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倡导本色语文求人文工具一体.doc_第1页
小学语文论文:倡导本色语文求人文工具一体.doc_第2页
小学语文论文:倡导本色语文求人文工具一体.doc_第3页
小学语文论文:倡导本色语文求人文工具一体.doc_第4页
小学语文论文:倡导本色语文求人文工具一体.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倡导本色语文,求人文工具一体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钱梦龙先生也曾谈到:工具性和人文性,就像一张纸的正、反两面,互相依存,相辅相成,谁也离不开谁。可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既使学生将工具掌握在手,又将学生的人文关怀落到实处,对于语文老师来说似乎成了两难的命题。其实,工具性和人文性,两者并不矛盾,关键在于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平衡。一方面,语文教学中在落实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目标时,不能只进行单纯的语言文字教学。另一方面,语文课程人文性教育不能脱离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教学,即不能脱离文本来抽象、孤立地进行人文性教育。一、回归语文本色,语文的训练不可丢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并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而能力需要“训练”才能养成、提高。写一手漂亮的硬笔字,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快速浏览准确提取信息的阅读能力,下笔成文的写作功底,机敏得体的口语交际,没有哪一项是不依赖于训练而仅仅只靠感悟就能生成的;即使是人文性很强的古诗文积累也离不开凭借科学的方法进行较长时间的有效训练。我们不能因为有过工具性的泛化,就忌讳为掌握工具而应有的语文训练。我们要摒除的是机械的练习,而能扎实基础、启迪学生心智的语言文字训练还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无论什么类型的课文,我们都应该把工具性目标当成重要的目的,识字课,首先看识字了没有,会识字了没有;阅读课,看会读了没有,能读了没有,学到了一些基本的语文知识没有,通过“读懂”来检测;写作课,看学生学到了写作知识没有,会写了没有,用“写”的标准来检测写得好不好。说到底,语文课就是要让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我们要保证语文是姓“语”, 要让语文课堂飘溢浓郁的语文味儿,而不是其他。二、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在语文训练中渗透人文教育“文章不是无情物”, 语文是一门工具课,语文又是最富有人性美和人情味的一门学科。人文精神也不是“水中之花”,它首先是以文本为载体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作者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无不积淀着丰厚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我们必须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生成,在语言文字的学习过程中渗透人文性,让学生在感悟、理解、欣赏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和美的陶冶。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三顾茅庐一课时:师:刘备三顾茅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师: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读课文,把最能体现刘备诚意的语句多读几遍,感受感受!师:谁先来说?师:刘备与张飞什么关系?师:从刘备斥责张飞可以看出什么?师:“大贤”什么意思? 刘备为什么要这样说?师:还有哪位同学也是抓住刘张对话理解诚意的?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组对话,等会儿,我们一起练练!师:谁先来读,有人说听话听音,看看你听出了什么?师:刘备大声斥责张飞是因为对诸葛亮的一片诚心。师:读张飞对关羽的话。师:刘备听到了会说些什么?书上无文字,文中无图画,你想象刘备会怎样教训他?“读中自有真性情,读中自有真人文!”这位老师充分利用读刘备与张飞的对话,使学生产生与文本的交流与碰撞,通过读,让学生充分感悟到刘备的一片诚心!为今后走上社会,步入人生奠定一个“诚”字,实现人文性的整体回归。再例如,教学“东方之珠”一课时,我引领学生在品读交流中感受作者对香港的赞美与热爱,同时领悟总分的叙述方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首先认真阅读理解中心句“一到节假日,金沙广场上就热闹起来”,抓住了关键词“热闹”;接着让学生自由表达,说说节假日你在金沙广场看到什么;最后引导学生归类,自主选择两三个方面写下来。学生在 “说”与“写”的训练中掌握了总分的叙述方式,还感受到了自己家乡的繁华与美丽。这,既是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也是学生情感的自我丰富与发展的过程。 不仅仅是朗读训练和仿写训练,在语文课堂训练中,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应当蕴含于教学的全过程,贯穿于课堂的始终,无论是听、说、读、写,还是字、词、句、段、篇。苏教版教材文质兼美,为孩子们提供了丰盛的情感大餐。例如:军神、微笑着承受一切海伦凯勒等课文以鲜活生动的事例来赞颂人物的高尚品质;西湖、拉萨的天空莫高窟秦兵马俑等课文以生动优美的语言介绍祖国山河壮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蒲公英、小露珠等课文则是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使学生在学习中如沐春风,身临其境,与作品中的人物同悲欢、共哀乐,爱其所爱,憎其所憎,陶醉其中,在感悟、理解、欣赏、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和美的陶冶。三、捕捉课堂人文因素,关怀生命的成长孙建锋老师教学最大的麦穗一课中,有个学生针对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谈自已的体会:“我想考清华大学,但如果以后考不上清华,考上了河南大学的话,自已也一样会去上,但会更努力,争取考上清华的研究生。”孙老师听了很是激动并对他大加赞赏,说他读书读出了自已的聪明。随后问:“你真的想考清华?”孩子肯定地答:“想!”孙老师接着说:“我去年到北京学习时去了清华园,在清华园里摘了两片红叶,一片送给了我的孩子,一片自已保存着。”说着他郑重地把夹在书中的红叶拿了出来,强调道:“霜打的红叶,你想要吗?”孩子答:“想要!”孙老师又问:“你确定我会送给你吗?那要看你怎样去接。”只见孩子踮起脚尖,举起双手去接,十分想要,但孙老师却一次次抬高自已的手以致孩子伸高双手仍够不着。孙老师又问:“你为何用双手去接?”孩子说为了表示对老师的尊敬,也因为那是清华园的红叶,值得十分珍惜。孩子是那么地执著,孙老师感动地将红叶相送,孩子满脸喜悦。此时孙老师抱起孩子说:“我们拉钩约定一下,你一定考上清华大学好不好?”老师的手指和学生的手指拉在一起,孩子自信地说:“好!”孙老师又说:“有信心吗?”孩子答“有”。孙老师说:“这个约定你会忘了吗?”生答:“不会。”孙老师又问:“今天是几号?如果再过六年你在清华大学读书,你会给今天抱起你的老师什么?”孩子略想:“会给你深深的祝福” 孙老师把孩子当作一个活生生的人,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灵魂塑造灵魂,用智慧开启智慧。他抓住了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把课上到孩子们的心里了。这位学生能否考上清华并不重要,但他也许永远忘不了曾有个老师把他抱在怀里,对他说你的目标是清华,更重要的是学生至少已经有了考入清华的自信与勇气。教学中,许多时候需要老师敏锐地去捕捉每一个新的人文教育的生成点,就像课堂上时时闪现的教学机智和教学灵感一样,虽然也许只是昙花一现,但那流星闪现的光彩却有可能成为永恒。我们要善于针对学生的言行,抓住人文教育的锲机,感悟童心世界,走入学生的心灵,并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帮他们树立信心,点燃自信的火种,将情感认识内化到自身精神之中,形成一种力量,从而促进学生生命的成长。四、在语文拓展中追求无痕育人语文要实现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要实现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陶冶情感、培养道德品质,仅仅靠课堂四十分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关注语文的课外拓展训练。如何在语文拓展中既达到促进表达、发展思维、拓宽视野,又达到培养兴趣、培育个性、陶冶情感、厚积人文的目的呢?1、设计开放的作业。学生完成语文作业,不仅仅是为了复习、巩固、深化知识,也是在实践运用语言,形成技能,同时又是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思维兴趣、生活兴趣、求知兴趣等等。作业的设计如果重视将语文、数学、科技、美术、环保等融为一体,将课堂向生活延伸,可以促使学生由阅读学观察、学习作、学思维、学生活、学做人。如读完课文,我经常设计这样的作业题:请联系实际谈谈你读了课文以后的体会或收获。再如燕子这课的结尾,我利用学生的兴趣特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投其所好:喜欢朗诵的,可以配上一段优美的乐曲,尽情地朗读,在读中陶冶情操;喜欢写作的,可以将优美生动的词句收录在自己的摘抄本上,写一段赞美春天景色的话。这类题目给了学生极大的自由作答和个性思维的空间,能够促使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发挥特长,激发学生主动的发展。2、推荐阅读。学完了北大荒的秋天,我向孩子们推荐了可爱的草塘;学完了蒲公英,我向孩子们推荐了不守纪律的小雁,学完了普罗米修斯盗火,我向孩子们推荐了外国神话故事精选 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知识技能诸多方面的积累,更有助于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是语文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自读课本及针对小学生列出的必读书籍,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同时使学生通过阅读鉴赏得到自我教育,力求通过大量优秀作品的耳濡目染,给学生的心灵以丰富而全面的滋养,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潜移默化的、长效的、综合的影响,追求“无心插柳柳成阴”的境界。3、开展专题活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们可以形象地说,由道德概念到道德信念的道路是从行为和习惯开始的,而行为和习惯中又渗透着儿童对于所见所为事物的深刻情感和个人态度。”例如学习了我的油布伞后,我进一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开展了“感恩父母”的专题活动。孩子们读着别人的故事,争相述说着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关爱。最后,孩子们在反思和辨析中若有所思,懂得了感恩父母可以从小事做起:向父母说一句感谢的话,给父母送上一枝康乃馨、给父母洗一次脚我想,孩子们一定认真地完成了这些“作业”,不再觉得别扭。感恩,就是这样实实在在。有人说:“语文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