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综合实验报告-负阻抗变换器和回转器.doc_第1页
电工电子综合实验报告-负阻抗变换器和回转器.doc_第2页
电工电子综合实验报告-负阻抗变换器和回转器.doc_第3页
电工电子综合实验报告-负阻抗变换器和回转器.doc_第4页
电工电子综合实验报告-负阻抗变换器和回转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工电子综合实验报告负阻抗变换器和回转器的设计一、摘要本文提出了利用运算放大器实现:(1) 负阻抗变换器(NIC)的电路 (2) 回转器电路二、 引言1、理想运算放大器有着开环电压放大倍数A为无穷大;输入电阻为无穷大;输出电阻为零的特性。而它在线性工作区的两个特性:“虚短”及“虚短”使得它有了广泛的应用。如比例器、加法器、减法器、积分器等。本文中则是实现了简单的负阻抗变换器和回转器。2、负阻抗变换器(NIC)是一种二端口器件,是电路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在工程实践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它一般由一个有源二端网络形成一个等值的线性负阻抗。该网络可由线性集成电路或晶体管等元器件组成。3、回转器是一种二端口网络元件,可用含晶体管或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来实现。它有着不消耗能量不存储能量非记忆元件线性非互异元件电量回转作用的特点。也就是说它具有把一个端口的电压(或电流)“回转”成另一端口电流(或电压)的能力。它的一个重要用途就是将电容“回转”成电感,或反之。三、正文(一)实验材料与设备装置本实验采用的是虚拟的方法,所使用的软件为Multisim7。(二)实验过程1、用运放设计一负阻抗变换器(NIC)电路电流反向型负阻抗变换器(INIC)(图11)图11 INIC电路INIC的端口特性可用T参数描述为: U1 1 0 U2 ,其中 1 0 = T= I1 0 -1/k I2 0 -1 /k 当有负载Zl时,11 端口看进去的端口阻抗Z=U1/I1=kU2/I2,即为Z=-kZ2.即若22接电阻R时,端口阻抗为-kR;接电感时,端口阻抗为-kL;接电容时,端口阻抗为-kC。电压反向型负阻抗变换器(VINC)(图12)图12 VNIC电路VNIC的端口特性可用T参数描述为: U1 -k 0 U2 ,其中 -k 0 = T= I1 0 1 I2 0 1当有负载Zl时,11 端口看进去的端口阻抗Z=U1/I1=kU2/I2,即为Z=-kZ2.即若22接电阻R时,端口阻抗为-kR;接电感时,端口阻抗为-kL;接电容时,端口阻抗为-kC。总结:利用NIC电路可实现负电阻、负电容及负电感。实验电路INIC的开路稳定(OCS)及短路稳定(SCS)性的研究 OCS研究:改变OCS端口的阻值,观察T矩阵中参数k的变化情况。实验线路参见图131a。其中SCS端口接入7V直流电源,元件R1=1000欧,R2=2000欧,R3为可调。则K理论值为0.5。图131a 电流反相型阻抗变换器实验电路a(INIC)表131aR3U/VIR=U/IK=-R/R3OCS端口接入小电阻临界状况507.0000.028A5007.0000.028A10007.0000.028A10017.000-0.014A-50010507.000-0.013A-538.4OCS端口接入大电阻1600.07.000-8.753mA-799.70.49981800.07.000-7.780mA-899.70.49982000.07.000-7.002mA-999.70.49982200.07.000-6.365mA-1099.70.49992400.07.000-5.835mA-1199.60.4998从表中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当OCS端口接入的电阻值小于1000欧时,电路并不满足上面推导的T矩阵关系式,而接入大于1000欧的电阻时,电路趋于稳定,而实验测得的参数k=0.4998的误差为0.4,这说明该电路能很好的满足T矩阵关系式。即OCS端口只允许接高阻抗负载,即满足开路稳定。 SCS研究:改变SCS端口的阻值,观察T矩阵中参数k的变化情况。实验线路参见图131b。其中SCS端口接入7V直流电源,元件R1=1000欧,R2=2000欧,R3=3000欧,R4可调。则K理论值为0.5。图131b 电流反相型阻抗变换器实验电路b(INIC)表131bR4U/VIR=U/IK=-R/R3SCS端口接入小电阻107.047-4.699mA-1499.7 0.4999307.143-4.763mA-1499.70.4999507.241-4.828mA-1499.80.4999707.342-4.897mA-1499.30.4998907.446-4.966mA-1499.40.4998临界状况SCS端口接入大电阻66712.593-8.397mA-1499.7668-4.2130.017A-247.8800-5.4430.016A1000-6.9970.014A1200-8.2960.013A从表中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当SCS端口接入的电阻值大于667欧时,电路并不满足上面推导的T矩阵关系式,而接入小于667欧的电阻时,电路趋于稳定,而实验测得的参数k=0.49986的误差为0.28,这说明该电路能很好的满足T矩阵关系式。即SCS端口只允许接低阻抗负载,即满足短路稳定。实验电路VNIC的开路稳定(OCS)及短路稳定(SCS)性的研究OCS研究:改变OCS端口的阻值,观察T矩阵中参数k的变化情况。实验线路参见图141a。其中OCS端口接入8V直流电源,元件R1=1欧,R2=0.5欧,R3为可调。则K理论值为2。图141a 电压反相型阻抗变换器实验电路a(VNIC)表141aR3U/VIR=U/IK=-R/R3临界状况1n8.00014.500GA1u8.000-4.004MA1.9980uOCS端口接入大电阻1000.08.000-4.000mA-2000.02.00001200.08.000-3.332mA-2401.02.00081400.08.000-2.858mA-2799.21.99941600.08.000-2.503mA-3196.21.99761800.08.000-2.222mA-3600.42.0002经过多次实验,我发现当OCS端口接入的电阻值小于1u欧时,电路才并不满足上面推导的T矩阵关系式,而接入大于1u欧的电阻时,电路趋于稳定,而实验测得的参数k=1.9996的误差为0.2,这说明该电路能很好的满足T矩阵关系式。对于这个电路,它对大电阻的要求并不高,只需大于1u欧的电阻的电阻就可。 SCS研究:改变SCS端口的阻值,观察T矩阵中参数k的变化情况。实验线路参见图141b。其中SCS端口接入8V直流电源,元件R1=1欧,R2=0.5欧,R3=3000欧,R4可调。则K理论值为2。图141b 电压反相型阻抗变换器实验电路b(VNIC)表141bR4U/VIR=U/IK=-R/R3SCS端口接入小电阻10.08.013-1.336mA-5997.81.999330.08.040-1.341mA-5995.61.998550.08.067-1.345mA-5997.81.999370.08.094-1.350mA-5995.61.998590.08.121-1.354mA-5997.81.9993临界状况接入大电阻2630.014.056-2.316mA-6069.12636.014.060-2.315mA-6073.42637.0-5.5635.149mA-1080.44000.0-8.5164.418mA-1927.6从表中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当SCS端口接入的电阻值大于2637欧时,电路并不满足上面推导的T矩阵关系式,而接入小于2637欧的电阻时,电路趋于稳定,而实验测得的参数k=1.99898的误差为0.5,这说明该电路能很好的满足T矩阵关系式。即SCS端口只允许接低阻抗负载,即满足短路稳定。总结以上四组数据可知,用集成运放组成的NIC,为稳定工作,必须保证运放的负反馈强于正反馈。OCS正是只容许接高阻抗负载的端口,为开路稳定端;SCS正是只容许接低阻抗负载的端口,为短路稳定端。2、用运放设计一个回转器电路设计如图21的回转器图21回转器电路参数见图示。回转器电压电流关系式的推导过程如下:其中g=1/R.很显然,此方程为回转器(与图21相比,回转方向变为向左了)的伏安方程,故此电路为一回转器。测量回转参数g,电路如图22。元件参数为:电阻R1-R7和R9全取1000欧,电源电压3V,频率1000赫兹,R8为可调电阻。则理论值g=1/R8=0.001。图22 回转器参数测量电路表2-2R8U1/VI1/mAU2/VI2/mAg1=I1/U2g2=I2/U1g=(g1+g2)2g1002.7250.2750.2722.7250.0010.0010.0010.0012002.4980.5020.5002.4980.0010.0010.0013002.3060.6940.6922.3060.0010.0010.0014002.1420.8580.8562.1410.0010.0010.0015001.9991.0010.9991.9980.0010.0010.0016001.8741.1261.1241.8730.0010.0010.0017001.7641.2361.2341.7630.0010.0010.0018001.6661.3341.3321.6650.0010.0010.001显然,g实验值与理论值十分吻合。将电容回转成一模拟纯电感为了证明回转器将纯电容回转成一纯电感,可将其与一个电容串联,测量回路中电流量,观察是否发生了串联谐振。电路如图2-3。元件参数:电阻R1-R7全取1000欧,R9=2000欧,电源电压8V,频率可调,电容C1和C2均取1uF.经过该电路C1回转成一个1H的电感,将1uF的电容与之串联,则发生谐振的频率为f0=159.155赫兹。图23 将电容回转成电感电路表2-3f/Hz100110120130140150155160I/mA3.6053.7433.8473.9213.9693.9954.0004.002f/Hz165170180190200210220230I/mA3.9993.9793.9573.9403.9003.8533.8013.745特别的,我还测得了f0=159.155Hz时,I=4.002mA为了得到直观的I变化趋势,作图2-3-1。图2-3-1 I-f图从图中我们可以读出I取最大值时所对应的频率为160Hz,误差为0.5,这说明了设计的电路的确将电容回转成了一个纯电感。四、 总结本次实验中我研究的侧重点为电路中参数的选择实验数据的测量及处理。在电路元件参数的选择方面,需要我们对电路的原理及运行方式和特性有熟练的掌握,否则无法选出能够测得较准数据电路元件。如在NIC电路之中,T矩阵参数的有几种表达方式,为了减少可能出现的误差,我选择了本文中的矩阵方式,在测量过程中我们只需测一个参数即k即可,如此很是方便快捷。不仅如此,实验中电路里的电源也有一定的要求。一开始做这个实验时我选择的电源过大,测出的数据跳动性很大,在选择了小一些的电源之后,实验数据稳定了很多。在实验数据的测量及处理方面,主要的难点在NIC电路中端口SCS和OCS研究上。在此,我选择了控制变量法的研究方法。控制了电路中的变量之后,研究也变得方便了很多。而测量出S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