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3真理与价值.ppt_第1页
第2章3真理与价值.ppt_第2页
第2章3真理与价值.ppt_第3页
第2章3真理与价值.ppt_第4页
第2章3真理与价值.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真理的客观性和价值性 二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四 真理与谬误 五 真理与价值和辩证统一 三 真理的属性及其检验标准 一 真理的客观性和价值性 1 真理的含义 2 真理的客观性 3 真理的价值性 4 真理的客观性和价值性的辩证统一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主体 客体 真理 谬误 正确反映 歪曲反映 1 真理的含义 真理具有客观性 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的两层含义 一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是不以主体的意识和意志为转移的 二是指检验真理的标准即社会实践是客观的 坚持真理客观性就是真理观上的唯物主义 2 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观辨析真理观 对真理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 真理是不是客观的 即是否承认客观真理 这是真理观中的首要问题 由于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不同 形成两种基本的真理观 即唯物主义真理观和唯心主义真理观 唯物主义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 必然承认认识的客观源泉 承认认识的内容来自客观物质世界 这等于承认客观真理 而唯心主义坚持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 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否认认识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 因而必然否认认识的客观内容 否认客观真理 实质上是主张 主观真理论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真理是人的意识对先于物质世界而独立存在的 绝对精神 理念 的认识 是客观性对概念的符合 这就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真理是主观自生的东西 实用主义鼓吹 有用就是真理 最典型的代表是詹姆士和杜威等人的实用主义真理观 认为真理是人造出来供人用的 我们所谓真理原不过是人的一种工具 这就否认了真理内容和标准的客观性 3 真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真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实现这种统一的基础是客观性 因此主张客观真理 真理之所以是客观的 首先在于作为认识对象的客体是客观 其次是认识内容的客观符合性 再次 真理内容的客观性还在于主客体关系的客观性 即实践的客观性 最后 检验真理的标准即社会实践是客观的 真理的主观性是指其存在形式方面的主观性 而不是其内容方面的主观性 真理的主观性 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在一定时间 地点 条件下 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 1 真理一元性 对同一个客观对象 既包括客观事物 也包括价值关系 的正确反映只有一个 2 认知真理的一元性 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的真理性认知只有一个 3 评价真理一元性 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 对同一个价值关系的真理性评价只有一个 注 评价是多样性的 但真理性评价只能是一个 4 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的客观性和一元性引出的结论 1 真理没有阶级性 2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任何人都要服从真理 3 究竟谁能掌握真理 与权力 地位无关 取决于他有没有老老实实的科学态度 取决于他对事物规律和价值关系的正确把握 4 坚持真理客观性和真理价值性的高度统一 5 坚持真理的一元论 反对真理的多元论 真理的价值性是指真理对人类实践活动的功能性 它揭示了客观真理具有能满足主体需要 对主体有用的属性 主体 客体 趋向 趋向 客观性 价值性 3 真理的价值性 1 真理的价值性 真理具有满足主体需要 对主体有用的属性 2 真理的价值性和客观性是统一的 真理的客观性是其价值性的前提 真理的价值性存在于它的客观性之中 并体现客观性 3 实用主义真理观 有用即真理 以真理的价值性否定客观性 是主观真理论 真理的价值性及其与客观性的关系 二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 真理的绝对性 2 真理的相对性 3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具有确定性 无条件性 伽利略的胜利 1 真理的绝对性 a2 b2 c2 从内容上看 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都包含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毕达哥拉斯 1 真理的绝对性 从认识的发展趋势和人类的认识能力上看 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 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 就人类的认识能力来说 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之物 而不存在不可认识之物 1 真理的绝对性 1 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的近似性 有条件性 2 真理的相对性 a2 b2 c2 a2 b2 c2 从认识的广度看 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只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一领域 某一部分 某一方面 某一片断的正确认识 而不是对全部事物的正确反映 2 真理的相对性 2 真理的相对性 从认识的深度看 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对特定的具体事物一定程度 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 真理 确定性 无条件性 绝对性 近似性 有条件性 相对性 从内容和认识能力上看 从广度和深度上看 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 3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世界上既存在一个绝对真理 又存在一个相对真理 判断 3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1 对立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任何一个真理的两个不同的属性 绝对性主要是指真理的客观性 相对性主要是指真理的条件性 2 统一 两者相互渗透 相互包含 相对真理不断向绝对真理转化 3 意义 坚持真理观上的辩证法 反对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确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二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 它是批判形而上学的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的思想武器 形而上学真理观的两种表现 绝对主义真理观 夸大真理的绝对性 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相对主义真理观 夸大真理的相对性 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2 对待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应采取既坚持又发展的科学态度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的意义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 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 这是由于人的认识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 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 而这些具有差别性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 应由实践来检验 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 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4 承认真理的相对性就是承认A 相对真理不包含绝对真理的颗粒B 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具有近似的性质 认识有待于深化C 世界上尚有未被认识的东西 认识有待于扩展D 真理是具体的历史的E 真理本身包含着错误 BCD 7 只要再多走一小步 仿佛是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 真理便会变成错误 这句话意味着A 任何真理都不存在绝对的因素B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C 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D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E 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 BD 9 真理具有A 具体性B 全面性C 过程性D 客观性E 普遍性 ABCDE 12 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 的看法是 A A 主观唯心主义B 客观唯心主义C 辩证唯物主义D 机械唯物主义13 真理是思想形式 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 这是 A A 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B 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C 客观真理论D 形而上学真理论 四 真理与谬误 1 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 2 坚持真理 排除谬误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而谬误则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 二者泾渭分明 互相对立 真理和谬误的相互对立 1 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 认识 互为条件 互相依赖 真理与谬误相互依存 互为前提 没有谬误作比较 就无所谓真理 没有真理作比较 也就无所谓谬误 真理和谬误的相互统一 1 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 真理与谬误相互转化 真理和谬误的相互统一 1 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 2 坚持真理 排除谬误 马克思主义在其生命的途程中每走一步都得经过战斗 列宁 2 坚持真理 排除谬误 6 真理和谬误是A 主观对客观的反映B 相比较而存在的C 相斗争而发展的D 没有本质区别的E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 ABCE 10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 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 是 A 形而上学的观点B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 诡辩论的观点D 相对主义的观点 2 材料1 恩格斯指出 就一切可能看来 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 而将来纠正我们错误的后代 大概比我们可能经常以极为轻视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 他进一步指出 科学史就是把这种谬误逐渐消除或者更为新的 但终归是比较不荒诞谬误的历史 材料2 波普尔在 科学知识进化论 一书中说道 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证伪性或者可反驳性 我所想到的科学知识增长并不是指观察的积累 而是指不断推翻一种科学理论 由另一种更好的或者更合乎要求的理论取而代之 科学史也像人类发展史一样 只不过是一些靠不住的梦幻史 顽固不化史 错误史 但科学却是这样一种少有的 也许是唯一的 人类活动 有了错误可以系统加以批判 并且还往往可以及时改正 材料3 正当相对论得到普遍称誉时 爱因斯坦却冷静地说 如果引力势场不能使光谱线向红端位移 广义相对论就站不住脚 从它推出许多结论中 只要有一个被证明是错误的 它就必然被抛弃 请回答 1 上述材料在科学理论发展问题的共同观点是什么 2 恩格斯和波普尔对科学的发展有什么不同认识 3简述波普尔 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证伪性 的观点 答案要点 1恩格斯 波普尔和爱因斯坦分别从不同角度解释了科学发展过程中真理与谬误的矛盾 指出科学是一个不断发现真理 检验真理 修正错误 发展真理的过程 2恩格斯与波普尔的不同在于 波普尔把科学可能错误 可以被否证作为科学的最本质特征 把科学史简单归结于一种理论推翻另一种理论的历史 没有重视被推翻理论其中可能包含的合理性因素 这是一种简单的否定过程 恩格斯则辩证地认识这一问题 在承认今天看来是正确的东西都包含着明天可能发现是错误的同时 强调科学史是一个在真理和谬误的斗争中 不断证实真理 克服谬误 发展真理的历程 3波普尔的观点指出了科学发展必须不断批判和改正错误 这对于研究科学知识增长规律有很大启发 但是他认为一个理论是否具有科学性的标志仅在于它是否具有可证伪性的观点显然是片面的 7 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A 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B 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C 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D 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 D 6 没有抽象的真理 真理总是具体的 这一命题的根据在于A 真理是感性的存在 不是理性的抽象B 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实在的C 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D 真理是事物多方面规定的综合 多样性的统一 D 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 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 2 以实践为唯一标准的原因 3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孔子 亚里士多德 1 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 权威标准 1 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 众人意见标准 1 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 实用标准 胡适 真理原来是人造的 是为了人造的 是人造出来供人用的 是因为它们大有用处 所以才给它们以真理的美名的 胡适 1 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 实践标准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 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 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马克思 1 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 实践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主观认识 客观效果 实践 2 以实践为唯一标准的原因 2 以实践为唯一标准的原因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 以实践为唯一标准的原因 1 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而实践则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 主观 客观 实践 2 以实践为唯一标准的原因 2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通过一定的实践 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 把主观的思想变为客观现实 实践 3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一切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必须拿到实践面前 并通过实践的检验 只有实践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此外再无别的标准 3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 实践是历史的 具体的 任何时候的实践都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 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当时的一切认识 UFO 外星人 茫茫宇宙 五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1 价值及其特性 价值 是事物或现象 包括物质的 制度的 精神的 对于人的需要而言的某种有用性 1 价值及其特性 价值的特性第一 价值具有客观性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 客体满足人的需要的属性具有客观性 满足人的需要的结果也具有客观性 1 价值及其特性 2 价值的特性第二 价值具有主体性价值的主体性指价值本身的特点直接同主体的需要相联系 价值的特点表现或反映着主体的内容 我饿了 馒头真好 我不饿 不想看见馒头 2 价值的特性 第三 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 由于主体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 因此人们的需要 实践以及需要满足的形式都表现出了社会性和历史性 这也决定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古代马车 古代灯笼 现代汽车 霓虹灯 2 价值的特性 第四 价值具有多维性 任何一个层次的主体对外都有表现出一定的整体性 成为一个个体 在个体内部 其结构和规定性又是复杂的 立体的 全面的 因此 事物或现象就可能满足主体的不同方面的需要 这样就使价值关系呈现出多维性或全面性 第四 价值具有多维性 作科研多好啊 它是身份的象征 真美 太贵了 买不起 2 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1 价值评价 主体在对客体属性 本质 和规律进行认识的基础上 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 对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 包括是否有用 有几方面用处 有多大用处 2 价值评价的特点 第一 价值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 它与知识性评价不同 第二 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 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 第三 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这些认识包括主体对客体属性 本质 规律的认识 也包括对主体的规定性 需要和发展规律的认识 2 价值评价的特点 第四 评价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 实践是检验评价结果的标准 第五 评价结果由于主体的需要不同而存在差异 但总的来说价值评价的结果只有与人民 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 才是正确的评价 3 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1 价值评价是推动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 基因图谱对我们人类有重大作用 我们一定要把它研究出来 3 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2 价值评价要求实践必须满足人们客观需要 3 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3 价值评价对实践活动发展起着导向作用 我们要休闲娱乐 我们需要房子 我们需要车子 人生的最高层次是真 善 美的统一 真 一是指人与自然 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的境界如人与人之间的开诚布公 坦诚相待等 这是一种可贵的真 反之则假 二是指获得了真理 达到了真理的境界 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反之则假 善 广义的善泛指对人和对社会有益的 符合人和社会利益的行为 反之就是恶 狭义的善仅指首先上合乎规范 即善行 反之就是恶 美 是在真和善的基础上达到的更高境界 它充分展示并显现了人的本质的丰富性和人的活动的创造性 就其裨而言 美是对人的本质力量和人的自由的肯定 一般来说 作为人类的价值理想 真 善 美缺一不可 缺乏真的善和美 不是真正的善和美 缺乏善的真和美 就失去了真和美的意义 缺乏美的真与善 就失去了真与善的光学而没有感召力 真 善 美之间是辩证统一的 真 善 美的统一 既是人类全部价值目标的高度统一 又是真理和价值的高度统一 它是最高的人生境界 意味着人生意义的充分实现 4 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 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 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 5 价值观影响人生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以热爱祖国为荣 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 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 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 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 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 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 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 以骄奢淫逸为耻 四 价值与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1 对立 1 真理原则重于客观性的原则 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的原则 2 真理原则是人的活动中的条件原则 价值原则是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原则 3 真理原则是社会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