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滨海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doc_第1页
江苏省滨海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doc_第2页
江苏省滨海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doc_第3页
江苏省滨海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doc_第4页
江苏省滨海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滨海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中考试高 二 语 文 试 题命题人:尹善斌 时间:150分钟 分值:16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调停调兵遣将 折耗损兵折将 标识博闻强识B.慰藉杯盘狼藉 落枕失魂落魄 诘难诘屈聱牙C.投缘不容置喙 渎职穷兵黩武 粘贴拈轻怕重D.妥帖俯首贴耳 疏浚怙恶不悛 裨益稗官野史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因事久假不归的,应教育说服本人返回原单位工作;如经说服无效,本人仍坚持离职的,原单位可按自动离职处理,不发退职金。B.目前,亚丁湾海盗事件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国际海事组织呼吁,尽快建立一支联合国部队,打击海盗行为,否则海盗们会变本加厉,更加猖獗。C.有消息称,国际恐怖组织在遭到国际社会强烈谴责和连续打击后,正准备重整旗鼓,进一步在世界制造更多的恐怖活动。D.东风城里的人,对外来人员的所有问题都微笑着不予回答,但看得出来,这里的居民安之若素,或许神七发射本就是他们平静生活的一部分。3.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蝴蝶效应”。(不超过40字)(4分)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蝴蝶效应”指: 4.滨海中学高二(1)班将举办一次“骨肉同胞,血脉相连纪念512”主题班会,请你为之写一个简短的开场白。(5分)(5080字)开场白: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杨维岳传戴名世杨维岳,庐州巢县人也。生而孝谨,好读书,毅然自守以正。尝以文见知于郡守。一日往谒,适富民有犯法者,守教维岳为之代请,可得金数百。维岳谢曰:“犯罪自有公法。使此人不当罪,而维岳受其金,则不祥;使此人当罪,以维岳故贳之,是以私爱而挠公法也。维岳兢兢自守,惧无以报德,其敢以是为公累?”郡守由是益敬重之。尝读书至忠孝大节,往往三复流涕。慕文文山之为人也,画像祀之。崇祯中,陕西盗起,都御史史可法巡抚淮扬。维岳曰:“此当代伟人也,不可以不见。”乃徒步诣军门往谒。居无何,寇益急,诏天下勤王。时可法已拜南京兵部尚书,以府库虚耗,军资竭,兵不得出,传檄谕天下捐赀救国。维岳捧檄泣曰:“国事如此,吾何以家为!”即毁家以为士民倡。崇祯十七年,上崩于煤山。维岳闻之,北面痛哭,累昼夜不能寝食。未一岁,北兵渡江,京师溃,而史可法以大学士督师扬州,城破死之。维岳泣曰:“国家养士三百年,以身殉国,奈何独一史公!”于是设史公主,为文祭之而哭于庭。家人进粥食,麾之去;平日好饮酒,亦却之。曰:“今值国事如此,饮食能下咽乎!”居三日,北兵至,下令剃发。维岳不肯。人谓:“先生曷避诸?”维岳曰:“避将何之?吾死耳!吾死耳!”其子对之泣,维岳曰:“小子!吾生平读书何事?一旦苟全幸生,吾义不为!吾今得死所矣,小子何泣焉?”人有来劝慰,偃卧唯唯而已。作不髡永诀之辞以见志。凡不食七日,气息仅存。亲属人来观者益众,忽张目,视其子曰:“前日见志之语,慎毋以示世也。”顷之遂卒,年五十六。闻者莫不为之流涕,私谥为文烈公。呜呼!三代以来,变故多矣,为人臣者,往往身为大官不能为国死,而布衣、诸生又以死非吾事,则是无一人死也,君臣之义几何而不绝也哉! (选自南山集,有删节)注:主:死者的牌位。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维岳故贳之 贳:赦免 B累昼夜不能寝食 累:连续 C北兵渡江,京师溃 溃:(被)攻破D慎毋以示世也 慎:小心6.下列句子中,直接表现杨维岳忠义大节的一组是( )(3分)以维岳故贳之,是以私爱而挠公法也 即毁家以为士民倡 北面痛哭,累昼夜不能寝食 避将何之?吾死耳 乃作不髡永诀之辞以见志 闻者莫不为之流涕A. B. C. D.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杨维岳喜好读书,坚守正道。他宁可不要数百两银子,也不为犯法的富民“代请”。郡守因此越发敬重他的为人。B杨维岳一直很敬重文天祥和史可法,他画了文天祥画像经常祭拜;在史可法死后,为杨维岳又设牌位写文章哭祭他。C清兵南下后,下令士民剃发。杨维岳既不剃发,也不躲藏,决心以死明志,别人来劝慰他,他也卧床不应,绝食多日而亡。D作者谴责了在民族危难之际贪生怕死的达官贵人,以及不明大义的平民、书生,肯定了杨维岳为守君臣之义而献身的行为。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维岳兢兢自守,惧无以报德,其敢以是为公累?(3分)译文: 以府库虚耗,军资竭,兵不得出,传檄谕天下捐赀救国。(4分)译文: 而史可法以大学士督师扬州,城破死之。(3分)译文: 三、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长安夜雨薛逢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心关桂玉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注】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桂玉:喻昂贵的柴米。(1)本诗以“忧”贯穿全诗,作者的忧愁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3分)答: (2)作者在首联中运用哪些方法来表现自己的百忧缠心?(4分)答: (3)颈联从哪些角度对景物进行描写?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3分)答: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李密陈情表(2)诏书切峻,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李密陈情表(3) ,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王实甫长亭送别(4) ,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逍遥游(5) ,而后乃今将图南。逍遥游(6)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 。苏轼惠州一绝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3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114题。班公湖边的鹰王族几只鹰在山坡上慢慢爬动着。第一次见到爬行的鹰,我有些好奇,于是便尾随其后,想探寻个仔细。他们爬过的地方,沙土被沾湿。回头一看,湿湿的痕迹一直从班公湖边延伸过来,在晨光里像一条明净的布条。我想,鹰可能在湖中游水或者洗澡了。高原七月飞雪,湖水一夜间便可结冰,这时若是有胆下湖,顷刻间肯定叫你爬不上岸。班公湖是个奇迹。在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原上,粗糙的山峰环绕起伏,幽蓝的湖泊在中间安然偃卧。与干燥苍凉的高原相对比,这个不大的湖显得很美。太阳已经升起来了,湖面便扩散和聚拢着片片刺目的光亮。远远的,人便被这片光亮裹住,有眩晕之感。而这几只鹰已经离开了班公湖,正在往一座山的顶部爬着。平时所见的鹰都是高高在上,在蓝天中飞翔。它们的翅膀凝住不动,像尖利的刀剑,沉沉地刺入远天。人是不可能接近,所以鹰对于人来说,则是一种精神的依靠。据说,西藏的鹰来自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它们在江水激荡的涛声里长大,在内心听惯了大峡谷的音乐,因而形成了一种要永远飞翔的习性。它们长大以后,从故乡的音乐之中翩翩而起,向远处飞翔。大峡谷在它们身后渐渐疏远,随之出现的就是无比高阔遥远的高原。它们苦苦地飞翔,苦苦地寻觅故乡飘远的音乐在狂风大雪和如血的夕阳中,它们获取了飞翔的自由和欢乐;它们在寻找中变得更加消瘦,思念与日俱增,爱变成了没有尽头的苦旅。而现在,几只爬行的鹰散瘫在地上,臃肿的躯体在缓慢地往前挪动,翅膀散开着,拖在身后,像一件多余的东西。细看,它们翅膀上的羽毛稀疏而又粗糙,上面淤积着厚厚的污垢。羽毛的根部,半褐半赤的粗皮在堆积。没有羽毛的地方,裸露着红红的皮肤,像是刚刚被刀剃开的一样。已经很长时间了,晨光也变得越来越明亮,但它们的眼睛全都闭着,头颅缩了回去,显得麻木而沉重。几只鹰就这样缓缓地向上爬着。这应该是几只浑身落满了岁月尘灰的鹰,只有在低处,我们才能看见它们苦难与艰辛的一面。人不能上升到天空,只能在大地上安居,而以天空为家园的鹰一旦从天空降落,就必然要变得艰难困苦吗?我跟在它们后面,一旦伸手就可以将它们捉住,但我没有那样做。几只陷入苦难中的鹰,是与不幸的人一样的。一只鹰在努力向上爬的时候,显得吃力,以致爬了好几次,仍不能攀上那块不大的石头。我真想伸出手推它一把,而就在这一刻,我看到了它眼中的泪水。鹰的泪水,是多么屈辱而又坚韧啊,那分明是陷入千万次苦难也不会止息的坚强。几十分钟后,几只鹰终于爬上了山顶。它们慢慢靠拢,一起爬上一块平坦的石头,然后,它们停住了。过了一会儿,它们慢慢开始动了敛翅、挺颈、抬头,站立起来。片刻之后,忽然一跃而起,直直地飞了出去。它们飞走了。不,是射出去了。几只鹰在一瞬间,恍若身体内部的力量迸发了一般,把自己射出去了。太伟大了,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几只鹰转瞬间已飞出很远。在天空中,仍旧是我们所见的那种样子,翅膀凝住不动,刺入云层,如若锋利的刀剑。远处是更宽阔的天空,它们直直地飞掠而入,班公湖和众山峰皆在它们的翅下。这就是神遇啊!我脚边有几根它们掉落的羽毛,我捡起,紧紧抓在手中。下山时,我泪流满面。鹰是从高处起飞的。 选自意林11.文中刻画了行走于地面的“鹰”和翱翔于蓝天的“鹰”这两个形象,这两个形象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什么?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5分)12.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6分)(1)爱变成了没有尽头的苦旅。(3分)(2)鹰是从高处起飞的。(3分)13.文章第三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14.文章前半部分写到了“地域风光”,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公众掌控遥控板是最大的时务央视新闻联播是中国的脸。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当新闻联播十年来最大规模的新政即将启动的消息传出,会引来中外舆论那么强烈的关注。其实2006年新闻联播更换主持人,就已经有国际媒体惊呼:“天哪,他们居然面带微笑播新闻了。”显而易见,新闻联播主持人的表情已经不是他们个人的表情,而是国家的表情,是国家形象的一部分。所以,当他们微笑出镜时,会让外部世界惊讶。原来中国并不总是那么沉闷,那么紧张,那么单调乏味。中国也会微笑,而且笑得那么亲切,那么明亮。人人蓝装像群蓝蚂蚁的传统中国形象,从此一去不复返。代之而起的是一个鲜艳的中国,一个多姿多彩的中国。无须高声强辩,悄然之间这已颠覆了世界对中国的观感,一个人性化的中国,一个不仅可敬而且可亲的中国,开始得到世界的认同。人性化也是中国新闻变革的主题。相对于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新闻显得过于滞后,久被抑制的变革冲动也就愈加强烈。人民日报评论版在河南王帅案中执著地追问,英文版中国日报在邓玉娇案中仗义执言,环球时报英文网站对当下前沿话题毫不回避,都显示了难得的职业勇气。新闻联播此次最大规模的新政,客观上是对强大的社会心理的回应。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回应。无论播报风格向轻松、活泼的转化,还是领导人新闻比例的压缩,从形式到内容的这些变革不管怎样千差万别,旨趣都只有一个,那就是更尊重公众的需求,更尊重新闻价值和传播规律。如果说,中国硬实力的爆发性增长,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崛起,发端于市场化供给,即发端于消费者主权的回归;那么中国软实力的爆发性增长,中国新闻在世界上的崛起,同样有待新闻的市场化供给,有待新闻消费者主权的落实。识时务者为俊杰。遥控板早已掌握在公众手中,公众的关切,公众的偏好,公众的选择,正决定着频道的方向、新闻的方向,对新闻界来说,这就是最大的时务。15.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们居然面带微笑播新闻了”,说明在2006年新闻联播更换主持人之前,播报新闻的主持人是从来不会微笑的。B. 当代表国家形象的主持人微笑出镜时,国际媒体为之惊讶,而这种形态改变之前,新闻联播很少受到外部世界的关注。C.新闻联播主持人形象的改变,同整个中国社会的变革一样,很快改变了世界对中国的印象,新闻主播形式开始得到世界的认同。D. 要求新闻播报风格向轻松、活泼化转型,是目前较为强烈的社会心理,迫于这种公众压力,新闻联播节目才不得不作出必要的改革。16.联系文本内容,概括“世界对中国的观感”的具体内容。(6分)17.结合全文,分条概括促使新闻变革的主要因素。(6分)七、作文(70分)18有人说,精彩是可以预约的,只要准备充分,就能展开美丽的图景;有人说,精彩是无法预约的,只要大胆向前,随时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请以“预约精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江苏省滨海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答题纸班级 姓名 学号 考试号 请在各题规定的黑色矩形区域内答题,超出该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规定的黑色矩形区域内答题,超出该区域的答案无效!9、(1)(3分) (2)(4分) (3)(3分) 10(8分)(1) , (2) (3) (4) (5) (6) , 11、(5分) 12、(1)(3分) (2)(3分) 13、(6分) 14、(6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16、(6分) 17、(6分) 1256715语言文字运用3、(1)(4分) 4、(5分) 8、 翻译(1)(3分) (2)(4分) (3) (3分) 座位号请在各题规定的黑色矩形区域内答题,超出该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规定的黑色矩形区域内答题,超出该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规定的黑色矩形区域内答题,超出该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规定的黑色矩形区域内答题,超出该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规定的黑色矩形区域内答题,超出该区域的答案无效!预约精彩请在各题规定的黑色矩形区域内答题,超出该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规定的黑色矩形区域内答题,超出该区域的答案无效!800请在各题规定的黑色矩形区域内答题,超出该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规定的黑色矩形区域内答题,超出该区域的答案无效!江苏省滨海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3分)B(A.tiodio shzh zh; B.jij lolu ji/j; C.yun/hu zhnnin;D.ti jnqun bbi)2(3分)B(“变本加厉”: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A“久假不归”:指长期借用不还。C“重整旗鼓”是褒义词。D“安之若素”:遇到不正常或不顺利情况,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此处不合语境)3“蝴蝶效应”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42008年5月12日,一个牵动亿万人的特别日子。为了永远纪念这个特殊的时刻,为逝者和活着的人祈祷,我们特举办“骨肉同胞,血脉相连”主题班会。二、文言文阅读(19分)5D(慎,千万)6C(是直接表现,但不是其大节;可以表现其大节,但不直接。)7C(“卧床不应”错,唯唯是指对劝慰者客气而简单的答语,此处有敷衍意)8(1)我小心谨慎地坚守自己的节操,还担心没法报答您的恩德,哪敢因为这件事而连累您?(一句1分)(2)因为国库亏损,军队物资用尽,军队不能出征,发布檄文告晓天下人捐钱财救国。(一句1分)(3)史可法凭大学士的身份在扬州指挥军队抗清,城池被攻破后为国而死。(第一句2分,第二句1分)附参考译文杨维岳是庐州府巢县人。生性孝顺而恭谨,爱好读书,坚守正道。曾经凭借他的文章被知府赏识。一天,去拜访知府,恰好碰上一个犯法的富人,知府教杨维岳替他打官司,可以获得几百两银子。杨维岳推辞说:“犯罪自有公法处置。假使这个人不应该判罪,而我接受他的银子,就会不吉利;假使这个人应该判罪,却因为我的缘故而赦免了他,这是用私情干扰公法。我小心谨慎地坚守自己的节操,还担心没法报答您的恩德,哪敢因为这件事而连累您?”知府因此更加敬重他。杨维岳读书读到忠孝大节之处,常常多次流泪。他仰慕文天祥的为人,就画了他的像供奉他。崇祯年间,盗贼蜂起,都御史史可法任扬州巡抚。杨维岳说:“这个人是当代伟人,不可以不拜见。”于是徒步到驻军营地拜见史可法。没过多久,北寇的进攻更加急迫,皇上诏令天下起兵救援。这时史可法已被任命为南京兵部尚书,因为国库亏损,军队物资用尽,军队不能出征,发布檄文告晓天下人捐钱财救国。杨维岳捧着檄文哭着说:“国家大事到这个地步,我还要家干什么呢!”当即变卖家产来做大家的表率。崇祯十七年,皇上死在煤山。杨维岳听到这件事,面向北方痛哭,连续几个昼夜不愿吃饭睡觉。不到一年,清兵渡过长江,国都被攻陷。史可法凭大学士的身份在扬州指挥军队抗清,城池被攻破后为国而死。杨维岳哭着说:“国家培养读书人几百年,以身殉国的,为什么只有一个史公!”于是在庭院里设下史公的牌位,写了祭文哭拜他。家人送来米粥食物,他挥挥手叫拿走;平时喜欢饮酒,也拒绝了。他说:“现在正遇上国家大事如此糟糕,还能吃得下喝得下吗!”过了几天,清兵到来,下令剃发,杨维岳不肯。有人说:“您何不为此而避一避呢?”杨维岳说:“能躲避到哪里去呢?让我死吧!让我死吧!”他的儿子对着他哭泣,杨维岳说:“孩子!我一生读书做什么用?如果有一天要我苟且偷生,我信守大义,坚决不干!我现在能够死得其所了,你哭什么呢?”有人来劝慰他,他只是躺着随便答应罢了。写下宁死也不剃发的文字来表现他的志向。一连七天不吃饭,仅存一点气息。来看望他的亲属越来越多,他忽然睁大眼睛看着儿子说:“前几天表现我的志向的文字,千万不要拿它给世人看。”不一会儿就去世了,享年五十六岁。知道这件事的人没有不为他流泪的,民间给他立的谥号是文烈公。唉!三代以来,兴亡更替的事情多了。做臣子的常常身居高位却不愿为国家而死,平民、书生又认为为国而死不是自己的事,那么这样就没有一人愿为国而死,君臣之义不断绝还能有多久呢!古诗词鉴赏(10分)9(1)(3分)【答案】(1)生活的艰辛;(1分)(2)命途的不顺;(1分)(3)生命的衰老。(1分)(2)(4分)【答案】(1)通过描述滞雨通宵未歇,直到天明,侧面暗示作者通宵未眠,表明忧愁之久,内心无时无刻不被忧愁缠绕;(2分)(2)运用比喻手法,将“百忧”比喻为雨中生机勃勃滋生的青草,表现出忧愁的烦乱纷杂。(2分)(3)(3分)【答案】(1)视觉角度与听觉角度。树上集聚的早鸦,是作者所见之景;沉闷的鼓声是作者所闻之景。(2分)(2)这些景物凄冷萧条,传达出作者愁闷落寞的心情。(1分)10(1)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2)责臣逋慢(3)柳丝长玉骢难系 (4)朝菌不知晦朔(5)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6)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11最大的不同是,行走于地面的“鹰”显得丑陋不堪;翱翔于蓝天的“鹰”独具矫健的身姿。 两者形成鲜明对比,目的在于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突出鹰的顽强、坚忍。(5分)12(1)因为对自由和未来的追求与热情,对天空的向往与爱慕,需要付出漫长的艰辛的努力,这被形象地称之为“苦旅”。(3分)(2)有作为首先要有付出。鹰之所以能矫健地翱翔于蓝天,是基于它的先付出。(3分)13比喻、拟人、反衬。 形象而逼真地写出了平时所见的鹰的矫健、洒脱的身姿,以此反衬眼前所见之鹰的丑陋等。(6分)14文章没有过多地描写地域风光,但已显示出西部鲜明的地域特色,其壮阔的背景与搏击长空的雄鹰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更加突出了一种面对困难不屈服的精神。(6分)六、15.C(A项“从来不会微笑”不符合实际情况;B项“很少受到外部世界的关注”在文中没有落脚点;D项“不得不作出必要的改革”不符合文意。)16.新闻主持人沉闷、紧张、单调乏味;人人蓝装像群蓝蚂蚁;缺少人性化。(每点2分)17.新闻变革应符合社会公众的个性化需求;新闻变革应尊重新闻价值和传播规律;新闻变革应十分关注公众的热点和选择。(三个要素各2分)七、作文一、题解:(一)题中的两个词语1“预约”:事先约定。2“精彩”:优美、出色。(二)题目的二元走向1精彩是可以预约的。(预设的)2,精彩是无法预约的。(生成的)(三)题旨的价值取向1强调预设。只有实现过程的最大化,精彩才会来敲门。(可遇之求)2突出生成。在偶然之处、意外之点,邂逅精彩。(不求之逢)(四)驭材的方向1着眼于人事、人世,将精彩的内涵解读为“成功”“幸福”等。2着眼于白然(艺术)、物象,将精彩的内涵解读为“美好”“壮怀”等。3着眼于绝细的微部,将预约的内涵解读为“体验”“发现”等。4着眼于抽象的宏观,将预约的内涵解读为“思索”“探求”等。以上方向,仅是列举,不一而足。(五)行文的重点 重在“预约”一词。怎样预约(突出“求”的过程),无法预约(突出“逢”之前的千转百回)。(六)辩证见思维可以只写一方面,将一方面写出深度来。此为文章第一境界;也可以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呈现两种精彩(生活、自然、科学、艺术的)真实。此为文章第二境界;面对可以预约与无法预约的两种状况,写出人生的思考与态度(比如执着、取舍、淡定、静观等等)来。此为文章第三境界。二、评分:(一)基本原则评分须坚持立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选定的文体要求。评分须从实际出发,公平公正,确保一定的区分度。对那些紧扣文题、概念准确、判断恰斗论证严密,富有真知灼见,真情实感的好文章,赋分时尽量上浮。(二)赋分等级分类打分:一类卷原则上63分以上:二类卷原则上5662分;三类卷原则上4255分:四类卷原则上2841分;五类卷原则上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