨虫害的防治方法在意杨虫害的防治上,我们采取的方法与措施基本上是一种传统手法。由于对虫害的习性了解认识还不够深刻,把握不住最佳防治时间,让虫害危害到树木的木质部,形成了孔洞,加大了防治难度,根治时还不能彻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如每年大风中有的是上部折断,有的是平地折断,从折断的林木就可以看出危害的程度。通过近几年的摸索与实践,我们已基本掌握了一整套防治技术与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我再向大家推荐几种防治意杨虫害的新方法。1、预防措施选择适宜圃地,育苗或栽植前应先进行地下害虫调查,虫口密度过高时,应进行土壤消毒等预防措施,保证苗木及幼树安全。合理轮作。选用良种壮苗。施用充分腐熟的肥料。培育抗虫品种。适地适树,合理配置各种树木。加强对苗木的抚育管理,及时修剪,也可以用强度修剪方法抑制害虫的为害,同时也要注意林地卫生,消除被病虫感染的树木,枝丫及剩余物等,以减少病虫的来源。林地内的枯枝、落叶、杂草,都是害虫潜伏的场所,修除枯枝,清除落叶,及时翻耕除草,都可以消灭越冬的害虫。加强苗木检疫,及时清除病、虫、弱苗。2、生物防治一是以虫治虫。捕食性天敌昆虫。主要是以害虫为食,有的是用咀嚼式口器,直接吞食虫体的一部分或全部,有的则是用刺吸式口器刺入害虫体内,同时放出一些毒素,使害虫很快麻痹,不能行动和反扑,然后吸食其体液使害虫死亡。寄生性天敌昆虫。这类天敌昆虫寄生于害虫体内,以其体液和组织为食,使害虫死亡。二是大量繁殖天敌昆虫。在害虫发生前期由于天敌数量少,可以在室内人工大量繁殖天敌,在害虫发生之初,大量释放于林间。如松毛虫、赤眼蜂。以鸟治虫。在林间人工适当的垒做卵巢,为鸟类提供栖息的地方。在一定的树高上挂木垒巢,然后使其自然繁殖。3、以菌治虫。利用害虫的病原微生物防治害虫,引起昆虫致病原微生物,生产实践中应用的主要有真菌、细菌、病菌三种。细菌。病原细菌主要是通过消化道浸入昆虫体内,导致败血病,或者由于细菌产生的毒素破坏昆虫的一些器官组织,使昆虫死亡。真菌。病原真菌以其孢子或菌丝自体壁侵入昆虫体内,以具体各种组织和体液为营养而长出大量菌丝体,菌丝产生孢子,随风和水流进行再浸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