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5年國中畢業生多元進路宣導家長說明會 分享者 黃立婷 士林國中資料組組長 綜合高中 國中學生升學進路圖 國中畢業生 五專 高職 部份直升 特殊學校 高中 高中 完全中學 包含原住民重點學校 特殊教育學校 資優教育學校等 具備特殊身分或條件學生可以報考 其課程因學校性質而異 融合普通科目與職業科目為一體的課程 學生可選修適性課程 高一試探 高二 三為分化 專精階段 包含國中部與高中部 高中部課程可為普通高中或綜合高中 包含工 商 農 家事 海事 藝術六類 課程包含一般學科與專業科目 含實作實習 兼顧理論與實務 目的在培養基礎專業的技術人才 包含工 商 農 家事 海事 藝術 醫技衛生七類 課程設計以學習者為本位 教授應用科學技術 培養中級實用專業人才 普通高中課程 以加強基本學科之學習為重點 強化學生通識能力 國中畢業生多元入學管道 第二次基本學力測驗 共四所 公立高中一所私立高中一所公立高職一所私立高職一所 選擇 第一次基本學力測驗 甄選入學 申請入學 登記分發 學術性向資優班特殊才能班五專聯合甄選高職部分職群 高中高職五專 共一百個志願 就業 高中畢業生 升學 高中學生進路圖 就業輔導中心 青輔會 一般大學 職訓中心 自行謀職 自行創業 公民營企業 軍警院校 國家考試 特種考試 進修推廣教育學士班 科技大學 技術學院 專科學校 出國留學 空中大學 行專 公家機關 博士班 碩士班 研究所 大學先修班 大學學科能力測驗成績申請入學 就業輔導中心 青輔會 推廣進修教育學士班 職訓中心 自行謀職 自行創業 公民營企業 丙級檢定 科技大學 技術學院 專科學校 國家考試 特種考試 空中大學 行專 一般大學 出國留學 軍警校院 公家機關 乙級檢定 就業 高職畢業生 證照 博士班 碩士班 研究所 甲級檢定 升學 高職學生進路圖 大學先修班 參加大學指定科目考試 技專院校統一入學測驗 就業輔導中心 青輔會 空中大學 行專 職訓中心 自行謀職 自行創業 公民營企業 丙級檢定 科技大學 技術學院 專科學校 國家考試 特種考試 一般大學 出國留學 軍警校院 公家機關 乙級檢定 就業 綜合高中畢業生 證照 博士班 碩士班 研究所 甲級檢定 升學 綜合高中學生進路圖 推廣進修教育學士班 大學先修班 綜合高中簡介 融合普通高中課程及職業學校課程為一體兼顧學生升學與就業的需求彈性的選課機制多元的課程安排 臺北市辦理綜合高中學校開設學程一覽表 就業輔導中心 青輔會 直攻研究所 職訓中心 自行謀職 自行創業 公民營企業 丙級檢定 科技大學 專科學校 國家考試 特種考試 空中大學 社區學院 插班大學 出國留學 軍警校院 公家機關 乙級檢定 就業 五專畢業生 證照 博士班 碩士班 研究所 甲級檢定 升學 五專學生進路圖 94年士林國中畢業生升學概況 以公 私立區分 94年士林國中畢業生升學概況 圓餅圖 分數所代表的意義 多元入學管道分為 申請入學甄選入學登記分發入學皆以國民中學學生 基本學力測驗成績 為依據 何謂量尺分數 量尺分數 原始分數 標準化 量尺分數統一各科分數的標準等化兩次測驗的分數 何謂PR值 PR值 百分等級 在全部考生中 每一百人可贏過多少人 PR值95 表示該生的分數高於該次測驗全國約95 的考生 94年第一次學測的總人數是322 328 每個百分等級平均約包含3 223人 第二次的總人數是192 372 每個百分等級平均約包含1 924人 兩次測驗的PR值是無法互相比較的 94PR值及量尺分數對照表 特色1 考量各校錄取成績時 PR值較量尺分數穩定 2 量尺分數愈高 PR值愈穩定 排名愈前面的學校 錄取成績的PR值愈穩定 反之 排名愈後面的學校 錄取成績的PR值愈不穩定 選填志願時應格外留意 士中整理版 基測因應之道 事前準備1 基測取材廣泛且部分題目敘述較長 應廣泛閱讀 加強語文能力 2 基測內容多屬中間偏易 過度研習難題 有害無益 3 對各個科目要真正理解教材內容 切忌死背 考試現場1 基測題數經過規劃 考試時間足以讓考生答完所有題目 應放鬆心情 從容作答 2 基測考題很少拐彎抹角 故設陷阱 答題時宜避免過度聯想 反要提防粗心大意 3 基測題目答錯不倒扣 所以務必作答 沒把握者可先消去不可能的選項 以提高答對率 並避免寫錯題數 申請入學的要訣 先篩選出所有自己想就讀且可能申請上的學校 自己的基測成績 宜考慮PR值 94升公立高中概況表查閱各校公布的申請入學門檻 條件 審慎評估個人能力 興趣 離家遠近 學校發展特色 可上各校招生網頁查詢 等影響因素 考量各校社區生名額 加權科目 特殊加分 分析申請哪幾所學校具有優勢 選擇申請目標 進取策略 保守策略 若第一次基測沒失常 宜善用申請入學 以求進入理想或適當的高中職 高中職招收人數比率原則 登記分發選填志願的要訣 評估可能錄取的學校 自己的基測成績 宜考慮PR值 94登記分發錄取參考分數確定選校原則 擬定志願範圍 排除絕對不想唸的學校 加入很想唸但錄取機會不大的學校 排定學校類型順序 單一 混合 填寫志願 就志願範圍內學校依序填寫 1 以錄取機率由低而高為填寫原則 2 切記再補上幾所穩上的學校 以預防高分落榜 家長簽名之前 切記再次確認填寫無誤 例如大同高中有公私立兩所 慎選 多填 最多100個志願 核對 選校原測 社區 交通導向 考慮社區因素和交通問題 選擇離家近或交通方便的高中職 學校 特色導向 考慮學校的師資 設備 課程 校風 選擇有特色的學校 或有特定班別或類科的高中職 性向 興趣導向 考慮個人性向 興趣與未來發展 評估後選擇適當的學校排序 升學導向 依前一年的各校錄取成績或心目中的排序選擇學校 混合式導向 例如先考量交通方便 再考量興趣或學校排序 多因素性向測驗各分測驗的意義 多因素性向測驗與類科的選擇 語推 數字 錯字 文法 文 法 商數字 抽推 機械 空間 理 工 千萬不要把多因素性向測驗的資訊當作不可置疑的證據 它只是探查學生潛力的其中一種方式 應努力擴展學生可選擇的途徑 找出各種可能性 並發掘測驗外的性向和傾向 以激勵他們的發展和成就 性向與成就的差異 肯定孩子 給予其最多的鼓勵 最大的信心 以及無限發展的空間 優勢能力V S弱勢能力 優勢能力 勝任工作 事半功倍 成就感弱勢能力 處處碰壁 事倍功半 挫折感 成功來自於 減少弱勢能力造成的損害 發揮優勢能力帶來的增益 職業興趣量表各分測驗的意義 性向 興趣測驗分數代表的意義 2 8 17 32 50 68 83 92 98 性向 興趣的選擇 職業類科舉例 工業類 機械群1 教育目標 培養健全機械相關產業之初級技術人才 能擔任機械領域有關元件製造 裝配 操作 保養及簡易修護等工作2 所屬科別 機械科 模具科 製圖科 鑄造科 板金科 配管科 機械木模科 機電科 生物產業機電科3 選讀條件或性向建議 性向 數字能力 抽象推理 機械推理 空間關係興趣 喜歡自然科學 對機械加工 設計 實務操作及工業生產有興趣者特質 樂觀進取 刻苦耐勞 能獨立判斷 具創造力其他 體力佳 相關網站 國民中學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推動工作委員會網站http www bctest ntnu edu tw國中畢業生多元進路宣導網站http me moe edu tw 95junior 高中資優班及藝術才能班學校查詢網站 阿寶的天空 http www aide gov tw綜合高中資訊網站http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深圳科目一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广西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甘肃省直文博单位招聘事业编制工作人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鄂尔多斯市消防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4年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知识竞赛题库与答案
- 危急值报告制度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山西安全生产月知识培训考试试题附参考答案
- 树墩爷爷的秘密课件
- 2024年度福建“安全生产月”知识考试试题附参考答案
- 2024年初级银行从业资格之初级风险管理通关试题库有答案
- 2025年辽宁省地质勘探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
- GB/T 45911-2025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用弹药存储安全要求
- 排污许可证审核及环境应急管理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驻京信访工作组管理办法
- 尿道下裂的诊断及分型
- 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 【高朋律师事务所】RWA发展研究报告:法律、监管和前瞻(2025年)
- DB42∕T 2272-2024 微粒化岩沥青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 办公耗材应急方案(3篇)
- 新高中班级团建活动方案
- 护理执行医嘱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