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残角子宫、输卵管卵巢斜疝1例.doc_第1页
左侧残角子宫、输卵管卵巢斜疝1例.doc_第2页
左侧残角子宫、输卵管卵巢斜疝1例.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左侧残角子宫、输卵管卵巢斜疝1例【关键词】 输卵管卵巢斜疝 1 病历摘要 患者,44岁,G3P1,以发现左下腹包块十余天于2007年5月10日来我院就诊。该患者10天前发现左下腹包块,无自觉症状,我院行彩超检查:左腹股沟区见6.2 cm×2.0cm的囊实性包块,边界较清,内见强回声和不规则无回声区,内见分隔,与腹腔相通,诊断为左腹股沟囊实性包块在门诊行小手术。切开皮肤皮下可见卵巢和输卵管,遂用纱布覆盖切口转入病房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7年4月20日,自然产一子。查体:T 35.7 ,P 88次/min,R 18次/min,BP 120/60 mmHg,一般状态佳,心肺正常,左腹股沟区有一长约5 cm斜切口,纱布覆盖,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及,四肢活动自如。术中探查:左腹股沟区斜切口约5 cm,左侧有一肌性组织,直径约1.5 cm,与附件相连,可见卵巢及输卵管,卵巢较大,输卵管水肿粗糙,取下腹正中纵切口约10 cm,左侧腹股沟韧带外下方见一环形结构,容一指,可见左侧圆韧带骨盆漏斗韧带汇入环内,与左侧肌性组织相连,右侧子宫正常大小,表面光滑,右侧附件肉眼形态正常,扩开环形结构约容两指,还纳左附件及肌性组织保留卵巢,余切除结扎,卵巢高位悬吊于侧腹壁。术中诊断;残角子宫型,左附件左侧残角子宫斜疝。术后给予抗炎补液治疗,于2007年5月21日出院。 2 讨论 残角子宫又称为遗迹性双角子宫,较为少见,残角子宫是由于一侧副中肾管发育正常,另一侧发育不全形成残角子宫,可伴该侧泌尿道发育畸形。检查时易将残角子宫误诊为卵巢肿瘤。按Buttram的残角子宫分型方法,残角子宫的宫腔与正常子宫宫腔相通为型,残角子宫有空腔但与正常宫腔不相通为型,残角子宫无宫腔为型1,2。本例属型。因其病史不典型,此患者根据病史、症状及辅助检查很难诊断为残角子宫、输卵管卵巢斜疝,本例考虑由于重力作用、残角子宫宫腔内压力增加,在腹压增加的情况下,经腹壁的薄弱点或孔隙向体表突出所形成,本例属罕见病例,临床很难做出正确诊断。【参考文献】 1Numa F,Ogata H,Murakami A,et al.A demomyosis in a rudimentary uterine horn withintrauterine fetal death:a case report.J Obstet Gynaecol,1995,21(3):289.2Kriplani A,Relan S,Mittal S,et al.Preruptur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rudimentary horn pregnancy in the first trimester.Eur J Obstet Gynecol Re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