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不典型结核10例分析.doc_第1页
产后不典型结核10例分析.doc_第2页
产后不典型结核10例分析.doc_第3页
产后不典型结核10例分析.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后不典型结核10例分析【关键词】 结核 临床上经常遇到不典型的结核病人,给我们的诊断、治疗带来一定困难,下面将对10例产后不典型结核的诊治过程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0例患者均为产后正在住院的病人,年龄2235岁,既往均无结核病史,其中剖宫产4例,其余6例经阴道分娩。 1.2 临床症状 10例均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热型无明显规律性,表现全天高热者6例,午后或夜间发热者4例,体温均38.5,10例中体温曾达到39以上9例,轻度畏寒者8例,10例均无寒战。咳嗽2例,无咳痰。1例双膝关节疼痛,但无红肿。10例均未发现浅表淋巴结肿大。肺部听诊呼吸音正常。1例脾脏稍大。 1.3 X-线胸片 1例右下肺斑片样渗出影,1例右侧少量胸腔积液,1例双侧少量胸腔积液,1例右上肺可见一小钙化点。 1.4 实验室检查 1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Hb6090g/L,血白细胞计数9例正常,1例0.310 9 /L,血沉升高10例(3090mm/h),10例中血浆蛋白降低者8例,谷丙转氨酶升高2例,外斐反应异常者4例,肥达反应异常者2例,抗链“O”增高1例,类风湿因子阳性3例,C反应蛋白10例均升高,结核抗体10例均阴性,血培养10例均无细菌生长,PPD试验1例(+),1例(+)。 1.5 B超 1例脾脏稍大。 1.6 诊治经过 10例病人均给予三代头孢菌素或联合氟喹诺酮类或联合大环内酯类治疗1014天(其中3例曾用四环素),发热无减轻,遂给予试验性抗痨治疗。雷米封0.3g,1次/d,利福平0.45g,1次/d,吡嗪酰胺0.5g,3次/d,治疗2周体温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6例,3周后体温正常者3例,1例治疗4周体温恢复正常。随着发热好转,血沉逐渐恢复正常。1例白细胞降低者恢复正常。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肝功能、血象变化,出现转氨酶升高及时投以保肝药,10例病人治疗过程顺利。治疗期间不哺乳。 2 讨论 临床上不典型结核常可见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结核是侵及较隐蔽的脏器或部位,使得临床医生不得不进行试验性抗痨治疗。以上10例病人的共同特点:(1)均为产后、体质虚弱,不同程度的贫血、低蛋白血症,易为病原微生物侵犯;(2)无典型的结核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3)血沉快;(4)抗生素治疗无效,试验性抗痨治疗有效。结核菌感染后是否致病与感染结核菌的毒力、数量、机体的免疫力三方面有关 1 。产后机体免疫力较低,容易引起结核感染或原有结核“复燃” 2 。一般原发结核多见于儿童,青年人约占20%,而初染者中90%以上不经治疗而自然痊愈 2 。本组10例均为青年人,初染的可能性较小。虽然结核发生在肺及其周围淋巴结的几率较大,但可以侵及身体的各个部位而发病。本组10例均无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胸片只有1例右上肺有一钙化点,其余的右下肺渗出影、少量胸水无特异性。实验室资料中肥达反应、外斐反应、类风湿因子异常者曾一度将诊断引向歧途。结核抗体阴性、PPD阴性考虑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机体免疫力低下;(2)抗体尚未产生;(3)无反应结核。通过对本组10例病人的诊治、总结,提醒同道提高对不典型结核的警惕性,以免延误诊治。 参考文献 1 张敦溶.结核病新概念,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453. 2 谢惠安,阳国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