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洲殖民地外围经济结构 非洲殖民地外围经济结构总述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定阶段,资本主义离不开殖民主义。正如罗莎 卢森堡所指出的那样:“资本主义是第一个自己不能单独存在的经济形态,它需要其它经济形态作为传导体和滋生的场所。” 1近代欧洲殖民主义最早窜入非洲大陆,而几乎又是最晚退出这块大陆。在长达 500 多年的历史中,殖民主义在非洲扮演了十分特殊的角色。不考虑其它因素,单根据非洲殖民地经济结构的发展演变特点,可将之划分为 两个阶段 : 1415 年葡萄牙人占领休达到 19 世纪 70年代为第一阶段,是殖民地经济结构的 初步形成时期; 19世纪 70 年代到 20世纪 30 年代为第二阶段,这一时期,西方列强加快了非洲经济的殖民地化进程,最终建立起殖民地经济结构。 1 罗莎 卢森堡:资本积累论,三联书店, 1995年,第 376页。 一、殖民地经济结构的初步形成 1415 年到 19 世纪 70 年代是非洲殖民地经济结构形成的初始阶段。 1415 年,葡萄牙殖民者占领休达,开欧洲殖民者入侵非洲之端。之后,葡萄牙航海家亨利王子便集中精力对非洲西海岸作了系统的勘探。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随其后,不过,一直到 1598 年,葡萄牙还是唯一在西非有立足之 地的欧洲国家。 18 世纪末,葡属非洲殖民地基本趋于稳定,主要包括佛得角、几内亚比绍、圣多美普林西比、安哥拉和莫桑比克,其中安哥拉和莫桑比克是葡萄牙殖民地的中心所在。 19 世纪初,随着英、法等国家工业革命的相继进行,一系列非洲国家在炮舰政策的威胁下,逐渐变成欧洲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本时期沦为殖民地的国家主要有:阿尔及利亚、毛里求斯、南非、留尼汪、塞拉里昂等;沦为半殖民地的国家主要有:摩洛哥、埃及、埃塞俄比亚、突尼斯、达荷美、马达加斯加等。 伴随着列强的侵入,非洲沦落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开始发 生 结构性变化 。 其一,欧洲殖民者开始在其殖民地建立殖民地经济制度,最主要办法是大肆侵占土地,开办种植园或农场。 在葡属非洲殖民地的佛得角和圣多美普林西比,殖民者很早就在掠夺来的土地上发展起了种植园经济。早在 1574 年,圣多美岛就有了 60 多家制糖厂,共生产食糖 15 万阿罗巴。1575-1580 年,年产量更增至 20 万阿罗巴。到 16 世纪末年,年产量已达到 30 万阿罗巴。 1 1 奥鲁诺 .D.拉拉:黑人对奴隶制度的反抗和从非洲到黑美洲的跨越大西洋奴隶贸易,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十五至十九 世纪非洲的奴隶贸易,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1984年,第 111页。 在安哥拉和莫桑比克,葡萄牙殖民当局通过土地特许证制和普拉佐制,把大量土地变为宗主国所有,并逐渐推行大种植园经济。在大西洋奴隶贸易衰弱之后,安哥拉的大种植园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1850 年,罗安达的种植园内就有 6,020 名奴隶在劳动,占该地总人口的一半。到 1879 年,罗安达至宽扎河地区形成了大规模的种植园。 10 年内,沿河的大部分肥沃土地均落入葡萄种植园主手中。 2 2 约纳 .D.塞莱特:葡属非洲依附资本主义的发展,载兹比格涅夫 .A.康奇斯基等主编:南部非洲经济史研究第 1 卷,伦敦, 1990 年,第 33 页;保罗 .D.洛夫乔伊:奴隶制的演变:非洲奴隶制度史,剑桥,1983年,第 231页。 法国分别于 1643年和 1715年先后占领了马斯克林群岛中最大的两个岛屿 留尼汪和毛里求斯之后不久,就在岛上发展起甘蔗和咖啡种植园经济,到 1730 年,留尼汪岛生产的咖啡已经能满足全法国的需要。马斯克林群岛种植园经济兴起的必然后果是奴隶制的盛行,1766 年,毛里求斯岛上的黑人奴隶为 18,100 人,到 18 世纪末期高达 49,080 人。自 1830 年起,法国 殖民当局通过一系列的法令、国王敕令和议会法案,以没收和出售为手段,从阿尔及利亚掠夺了大量的土地。据统计, 1850 年,殖民者占有的土地面积为 15 万公顷, 1860年为 36.5 万公顷, 1870 年达到 76.5 万公顷。 这些土地主要转入了法国移民手中。土地的转手一方面破坏了原来的土地公有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另一方面,土地上种植园的经营,又为法国工业提供了原材料。 1 1 艾周昌、郑家馨:非洲通史 近代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第 388-391 页; 杨人楩:非洲通史简编,人民出版社, 1984年,第 363页。 18 世纪初期,开普的殖民者后裔布尔人加快了土地扩张的速度,在半个多世纪里就向北、向东总共侵占了十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扩张的过程中,布尔人建立了许多大的租地农场,一些大的布尔农场主有时甚至占地 10,000 英亩。开普的农场主要经营牧业,以满足大西洋 印度洋航线上对畜产品的大量需求。 1815 年开普殖民地正式移交给英国后,因英国发展毛纺织业的需要,开普殖民地被发展成为英国羊毛原料的供应地之一。 1846 年开普殖民地向英国输出的羊毛为 2,958,457 磅, 1865 年时上升到 29,920,623 磅。 1 1 郑家馨:殖民主义史 非洲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 23页。 其二,欧洲殖民者力图把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变成原料产地和宗主国产品销售市场。欧洲殖民者以武力为后盾,以自由贸易为口号,使用关税手段最终达到这一目的。 在殖民地国家阿尔及利亚,自 1835 年起,进口的法国商品一律免除关税;自 1851 年起,出口到法国的绝大多数商品也不再交纳关税; 1867 年时关税免除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所有出口法国的商品。低关税推动了阿尔及利亚对外贸易的增长。 1835 年,阿尔及利亚的对外贸易价值总 额为 80 万镑,而 1861-1870 年间的年均额为 107 万镑,增长了 1.33 倍。但是,贸易额的增长并没有改变阿尔及利亚单一的出口结构。起先,法国希望阿尔及利亚能取代海地成为热带产品的供应地,但不久甘蔗、咖啡、茶和烟草等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便宣告失败。因此,阿尔及利亚的出口产品主要还是小麦和葡萄酒。 1单一的出口结构表现了阿尔及利亚对宗主国法国的经济依附。 1 查尔斯 伊萨维:中东北非经济史,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 1982年,第 21-33页。 在半殖民地国家突尼斯,原来的闭关锁国政策随着军事上的失败而被 打破。欧洲殖民者不仅获得了在突尼斯自由贸易的权利,而且各国商品只需要交纳 3%的进口关税。于是,欧洲商品充斥着突尼斯的市场,原本是重要出口品的土布和其它纺织品因英国棉布和法丝绸的竞争而失去了市场,手工业衰弱了。与此同时,突尼斯变成了欧洲的原料产地,主要出口产品是橄榄油、原棉、小麦和皮革。 另一个半殖民地国家埃及,也随着殖民者的关税政策而逐渐变成宗主国的产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1838 年英土商约签订前,埃及的阿里政权对工商农业和对外出口都实行严格的垄断。 1833 年时,阿里政权从生产者手中收购的小麦和棉花 价格分别为每百公升 3.34 法郎、每公担 120 法郎,而出口价格分别为 7.60 法郎和 250 法郎,税率超过 200%。而英土商约签订后,尽管阿里通过各种措施力图提高关税,但最终其专卖制度被废除,对进口、出口和转口商品只能分别征收 3%、 12%、 2%的低关税。 结果,一方面是物美价廉的外国商品,特别是英国商品潮水般涌入埃及市场,另一方面是埃及的农副产品和其它原料被欧洲商人廉价购买而大量流出埃及。 1810 年,埃及对外贸易的价值总额为 150 万镑,而 1850 年的出口价值额为 500 万镑,增长了 3.33 倍。在埃及的原料出 口中,长绒棉的出口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821 年,埃及出口到英国的长绒棉为100,000 磅, 1823 年为 259,000 磅, 1850 年代年均 500 万磅, 1865 年高达 25,000 万镑。 1 1 查尔斯 伊萨维:中东北非经济史,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 1982 年,第 21-31 页;艾周昌、郑家馨:非洲通史 近代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年,第 361-393页。 结论 : 总之,从 1415年到 19世纪 70年代,非洲的经济开始发生结构性变化,殖民地经济结构初步形成。之所以说是初步形成, 主要是因为:这 460 多年中,欧洲殖民者们的活动还主要以奴隶贸易为主要形式,还只占领了非洲大陆 10.6%的领土,除南非开普殖民地一小块地区外,欧洲殖民者既没有把非洲建成垦殖型殖民地,也没有把它建成商业型殖民地。而且即使是南非的开普殖民地,这一时期作为原料产地的作用也并不格外突出。 1865 年,开普殖民地输出英国的羊毛总价值为 1,681 千镑,只及同年澳大利亚输英羊毛总价值 6,400千镑的 26.27。 1 1 B.R.米切尔编: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亚洲、非洲和大洋州卷, 1750-1993年,经济科 学出版社,2002年,第 654页、第 680页。 二、殖民地经济结构的建立 19 世纪 70年代到 20 世纪 30年代,是帝国主义瓜分和再瓜分非洲,整个非洲沦为殖民地的时期。本时期,那些早已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国家和地区,殖民地经济结构进一步发展强化;那些 19 世纪 70 年代之后沦为殖民地的国家,经济开始从传统经济向殖民地化经济演化,前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结构逐步解体,被纳入到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亦变为帝国主义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成为西方经济的附庸。 帝国主义国家瓜分非洲的序幕是 1876年的布鲁塞尔国际 会议。瓜分非洲的深层原因是1873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87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是一次规模空前的世界性危机。 工业危机和农业危机相互交织,大批企业破产,工人失业,对生产造成的严重破坏超过历次危机。 为摆脱危机,帝国主义国家加强了对本国市场的控制,掀起了 “保护关税的新狂热 ”。 德国首先于 1879 年制订高额关税, 1902 年再次修订;法国在 1881 年至 1892 年间,将进口制成品的从价关税提高到了 69%;美国的普通关税率从 1873 年的 38%提高到 1887 年的47.11%,毛织品的从价关税 1890 年时提高 到 91%;以“自由贸易的壁垒”标榜的英国,也从 90 年代末同其殖民地间实行特惠关税。 1帝国主义各国间市场不同程度的相互关闭迫使它们不得不积极扩张殖民地,开拓殖民地市场。因为,只有殖民地市场才是能避开他国竞争而听任本国垄断的市场。与此同时,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垄断资本代替了产业资本成为资本体系的中心,垄断资本对经济关系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们力图从殖民地获得巨额的垄断利润。 1 尼 布哈林: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年,第 54-55页。 布鲁塞尔国际会议后 几十年里,西方列强经过一番你夺我抢的争斗后,非洲便被瓜分完毕,接着即对非洲经济进行改造,最终建立起受其控制的殖民地经济结构。 掠夺土地仍然是西方列强实行经济改造,建立殖民地经济结构的重要手段。 法国在其北非殖民地规定:凡是不能证明其土地所有权的土著居民,可被视为仅仅是土地的使用者,或者被视为随时可以抽地的佃户。结果,在阿尔及利亚, 1877-1890 年间, 378,000 公顷土地落入法国移民手中;到 1930 年,法国殖民当局占有的土地接近 150 万公顷,法国移民占有的土地约有 100 万公顷。在突尼斯, 1881 年时法国已 经占有了 100,000 公顷的土地,征服后,法国政府进一步鼓励法国移民和殖民当局扩占土地,仅 1881 年一年就主要从各部族手里强行没收了 350,000-400,000 公顷土地。 意大利在利比亚追随了法国在阿尔及利亚掠夺土地的方法, 1922-1928 年间颁布了一系列的法令,规定:当地居民如果不能证明土地归自己所有的话,一律为意大利殖民当局所有。到 1925 年,意大利殖民当局仅仅在利比亚的的黎波里塔尼亚地区就通过购买和强行以“国有”名义占有抢夺了 67,000 公顷土地。 1南非土著居民的土地被剥夺状况更令人发指,占人 口 80%的土著居民仅保留了 12%的土地。 2 1 查尔斯 伊萨维:中东北非经济史,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 1982年,第 140-141页。 2 A.阿杜 .博阿亨:非洲通史第七卷(殖民统治时期的非洲: 1880 1935 ),伦敦和伯克利, 1985年,第 414页。 通过土地掠夺,西方列强直接控制了非洲最重要的生产资料,确立了它们在非洲经济生活中的统治地位。另外,西方列强给非洲人留下的狭小贫瘠的土地,根本养活不了众多的非洲人口,这就保证了列强能在非洲获得廉价的雇佣劳动力。二者为西方推行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欧洲移民和公司在殖民当局的帮助下纷纷创建种植园和农场,种植各种经济作物。 1890年代,德国商人已开始在多哥和喀麦隆建立种植园。到 1913 年,德国在喀麦隆的种植园已有 58 处,占地 75,000 平方英里,雇佣非洲劳工 18,000 人。在阿尔及利亚, 1888 年 时,欧洲人已经建立了总面积为 103,000 公顷的葡萄种植园,葡萄年产量 250 万百公升。英国重新征服苏丹后,立即发展起了长绒棉种植园经济,长绒棉很快成为苏丹重要的出口产品。非洲黄金海岸发展起可可种植园经济后,可可产量和出口量逐年上升。 1901 年,可可出口为 536吨, 1914 年增至 5 万吨,此后一直到 1926 年,可可的出口量每 5 年增加 1 倍, 1927 年时的出口量为 18 万吨,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 40%。 1 1 A.G.霍普金斯:西非经济史,纽约, 1973年,第 210页;查尔斯 伊萨维:中东北非经济史, 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 1982年,第 120-127页; W.J.瓦利、 H.P.怀特:加纳地理,商务印书馆, 1973年,第 113-114页。 随着种植园经济的发展,到 20 世纪 30 年代,非洲单一经济生产结构已经形成。 如摩洛哥主要种植甘蔗类经济作物,黄金海岸主要生产可可,利比里亚和安哥拉主要生产咖啡,埃及、苏丹、乌干达等国最主要种植棉花,南罗得西亚以种植烟草为主。 单一经济作物生产破坏了非洲传统的农业生产结构,生产与西方市场的联系明显加强。与此同时,非洲经济对西方的依附性也越来越强。一方面,非洲殖民地的经济作物直接 输入宗主国,成为原料产地;另一方面,单一经济作物种植挤跨了原有农作物的生产,从而,殖民地不得不从宗主国进口粮食和其它商品,成为宗主国的商品销售市场。 除抢占土地,发展种植园经济外,西方列强还通过开采矿藏,掠夺矿产资源改造非洲经济结构,在非洲一些国家建立起了以一种或几种矿业产品生产为主的殖民地经济结构。在建立殖民地经济结构的过程种,西方列强发现,在非洲大陆发展采矿业,直接攫取天然财富能更迅速地获得高额利润。一战前,非洲采矿业的重心在南非。 1867 年,殖民者开始在南非开采金刚石。 1886 年时,殖民者已经能从南非 的金刚石开采中获得巨大的利润。其它地区的矿业开采也随之展开, 1890 年代,西方在非洲各地矿区进行活动的公司已有近 50 个,资金总额近 700 万英镑。到 19 世纪和 20 世纪之交,南非出口的金刚石、黄金的总价值分别为 8,900 万镑和 8,600 万镑。 1 1 罗伯特 .V.库比切克:矿业:依附与发展模式, 1870-1930 ,载兹比格涅夫 .A.康奇斯基等主编:南部非洲经济史研究第 2卷,伦敦, 1991年,第 64页;彼得 莱昂内尔 威金斯:非洲经济史: 1880-1980 ,牛津大学出版社, 1985年,第 24-25页。 不过, 总的说来,除贵金属和个别产品外,一战之前,西方列强对非洲殖民的原料依赖程度并不深 ,非洲殖民地生产的各类原料还不到法国需求的 1%,非洲进出口总额在世界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均还不到 4%。 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各交战国为维持战争,不断补充物资,强化了对非洲的矿产掠夺,加速了采矿业的片面发展,导致了非洲国家经济对采矿业的严重依赖。 一战前的 1911 年,比属刚果的加丹加地区,每年铜产量只有 1,000 吨,一战期间铜产量成倍增长, 1916 年时达 23,000 吨, 1917 年又增至 28,000 吨。 1 1 彼得 莱昂内尔 威金斯:非洲经济史: 1880-1980 ,牛津大学出版社, 1985年,第 113页。 战后,随着西方列强对非洲殖民地经济结构改造的全面深化,非洲的矿产依附经济进一步发展。 1919-1929 年间,南非联邦煤产量的年均总价值为 3,921,000 镑,折合成纳塔尔吨为年均 4,237,000 吨,其中的 60%产自德兰土瓦省。 1929 年,南非的煤产量为 1,400 万吨,而当时澳大利亚的煤产量只有 1,004 万吨,加拿大的煤产量也仅为 1,485 万吨。南非的煤除用于铁路运输和金矿开采外,有相当一部分作为原料出 口, 1929 年,南非的煤出口量为 180万吨。 1920 年代后期,尼日利亚出口品中,锡约占出口品总价值的 10%;在黄金海岸,黄金、金刚石和锰各占出口总价值的 5%。后来,这些矿产品的出口总价值虽然有所下降,但尼日利亚石油出口的显著增长依然说明,矿产品生产和出口在一些非洲殖民地国家一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 1 罗伯特 .V.库比切克:矿业:依附与发展模式, 1870-1930 ,载兹比格涅夫 .A.康奇斯基等主编:南部非洲经济史研究第 2卷,伦敦, 1991年,第 66页; A.G.霍普金斯:西非经济史,纽 约, 1973年,第 177页。 采矿业的片面发展所导致的一些非洲国家对矿产经济的严重依赖,使得这些国家国民经济各部门难以协调均衡发展,形成了畸形的经济结构,社会经济具有很大的依附性。 西方列强还通过贸易垄断改造非洲经济,进一步增加了殖民地经济对宗主国经济的依附性。 西方列强及其殖民公司可以随心所欲地关闭或者开辟任何市场,根据自己的需要规定产品价格,殖民地土著居民只能被动地接受。 1898 年,法国控制着法属西非殖民地贸易的40%,到 1930年,法国所控制的贸易份额由于法属塞内加尔花生加工工业的发展而增至 50%。在英 属西非殖民地, 70%的进口产品由英国提供,同时, 50%的出口产品运往了英国。比属刚果的上加丹加联合矿业公司仅在 1929 年一年里即获得纯利润 157.9 万英镑。 1 1 A.G.霍普金斯:西非经济史,纽约, 1973年,第 174页;郑家馨:殖民主义史 非洲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 82页。 结果:殖民地的原材料大量流入其宗主国,同时,宗主国的工业制成品又畅通无阻地涌入非洲殖民地,充塞着非洲的市场。宗主国和殖民地间的这种剪刀差贸易,一方面促进了宗主国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又摧毁了非洲殖民地传统 的手工业,加深了经济的依附性。 随着非洲殖民地单一经济的发展和对非洲经济改造的全面深化, 西方列强的资本输出 不断增加。 1870 年前,西方列强除在南非、埃及和阿尔及利亚有少量投资外,几乎没有在其它非洲地区投资。 1870-1913 年间,外来投资迅速增长,投资总额达到 8.45 亿英镑,其中,英国在非洲的投资最多,为 6.9 亿英镑。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对有感于战时原料缺乏的制约作用,进一步认识到了大规模开发殖民地资源的重要性;同时,由于殖民地的资本少,土地价格低廉,雇佣工人工资低,原料便宜,能通过垄断价格购买原料和销售工业 品,获得高额的垄断利润,不必参加本国利润的平均化。 结果:非洲的外来投资激增。 1914-1936 年间,西方分别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英属、法属、葡属、比属非洲殖民地投资 4.21 亿英镑、 0.29 亿英镑、 0.667 亿英镑、 0.944 亿英镑。另据 1936 年的估计,英属西非殖民地吸收的欧洲资本达 1.1673 亿英镑。 1西方殖民者投资的 2/3都流向了于采矿业,这就进一步刺激了一些非洲国家单一矿产经济的发展,加剧了殖民地经济发展的失衡和对宗主国经济的依附性。 1 郑家馨:殖民主义史 非洲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第 36页; A.阿杜 .博阿亨:非洲通史第七卷(殖民统治时期的非洲: 1880 1935 ),伦敦和伯克利, 1985年,第 353页; J.D.费奇:西非简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年,第 373页。 在建立殖民地经济的过程中,为了更加便捷地输入商品和输出原料,西方列强在非洲加快了对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海运方面 。 1830 年,亚历山大港、阿尔及尔港、突尼斯港和摩洛哥所有港口进港船只的总吨位,分别只有 14 万吨、 2 万吨、 2 万吨和 2.5 万吨。 1913 年时,这些港口的进港船只总吨位明显增长,分别为 350 万吨、 970 万吨、 140 万吨( 1922 年的吨位)和 50 万吨(只统计了卡萨布兰卡港一港的进港船只吨位)。一战后,港口海运货物的吞吐能力又有了明显提高。一方面,修建了吉布提、科纳克里、苏丹港等 10 余所新港;另一方面,对旧港进行扩建。 1931-1945 年间,阿尔及尔港的港口面积扩展了 75 公顷,成为法国及其殖民地的第二大港口,仅次于马赛港。卡萨布兰卡 1917 年建成时,还是一个小港,到 1932 年时已经成为法国在非洲的运输中心之一。 与海运相比,非洲的 铁路建设 成就更加突出。 1914 年,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埃及、苏丹分别 已有铁路 3,316 公里、 427 公里、 1,785 公里、 4,314 公里、 2,396 公里,一战后,非洲的铁路建设速度加快,到 1939 年,上述国家分别有铁路 4,877 公里、 1,954 公里、2,069 公里、 5,606 公里、 3,206 公里。在比属刚果,铁路长度由 1920 年的 1,940 公里延长至1935 年的 2,410 公里;在法属西非, 1921-1934 年间,公建成铁路 550 公里。除海运和铁路外,公路运输能力也大幅度提高。二战前夕,法属西非公路总长度为 27,000 公里,有各类运输车辆 17,229 辆,其中运货卡车 1 万辆。 1 1 查尔斯 伊萨维:中东北非经济史,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 1982年,第 48-55页; A.阿杜 .博阿亨:非洲通史第七卷(殖民统治时期的非洲: 1880 1935 ),伦敦和伯克利, 1985年,第 378-379页 非洲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宗主国。如阿尔及尔港扩建过程中,法国仅在 1906年一年就投入资金 220 万镑。 1在英属殖民地,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也主要来源于英国,1932 年时,殖民地的债务利率除南非外,平均高达 4.85%。比属刚果殖民地 1928 年时的偿债本息资金占其总收入的 20%。 1 查尔斯 伊萨维:中东北非经济史,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境工程制图课件
- 手抄报清明节插画设计
- 藤编材料供应链管理考核试卷
- 教育热点阅读课件
- 湖南高速安全运维部
- 2019-2025年施工员之设备安装施工基础知识通关提分题库及完整答案
- 毕业生设计书吧方案规划
- 文明德育建设实施路径与创新实践
-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
- 小学生暑期交通安全教育
- ABAQUS官方培训资料PPTlecture6-meshing
- 《医学影像诊断学》分章节试题库含答案大全
- 潜孔钻机的教案
- 品牌设计的法则
- 老年口腔医学 课件 老年口腔疾病流行病学、增龄变化
- 锅炉试题与答案
- 系统解剖学-肝脏、胰腺
- 2023年第四届北京市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第一轮赛题A
- GB/T 5237.1-2017铝合金建筑型材第1部分:基材
- GB/T 33289-2016馆藏砖石文物保护修复记录规范
- GB/T 20721-2006自动导引车通用技术条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