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地籍课程设计.doc_第1页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地籍课程设计.doc_第2页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地籍课程设计.doc_第3页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地籍课程设计.doc_第4页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地籍课程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第一部分 总述- 2 -一、测区概况- 2 -二、作业依据- 3 -第二部分 权属调查- 4 -一、权属调查的内容- 4 -二、确权依据- 5 -三、制作工作调查底图- 6 -四、调查区划分、界址点编号方法- 6 -五、界址调查及界标设置- 7 -六、地籍调查表的填写与要求- 8 -七、宗地草图的绘制及要求- 8 -第三部分 地籍测量技术设计方案- 9 -一、基本控制测量(D或E级GPS网和一级导线网)- 9 -二、图根控制测量- 11 -三、界址点施测- 12 -四、地籍图测绘- 13 -五、宗地图的绘制- 14 -六、面积量算与统计- 14 -第四部分 地籍调查成果检查验收- 15 -一、检查验收制度- 15 -二、检查验收程序- 15 -三、检查验收内容- 16 -四、成果质量评价- 18 -第一部分 总述为全面查清土地利用的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保护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使城镇国有土地、集体土地使用权登记工作走向规范化,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健全地籍管理制度,实现土地调查信息的社会化服务,以及满足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经邢台市土地管理局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协商,本着互相协作的原则,发挥学校仪器设备、技术力量方面的优势,支援地方的经济建设,由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2010级测绘工程专业学生在孟俊贞、周建业老师的指导下来完成本次地籍测量任务。一、测区概况宁晋县历史悠久,尚书尧典中称杨纡,汉置瘿陶郡,唐称宁晋,寓意“安宁晋福”,素有“人杰地灵”之美誉。宁晋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辖8镇8乡364个行政村,总面积110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3.4万亩,总人口71.6万。国道308线横贯全县,境内公路纵横,交通便利,县城功能完备,环境优越,是国家对外开放县(市)之一。宁晋县地处太行山山前冲积平原和黑龙港低平原的交接地带,属太行山东麓的冲积平原上。地势低平、开阔,由西北向东南微微倾斜。地面坡降为四千分之一。海拔23-35米,平均高程26米。宁晋县属东部季风暖温带半干旱地区,气候特点显著,四季分明,旱寒同期,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2.5,一月平均气温-4.2,四月平均气温14,七月平均气温26.7,十月平均气温13.4,极端最低气温-23.3,极端最高气温41.9。年平均降水量501毫米,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较大。年日照2501小时。早霜始于十月中下旬,晚霜终于四月上旬,无霜期约200天。宁晋县境内河流较多,素有九河下梢之称。北澧河为本县主要行洪、灌溉河道,发源于邢台县,境内流长13.2公里,排水量约300秒立方米。宁晋泊是闻名全省的大洼淀。建国后,大兴水利建设,东北部形成了以石津灌渠为主体的灌溉系统。对宁晋泊和境内各河进行了改造和治理。修筑了东、北围堤、孙家口涵洞、艾辛庄枢纽和北澧河曹台浮体闸等重点工程。水浇地面积达107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86.3%。全县土壤多为潮土,土层机深厚冂,土质肥沃。县城周围及西部、西南部以壤土为主,熟化程度较高,是本县粮棉主要产区。县东北以壤土和沙壤土为主。县东南十六个公社多为粘土。此外,还有部分盐化潮土。土地全部耕垦,已无自然植被。宁晋县城距省会石家庄市东南65公里,交通便利,距京广铁路、石德铁路、京深高速公路30公里,东临京九铁路,距北京、天津均在单日往返里程之内;宁辛、宁营、宁耿、宁高、308国道等公路皆交会于本县城,城内街道纵横交织有序,布局合理,主要有:友谊大街、车站路、南海大街、九河大街、新兴街、环城路、平安路等。本次调查范围:东至平安路,西至新兴路,南至393省道,北至环城北路,其中心位置位于东经1145615,北纬373730。面积约为12平方公里。二、作业依据1、规范规程(1)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 TD 1001-93 (2) 地籍测量规范 CH 5002-94 (3)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 TD/T 1014-2007(4)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 (国土资源部2007年)(5)河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总体方案(河北省国土资源厅,2007年6月)(6)河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细则(河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7年9月)(7)地籍测量课程设计指导书 2、调查区资料(1)平面控制资料:本调查区内有河北省城乡勘察设计院与1984年布设的四等导线网和一级导线网,但这些导线点由于近几年道路拓宽、翻修、房屋改造等原因大部分控制点已被破坏;调查区内还有两个国家三角点:朱家寨、小孟村。朱家寨成果属于石家庄交合埕子口一等三角锁(简称石家庄锁),是由国家总参测绘局于1960年施测,1960年平差计算;小孟村成果属于临清区二等网(简称临清网),是由国家测绘局、河北省水利厅勘察设计院于1959年施测,总参测绘局1960年平差计算,其两点成果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成果、精度指标见下表:网名三角形闭合差测角中误差最远点位中误差最大平均菲列罗平差后MxMyMsmmm石家庄锁1.950.710.510.700.190.190.27临清网4.571.210.903.650.050.050.07(2) 本调查区内有河北省城乡勘察设计院于1984年施测得1:1000和1:2000地形图的复印纸图。(3)首级地籍平面控制网的等级,根据城镇地籍调查区域面积大小,首级控制采用四等GPS网测设,加密控制采用一级导线网布设。本次调查中心位置位于东经1145615,北纬373730,将其归算高斯3带投影带,为减小投影变形,将其中央子午线定位为115。第二部分 权属调查一、权属调查的内容1、权属调查单元调查单元是宗地。凡被权属界址线封闭的地块称为宗地。一个地块内由几个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而其间又难以划清权属界线的也称为一宗地。大型单位用地内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经济核算单位用地,或被道路、围墙等明显线状地物分割成单一地类的地块应独立分宗。难以调处的争议土地,以及未确定使用权的土地(如河流、公路等公共基础设施用地)应按用地范围单独划“宗”,不调查使用权人,仅调查地类。2、权属调查内容权属调查是对城市、建制镇内部每宗土地的位置、权属、界址和地类等的调查,其中包括如下方面:(1)土地的权属状况。包括宗地的权属性质、权属来源、取得土地的时间、土地使用者或所有者名称,土地使用年限等。(2)土地的位置。对所有权宗地,调查核实宗地四至,所在宁晋县城的名称以及宗地预编号及编号。对土地使用权宗地,调查核实土地坐落,宗地四至,所在区、街道、门牌号、宗地预编号及编号。(3)土地的行政区划界线相关的地理名称等。(4)对于宁晋县城内的国有土地,调查土地的利用状况和土地级别。二、确权依据1、土地权属的确认方式土地权属的确认(简称确权)是指依照法律对土地权属状况的认定,包括土地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的性质、类别、权属主及其身份、土地位置等的认定。确权工作由当地政府授权的土地管理部门的主持,土地权属主(或授权指界人)、相邻土地权属主(或授权指界人)、地籍调查员和其他必要人员都必须到现场。具体的确认方式是文件确认。文件确认是根据权属主所出示并被现行法律所认可的文件来确定土地使用权或所有权的归属。 2、城镇土地使用权文件确认方式(1)单位用地红线图。红线图审核土地权属的权威性文件。(2)房地产使用证。包括地产使用证、房地产使用权证或房产所有权证。(3)土地使用合同书、协议书、换地书等。 (4)征(拨)地批准书和合同书。(5)有偿使用合同书(协议书)和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6)城市住宅用地确权的文件。三、制作工作调查底图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调查底图应选择已有地籍图、大比例尺地形图复制图或大比例尺正射影像图等。所以,利用河北省城乡勘察设计院于1984年施测得1:1000和1:2000地形图的复印纸图,制作宁晋县的基本规划草图。四、调查区划分、界址点编号方法1、宁晋县城调查区划分根据地籍测量学,首先按各级行政区划的管理范围进行划分土地,城镇可划分区和街道两级,在街道内划分宗地(地块)。因为宁晋县城较小,其没有街道建制,在其县城的管辖范围内,划分为街坊,在街坊内划分为若干宗地(地块)。2、编号方法(1)地籍编号以行政区为单位,按街道、宗两级编号,对于较大城市可按街道、街坊、宗三级编号。即宁晋县城最好采用街坊、宗两级编号。(2)地籍号统一自左到右、自上而下,由“1”号开始顺序编号。(3)同一街道、街坊、宗地被两幅以上基本地籍图分割时,应注记同一地籍号。(4)在已开展或完成地籍调查的地区,无论宗地分割或合并,原宗地号不再使用。分割后的各宗地以原编号的支号顺序编列;数宗地合并后的宗地号以原宗地号中的最小号加支号表示。(5)界址点应按街坊或图幅统一编号。五、界址调查及界标设置1、界址调查(1)已完成指界或土地登记,界址未发生变化的可不重新指界。(2)界址发生变化的或未开展权属调查的地区,界址应实地调查。(3)实地调查时,应由本宗地及相邻宗地使用者到现场共同指界。单位使用的土地,应由法人代表出席指界,并出具身份证明和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个人使用的土地,应由户主出席指界,并出具身份证明和户籍簿。(4)法人代表或户主不能亲自出席指界的,由委托代理人指界,并出具身份证明及委托书。(5)两个以上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的宗地,应共同委托代表指界,并出具委托书及身份证明。(6)经双方认定的界址,应由双方指界人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7)所有界址点要按规定设置界标。(8)宗地有两个以上土地使用者时,要查清各自使用部分和共同使用部分的界线。(9)违约缺席指界的,如一方违约缺席,以另一方所指界线确定;如双方违约缺席,根据权源材料和实际使用状况确定界线;指界人认定界址后不签字的,按违约处理。调查结果以书面形式送达违约方。违约方在15日内未提出异议或未提出重新指界的,按调查结果认定权属界线。(10)指界人在认定界址后,不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的,参照违约缺席指界的规定处理。2、界标设置调查人员根据指界认定的土地范围,设置界标。对于弧形界址线,按弧线的曲率可多设几个界标。对于弯曲过多的界址线,由于界标过多,太过繁琐,可以采用截弯取直的方法,但对于相邻宗地来说,由取直划进、划出的土地面积应尽量相等。公路、铁路、河流等界线一般不设置界标。但对于土地行政管理部门或权属主有要求和易发争议的地段,应设立界标。六、地籍调查表的填写与要求1、地籍调查表主要内容:(1)本宗地地籍号及所在图幅号;(2)土地坐落,权属性质,宗地四至;(3)土地使用者名称;(4)单位所有制性质及主管部门;(5)法人代表或户主姓名、身份证明号码、电话号码;(6)委托代理人姓名、身份证明号码、电话号码;(7)批准用途、实际用途及使用期限;(8)界址调查记录;(9)宗地草图;(10)权属调查记事及调查员意见;(11)地籍勘丈记事;(12)地籍调查结果审核。2、地籍调查表的填写要求(1)地籍调查表必须做到图表与实地一致,各项目填写齐全,准确无误,字迹清楚整洁。(2)填写各项内容均不得涂改同一项内容划改不得超过两次,全表不得超过两处,划改处应加盖划改人员印章。(3)每宗地填写一份。项目栏的内容填写不完的可加附页。(4)地籍调查结果与土地登记申请书填写不一致时,按实际情况填写,并在说明栏内注明原因。七、宗地草图的绘制及要求1、宗地草图的绘制内容(1)本宗地号和门牌号;(2)宗地使用者名称;(3)本宗地界址点(包括相邻宗地落在本宗地界址线上的界址点)、界址点号及界址线,相邻宗地的宗地号、门牌号和使用者名称或相邻地物;(4)在相应位置注记界址边长、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的相关距离和条件距离;(5)确定宗地界址点位置、界址边方位所必须的或者其他需要的建筑物和构筑物;(6)指北线、丈量者、丈量日期。2、宗地草图的绘制要求(1)应选用质量好、适宜长期保存、使用的图纸绘制宗地草图。草图规程为32开、16开或8开。宗地过大的可分幅绘制;(2)宗地草图按约略比例,用2H4H铅笔绘制,线条字迹要清楚,数字注记字头向北向西书写;(3)注记过密的部位可移位放大绘出;(4)宗地草图上应注记界址边长。边长在200m以内的应用钢尺丈量,并注记实丈边长;如实地无法丈量,或200m以上的界址边长,可用坐标反算代替。(5)宗地草图必须在实地绘制,不得涂改,不得复制。第三部分 地籍测量技术设计方案一、基本控制测量(D或E级GPS网和一级导线网)1、布设D级或E级GPS控制网在控制区内布设六个四等GPS点与已有的国家二等点组成四等平面控制网,GPS测量采用Trimble7500双频GPS接收机(其标称精度为5mmlppmxD),施测前GPS接收机要进行一般检视、通电检验和实测检验;GPS网观测模式采用快速静态定位技术,作业时的卫星截止高度角应大于15,有效卫星个数46颗,时段长度5到15分钟;数据采集完成后,进行数据预处理、基线结算和GPS网平差。在GPS网平差时,将GPS网与地面网进行联合平差,得到各点的空间直角坐标及大地坐标,然后利用各点的大地坐标进行高斯投影反算,计算出各点在参考椭球面上的平面坐标。精密平差计算及投影由平差程序自动完成。各等级GPS相对定位测量的主要技术精度规定:表一:表二:2、布设一级导线网根据城镇地籍调查规程,一级导线可沿测区外围和主要干道布设。其图形可布设成单线、单结点和多结点网等形式。当使用钢尺量距时,应注意尺长改正,技术要求如下所示:当使用光电导线时,应尽量使用三联脚架法,来减少误差,具体技术要求如下所示:二、图根控制测量1、图根导线测量(1)图根导线依据等级控制点,分为两级进行加密。布设形式为附合导线或结点导线。其技术要求如下所示:注:n为测站数。导线总长度少于500m时,相对闭合差分别降为13000和12000,但坐标闭合差不变。电磁波测距导线可按需要自行设计,但精度不得低于上表的规定。(2)图根导线边长应以检定过的钢尺进行丈量,或用其他能达到相应精度的仪器和工具进行测量。在下列情况用钢尺丈量时,要进行有关项目改正:尺长改正数大于尺长11万时,加尺长改正;量距时平均尺温与检定时温度相差大于等于10时,应进行温度改正;尺面倾斜大于15时,应进行倾斜改正。2、图根三角测量(1)在等级控制点较少,地形起伏较大,通视条件较好的地区可采用图根三角锁网,前方、侧方交会进行图根的加密。(2)图根锁网的平均边长不宜超过85m(电磁波测距时可适当放长),传距角一般不应小于30(特殊情况下不应小于20)。线形锁三角形个数不得超过12个。 (3)水平角使用DJ6(下标)级仪器采用方向法观测一测回。观测方向多于3个时应归零。水平角观测各项限差不应超过下表规定。注:n为测站数。三、界址点施测界址点的测量方法主要有解析法和图解法,因为图解法精度不高,所以本次测量主要采用采用解析法来完成。而对于街坊外围界址点采用全站仪直接测量,街坊内部复杂地段隐蔽的界址点用解析法施测困难时,可采用间接法求得,但总量不超过界址点总数的5。对分割的宗地,分割点在原界址线上时,可分别测量申请者埋设的界标距两界址点距离后,计算分割点坐标;或按分段长度,展绘分割点于图上。分割点在宗地内部时,依申请者埋设的分割界桩测量分割点的坐标,或根据与相关地物的关系距离确定分割点位。界址点精度要求如下所示:类别界址点对邻近图根点点位误差(cm)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cm)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允许误差(cm)适用范围中误差允许误差一5101010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二7.5151515街坊内部隐蔽的界址点及村庄内部界址点注:界址点对邻近图根点点位中误差系指用解析法勘丈界址点应满足的精度要求;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及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允许误差系指各种方法勘丈界址点应满足的精度要求。四、地籍图测绘1、铅笔原图绘制精度:(1) 内图廓长度误差不得大于02mm,内图廓对角线误差不得大于03mm;(2)图廓点、控制点和坐标网的展点误差不得超过01mm。其他解析坐标点的展点误差不得超过02mm。2、着墨二底图绘制精度:(1)有解析坐标的界址点及地物点可依据其坐标在图上展绘,也可以进行透绘;(2)展点精度与铅笔原图相同;(3)透绘要素不得偏离底线。3、基本地籍图的主要内容:(1)铅笔原图内容:各级行政界线,地籍平面控制点,地籍编号,宗地界址点及界址线,街道名称、门牌号,在宗地内能注记下的单位名称,河流、湖泊及其名称,必要的建筑物、构筑物,地类号,宗地面积。(2)着墨二底图内容:除不注宗地面积外,其他与铅笔原图相同。五、宗地图的绘制1、宗地图的绘制要求宗地图是土地证书和宗地档案的附图,一般用32开、16开、8开纸,从基本地籍图上蒙绘或复制,宗地过大或过小时可调整比例尺绘制。2、宗地图的绘制内容(1)所在图幅号、地籍区(街道)号、地籍子区(街坊)号、宗地号、界址点号、利用分类号、土地等级、房屋栋号。(2)用地面积和实量界址边长或反算的界址边长。(3)邻宗地的宗地号及相邻宗地间的界址分隔示意线。(4)紧靠宗地的地理名称。(5)宗地内的建筑物、构筑物等附着物及宗地外紧靠界址点线的附着物。(6)本宗地界址点位置、界址线、地形地物的现状、界址点坐标表、权利人名称、用地性质、用地面积、测图日期、测点(放桩)日期、制图日期。(7)指北方向和比例尺。(8)为保证宗地图的正确性,宗地图要检查审核,宗地图的制图者、审核者均要在图上签名。六、面积量算与统计根据城镇地籍调查规程面积量算共有三种方法可用:1、解析法根据所测界址点坐标,利用具体公式球的面积;2、部分解析法:采用解析法求出每个街坊面积,用街坊面积数控制本街坊内各宗地面积之和。各宗地面积之和与街坊面积误差小于1200时,将误差按面积比例分配到各宗地,得出平差后的各宗地面积。但边长丈量数据可以不改。完全用实测数据计算规则图形的宗地面积可以不参加平差。3、图解法要求在聚酯薄膜原图上量算街坊面积(当采用其他材料的图纸时,必须考虑图纸变形的影响并给予改正),图面量算宜采用二级控制,即:(1)以图幅理论面积为首级控制,图幅内各街坊及其他区块面积之和与图幅理论面积之差小于00025P(P为图幅理论面积)时,将闭合差按比例配赋给各街坊及其他区块,得出平差后的各街坊及各区块的面积;(2)用平差后的各街坊面积去控制街坊内丈量的各宗地面积,其相对误差不得大于1100,在允许范围内将闭合差按比例分配给各宗地,得出平差后的宗地面积。但边长丈量数据可以不改。完全采用丈量数据计算宗地的面积可以不参加平差。我们用cass7.0软件进行具体的面积测算,其结果如打印附图所示。第四部分 地籍调查成果检查验收一、检查验收制度为了保证本次宁晋县城地籍调查成果的质量,制定如下本次检查验收办法:本次地籍调查成果实行作业人员自检、作业组互检、作业队专检、省级验收的检查验收制度。同时应建立监理制度,由监理单位全程跟踪检查地籍更新调查工作的进度和成果质量,在自检、互检、专检和监理合格的基础上进行省级验收。本次城镇地籍调查成果分权属调查、控制测量、细部测量、面积量算与汇总统计等部分进行检查,只有上道工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工作。作业单位应针对自检、互检、专检的各项检查结果做好详细记录,并提交“三级检查记录”、“三级检查报告”。监理单位应提交“监理记录”、“监理报告”等。二、检查验收程序检查验收顺序一般为:作业员自检作业组互检专职检查员检查验收。监理应贯穿整个作业过程。1、作业员自检作业员自检应随时进行,自检中发现问题应及时改正,在每一道工序或工作阶段结束时,再作比较系统的自检。自检人员在记录及成果上签字,提交作业组互检。2、作业组互检作业组互检在作业员自检的基础上,按工序或工作阶段进行。互检中发现问题应及时交作业员改正合格后,互检人在作业记录及成果上签名,并将互检记录及成果提交作业队专检。3、作业队专检专检在完成自检、互检的基础上,以街坊或图幅为单元逐一进行。发现问题应及时返工改正,合格后,专职检查员在专检记录及成果上签名。作业队将成果与三检记录提交监理单位进行监理。4、监理监理应本着公平公正、科学真实、准确可靠、按时保质保量的原则,依据有关规定,在作业队提交的三检记录和阶段成果基础上随时进行监理,并提交阶段监理记录、阶段监理报告等。城镇地籍更新调查完成后,监理单位应对成果进行监理、记录、汇总和评价,同时提交监理记录、监理报告、专项监理分析报告,及是否提交预检和验收的建议等,并作为申请预检、验收的条件和成果资料之一。在完成三级检查和监理的基础上,对调查区全部成果进行预检和验收。预检和验收工作可一次进行或按内外业分别进行,如果需要,也可分阶段或分区域进行。 地籍调查完成并经各项检查合格后,可以提交到有关部门进行验收。三、检查验收内容1、总体检查根据城镇地籍调查规程主要检查成果资料是否齐全,技术路线和方法是否正确,数据库建设是否符合要求。2、权属调查检查(1)主要检核街道、街坊、宗地划分是否正确合理;权属调查确认的土地所有者、使用者与土地登记申请书是否一致;认定界址的法律手续是否完整、规范、有效;界址点的实地位置是否准确,有无固定标志;界址边的走向是否合理;界址点有无遗漏,各类间距勘丈数据误差是否符合要求等。(2)检查地籍调查表是否符合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要求。(3)街道、街坊、宗地划分是否合理、正确、标注是否无误。3、地籍控制测量检查(1)坐标系统选择是否合理、长度变形是否超限。(2)起算数据是否可靠,首级控制等级选择是否适当,施测方法是否正确。(3)各级控制网布设、点位密度是否适当,精度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能同时满足界址点测定,地籍图测绘和像片联测要求。(4) 首级控制、加密控制与图根控制施测方法是否正确,精度和密度是否符合要求。(5)平差方法、数据处理方法是否符合规程要求。(6)观测记录数据是否齐全、规范。(7)地籍控制点位置是否适当,标志设置是否规范,与点之记描述是否一致。(8)资料是否齐全、内容是否完整规范。4、地籍图的检查(1)数学精度是否符合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要求(包括数学基础、平面位置精度)。(2)图式使用是否正确,各种注记、编码有无遗漏,图面整饰是否清晰完善。(3)界址点、地物点点位精度、邻近点精度是否符合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要求。(4)图幅间接边是否合理、有无不接现象、逻辑错误。5、面积量算检查面积量算方法是否正确,误差是否在限差内。四、成果质量评价城镇地籍调查成果的评定内容分别由文字材料、权属调查、控制测量(包括像控点测量)、地籍图与影像图制作、面积量算与汇总统计等多个单项构成。按各单项权重和检查得分,合计评定成果等级:总分大于等于95分,为优。总分大于等于85分,低于95分为良。总分大于等于80分,低于85分为合格。总分低于80分为不合格。1、地籍更新调查成果质量合格标准(1)符合规程要求,但未达到良级成果全部条件。(2)有个别缺点,但各项误差在23倍中误差之间的个数不超过抽查总数的5% ,无粗差或错误。否则原则上不予验收。但如能查明错误原因,且有特殊原因,并经纠正错误后,可继续验收;如多处有错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