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ppt_第1页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ppt_第2页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ppt_第3页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ppt_第4页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猜一猜 外国无有 中国独有 一人一个 全家好几个 全国十几个 周恩来 十二生肖 回顾历史 你能用几个词来概括近代中国外交的基本特征吗 屈辱的 不平等的 落后的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二十世纪10个最伟大的人物在美国人心目中 以下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人物 1 富兰克林 罗斯福2 弗拉基米尔 伊里奇 列宁3 温斯顿 丘吉尔4 毛泽东5 圣雄甘地6 约瑟夫 斯大林7 周恩来8 德怀特 艾森豪威尔9 戴高乐10 伍德罗 威尔逊 新中国成立后 你认为我们采取了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探究历史 快速阅读 提炼要点 独立自主和平 新中国建国初期外交形势图 中国 与中国建交国与美国缔结防御条约国 请思考 图上反映出建国初 我国外交面临怎样的形势 讨论 假如你是当时的国家领导人 你会怎样去改变这种状况呢 面对着当时对中国不利的国际形势 中国领导人是怎样做的呢 1949年12月 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 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 外交成就 毛泽东应邀出席斯大林七十寿辰庆祝大会 受到高规格接待 1950 2 14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签定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有人形容中苏关系是 同志 堂兄 的关系 外交成就 1 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 54 1953年12月31日 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外交成就 互相 尊重 领土主权 互不 侵犯 干涉内政 平等 互惠 互不 和平 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大家来帮忙 小明想将新中国外交的基本准则张贴到班级板报上 可他把每个词的顺序弄混了 大家帮帮小明 看谁最快 1954年 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 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与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 54 讨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作用有哪些 1 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2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1 上述材料被称为什么 2 这一材料是在何时 什么情况下 由谁倡导的 3 后来产生了什么影响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3年底 中印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 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时提出的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的周恩来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 周恩来所带来的绝对是超乎想象的精彩 3 日内瓦会议 材料 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 自近代起都曾经受过 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 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 找共同基础 我们就很容易相互了解和尊重 互相同情和支持 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 互相排斥和对立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 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 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 1 亚非会议召开的时间 会议的性质是什么 2 同 指的是什么 异 指的是什么 3 亚非会议的作用是什么 4 什么是 万隆精神 4 万隆会议 新中国初期取得重大的外交成就的原因 正确的的外交政策 卓越的外交家的努力等 思考 与苏联等17国建立外交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1949 1955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日内瓦会议 万隆会议周恩来 求同存异 方针 万隆精神 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次提出是在A 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B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 缅甸时C 1954年日内瓦会议D 1955年万隆会议 A 周恩来出席了会议B 中国代表提出了 求同存异 的方针C 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D 会议促进了欧亚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2 关于万隆会议不正确的说法是 3 在万隆会议上 中国代表团提出了 求同存异 的方针 这里的同包括 相同的遭受殖民侵略的经历 维护民族独立 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要求 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保卫和平的共同的愿望 想一下 求同存异 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适用吗 实际上它存在什么道理 课外作业 求同存异 实际上包含了宽容 谦虚 彼此理解 互相尊重的内涵 同 遭遇相同 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面临问题相同 如何发展国家经济 维护民族独立 促进世界和平 异 社会制度不同 建设道路不同 中国代表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