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保护学生天性与规范学生行为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儿童需要管教和指导,这是真的,但是如果他们无时不刻和处处事事都在管教和指导之下,是不大可能学会自制和自我指导的。善于保护好孩子天性的老师,才是真正优秀的老师。孩子的天性若能得到好好保护,将会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比如以下天性:活泼好动,无所害羞,无所顾忌,敢想敢说敢做,好奇心,兴趣爱好等等。如果孩子的天性受到压抑或扼杀,那将是孩子一生中莫大的不幸和悲哀。看看这样的情形:低年级的孩子大都天真活泼,课堂上表现出气氛活跃,积极举手回答问题,无所害羞,无所顾忌,敢想敢说敢做。然而,到了中高年级,有的班级的孩子则变了,变得内向害羞了,变得胆小顾忌了。课堂上表现出死气沉沉,很多孩子不爱举手回答问题了,不爱参与发表自己的见解了;课外也表现出内心较为封闭,不善与他人交流。孩子发生这样反常的变化,一方面,固然与其性格的自然变化有一定关系,但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老师不善保护孩子的天性,以及压抑或扼杀孩子的天性造成的。随着孩子一天一天长大大,孩子需要理解她们周围世界的规则,她们需要别人对她们的期待;她们和别人怎么相处;她们能够把一件事做到什么程度,如果她们做得过头了,会发生什么;她们需要用一些方法来衡量自己不断增长的技巧和能力。规则在孩子“学习发现”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父母的信号不明确的话,父母一心想教给孩子的东西很容易不起作用。规矩对孩子的成长,不但起着约束作用,更会使孩子得到安全感。 因此,正确处理好保护孩子天性与规范其行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可是,确实我们不得不去探究的课题。对于这一课题,有一下几点拙见:首先,给孩子立规矩时,信号要明确。比如,街上的黄灯亮了,那意味着你可以停步,也可以不停。有谁主动停过?先前我只是告诉女儿,“我要迟到了,你要快点?”怎么快法?什么是快?并没有对她表达出来;立规矩时,需要明确地告诉孩子,这样做的后果,我想最好这个后果跟孩子的切身利益有关的。 在教学过程中孩子充分发挥天性的同时,也要学会关注,什么是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师也要给学生明确的信号,告诉孩子们底线在哪里。第二,要就事论事,别轻易给孩子贴标签。如果我们大人说些“你从生下来就给我找麻烦”这样的话会使明明把自己和坏孩子连同起来,从而丧失信心。“既然我生下来就这样,那我也就只能这样了,那还有什么要改的?”所以不要把一件事扩大化。 孩子天性里都有调皮、不懂事、贪玩等这些特点,在不违背大是大非的前题下,教师应该适当的宽容。第三,惩罚一定要及时。孩子的长期记忆比较差。早上吃饭慢这件事到晚上,她很可能早就忘了。妈妈实际上也没必要再说;对孩子的惩罚要切实可行。如果父母的话对孩子是个不切实际的“威胁”,这个威胁对孩子不起什么警告作用;立规矩的时候最好能把孩子不遵守规矩的后果明确告诉她。比如,孩子吃饭磨时间,妈妈一起床就要告诉她:30分钟吃完,否则端走。吃饭中途,可以提醒她一次,告诉还有多长时间。还可以添加一些额外的条件,比如按时吃完,给点奖励。不按时吃完,取消某个优惠。 这些都是针对孩子爱忘、不上心的天性的,通过反复的刺激,以加深孩子对正确行为的记忆。第四,给孩子树立规矩,一定要简单易懂,让孩子容易遵守。小孩子的理解能力没有那么深刻,自我控制能力也不强,树立十分复杂艰难的规矩,非但不能够让她遵守,反而会让她糊涂;要把道理讲清楚,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命令孩子,更不要摆出强权嘴脸“你听我的!我说了算!”不要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你讲的道理也许她一时不能够完全领会,但是你平和的语气和尊重她的态度,却会让她信任你的判断,顺从你的要求.。实在复杂或者讲不明白的道理,应该和蔼地告诉孩子:“这是这里的规定”或者“这是咱们家规矩”,“所有的人都要遵守的”。 第五,立下的规矩,无论时间地点场合,都要遵守,比如在家不许随地吐痰,在外边也不许。而不是今天这个样子,明天那个样子,在家一套,外边一套。这样只会让孩子糊涂,无所适从。所有的规矩都不仅仅是立给孩子的,而是父母也要严格遵守,以身作则。比如,要让孩子规律进食,父母自己就要在饭桌上举止规范,不挑食,不浪费。要让孩子懂礼貌,父母自己就要对所有的人包括自己的孩子以及其他所有的孩子使用文明用语。第六,规矩不是绝对不能够打破的,在孩子的要求下,偶然“放宽政策”比如,以零食代替正餐、中午看一场电视、晚睡一个小时,等等会减轻压力,让孩子更加自觉地遵守规矩。相信孩子,不要以为偶然的一次“放纵”就会养成什么坏习惯(从数学角度来看,一次不足以称为习惯;习惯是多次积累的后果)。有些事情,可以放手让孩子亲自体会一下放纵”的后果。有些事情,规劝不管用,就换一种办法,不一定正面要求。 第七,不要以成年人的行为准则来规范约束孩子,不要把孩子的一些淘气行为统统斥责为“犯错误”。要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 我想,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孩子,不要时时处处紧绷着阶级斗争的弦,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生怕有什么差池。而更多的想想什么是孩子的天性,既然是天性,是否应该多些包容和理解呢。大的规矩有了,小处不妨宽松一些。苛求完美只会把你变成碎嘴婆子,唠唠叨叨,没完没了,让孩子心烦意乱,你说什么她们都听不进去。你对她的规范越精简,起的作用越大。 我们总有犯错误的时候,在管理孩子的时候,常常不知怎么办。不过也许让孩子和我们渐渐建立有秩序的规则,尊重孩子的天性,这一点对孩子和我们都有益。央视著名主持人撒贝宁,被父亲从“淘气包”调教成主持人,得益于父亲善于保护孩子的天性。小时候,撒贝宁是远近闻名的淘气包,打台球、赌钱、抽烟无所不会。父亲没有放弃,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坚持保护好孩子的天性。父亲用心良苦,引导撒贝宁从放弃学唱歌到坚持下去,从一般初中考上重点高中。1994年,撒贝宁作为文艺特长生被北大法律系录取。到了大学,他已过了顽皮的年龄,当然不再淘气,而当年一直被父亲小心呵护的活泼好动的天性则保留了下来。他成了学校里的活跃分子,各类活动都尽量参加,特别是演讲比赛几乎场场不落,被人戏称为“演讲专业户”。 撒贝宁曾撰文写道:我想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大四快结束时,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到学校招聘,老师才极力推荐了我。若是父亲当年对那个顽童横加打击、声色俱厉的话,我在大学里怕也不会有什么声息了。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若能遇上善于保护孩子天性的老师,是孩子之福。反之,如若遇到的是不善保护、甚而压抑或扼杀孩子天性的老师,则是孩子之祸这样的老师,真真是一种罪过!真真是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快时尚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转型升级报告
- 2025年科技与互联网行业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与挑战报告
- 2025年绿色金融债券市场发行与投资风险控制策略报告
- 人事办公考试题及答案
- 资源维护激励机制设计-洞察及研究
- 活动策划合同补充协议
- 民间借贷续签合同范本
- 物流仓储退件合同范本
- 车辆质押合同借款协议
- 物料设备租借合同范本
- 合肥市肥东县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招聘考试真题2024
- TSG-T7001-2023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宣贯解读
- 隧道消防维护维修及专项工程技术文件
- 阿甘正传全部台词中英对照
- 火电厂工作原理课件
- 重金属在土壤 植物体系中的迁移及其机制课件
- 抢救车管理制度 课件
- 跌倒坠床不良事件鱼骨图分析
- 供应商分级管理制度管理办法
- 招议标管理办法
-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查房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